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纪念佛陀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 内容: 今天1月27日,是藏历十一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 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 十斋日值此殊胜日请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吃素、放生、供灯、持咒、诵经。 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有情众生安乐吉祥! 腊八节是我国一个跟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传统节日。 我国古代以农历十二月为腊祭之月,习称十二月为腊月,称十二月初八为腊八。 腊八的含义与习俗腊八,“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又曰“腊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 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在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又称“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 腊八节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据说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腊八与佛陀成道日据传,佛陀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每日仅食一麻一米,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喝粥以做纪念。 “腊八”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 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的做法腊八传统习俗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非常盛行,延续至今,“腊八粥”这一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宗教仪式供品,逐渐演变成为寻常百姓家的食品,腊八粥的用料十分讲究,大江南北各地区的腊八粥用料有所差异,常见粥料为:两黄米(小米、黄米);两白米(大米、江米);两豆(红小豆;绿豆);两果仁(核桃仁、杏仁);两干果(小枣、葡萄干);外加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乳蕈(牛奶、香菇)等合水熬煮。 腊八粥又称“七宝粥”,比作佛家七宝(金、银、琉璃、琥珀、玛瑙、珊瑚、珍珠)的混合体,非常形象。 巧手善良的人们熬出的“腊八粥”不但好吃好看,更温暖福喜。 十二月初八,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可口营养,增福增寿。 发布时间:2015-01-27 17:56:55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8:42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2235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