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你的孩子和他家的孩子比

2016-07-27 生活哲理

很多家长总爱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比,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但是,我们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时,是否想过,自己做得是否和“别人家的家长”一样好呢?

“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杨澜的育儿经。杨澜,作为一名资深传媒人,我们在荧屏上可以感觉到她的智慧和干练,其实,她作为一双儿女的母亲,同样非常称职。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也曾困惑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每次收拾行李准备出差时,就觉得做了一件特别对不起孩子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觉得对一个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亲和父亲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们如此的充实,见到这么大的世界,带回来这么有趣的故事,而且他们能够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你怎样去做人,你的态度、你的行为孩子都会尽收眼底。

我询问了很多在职业上很有成就的妈妈,发现她们中很多人的孩子都成长得很好,这给了我信心和答案。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跟他最亲近的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当孩子的思辨能力开始产生时,他更需要一个有实力的伙伴,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仅仅满足于常常“赖”在他们身边,却不能给他们思想的养料,孩子们会感到不满意。

儿子已经16岁了,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时,也有自己的批判思想,这时候,他非常渴望一个同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思想的母亲跟他对话,此时如果只是一天到晚围着他问“你到底要吃红烧肉还是烧带鱼呢”肯定不行。

无论是常年在外忙碌的父亲,还是能够多花时间陪孩子的母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你是一个充分享受人生的人,尤其是作为一名母亲,首先应该过非常充实和快乐的生活,让孩子们知道: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夫妻吵架在所难免,如何减少这种争吵对孩子的伤害?

有一次,我跟先生发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把孩子吓着了。情绪稍微稳定后,我俩都意识到刚才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们来到孩子的房间,单腿跪在地上,用完全平视的角度跟孩子说:“爸爸妈妈刚才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我们在你面前那样争吵,而且用了很不雅的语言,我们想跟你说,大人有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情,比如刚才我们做的事情就很愚蠢,我们俩真诚地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们。第一,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第二,我们不想让你受到任何的惊吓和伤害。”

提醒为人父母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社会上存在着一些焦虑的妈妈,有的甚至会对孩子歇斯底里地咆哮。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示范”,这样的母亲让自己非常负面的东西完全不加节制地宣泄出来,虽然可能会在当时把孩子暂时压制下去,但孩子将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对朋友、同事,还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可能都会陷入一种潜意识的习惯当中。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遗传”。

面对网络和电视,选择相信孩子

现在的孩子是电子化的一代,电视和网络对于他们犹如空气一样不可或缺。但与此同时,电子化也造成了诸如网瘾少年等问题,作为家长,如何把控孩子在电视和网络方面的使用?

鼓励孩子读书、旅行,体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但孩子比较小的时候,都喜欢看“喜羊羊”,拦着孩子们不是办法,于是我就坐在旁边陪着孩子们看,有一天,孩子说:“妈妈,你实在太幼稚了,我实在没办法再陪你看这个了。”——孩子在电视中找不到太多适合自己看的节目,不再喜欢坐在电视机前了。

我并不认同为了减少孩子和电子产品的接触,就让家里的电视、电脑等产品全部消失,人为地进行隔绝。这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在班里的社交。这样做的结果是,当班里的孩子都在说他们热衷于看的某一个卡通片和一个游戏的时候,孩子只能无话可说。

随着孩子们步入学校,和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学校几乎所有的功课都要在网上完成,他们还经常通过网络看一些喜欢的卡通片、电影,跟同学聊天。看到孩子一直坐在电脑前面,我也开始慌张,但我明白,如果经常问孩子到底在做什么,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最后,我跟孩子们达成了一个“交易”:从眼睛的保护、身体的发育、颈椎的成长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考虑,星期一到星期五不上网看无用的东西,不玩游戏;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只玩一个小时。孩子同意了。

既然谈好了,就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看到孩子待在电脑前,虽然心里很想知道他在干什么,但我就跟自己说:“不要问他,他一定在做作业。”我选择了相信。

我坦言自己也犯过错误

儿子5岁的时候,曾逼他练钢琴。钢琴老师问儿子:你为什么要学习钢琴呢?儿子回答:是妈妈让我学的。

在学琴的4年中,儿子痛苦,我也不愉悦,“为学琴冲他歇斯底里地叫喊过”。终于有一天,儿子说:“妈妈,我想把钢琴砸了”,我意识到儿子是真的不喜欢弹钢琴,于是终止了儿子的学琴生涯。

女儿却喜欢弹钢琴。由此感叹,哪怕是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每个孩子也不尽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秘之处,必须要对此敬畏。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根本是财富观

近年来,“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说法在不少爸妈中盛行,这种说法认为,只有穷养男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他才可担当大任;只有富养女孩,在物质上开阔其视野,在精神上丰富其思想,将来她才能见识广,有主见,一生幸福。

其实,对男孩太严苛了会让他习惯顺从权威,男孩从小过分穷养也可能让他变得惟利是图。

有一些人在成年以后走上歧途,恰恰是因为他们小的时候过于贫穷,以至于有钱高于一切从小在他思想里扎了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同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优越,把女儿娇宠到傲慢、无知的程度,殊不知,溺爱只能让女孩长大后娇纵无礼,“谁愿意娶这样的女孩进门?”

不管父母是穷还是富,孩子将来都要自己经营人生。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从小把钱、情感、价值、精神能够放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个理念:18岁以后,妈妈把大学的学费都交齐了,你们就自己过日子了。

接受了这样的理念,孩子们正确的财富观自然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暑假的时候,儿子去博物馆实习,跟工人们一起拆木箱、钉钉子、做记录,因为是高中生,博物馆并不给他付工钱。中午在外面吃饭,班上有一些同学吃比萨,还有一些同学甚至吃更贵的寿司等,但儿子觉得自己还没有挣钱,就买一个5元的三明治吃了。回来以后,我对儿子的行为大加表扬。我跟儿子说,你要算算,假设你刚刚大学毕业每个月可以挣多少钱,如果一顿午饭就花40元,意味着你根本养不活自己。

“穷养、富养,归根到底是一个财富的价值观的问题。”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而过分纠结于穷养、富养问题,“往往是父母自己过于看重金钱的结果”。

别把劲都使在孩子身上,让自己充实快乐富足,身教重于言传!

2024-02-05 02:13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安法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六个话题)? 大安法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六个话题)?

开愿法师:孩子不听话,我现在精进学佛能影响他吗? 开愿法师:孩子不听话,我现在精进学佛能影响他吗?

开愿法师:孩子小脑萎缩、偏瘫怎么办? 开愿法师:孩子小脑萎缩、偏瘫怎么办?

仁清法师:孩子相当难管,是与业力因素还是后天因素有关呢? 仁清法师:孩子相当难管,是与业力因素还是后天因素有关呢?

陈静瑜:善巧方便对待老人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观点 陈静瑜:善巧方便对待老人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观点

黄柏霖:妈妈对早产儿生起恶念孩子三天后就死掉 黄柏霖:妈妈对早产儿生起恶念孩子三天后就死掉

智海法师:打孩子的母亲 智海法师:打孩子的母亲

高考在即,这汤多给孩子喝,安神静心助睡眠,状态好考出好成绩! 高考在即,这汤多给孩子喝,安神静心助睡眠,状态好考出好成绩!

宣化上人:如果这时候不教育孩子、帮助他,其性就会下流 宣化上人:如果这时候不教育孩子、帮助他,其性就会下流

古玩投资要小心:造假作坊都是小学没毕业孩子 古玩投资要小心:造假作坊都是小学没毕业孩子

不孝公婆,孩子遭殃 不孝公婆,孩子遭殃

亲爱的孩子,请原谅我(关于堕胎) 亲爱的孩子,请原谅我(关于堕胎)

影响孩子智力的四大坏习惯 影响孩子智力的四大坏习惯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达真堪布:教育孩子要用真心 达真堪布:教育孩子要用真心

慧广法师:为什么修行要远离恶友?恶友是指生了病的孩子吗? 慧广法师:为什么修行要远离恶友?恶友是指生了病的孩子吗?

孝顺的孩子 孝顺的孩子

毁灭孩子心性的四把“刀”,你拿过几把? 毁灭孩子心性的四把“刀”,你拿过几把?

爱孩子你爱对了吗?怎样为孩子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 爱孩子你爱对了吗?怎样为孩子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寂静法师:父母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判 寂静法师:父母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判

带孩子去放生吧,让一颗纯真的心更纯更善更懂爱 带孩子去放生吧,让一颗纯真的心更纯更善更懂爱

从教育孩子中领悟到的 佛教 修行道理 从教育孩子中领悟到的 佛教 修行道理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学会这个好方法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学会这个好方法

陈大惠:孩子一生能不能遇到贵人,现在就看的出来 陈大惠:孩子一生能不能遇到贵人,现在就看的出来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蟒蛇为报村民养育之恩帮其看家照顾孩子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蟒蛇为报村民养育之恩帮其看家照顾孩子

千万不要把宠物叫“宝宝、孩子”… 千万不要把宠物叫“宝宝、孩子”…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给天堂的孩子买水果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给天堂的孩子买水果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10.未出生的孩子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10.未出生的孩子

蔡礼旭:孩子为什么会懒惰? 蔡礼旭:孩子为什么会懒惰?

最好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嗜素食的孩子怎样补充营养? 嗜素食的孩子怎样补充营养?

达真堪布: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 达真堪布: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

达真堪布:孩子上生物课做实验要杀生怎么办? 达真堪布:孩子上生物课做实验要杀生怎么办?

达真堪布:孩子从出生开始身体就不好怎么办? 达真堪布:孩子从出生开始身体就不好怎么办?

达真堪布:孩子不听话,训斥他,算不算恶口? 达真堪布:孩子不听话,训斥他,算不算恶口?

母亲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前给孩子喂奶 母亲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前给孩子喂奶

佛陀教你不生气:把愤怒当作一个孩子 佛陀教你不生气:把愤怒当作一个孩子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七集时时处处皆教学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七集时时处处皆教学

如何让孩子从小快乐素食 如何让孩子从小快乐素食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九集教育者的心态 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九集教育者的心态 上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九集教育者的心态 下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九集教育者的心态 下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传统教育其乐无穷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八集传统教育其乐无穷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下)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下)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让孩子懂得橘子的用意!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让孩子懂得橘子的用意!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谢谢你做我的孩子!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谢谢你做我的孩子!

达真堪布: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达真堪布: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一个孩子的请求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一个孩子的请求

「孝子」是「孝顺孩子」

坚持读经快一年,20几年的皮炎好了,孩子多动症没了 坚持读经快一年,20几年的皮炎好了,孩子多动症没了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二章 培育孩子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二章 培育孩子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教会孩子爱的能力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教会孩子爱的能力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给孩子爱的机会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给孩子爱的机会

蔡礼旭老师:孩子撒谎怎么办

《纯素是爱》:一本让孩子了解真相的好书 《纯素是爱》:一本让孩子了解真相的好书

蔡礼旭老师:让孩子从小积福培福

蔡礼旭老师:骄奢淫逸的习性给孩子带来的后果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让孩子乐观一些

孩子的慈悲心:妈妈,鱼痛 不要杀生 孩子的慈悲心:妈妈,鱼痛 不要杀生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两个孩子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两个孩子

蔡礼旭老师: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品格

蔡礼旭老师:如何让孩子对父母有感恩心

蔡礼旭老师:让孩子珍惜光阴

蔡礼旭老师:孩子不孝顺要怎么办

让孩子照顾自己和地球 让孩子照顾自己和地球

蔡礼旭老师: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到底是谁的? 孩子到底是谁的?

用自己的心行去教育孩子  不要拿起毁灭孩子心性“刀” 用自己的心行去教育孩子 不要拿起毁灭孩子心性“刀”

生根活佛:教育孩子,应从爱,还是孝而开始 生根活佛:教育孩子,应从爱,还是孝而开始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不识父亲的孩子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不识父亲的孩子

心律法师:如何教育孩子向善

父母应该让孩子皈依吗? 父母应该让孩子皈依吗?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造佛像超度堕胎婴儿后,孩子变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造佛像超度堕胎婴儿后,孩子变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捐完佛像,走路都磕磕绊绊的孩子竟然奔跑如飞,能歌善舞了 捐完佛像,走路都磕磕绊绊的孩子竟然奔跑如飞,能歌善舞了

聪明的父母只需教孩子三件事

蔡礼旭老师:孩子饭前的感恩

心律法师:给孩子创造一个向善的环境

对待孩子的八个策略

爱孩子就让他少看电视

不要对孩子做的十件事

蔡礼旭老师:孩子虚荣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蔡礼旭老师:孩子自私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孩子顶撞父母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孩子迷恋电子游戏怎么办

达真堪布: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达真堪布: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蔡礼旭老师:孩子没有礼貌怎么办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一个杀生者的忏悔——身体多病、婚姻不幸、孩子不孝 一个杀生者的忏悔——身体多病、婚姻不幸、孩子不孝

海涛法师:我可以替我的孩子持准提神咒增加他的福报吗? 海涛法师:我可以替我的孩子持准提神咒增加他的福报吗?

父母心宽,孩子路宽 父母心宽,孩子路宽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恩威并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