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去西藏 近距离探秘与天葬有关的寺庙(组图) 内容: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认为可以带到天堂。 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会形成不同的天葬仪式。 下面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看看一些有天葬台的寺庙。 直贡梯寺止贡梯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直贡梯寺是直贡噶举派的中心寺院,位于拉萨以东墨竹工卡县境内雪绒河边,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白所建,立于悬崖峻岭之间,非常壮观。 山涧深处有德忠寺,为著名的比丘尼修行地。 德忠温泉水量充足,能医多种疾病,来此旅行观瞻洗浴的人也络绎不绝。 直贡梯寺有着全藏最有名的天葬台。 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天葬台一个是印度的斯哇采天葬台,另一个就是直贡寺天葬台。 直贡梯寺背侧的山上就是直贡坛城。 传说,经过直贡寺活佛灌顶的人,死后灵魂可以出窍,进入三善趣境界,而不会下地狱。 因而,许多人不远千里送死者来此天葬。 色拉寺色拉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色拉寺坐落在拉萨北郊山下,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之一。 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 色拉寺藏语为“野玫园寺”。 色拉寺建有一个大殿、三个扎仓(僧院)、二十九个康村。 僧人最多时有5500多人。 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大多为西藏本地制作。 还有许多是从内地或印度带来的铜佛像。 大殿和各扎仓经堂四壁保存着大量彩色壁画原作。 天葬台在色拉寺北后的山上。 达木寺比如达木寺骷髅墙(图片来源:资料图片)著名而神秘的骷髅墙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的比如县茶曲乡的达木寺内。 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途径此地时,看到雪山与怒江相拥的美景,曾感叹到:此地真是好风水,吉祥有佛气! 于是,后人便在文成公主歇息的地方修建了达木寺。 达木寺是建在一个不高的山岗上,骷髅墙砌在寺院的一个门也上了锁的房屋里,它既是一道神秘的、镶嵌着三百多具人头骨墙壁,更是一个天葬台。 地上不但散落着头骨壳,还摆放天葬所用的工具;墙上的骷髅有些还的画上眼睛与鼻子。 面对这些人头骷髅骨,令人有一种超脱面对死亡的勇气。 楚布寺楚布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楚布寺位于拉萨以西60公里楚布河上游,楚布寺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主寺,开山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 据说是这一教派首创了活佛转世制度,从此开藏传佛教领袖传承神秘主义的先河。 寺院坐北朝南,远眺白雪皑皑的神山,前临湍急的祖普河,在蓝天白云下,但见殿宇雄浑,金顶宝幢,飞檐斗拱,白塔红墙,十分壮丽。 环抱着楚布寺的吉钦波神山上也有一系列著名景点,如天葬台、静修室和历代噶玛巴闭关洞、十七世噶玛巴转山时于石头上留下的心咒字样等。 热振寺热振寺(图片来源:中国民族报)热振寺由“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创建于1057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西藏“噶当派”的第一座寺庙。 热振格培林寺坐落在距拉萨北面240公里的林周县唐果乡境内。 相传,从前这里是一座没有一棵草木的秃山,后来藏王松赞干布到这里巡视,把洗发的水洒在山坡上,并祈祷祝福,于是长出了两万五千棵翠绿的柏树。 “热振”是“根除一切烦恼,持续到超脱轮回三界为止”之意。 发布时间:2014-09-12 12:42:58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9:0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1049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