佛教著名的五种吉祥花(组图)

2015-03-06 佛教图片

优昙波罗花

优昙波罗花

优昙波罗,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意译灵瑞、瑞应。花名。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世称其花三千年一开,值轮王及佛出世方现,喻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经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难得,如《法华经·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昙花一现”的成语,即源出于此。

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为四中天华(天雨曼陀罗花,摩柯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柯曼殊花),此花在印度向来被视为天界的花。注:摩柯是特别强调此花的大美的意思

莲花

莲花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山玉兰

山玉兰

在那庄重肃穆,香火燎绕的古刹寺庙入口处或大院里,人们经常就会见到树姿雄伟壮丽,枝繁叶茂,叶大浓荫,花大如荷,芳香馥郁的山玉兰树。它不仅给游人带来凉爽与清香,同是也给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粗大的树枝向四周自然伸展,宽大浓绿的树叶缀满枝头,婆娑多姿,活像一把大雨伞,把院寺遮得严严实实。6~7月份,在绿叶丛中开出碗口大的乳白色花朵,9枚花被片平展,中间直立着园柱状的聚合果,恰似释迦牟尼佛端座在莲座上,这大概就是山玉兰成为佛门圣洁之树的由来吧。

菩提树花

西双版纳地区菩提树花

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然诸佛成道其树各别,譬如说:“毗婆尸佛坐娑罗树下、尸弃佛坐分陀利树下、毗舍婆佛坐婆罗树下、拘楼孙佛坐尸利沙树下、拘那含佛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迦叶佛坐尼拘律树下、释迦牟尼佛坐毕钵罗树下”成佛。这些树种类及名称原本各不相同,但都因为有行者于其树下成佛,而都被尊称为“菩提树”。 2024-02-05 02:15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愿法师:佛教中“过午不食”暗含的10个养生作用 大愿法师:佛教中“过午不食”暗含的10个养生作用

佛教中的七种法供养 佛教中的七种法供养

【佛教知识】佛教十八位尊者之十八罗汉名称 【佛教知识】佛教十八位尊者之十八罗汉名称

佛教知识(七) 佛教知识(七)

仁焕法师:人间佛教的理念——自利与利他同步开展 仁焕法师:人间佛教的理念——自利与利他同步开展

【佛学知识】说说佛教的“五眼” 【佛学知识】说说佛教的“五眼”

知识分子对佛教的责任 知识分子对佛教的责任

佛教知识:五蕴 佛教知识:五蕴

【佛教知识】什么叫出佛身血? 【佛教知识】什么叫出佛身血?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显、密区别?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显、密区别?

佛教放生的意义、实施与注意事项 佛教放生的意义、实施与注意事项

【佛教知识】供养佛像的功德 【佛教知识】供养佛像的功德

道坚法师: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到来 道坚法师: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到来

【佛教知识】为什么有这么多佛教派系? 【佛教知识】为什么有这么多佛教派系?

道坚法师:为什么佛教采用乞食制度 道坚法师:为什么佛教采用乞食制度

【佛学知识】13、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佛学知识】13、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佛教以香治病 佛教以香治病

【佛教知识】-法事 【佛教知识】-法事

朋友都不信佛,我该发什么佛教知识? 朋友都不信佛,我该发什么佛教知识?

这些佛教小知识,你知道几个? 这些佛教小知识,你知道几个?

大安法师:天福享尽时避不开这五种衰相 大安法师:天福享尽时避不开这五种衰相

【佛教知识】无相为体 【佛教知识】无相为体

【佛教知识】杀生具备几个条件成不可悔罪? 【佛教知识】杀生具备几个条件成不可悔罪?

佛教与佛学的关系如何? 佛教与佛学的关系如何?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源于佛教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源于佛教

【净严堂佛堂】佛教知识-法器 【净严堂佛堂】佛教知识-法器

显圣寺│佛教基础知识入门--什么是具足戒? 显圣寺│佛教基础知识入门--什么是具足戒?

【佛教知识】五戒是怎样传授? 【佛教知识】五戒是怎样传授?

佛教里的汉香与藏香 佛教里的汉香与藏香

“放生”在佛教中的含义 “放生”在佛教中的含义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教化众生,是以因果为宗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教化众生,是以因果为宗

道歉艺术的五种语言 道歉艺术的五种语言

释宽旭方丈解惑:唐代佛教密宗为何物?有何现实意义? 释宽旭方丈解惑:唐代佛教密宗为何物?有何现实意义?

金山区开展佛教场所“一寺一品”主题文化活动 金山区开展佛教场所“一寺一品”主题文化活动

佛教字画挂在客厅那个方向最好 佛教字画挂在客厅那个方向最好

明证法师:为什么佛教只吃素?植物不是也有生命? 明证法师:为什么佛教只吃素?植物不是也有生命?

明证法师:请问师父,佛教对器官捐赠的态度与看法如何? 明证法师:请问师父,佛教对器官捐赠的态度与看法如何?

宣化上人:佛教护法帝释天 宣化上人:佛教护法帝释天

佛教僧装的历史 佛教僧装的历史

佛教的三衣是什么 佛教的三衣是什么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大安法师: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有无不良后果? 大安法师: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有无不良后果?

【佛教知识】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佛教知识】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难怪孙悟空的毫毛有84000根,你看和谁有关?出自佛教典故 难怪孙悟空的毫毛有84000根,你看和谁有关?出自佛教典故

惟觉法师:佛教的理财观 惟觉法师:佛教的理财观

崇慈法师:女人比男人修行困难吗?佛教对女性的解读 崇慈法师:女人比男人修行困难吗?佛教对女性的解读

最养胃的五种素食 最养胃的五种素食

崇慈法师答:在佛教关于“灾难”的说法当中,有没有“末日说”和“毁灭说”的说法? 崇慈法师答:在佛教关于“灾难”的说法当中,有没有“末日说”和“毁灭说”的说法?

崇慈法师:佛教为什么叫佛教_成佛的标准 崇慈法师:佛教为什么叫佛教_成佛的标准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佛教的因果观念 佛教的因果观念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世界著名绿松石产地有哪些 世界著名绿松石产地有哪些

沉香最常见的五种味道,收藏了不再求人! 沉香最常见的五种味道,收藏了不再求人!

《百业经》:(83)吉祥跛子  恶口骂僧报以跛脚 《百业经》:(83)吉祥跛子 恶口骂僧报以跛脚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悠品沉香】据说这五种人,永远都买不到好沉香!其中有你吗? 【悠品沉香】据说这五种人,永远都买不到好沉香!其中有你吗?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这五种布施能迅速获福和改命! 这五种布施能迅速获福和改命!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一旦你伤害到下面这这五种人,因果报应非常大! 一旦你伤害到下面这这五种人,因果报应非常大!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宣化上人:这五种东西吃得越多,YIN欲越大、脾气越大 宣化上人:这五种东西吃得越多,YIN欲越大、脾气越大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