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念佛还要持戒 内容: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一)“以为受持净土法门只要信愿持名就好,不需要那么麻烦,还要持戒”这误会很大,其实戒律就是阿弥陀佛的精神和行为。 有人认为:“修持净土法门是要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求往生西方只要有信、有愿、念佛就好,不需要那么麻烦,还要持戒。 ”此见解是否正确? 下面就讨论这个问题。 由净土法门的角度来说,“戒律就是阿弥陀佛的精神和行为。 ”所有佛的精神、存心、言行、做法都是相通的。 阿弥陀佛也不例外,也是一样。 我们如果心里真正念佛,真正体会到阿弥陀佛的心,体会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四十八大愿,就自然会尊重佛,照戒律去做,而不会去犯戒。 会故意去犯戒,故意不尊重戒律,就是尚未体会阿弥陀佛的心愿,尚未真正信佛。 (二)举五戒来说明“阿弥陀佛的心愿和戒律的关系”我们举五戒为例来说明:第一条——不杀生戒。 我们了解阿弥陀佛的大愿是要救度一切众生,给众生安乐,不要受苦。 而且又要让众生都成佛,和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光明、无量寿命。 我们如果真正了解佛的慈悲,相信佛的大愿,与佛同心,哪里会去为难众生呢? 我们要了解,一只鸡、一只蚊子、一条虫,佛都疼惜它们,如同自己的儿子。 我们如果真正心里念佛,哪里会说佛所要救的众生,我们反而去杀呢! 杀死众生,就是杀死阿弥陀佛的儿子啊! 信佛又尊重佛的人,哪里会与佛作对呢? 哪里会说佛要给众生无量的寿命,我们反而要断众生的生命,让众生短命呢? 所以信阿弥陀佛慈悲的人,一定自然会爱护阿弥陀佛所怜惜的众生。 不但不会杀生,不会吃它的肉,还会积极救度众生。 这才是真正心里念佛,体会到佛的心,与佛相应。 如果一面口里念佛,一面又杀死阿弥陀佛的儿子,这就是不信佛。 (三)举五戒等来说明:“持戒比较不麻烦”有人提倡“念佛不需要那么麻烦还要持戒”。 末学反而劝大家“念佛要持戒”,如此花开见佛比较快、比较简单,不需要那么麻烦去犯戒。 因为我很怕麻烦,所以我都事先想清楚:到底是犯戒比较麻烦,还是持戒比较麻烦? 我们仔细想想看:杀生是不是比较麻烦、更疲劳呢? 不杀生是不是比较轻松、比较不麻烦? 譬如墙边有一堆蚂蚁,我看到,就帮它们皈依、念佛,然后就绕到别处,不去打扰它们,反而路很宽,这样是不是最不麻烦? 有人看不过去,要花时间去喷药,去把它们揉死,费老半天功夫,是不是更麻烦? 这叫做费力又药味难闻。 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都不要动脑筋、不去动它,是不是更轻松不麻烦呢? 别人的东西,我们动脑筋去动它,是不是更麻烦? 这是费力又没好结果。 不邪淫是不是比较不疲劳、比较不惹麻烦? 不打妄语,省得以后解释一大堆,免得麻烦。 喝酒除了增加麻烦,哪有什么好处? 不喝酒当然比喝酒来得省力又比较不麻烦。 乃至八关斋戒,不化妆、不擦粉,当然比化妆省事不麻烦。 去唱歌跳舞、去排队买票看电影,也比静静地在家休息更麻烦。 持斋过午不食;下午晚上不用煮、不用吃也比较省事,省很多麻烦。 总之,持戒一定比犯戒更不麻烦。 犯戒真麻烦,费力又没好结果。 这种赔钱生意最好不要做。 (四)勤苦于犯戒又轮回生死,还不如勤快念佛持戒助人《无量寿经》说我们众生都是“勤苦生死根本”。 “勤”是勤劳,也就是很勤快。 “勤苦”就是说我们很勤劳受苦啦! 我们众生可以说每天都很努力、很拼命去做一些使自己以后轮回痛苦的事情。 其实,我们不需要那么勤奋去做赔钱生意,多赚疲劳,多赚生死轮回! 犯戒的事,我们最好不要那么努力做,甚至还不怕麻烦很认真地做。 犯戒的事,我们最好比较懒惰都不要做,才不会勤劳又受苦;以后还要等很久,莲花才会开。 这种勤快实在划不来。 我们勤快,要主题正确;要勤快念佛、勤快持戒、勤快做好事帮助众生;不要勤快犯戒,自找麻烦。 所以,末学奉劝大家,念佛持戒比较轻松,比较不麻烦,以后花开见佛也比较快。 我们没必要那么麻烦去犯戒,受苦受不了。 (五)小结往生西方的三资粮是“信、愿、行”。 确实“净土法门求往生西方,只要有信、有愿、念阿弥陀佛就好”。 这句话是对的。 但是下面那句“不需要持戒”,观念就完全不对。 因为认为不需要持戒,就不是有信、有愿、念佛的表现;反而可以说是不信、不愿、又不念。 下面我们分信愿行三方面来讨论净土法门求往生西方与持戒之间的关系。 二、三资粮的“信”与持戒的关系(一)净业三福要求“持戒”《观无量寿佛经》说:要往生西方必须要修三种福,其中就说到要持戒。 我们若相信净土三经,当然就要相信持戒是往生西方必须要修的福。 戒律是佛所教我们的现前生活待人处世的原则与精神。 一个人如果连佛所说眼前生活的原则都不相信,哪有可能相信佛所说的那么遥远的极乐世界? 一个人如果说戒律不需要持,是过时的,这样就是认为佛的能力连三千年都看不到。 如果佛连三千年都看不到,哪有可能看到十劫以前阿弥陀佛成佛的事呢? 所以,我们若不肯定戒律,就是不肯定佛的能力,如此,哪有可能真正相信净土法门? 这种信心就要老实检讨。 (二)戒是八宗共同的基础中国佛教有八个宗派,八宗共同的基础就是戒律。 我们当然可以照根机选择一宗专修一个法门,都能成就。 但是不管选哪个法门,是参禅或者学教或修密,都必须要持戒。 当然净土法门也要持戒。 因为戒定慧三学是整个佛学的内容:“戒”是定和慧的基础,也就是禅定或者一心不乱的基础。 我们如果时常犯戒,心乱糟糟,哪有可能念一心不乱呢? 所以一个人若不肯定最基层的戒律,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肯定上层的禅定与般若智慧,哪有可能真正行得到呢? (三)至心信乐才能往生,至心信乐的条件是什么? 佛在灭度之前,交代我们“以戒为师”,以戒律作我们的老师。 我们若对佛所说的,有些信有些不信,就是半信半疑;这就不是“至心信乐”,根本不符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真是大慈大悲,只要有人真正相信阿弥陀佛、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想要往生去那里,“至心信乐”,即使临终念十句阿弥陀佛,也可以去他的世界,阿弥陀佛也会来接他。 所以,我们要很注意大愿里“至心信乐”这四字所要求的条件。 什么叫做信到“至心”? 要完全肯定、完全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我们既然要至心信佛,就要相信佛的全部:佛的慈悲、智慧、神通、道力,乃至他所说的戒律,没有一样不信,没有一样信不过,完完全全相信佛的全部,这才是“至心”的信。 (四)要肯定戒律,若持不好,要惭愧,忏悔念佛我们前面说过,持戒波罗蜜是到成佛才能圆满。 我们持戒有做不到的地方,一定要惭愧,老实承认自己不好,忏悔念佛。 一定要用尊重心,肯定戒律的必要,尽力去做到。 千万不要用轻慢心,反而说不需要持戒;这就变成毁谤正法。 一旦说不需要持戒,就会使众生很放心去犯戒,造很大的罪业,就成害众生堕地狱,受苦报;这会造成往生很大的障碍。 我们平时一定要确实检讨自己的信心,以免到临终忽然间才恐怖,发现自己根本没信佛。 发布时间:2014-10-17 13:21:02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9:0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1352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