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内容: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三境界逼迫障。 一、沉昏闇蔽障者。 行者于修定欲用心之时,即便沉昏闇睡,无记瞪瞢,无所别知。 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沉昏闇蔽障发之相。 二、恶念思惟障者。 若行者欲修定时,虽不沉昏闇睡,而恶念心生。 或念欲作十恶、四重、五逆、毁禁、还俗等事,无时暂停。 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恶念思惟障发之相。 三、境界逼迫障者。 若行人于修定之时,虽无上事,而身或时卒痛,觉有逼迫之事。 见诸外境,或见无头手足、无眼目等,或见衣裳破坏,或复陷入于地,或复火来烧身,或见高崖而复堕落、二山隔障、罗刹虎狼,或复梦见有诸恶相。 如是事皆是障道罪起,逼迫行人,或令惊怖,或时苦恼。 如此种种,非可备说,是名境界逼迫障发之相。 治恶业障道多病。 如经中说:“障道者,教令念佛。 ”今障道既有三种,对治则亦立三:一、明治沉昏闇塞障发者。 恶业病相如前说,对治应教观应佛。 三十二相中,随取一相,或先取佛眉间毫相,闭目而观。 若心闇钝,悬作不成,当对一好端严形像,一心取相,缘之入定。 若不明了,即开眼更观,复更闭目。 如是取一相明了,次第遍观众相,使心眼开明,即破昏睡沉闇之心。 念佛功德,则除罪障。 问曰:若取其相分明,能破沉昏者,何不作九想、白骨等观? 答曰:九想、白骨,但是生死不净之身,除罪义劣,故非对治。 二、明治恶念思惟障者。 障发如前说,对治应教念佛功德。 云何为念? 正念之心,缘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种智,圆照法界,常寂不动,普现色身,利益一切,功德无量,不可思议。 如是念时,即是对治。 何以故? 此念佛功德,从缘胜善法中生心数。 恶念思惟,从缘恶法中生心数。 善能破恶故,应念报佛。 譬如丑陋少智之人,在端正大智人中,即自鄙耻。 恶亦如是,在善心中,则耻愧自息。 缘佛功德,念念之中,灭一切障。 三、明治境界逼迫障者。 罪业发相如上所说,对治方法应教念法佛。 法佛者,即是法性平等,不生不灭,无有形色,空寂无为。 无为之中既无境界,何者是逼迫之相? 知境界空故,即是对治。 若念三十二相,即非对治。 何以故? 是人未缘相时,已为境界恼乱,而更取相者,多因此着魔,狂乱其心。 今观空破除诸境界,存心念佛功德无量,即灭重罪。 此为对治,于义可见。 发布时间:2014-03-23 17:30:47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9:19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39556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