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内容: 问: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执著”这个词,它主要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而言:对这个世间的一切法,无论是色法、心法,凡夫法、圣贤法,善法、恶法这些,他不了解真相,他认为这些法是真实的。 既然认为是真实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就会引发他的执著、他的贪恋、他那种得失的强烈情绪反应。 所以佛针对我们这些执著的众生,就讲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系经典。 般若的经典,就告诉我们诸法的空性。 一切法都是缘起的,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影,如泡,是不可得的,毕竟空、无所得的。 我们了解诸法的实相,我们心量就打开了,就不会贪恋,不会执著了。 当我们不住一切法的时候,我们就住在般若上。 所以般若系经典都告诉我们:无住。 无住,就是不执著;你住在一个法,就是你的执著。 住在这个法当中,我们的心量就狭小了。 这就是我执、法执的一种集中的表现。 我们业力凡夫由于还有我执、法执,我们离不开执著。 现在就换一种东西,转换一种执著的对境。 我们不学佛,执著的是五欲六尘,是功名利禄,是饮食男女。 现在我们得转移一种执著,就像儒家讲的“择善而固执之”——选择那个善去固执,去执著。 那我们就执著这个名号。 那个名号慢慢的念、念、念,这个名号是实相,念得我们越来越不执著了,然后和念就入到阿弥陀佛无量光寿里面去了,那就契入到无住。 无住生心:生起慈悲心、愿力的心。 所以透过执著,证入诸法的空性——就是“真空”,然后又产生净土的“妙有”。 这才是大乘佛法的中道。 所以在佛法当中,你贪恋、执著是贬义词;但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执著善,也是一个好的事情。 这是修道过程当中的一个过程:我们执著这个名号,执著西方极乐世界。 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证得无生法忍,就一切不执著了,我们的心量就打开了。 这就是从往生契入到无生,从有念进入到无念。 这样的一个事相上的执著,到理上的不执著,它是一个过程。 所以大家还是好好执著名号为好。 发布时间:2014-08-02 15:26:23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9:11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06964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