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正心堂
醉人与醉蟹
慈悲菩提施食家园
净空法师法语录
梦参老和尚
自以为不需要修行了,是更加需要修行的标志。——无等塔波仁波切
佛教的慈悲,是最高层次的爱。在这种爱的面前,我们不但能接受别人的缺陷和不完美,而且面对他们无有理由的伤害,自己也可以坦然受之。那这样会带来痛苦吗?不,只会给自他带来无限的快乐。
爱因斯坦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
一个人活着,要有原则、有骨气、有脊梁。古人说:“宁可清贫,不守浊富。”我们宁可选择简单而平凡的生活,也不要为了五斗米折腰。
人生在世,还是要尽量行一些善,为未来多做点准备。日本“商圣”稻盛和夫,是佛学造诣很深的大企业家,他曾说:“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
无常如此的明显,为什么人们却视而不见,总认为自己会有例外?
许多人常被失眠、焦虑、压力、情绪等困扰,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近期美国科学家发现:声音对改善并治疗这些有显著效果,尤其是出声念佛菩萨的名号或心咒,疗效竟然更为明显——将此方法推荐给你,不管你是否信佛教,它
有记者问英国前首相邱吉尔,遇到烦恼时如何面对?他幽默地说:“如果我碰到烦恼,就会想起一个老人临终时说的话——他说自己大半辈子都活在烦恼之中,可是大部份烦恼的事从未发生过。”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许多事情看似绚丽多姿,其实隐藏着许多人的默默付出;我们当下所享受的任何一个美好,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所以,我们应时常有惜福、感恩之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人。——唐朝进士张渭对世人重金钱、轻承诺的描述
昨天听一欧洲留学生说:她从国内飞往欧洲的途中,13个小时的路程让自己又累又困,但机上一个小孩的哭声,让她烦躁不已。后来皈依、学佛之后,回国的飞机上,又遇到一个小孩大哭,这次她对孩子生起悲心,默默念经给他
人生恰似采花蜂,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
磨难,对坚强的人来说,能转化为成功的推动力;对脆弱的人而言,只能令其怨天尤人、一蹶不振。犹如狂风,可以助燃森林大火,却也能吹灭小小的灯火。
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林林总总,究其根源,主要来自于竞争、奢侈。假如我们像古人那样具有淡泊知足的美德,吃饭能果腹就好,穿衣能蔽体就行,那又岂会经常“自讨苦吃”?
问:每天花两个小时念经磕头,不闻佛法不读佛书;每天花两个小时听闻佛法阅读佛书,不念经磕头,哪一个更有功德?答:每天吃饭不吃菜,或者每天吃菜不吃饭,哪一个更有营养?
“妈”字,是“女”和“马”组成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个女人一辈子在给自己当牛做马,她就是妈妈。所以,母亲的恩德无法言喻。今天恰逢中国的情人节,当你对所爱的人传递爱意时,请不要忘了这个最爱你的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的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
许多人特别害怕生病,一得病就抱怨连天。其实,只要有这个身体在,就一定随时有病。正如佛经所说:“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所以,一旦我们患了重病,也没必要痛苦万分、如临大敌,用放松的心来面对它,病情或许会有
豆腐渣、地沟油、PM2.5……让无数人连走路、吃饭、呼吸都没了安全感。培根在《论贪婪》中说:“贪婪者为了煮熟自己的一颗鸡蛋,不惜烧掉邻居的一座房子。”所以,人的贪欲若不加控制,这个世界将变得极其可怕。
没有正确的方向,人生是盲目的、迷茫的。许多人忙了一辈子,到头来却一事无成,甚至苦不堪言,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明确人生追求,从来没思考过:到底什么最重要?这些自以为最重要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有价值?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