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04集) 内容: 学生: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彩云之南的妙香佛国」。 一、妙香佛国阿嵯耶观音。 寻访千年佛国云南大理,唐代於此建国南诏,南诏后期佛教开始兴盛。 公元九三七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以其尊崇佛教,故称为妙香国。 妙香是指性德宝香,乃是自性本有,非从外得。 诚如《无量寿经》所云:「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栴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即此之谓也。 大理国时期佛教达到极盛,崇尚密宗,以素食开筵。 二十二代大理国国王,有七代禅位出家。 南诏时期,阿嵯耶观音化为梵僧,授记蒙氏,从此南诏代代崇奉,称为建国圣源阿嵯耶观音,是密教阿弥陀佛之化身。 对观世音菩萨的崇奉,至大理国时期仍历久不衰。 当地的同修曾经告诉弟子,观世音菩萨在大理,被亲切的称为观音老爹、观音老妈,历史上流传著许多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感人故事。 在净土宗,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 大慈念老於《大经科注》中云:「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经无量劫,观音即补其处,号普光功德山王佛」。 老法师说,释迦世尊亦为我等做榜样,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亦是今现在说法。 极乐世界以教学为先,蔚为全宇宙之最佳榜样,待至阿弥陀佛之化缘尽了之时,即示现般涅盘,观世音菩萨即补佛位,名号是普光功德山王佛,届时观音菩萨亦是传佛衣钵,今现在说法。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云:「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过中夜分,明相出时,观世音菩萨,於七宝菩提树下,结加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观世音菩萨示现成佛,十号具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即是性德圆满。 老法师开示说,观世音菩萨成佛时的极乐世界称为众宝普集庄严世界,比现在的极乐世界还超胜,佛号是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诚如俗话所言,「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法缘特别殊胜,成佛之后国土的依正庄严超过极乐世界。 因此《授记经》云:「其佛国土自然七宝,众妙合成庄严之事,诸佛世尊,於恒沙劫说不能尽」。 由此可见此国土的殊胜。 妙香佛国云南大理在历史上,即是以尊崇佛教、崇奉观音,而得以「兵马强盛,王业克昌,万姓无妖扎之灾,五谷有丰盈之瑞」(见《南诏图传》)。 佛陀教育化导一方,使得天下和顺、国丰民安之效,於此可见一斑。 二、迦叶尊者守衣入定的鸡足山。 探寻数年前所走过的足迹,此行故地重游,参访圣迹,倍感欣喜。 云南鸡足山位於宾川县城牛井镇西北三十公里处,因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故名鸡足山,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交汇地。 大迦叶尊者,乃传佛心印之禅宗初祖,常住於世间,在云南鸡足山守衣入定,待弥勒菩萨示现成佛,再将世尊的衣钵传授给弥勒佛。 据唐朝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记载:「如来化缘斯毕,垂将涅盘,告迦叶波曰:『我於旷劫勤修苦行,为诸众生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 我今将欲入大涅盘,以诸法藏嘱累於汝,住持宣布,勿有失坠。 姨母所献金缕袈裟,慈氏成佛,留以传付。』迦叶承旨,住持正法。」老法师於讲席中说,克实而论,迦叶尊者久远劫就已成佛,今示现声闻身,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 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虚云老和尚万里朝拜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后,回国至云南鸡足山三步一拜,朝礼大迦叶尊者。 於华首门礼拜时,忽闻大钟三声。 光绪二十八年,虚老从终南山再次行脚至华首门,夜宿树下,复闻石门内之钟磬声。 此乃朝拜迦叶尊者之不思议感应。 三、参访鸡足山大士阁、报恩寺。 鸡足山大士阁、报恩寺皆与观世音菩萨渊源颇深。 大士阁是百年古刹,旧名三摩寺,始建於明代万历年间,是著名的观世音菩萨道场,历史上观音菩萨曾於此显灵。 二00九年,印信法师及向小莉馆长於此恢复重建,安僧护法,现颇具规模。 禀承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的教导,「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专修专弘净土法门,办班教学,落实四根,培养弘法人才,功德无量。 在鸡足山,大士阁素食闻名遐迩,蔚为一绝。 在二0一四年二月的云南大理鸡足山素食烹饪比赛中,大士阁精美绝伦的鸡足山大士素宴,荣获一等奖。 其中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向馆长说,当她每次煮饭和泡茶之时,心中会自然涌现出阿弥陀佛圣号。 想必这就是大士阁素食远近闻名的诀窍吧,这句弥陀圣号,能够让餐食呈现出最美丽的水结晶。 夜幕降临之时,鸡足山最美的景色就是广阔的天际,与浩瀚的星空。 仰望苍穹,成千上万颗明星闪耀於天空,光华灿烂,彷佛触手可及。 《华严教门指掌》云:「如来於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正等觉,名菩提身」。 此乃如来十身之第一。 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时,於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称为菩提身。 向馆长跟弟子介绍,种植在大士阁前的小菩提树,正是从斯里兰卡的圣菩提树分枝而来。 当年,阿育王的女儿僧伽密多到斯里兰卡弘法之时,从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佛陀当年於此树下大彻大悟)分枝至斯里兰卡,栽种成活。 国王视之为佛陀化身,晨昏定省,虔诚礼拜。 此圣菩提树乃是佛法在斯里兰卡建立稳固基础之象徵。 大士阁的菩提树虽还很小,如同在此修学的法师们,现在此稳扎四根,一门深入,专学《大经》,想必将来必能承传净宗,法音宣流,广宣大教,演畅妙法。 就如同小菩提树长大之后,枝繁叶茂、绿叶成荫一般。 向馆长跟弟子介绍,到寺院修学的学生,至少要用五年的时间稳扎四根,尔后严格审核,评定德行,考核功课,方依其志愿,剃度出家。 由於道场要求严格,出家之前德行基础扎实,因而能够见和同解,勤修六和,和合共住,建立良好的道风和学风。 四、念佛三年自在往生的好榜样。 在鸡足山报恩寺念佛堂外,弟子见到了黄忠昌居士和另一位老菩萨的照片。 向馆长介绍说,这是道场成立之初最早往生的菩萨。 从二00一年信德图书馆成立之后,有多位菩萨往生西方,瑞相稀有。 二00四年,七十五岁的吴振峰居士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二00五年,五十九岁的吴粉玲居士於念佛声中,微笑往生;二00六年,三十八岁的黄忠昌居士闭关两年零十个月,舍报往生。 他们生前都是每日六小时专听上净下空老法师所宣讲的《无量寿经》,十一小时精进念佛不懈。 吴振峰与黄忠昌居士更是止语用功,绝无闲岔。 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在讲经时常常说,在《往生传》、《净土圣贤录》之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从接触净土法门直至往生,三年就成功了。 黄忠昌居士听说念佛三年可以往生,於是闭关念佛,决志求生净土,向小莉馆长护持。 据黄忠昌居士的生平简历记载:黄忠昌居士,一九六八年出生於广东省惠州。 二00一年於深圳信德图书馆成立时,至道场做义工。 二00三年中秋,发心止语念佛,立志为大众做念佛三年决定往生的典范。 精进好学,每天念佛十一小时,专听老法师讲《无量寿经》六小时,从无间断。 全经反覆听了五次。 黄居士修行最大的长处是能每天认真忏悔、反省改过,听经闻法后即彻底放下,依教奉行。 自发心精进念佛起,生病发烧,即断绝饮食,一心念佛,从不吃药,安然度过。 二00六年六月八日黄居士晚上发烧,不仅拒绝医药,一反常态的,连滴水也不沾。 六月九日上午,图书馆负责人徵得黄居士本人同意,送医治疗。 检查结果是肺部严重感染,有生命危险。 医生说,黄居士从进医院开始,神智始终清楚,口中不停念著阿弥陀佛,从无间断。 六月八日晚上,图书馆负责人曾於梦中见到一男子要走,请为他安排时间,希望不超过九日下午五点,因他第一站要到香港,在老法师讲经时谢恩。 果然,黄居士於六月九日下午四时五十分往生。 足以证明古大德於往生传记所记载,真信切愿,三年念佛决定往生之语,真实不虚。 老法师於讲席中说,黄忠昌居士在关房中读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真正放下万缘,两年十个月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他信愿坚定,厌离娑婆,念佛三年功夫成就,舍弃寿命,蒙佛接引,自在往生,证明弥陀大愿真实不虚。 黄忠昌居士为后人留下「发愿文」以及「止语的好处」。 净业学人,可资借镜,获益良多,摘录其要,以飨学人:「止语的好处」: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 (注:亦防止损福,避免灾祸。)二、能够避免犯破六和敬,破坏正法道场的重罪。 (注:《易经》云「吉人寡语」,杂心闲话缘於贪瞋痴慢,多言者心不在道,未真正生起了生死出三界之心。)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心里常存惭愧,一定会珍惜光阴,把精力用在听经、讲经、看书、念佛、拜佛。 三、能够提升自己的忍辱功夫。 (注:止语可练就自己样样忍耐,克服烦恼,慢慢做到不见他人过,只见自己过,不为外境所转。)四、能够提升自己的诚敬心,能够得到佛菩萨更大的加持。 诚敬心多一分则多消一分罪,多增一分福慧,多得佛菩萨的一分加持。 五、能够提升自己的警觉心。 (注:止语能帮助察觉自己烦恼习气、毛病过失,并加以控制和改正。)六、能够比较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注:避免杂心闲话,帮助精进修行,心常空灵,愈加清净,愈有智慧。)七、能够更好的学习随缘度日。 (注:更加老实,没有意见,随缘度日,心平气和,伏住烦恼。)八、能够放下种种恩怨。 (注:保持平等心,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一切人。)九、能够增长谦卑、恭敬的心。 (注:放下贡高我慢、自以为是,感到自己微不足道,增长谦敬之心。)十、不提供机会让人与自己谈话,也减少了别人造业的机会。 (注:亦防止他人烦恼现行,障碍自己正常修学。)十一、止语其实是在享清福。 止语久了的人,会觉得说话是很麻烦、很辛苦的事,请他说话他会感到很不愿意,也很不自然。 黄忠昌居士留给世人的这篇「止语的好处」,正是《无量寿经》经文「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的最佳注解,深值我等净业学人效法学习。 最为感人至深的,是黄忠昌居士的身教。 胡小林老师曾经在印光大师十念法之问题讨论中,回忆起向馆长所讲述的两则故事。 在念佛的过程中,有一位天津的女居士诬告黄忠昌对她非礼,向馆长明辨是非,没有听信谣言。 不料有一次,在念佛出班后,这位女居士当著众人的面,来到黄忠昌面前啪啪搧了他两耳光子。 当时向馆长站在旁边,看到黄忠昌不为所动,眼皮垂帘,还在那儿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像没有被打一样。 听闻此事,胡小林老师感动的说,这就是往生的样子! 在信德图书馆用斋是自助餐的形式,同时播放老法师宣讲的《无量寿经》。 有一次,黄忠昌居士用餐盘打好饭后,就坐著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突然这位女众走过来,哗啦一下,就把黄忠昌的盘子从桌上掀到地下,还破口大骂。 黄忠昌二话不说,拿著扫桌子的扫帚,把饭扫起来,连菜带饭又扫到托盘里,起来以后一边吃,一边观看老法师讲经,如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胡小林老师说,这种身心清净,如如不动的功夫,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标准! 黄忠昌居士所说的和他所做的,是完全相符的,其忍辱功夫和上海下贤老和尚如出一辙。 多年前,电工无理强行收费,还打了贤公两个耳光,贤公说:「忍忍算了,能忍就心里安生。 他打了算是给我抓痒哩,唾沫吐到脸上当是洗脸啦。 跟人不争高论低,就没烦恼,忍者自安!」此言如今读起,仍令人感动至极。 五、结语:学弥陀愿、行观音行。 鸡足山大士阁、报恩寺皆与观世音菩萨的因缘颇深。 今日恰逢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是刘素青老菩萨往生二周年之日,谨以此文,感恩大悲观音於此浊世恶苦之中的慈悲示现,感恩大慈念老苦心孤诣注解净土大经的恩德,感恩刘素青老菩萨悯念众生,为净土大经作证转的恩德,感恩黄忠昌居士念佛三年自在往生的慈悲示现。 愿以此身尽未来际,效法弥陀大愿,落实观音大悲,尽此一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往生极乐,不退成佛,乘愿再来,普度众生。 以上是惭愧弟子参访学习的浅显心得报告,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无尽感恩。 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吉法师这篇报告写得好,都是事实。 净土法门最难得的,是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为我们表法作证。 我们读经文,看到这些感应,深深能体会得到,是给我们在现前这个世界动乱局面当中,如何学净土、如何求往生,做了最好的榜样。 观音菩萨的慈悲,特别是示现在忍辱波罗蜜当中,何以他们能忍,我们一般人不能忍,原因在哪里? 他们是真信切愿,一心求生净土,对外面的缘,无论是环境,顺境、逆境;人事,无论是善缘、恶缘,全放下了,才能做到忍辱波罗蜜。 海贤老和尚要是没有放下,能饶恕这电工吗? 黄忠昌给我们示现同样的境界,他要没有放下,能饶恕这些恶作的人吗? 这是我们要明了的、我们要学习的,这些毁谤的人、侮辱的人、动手打人骂人的人,在学佛人的心中,全都是善知识。 就像忍辱仙人(释迦佛的前身),遭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不但没有怨恨,而且还发愿告诉他,我将来成佛一定第一个来度你。 释迦成佛了,第一个得度的憍陈如尊者,他就是过去那一位歌利王。 佛说话算话,没有妄语,一定兑现的。 不但没有怨恨,心里面还感恩,为什么? 这是来考试的。 你不是修忍辱吗? 看你能不能忍。 关关都能通过,说明你真修行。 为什么要实验? 不实验可不可以? 可以。 实验更好,为什么? 示现是表法给那些道心不坚固的人,还没有完全回头的人,提醒他们,警惕他们,帮助他们向上提升。 於是这是作证转,三转法轮当中最妙的方法,表演给你看,确实没有起心、没动念。 我们在学习课堂里,常常提醒同学,也提醒自己,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总不外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就全包括了。 能在这个境界里面不执著,这就是阿罗汉;不分别,这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功夫圆满了,达到佛的境界了。 所以顺境好事、逆境好事、善缘好事,恶缘也是好事。 好事是什么? 平等。 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是好事。 不接触,不接触不算数,为什么? 没有通过检验。 接触是通过检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从早到晚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能不能像海贤老和尚,能不能像黄忠昌。 黄忠昌这个表演好,一盘饭菜打到地上了,扫起来之后还把它吃掉,不是去丢掉,吃掉,这就是忍辱波罗蜜。 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遇到了能不能做到? 他心里若无其事,人家骂他,一句话不回,打他不还手,这样的行持别人看在心里,真正修行人能不佩服吗? 能不感动吗? 他在那里表演自行化他,自行,忍辱波罗蜜达到什么境界;化他,令人听到、看到感动,回过头来反省自己,这叫真忏悔,佛菩萨摄受,佛菩萨赞叹,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菩提道上观音、势至没有离开我们,时时刻刻在照顾,我们自己要有信心,不能因为小小赞叹,得意忘形,贡高我慢,受了一点委屈冤枉就灰心了,这错了,那禁不起考验的。 希望我们要了解,认真学习。 好,再看下面第二位。 学生:惭愧学生庄霖,向尊敬的师公上人、师父以及诸位法师大德们,汇报学习《无量寿经科注》粗浅心得,若有不如法的地方,恳请慈悲指正。 师公上人在「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一二集讲到,「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结归到本经,佛说三个真实,第一个真实之际(就是真如自性)、第二个真实智慧(对净土法门能够相信,能深信切愿求生净土)、第三个真实利益(帮助我们这一生脱离六道轮回,出离十法界,往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 这三个真实如果我们真正了解清楚,就会下定决心,万缘放下,心上只放一句阿弥陀佛,其他念头什么都不想了,念念与佛相应,等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我们往生。 上个月母亲为了闪避从巷内突然冲出的狗,母亲一句阿弥陀佛,接著摔离摩托车约两公尺远而昏迷过去。 幸好有同修及时赶到请来救护车,陪同母亲坐在救护车上。 听同修转述,将母亲送到医院,处在昏迷状态,仍然佛号不断,可见母亲平时念佛精进,才能在危急时,佛号自然脱口而出。 到了医院照X光,右边的锁骨及肋骨摔断了,断的骨头插到肉里,所以身体一动就剧痛,需要开刀装支架,将锁骨固定住。 开刀房因怕细菌感染,冷气特别强,当时又穿著非常单薄服装,身体一下就失温了,当手术完成麻醉药退去时,母亲清醒过来,身体缩成一团,一直说很冷,而且发出颤抖的声音一直说:「人死后千万不能冰,人死后千万不要冰」。 她身受寒冷难忍之际,却想众生的苦,母亲处处在为我说法。 身为儿女的看了相当不忍,学生马上跟母亲说:「您说的我已经记住了,以后会劝告人,不要把亡者冰起来。 我们现在开始专心念佛」。 话讲完就念佛给母亲听,一字字慢慢的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得清清楚楚。 母亲一听到佛号,就马上跟著念,把念头放在佛号上,不去想身体冷,就这样靠念佛身体渐渐回温,缓和了失温状况。 一般手术后,当麻醉药退去时都会呕吐,母亲因锁骨、肋骨断裂,如果吐会非常疼痛,当想吐时,学生在一旁念佛,求佛力加持,直到最后都没有呕吐现象,当下才真正体会到念佛不可思议。 住在医院的夜里是最难熬的时刻,尤其在凌晨二、三点,每当母亲要睡著时就会咳嗽,每一咳都是边咳边哀号,痛到眼泪一直流,这时学生就跟母亲说:「我们要跟冤亲债主忏悔,我们过去无知伤害了他们,他们被伤害时,也像现在这么痛苦,现在他们上门来讨报,我们要欢喜心去还,把我们修学的功德全回向给他们,请求他们原谅,希望彼此能化解冤仇,不再冤冤相报。 请一切有缘众生一起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六道轮回是无比的痛苦,唯有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才能永远脱离轮回。」这一说完,母亲马上就感觉到痛苦减轻了,也能跟著念佛,慢慢咳嗽也就缓和了。 在医院第四天晚上,因为咳嗽全身疼痛难忍,母亲无法入眠,学生在一旁,只要母亲醒过来,就马上念佛给母亲听,母亲也会随著念,念到疼痛减轻才又睡著。 直到接近凌晨四点咳得很厉害,母亲真的受不了,赶紧要学生去拿止痛药,等药吃下去之后,学生跟母亲说,现在是清晨四点多,因市场需求,许多的猪牛鸡鸭正在被人宰杀,它们的痛苦与您现在的痛苦相比,几百倍都不止。 母亲一听,慈悲心马上显露出来,就说:是啊! 我现在的痛哪有比现在被宰杀的众生痛呢? 学生马上说:明天帮您买物命放生好吗? 把放生的功德回向给您的冤亲债主。 母亲一听很欢喜,马上就拿钱出来,要我帮她放生。 随后痛苦马上减轻,真是不可思议! 当出院回家时,学生在佛堂立了母亲的冤亲债主牌位,烧了一支香递给母亲,让母亲对著冤亲债主牌位前再度忏悔。 此时母亲非常真诚的与冤亲债主求忏悔,声泪俱下,希望冤亲债主能够原谅她对他们的种种伤害。 当上完香后,回去床上休息,突然耳朵啵了一声,听力恢复了。 因为撞击伤到耳朵,耳朵总是蒙蒙的。 这时母亲深刻感到能与冤亲债主忏悔、化解怨怼是如此的庆幸,於是更精进念佛回向。 冈山净宗念佛会的同修,发心为母亲恭诵三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回向,以祈母亲早日康复,功德回向累劫冤亲债主。 母亲受伤期间,师父也带著药来看望母亲,还亲自为母亲涂抹,学生在一旁看著眼眶都红了,内心感动不已。 疗养期间,多位同修发心来照顾母亲,甚至还有一位菩萨住在会里,以便母亲不时之需,母亲直说福报现前,很感恩! 前来关心的法师、大德同修,送来靠垫、营养食品、医药等等,盛情难却,让母亲感到无比的温暖。 由於母亲这次的事故,著实给学生上了一堂课,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是真的,如果没有弥陀加持,母亲的疼痛不知会痛到什么程度。 由於忏悔的心,加上佛力加持才能化解一切怨怼。 弥陀圣号万德洪名,真真实实能帮助我们度过一切难关,一直到临命终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 佛对我们的护念是如此的广大无边,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恩德难思,唯有精进念佛求生净土,其余无以为报。 以上心得报告,恭请师公上人、师父及善知识慈悲惠予批评指正。 阿弥陀佛。 老法师:庄霖法师遇到母亲,这是一个劫难,知道念佛,信心没有丢失。 而且母亲念佛的功夫也得力,经过他一提醒,母亲平时的修行,那个能量能显示得出来,这就是我们一般常说的佛力加持。 为什么? 佛给我们说了一个原理,我们要常记在心上,「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是佛能加持,我们能受到加持真正的原因。 让我们想到经典里面所说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个心是指一念,就念头。 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时刻刻提防不正当的念头决定不能有。 真实的利益第一桩,是正念帮助我们身心健康,就是遇到不能化解的怨怼,在极其痛苦艰难的时候,也能够平安度过。 正念重要,正念是无一切妄想、无一切杂念。 念佛人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这叫正念。 平常念佛为什么得不到佛力加持? 正念里头夹杂著杂念,让你这个能量大幅度的减轻了。 决定没有杂念、决定没有妄想,这一句佛号念到底,眼前许许多多的人做到了,做出好样子给我们看。 来佛寺的三位大德,海贤老和尚的母亲,是表在家居士,他们临终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世间人常常谈到八苦交煎,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生苦过去了,现在忘记掉了,老苦、病苦、死苦我们天天在煎熬,还有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人间的现象,佛这八句描绘得淋漓透彻。 这叫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幻相。 佛教给我们把它转过来,怎么转? 念头转过来,境界就转过来了。 只想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都放下了,都不再想,这就对了。 感应不可思议,感应就在面前,一切时、一切处都能明显感受到,这是真实之利。 所以我们的学习班,每个同学有自己学习的心得、学习的体验,互相交流,对我们信心、愿心、用功都有很大的帮助。 好,我们看下面一位。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题目「佛于逆恶不信之流,愈生怜悯,故无一众生或生弃舍也」。 《太上感应篇》第二十句「正己化人」,「后汉陈实在乡里,平心率物。 其有争讼,辄求判正。 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且曰:宁为刑罚所加,勿为陈君所短。 尝有盗止梁上,实起秉烛,呼子弟训之曰: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 梁上君子是也。 盗惊,投地请罪。 实徐晓之。 赠绢二疋,令其自改。 化及一县,无复窃盗。」陈实是东汉人,他刚开始是县府里面的一个官员,因为很喜欢读书,县令邓邵送他去太学读书,后来任官,修德清净。 党锢祸起,很多人都逃避,大家都不敢去投案,只有陈实自请囚禁,他是坦荡荡的君子,他自己去投案,但是遇到大赦,所以他可以免除徒刑。 在乡间居住时,他累徵不就,也就是很多次朝廷请他当官,他都不愿意。 后来他过世的时候,前往吊祭的有三万多人,死后被追称为文范先生,被称为一个君子。 陈实平时在乡里,待人处事用心公平;「率物」就是做众人的榜样,在儒家叫做平心率物。 在我们佛家来讲的话,平心就是平等心。 怎样才可以做到平等心? 法身大士就可以做到平等心。 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势至菩萨是大舍,中间阿弥陀佛就是平等。 什么人可以做到平等呢? 以念佛人来说,要往生西方;以大乘教来说,必须要破见思惑,然后破尘沙惑,再破一品根本无明,要分证法身才能够做得到。 证法身以后,自然而然我执跟法执都破了,俱生我执跟俱生法执也破了,就可以做到平等,在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都能够以平等心来对待。 乡里中有争讼的人,经常都请陈实来裁断,他就晓以是非曲直,使他们能够明理。 民众经过他调解以后离开,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并且说:「宁可接受法律的制裁、刑罚的处罚,也不愿意被陈实来说缺点」。 陈实本身有这个德行。 曾经有一个盗贼,藏匿在屋梁上。 陈实就起床,拿著蜡烛,呼喊著子弟集合,并训诫他们说:「为人不可不自我勉励」,他是在讲给这个盗贼听。 他说:「做人不能够不自我鼓励,不善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只是因为习惯所养成,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就是我们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们凡夫就是因为有毛病习气,有我执、法执、根本无明,所以才轮回六道,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如梁上的小偷一样。 盗贼听完以后非常害怕,就从梁上跳到地上来向他来请罪。 陈实就慢慢的分析道理给他听,并且赠送他绢布两匹,并且教他一定要改过。 陈实的行为,他这种德行潜移默化了整个县,没有人敢再为盗贼。 像现在,我们就是没有这种德行的人,所以现在盗贼非常的猖狂,我相信不只是台湾,全世界各地都一样。 陈实就非常了不起,小偷在上面他也不怕,是个君子。 集合起来表面上好像是对子弟在训勉,实际上是在说给梁上的小偷听。 用心良苦,陈实真的是以平等心对待小偷,唯有平等心,才不会落入分别执著。 我们凡夫就会落入二法,对跟错、是跟非、好跟坏、美跟丑,我们每天面对六尘境界及人、事、物,我们根尘接触的那一刹那,我们的毛病习气就起现行了,我们的贪瞋痴慢疑、见惑就起现行了,我们迷而不觉。 所以我们根尘接触以后,第一念没有问题,第二念就开始分别执著,那就有什么? 就落入二法了,就有能所对待,就有对错、好坏、美丑、是非、善恶。 你只要看到这个人,或这件事情,你马上就落入分别执著,那事情不对、这事情对,你就被这个境界转掉了;你听到这个声音,你马上就落入能所了,这声音对我友善,那声音是对我攻击,所以你的习气跟毛病马上就现行。 就是因为我们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所以我们迷而不觉,每天我们都是用八识五十一个心所,然后刹那刹那生灭,我们完全没有见到事实的真相。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本心,我们没有见到诸法实相,我们也没有见到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 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是什么? 是本来当下就是一真法界。 像佛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也成极乐世界,因为佛就在一真法界里面,凡夫迷了以后,就变成六道法界了,三善道跟三恶道。 你有持五戒、十善,但是你不能够离相布施,那就是三善道;你还有执著、分别、妄想,你就是在三善道;如果你贪瞋痴慢疑非常的炽盛,习气很重,那当下就堕入了三恶道里面;如果你当下心能够缘苦集灭道,修四圣谛,最后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证得阿罗汉,那你的心当下就出离三界了,就证得罗汉果位了,证我空真如。 所以我们这念心,每天就在六道里面轮转不息。 那佛他永远都是在一真法界里。 这个地方我们就来分析,陈实说:「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 我们不敢确定说陈实是不是已经开悟,但至少他是个圣贤,他是个君子;换句话说,他本身善恶对待非常的薄弱,甚至没有,因为善恶对待就是能所对待。 所以佛法到最后,就是让你破能所,能所一如,你就入一真法界了。 我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为什么世间的佛菩萨、圣贤,他们对待这些五逆十恶的众生,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慈悲心? 我们来看印光大师的开示,印光大师在写给《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的序文里面,这位江慎修先生有编了一本书,宣扬放生、戒杀的果报,我也曾经看过他的这本书,编一本蓝色的小册子,编得非常好,都是在讲放生的善报,不放生、杀生的恶报。 印光大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人跟众生虽然不同,包括陈实跟小偷之间,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但是佛性是一样的。 人人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人人皆有这个佛性,就是六祖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觉性,叫心性是同。 「举凡三乘六凡」,三乘就是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佛陀有五乘说法,如果叫五乘的话,要加一个人乘,还有天乘。 如果你读到《法华经》的话,佛讲三乘其实是方便法。 所以佛在《法华经》里面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那个二就是大乘、小乘;如果你讲三乘,那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所以佛在《法华经》里面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换句话说,三乘也是佛陀方便说法,就是化城而已。 真正的涅盘城,是一佛乘究竟涅盘,成佛就是我们说的一真法界,常寂光净土,极乐世界就是一佛乘。 那这个地方讲说「举凡三乘六凡」,六凡我们都知道六道众生,三乘跟六凡的众生,在佛看来都如一子,「如来视之,皆如一子」。 我们说佛陀来这个娑婆世界八千次了,佛陀视每一个众生如罗睺罗,所以这个地方说「皆如一子」,众生都是佛陀如来家庭里面的儿子一样,佛陀是这样对待众生,佛陀完全没有任何保留,倾囊而授。 所以佛陀要灭度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请示佛陀说:「佛陀! 你有没有最后遗言要交代?」,佛陀就说:「文殊! 我毫无保留全部都给众生了。」佛陀毫无保留全部都给众生,说出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相。 所以佛陀视三乘六凡的众生,印祖说:「皆如一子,何以故? 以其皆具佛性。」换句话说,陈实对待这个小偷,也是如对待他儿子一样,他当时如果没有慈悲心,他大可去报官来抓,用现在话说,叫警察来抓,赶快报案。 他最后放他走,最后他还送他两匹布! 最后这个人,应该就不会再做小偷了。 所以陈实在那个县,整个县都没有小偷;换句话说,窃盗的发生率是零! 所以这个「以其皆具佛性」,就是圣贤跟佛菩萨都知道众生都有佛性。 那佛菩萨不只对人是这样,他对任何蠢动含灵都是这样的平等心,所以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是说只有对人,人有佛性,那蟑螂、蚂蚁就没有佛性吗? 不会的。 佛对待人、对待一切众生跟蠢动含灵都一样,同样的慈悲心,因为佛知道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 这句话就是佛在《大般涅盘经》里面讲,一阐提也可以成佛,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都可以成佛。 所以你看,提婆达多虽然违反戒律、扰乱僧团,跟六群比丘可以讲说破和合僧。 甚至佛陀在要去托钵的时候,经过那个山脚下,提婆达多跟那些恶人,在山上将石头滚下去,想要害死佛。 佛陀的护法金刚,护法神用神通力把那个石头击破,所以只有佛陀的脚轻轻的受到石头片的小伤,这叫出佛身血。 出佛身血是堕五无间地狱!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提婆达多堕到地狱,佛陀都还要救他。 印光大师说:「是知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 众生看佛就是众生一样,那佛看众生呢? 统统是佛。 佛视众生都是佛,所以印祖说「多方化导之,种种折摄之」,用各种方法,用八万四千法门,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种种方法来折服众生,来摄受众生,叫做种种折摄之,「纵令绝无信心」。 这个要从哪里看出来? 譬如说你到监狱去弘法,很多人都发心到监狱去做教诲师,这个小偷,你一直给他劝导,他关进来的时候,你一样给他开导,放出去了,隔几天又进来了,还是继续给他劝导;劝导完又出去了,他毛病又犯了,犯罪又进来了。 地藏王菩萨就是这样,这就是什么? 纵令绝无信心。 不要说到监狱去劝导这些犯罪的恶人,要说我们! 我们有时候度到旁边的左邻右舍,度我们的亲人,度我们的朋友,度我们的同事,稍微一点障碍,我们就退转了,「哎呀! 众生难度! 刚强难化」,我们就退转了。 包括父母,稍微考验你一下,你就退转了。 你看佛菩萨纵令绝无信心,一点信心都没有,也不弃舍! 所以什么叫菩提心? 这个叫菩提心,亦不弃舍。 我有一个女众莲友,她本身虽然不是很喜欢听经,但她有一个长处,不管说这个人是否学佛,或是业障很重的,或是根机很拙劣的,她一定去陪伴他。 她不断的去劝导他,一直去陪,陪到什么? 陪到我们讲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陪到后来,真的改变了他的业力,真的有这样菩萨。 曾经有一次,她请我去关怀一个个案,这个案的妈妈是单亲家庭,离婚了,独立扶养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她儿子是念我们台北这边算是比较有名的高中,师大附中,算是很优秀的高中生。 有一天在学校打篮球的时候,突然间羊癫性的病发作,就突然间手足僵化,失去语言功能,突然间好像变个人,完全失去本有行为能力。 然后送到荣总医院去,完全失去知觉,昏迷状态,而且昏迷将近一个多月,后来都没有好转,也不认识家人。 我刚才讲的这个师姐,就开始去陪伴他,她找我:「黄警官! 来一起帮忙。」这个小孩的妈妈住在我们汐止附近,我就带莲友到她家去,带她两个女儿跟这位妈妈一起诵《地藏经》祈福,诵了很多次。 因为他儿子要在台北荣总做大手术,家贫需要募款,我印象中大概募了一、二十万,就凑齐这笔钱。 医生说:「有一种日本进口的药,特别的好,不妨试看看,也许有效,但不一定会成功。 若不救治,就一直成植物人」。 我透过带他们家人这样诵经、拜佛、忏悔,我们讲说皇天不负苦心人,因为有这样的菩萨在陪伴他们,结果发生奇迹了! 诵经忏悔完,医生用那个日本进口的药以后,竟然可以治疗他的症状,后来慢慢的恢复知觉,然后再经过长期的复健,现在好了。 那一天,我去参加这位师姐百岁妈妈的告别式,我碰到那个小孩的妈妈,她每一次见到我都说:「哎呀! 黄师兄,我不知道怎么感恩你!」我说:「不用,这是应该做的,我们帮佛菩萨做事! 那贵公子现在怎么样?」她说:「治好后,师大附中毕业后就考大学,现在快毕业了」。 因为他后来延缓几年才上大学。 你看,改变命运了,奇迹! 也改变了业力! 众生欢喜了,这就是什么? 亦不弃舍,即是《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我们如果没有菩萨心肠,说「这没有救了,业障深重啦! 随缘啦!」,印祖说「纵令绝无信心,亦不弃舍」,所以若你能够发挥这样的心,它是相应菩提心的。 「曲垂方便」,佛菩萨用各种方法来度众生,「令种善根」。 那时候我们在度这位师姐的时候,我告诉她怎么做,我说:「你今天会得这样的业报,会有这样的共业家庭,你除了忏悔、改过,还要积功累德,还要行善。」所以我们就鼓励这个小孩的妈妈,一定要去布施,去帮助别人。 现在她也终於度过这个难关,儿子也正常了,两个女儿现在也都有工作了。 这就是什么? 令种善根。 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要学习地藏王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我们学习菩萨的这个精神。 印祖说:「待其因缘时至」,佛菩萨很有耐心的,在等待因缘成熟,「自然发生增长」,自然他就会增长善根,「依教奉行」,因缘到的时候,他就会进来佛门。 像我们有一个师姐,她父亲从大陆大陈岛撤退到台湾来,那是一个大家庭,所以造了很多的杀业。 因为大陈岛那边大概都是捕鱼人家,这师姐大家庭都喜欢吃海产类的鱼类,所以造了很多杀业。 这位师姐的女儿一出生就吃素,等於是来度她妈。 后来我在佛陀教育基金会讲《地藏经》,她特别来跟我认识,就只那么一次,她接下来就没有再听我讲《地藏经》了,这完全是地藏菩萨的安排。 后来孝廉讲堂成立,她就到孝廉讲堂,每个月五次,来讲堂做周日及每周四的香积菩萨,煮素食供养这些学《弟子规》的同学及念佛老菩萨。 她每次都很发心,自己买菜来,不用讲堂帮她准备菜,她全部都是大包小包这样全家总动员提来。 平常她假日一定到佛陀教育基金会去打扫厕所、拖地板、扫地,积功累德,哪个地方法师或僧团,哪个佛寺需要做素斋,她就带著莲友去帮忙,她这样快速的累积福德资粮。 本来她的长女很叛逆,现在她长女也被她度化,到讲堂来上《弟子规》了。 她长女也进入厨房帮她一起洗菜、切菜,做小香积菩萨。 不仅这样,她还度了她师兄,她开杂货店的先生本来行动就不太方便,走路都一拐一拐的。 轮到她做香积的时候,她师兄就开著他的休旅车,把这些斋菜就拿到讲堂来,亲自提上来。 她先生经过这样一、二年的度化以后,去年就跟他师姐讲:「我发愿吃素了!」这就是什么? 佛菩萨透过你的慈悲喜舍,度化了你的长女,度化了你先生的这个业力啊! 转变了他的业力,自然发生增长,依教奉行,现在就依教奉行了,这就叫做佛不舍弃众生。 所以你不应该只有度外面的众生,你还要度你家人,这也是众生。 有些人很会度外面的莲友、师兄、师姐,可是对家人一点办法都没有,两手一摊说:「刚强难化,难调难伏」。 学佛,最后才度我们本身的众生,我们无量无边的习气毛病,就是众生! 等到最后你成佛的时候,你就做到《金刚经》里面讲的那一句话:「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那你就成功了。 所以印祖说:「众生视佛皆是众生,故闻佛之言,不生感激」。 有时候有些人,譬如说很热心的送爱心便当去给这些街友,坦白讲有时候还会被嫌:「你的便当没有热,没有肉,你便当是素食,我不吃」,说不定还把它丢掉。 众生视佛皆是众生,如果说你没有慈悲喜舍心,你一看到他这样,起烦恼心,就退转了,你可能就永远都不能够成就。 所以菩萨都是百折不回,不屈不挠。 虽然众生难度,印祖说:「闻佛之言,不生感激,反以己之邪知谬见,多方毁谤」,众生还毁谤佛法! 甚至这里面更严重的,印祖说:「甚至拆毁塔寺,焚烧经典,固结魔党,破坏清修」,这种五逆罪,菩萨还是要度他们。 你看六祖大师开悟以后,他没有马上去度众,他先做表法给你看,他到猎人队待了十五年。 猎人把捕获的猎物带回来,有时候都还会被六祖大师偷偷的把它放走。 那猎人都是吃肉的,他们不会吃素。 诶! 六祖大师还要帮他们煮饭! 如果换成你,说:「哎唷! 造业喔! 杀生喔!」就退转了,不做了,离开了。 他在猎人队待了十五年,那吃饭怎么办? 锅边菜。 六祖大师吃肉边菜,这就是六祖大师的功夫境界! 印光大师说:「殆至正智稍开,则便愧悔无及」,等到这些无恶不作的恶人,他们智慧稍微开了一点,有一点福德资粮了,有一点善根了,就觉得非常的惭愧、后悔。 所以我常常都告诉莲友说:「你要怎么度家人? 你先度他去行善积德,积功累德,帮他做布施,最好拿他的钱去布施,累积他的善根。」就这里讲的,等到他的智慧稍微开了一点,他就觉得非常的惭愧、非常的后悔。 印祖说:「由兹遂复归命如来,兴崇佛法者,古今来比比皆是」,本来是恶人,但是他后来智慧开了以后,他开始归命如来,学佛了,最后弘扬佛法,他说古往今来这种例子太多了。 印祖又说,「须知父母於逆子,尚生弃舍之心」,父母对於很叛逆的儿子,甚至还会生起一个念头说,放弃他,弃舍之心。 「佛於逆恶不信之流」,佛对这些五逆、无恶不作的这些众生,他更加的怜悯,「愈生怜愍,何以故? 愍其惑业深重」,佛菩萨就是悲悯他们,他们的恶业深重,丧失了他们本有的清净心。 印祖说:「失本心故,以虽则现时背逆於佛」,虽然他现在非常的叛逆,违背佛的教诲,但是他「即心本具之天真佛性,仍复丝毫不失,如焦模中金像」,就好像烧焦木块里面的佛像一样! 印祖说:「焦模中金像,敝衣中宝珠」,就好像说一件非常破烂的衣服里面,藏著一颗宝珠一样! 「蒙尘之秦镜」,就好像那个宝镜上面,盖著灰尘一样。 「在璞之荆璧」,就好像说那个和氏璧一样这么珍贵! 这个「在璞之荆璧」,我在这边解释给各位听,它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和氏之璧,和氏璧。 据说在春秋时代,有一个楚国人叫卞和,他在楚山(有一个说法说在荆山,荆山在今天湖北的南漳县),他看见有一只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中,这位卞和他很有眼光,他相信说那只凤凰所落脚的地方,应该是很特别的一块石头。 他依什么? 他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换句话说,凤凰所栖息的地方都是宝地。 然后他认为山中一定有宝,经过仔细的寻找,终於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就是璞玉。 刚才不是讲在璞之荆璧吗? 就是这个玉璞的意思,玉璞就是一种石头,包著玉的那种石头叫玉璞,在楚山里面。 他就把它挖掘出来以后,奉献给楚厉王。 楚厉王是个昏君,而且是个暴君,楚厉王就派一个玉人(懂玉的人)来勘查说,这个到底是不是玉? 是不是宝玉? 昏君就用昏臣! 用昏庸的大臣。 这个懂玉的人说:石头,这是石头。 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王以和为诳」,你骗我,「而刖」,这个字念月,刖就是一种古代的酷刑,割掉他的膝盖骨,这个非常的残酷,剁掉他的左脚。 等到这个楚厉王薨,薨就是什么? 薨就是死掉的意思。 古代天子死掉叫「崩」,那诸侯王公的死都叫做「薨」。 后来楚武王即位,楚武王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国君,所以卞和又把这个璞玉献给楚武王,这就是我们刚刚讲「在璞之荆璧」这个意思。 印祖说:「愚人但见其外相」,凡夫只看到它的外相,「而不知其内容,佛则遗外相而论内容」,佛本身他是见性的,法身大士以上的如来,佛有这个智慧可以知道,众生都是佛。 所以没有一个众生被抛弃,「故无一众生或生弃舍也」,以是《感应篇汇编》上东汉陈实故事,我特别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来表法,说明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来彰显陈实他本身是个君子,而且是一个菩萨的示现与教化。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至此,若有讲得不妥之处,祈请师父上人教诲,请各位法师、同修大德批评指教。 阿弥陀佛。 老法师:末后这两篇都是黄警官的,我们现在还剩下十二分钟,下面这一份可能没有时间了。 黄警官我们认识很久,这是一位善人,这么多年来,他在参学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在中国儒释道三家都是重要的教育,因果教育比道德的教育转化人心还有效果。 有一些受过道德教育,遇到恶缘,譬如高名厚利,他还会明知故犯。 他不是不知道,为什么还犯罪? 因为有利可图,想贪赃枉法。 但是真正通达因果、认识因果,深信不疑,他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敢用邪知邪见去伤害别人。 为什么? 他知道有果报,现前能得一点利益,死后怎么办? 现在得的是不义之财,能享受几年? 何况享受的时候,一定受良心责备,心不安,常常怀著恐惧,怕自己这个恶行被别人暴露,他害怕。 就是活在这个世间,他提心吊胆;死了之后决定三途,严重的,无间地狱。 我们看今天社会一切人事物,跟经典所说的来对照,就很清楚、很明白。 别人这么做法,我们劝他有没有好处? 有好处,至少在阿赖耶里面落下善的种子。 现在他不知道忏悔,堕落恶道,他忏悔了,后悔来不及了。 能知道过失、做错了,这个好,他在地狱受的苦比较轻,离开地狱时间可以提前,有这个好处。 所以要学菩萨、要学圣贤大慈大悲,对待作恶的这些众生,不要怨恨他。 如果我们自己受他的伤害,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没有怨恨的念头,好! 只要自己心平气和,把这些事情不放在心上,你再深一层的去观察,我们对他还会生起感恩的心。 为什么? 我们这种忍辱的德行,把自己的业障消掉了。 那缘呢? 缘是他对我的种种恶行,我能原谅他,消自己的业障,长自己的福慧。 他做错事,增长我们的福慧,我们还能怨恨他吗? 我们还能不帮助他吗? 如果更深一层观察,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一个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自他是一不是二。 这是佛法讲到究竟极处,肯定自他是一体,对於极端险恶的人都会谅解,都不会起个恶念向他,真正把他当作未来佛看待。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本来是佛,现在也没有改变,只不过是现前一念迷失本性,被外面环境虚假的假相所迷,造作一切不善。 外面的现象,你看清楚、看明白了,一切善恶业因、业缘、业果都不可得。 为什么? 它是生灭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是真的。 既然没有一样是真的,你又何必去计较? 又何必放在心上? 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从同学们这些报告,我们做一句总结,都是善的、都是好的。 这个教材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正面的鼓励我们,负面的,我们也用这个来反省,我们有没有?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把负面的教材统统做正面教材来用,帮助我们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不但对佛菩萨感恩,对一切恶道众生同样感恩,心目当中统统都是佛境界,都是一真法界。 在十法界、在六道我们要看到一真,原本就一真,一真从来没有改变,我们就真正能放下了。 放下,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 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做不到怎么办? 念佛,回归净土。 心上只放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不要放,就对了。 这是净宗无比殊胜的法门,让我们这一生当中得真实利益,三个真实我们都可以证得,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之利。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一0四集)2014/11/25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42-0104 发布时间:2014-12-01 20:07:01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8:5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1743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