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经说什么》化无所化分 内容: 【须菩提。 于意云何。 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 我当度众生。 须菩提。 莫作是念。 何以故。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 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 如来说有我者。 即非有我。 而凡夫之人。 以为有我。 须菩提。 凡夫者。 如来说即非凡夫。 是名凡夫。】有教无类金刚经快要作整部的结论了,化无所化,什么叫「化」? 在唐以前,多半的佛经用这个「化」字。 唐宋以后用「度人」。 度也好,化也好,反正度也度不了,化也很难化。 到元明时代,乾脆两个字合起来,叫做度化。 这个度化,实际上就是教育了。 化也就是感化人,变化人。 【须菩提。 于意云何。 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 我当度众生。】这也是佛自己讲,告诉须菩提,你认为怎么样? 「汝等勿谓」,你们千万不要讲佛说过这个话,说过什么话呢? 「我当度众生」,认为佛说过,要度一切众生。 你看佛是很妙的,你仔细把金刚经研究,他的一生许多事情,在金刚经里通通否认完了。 说法四十九年,他在金刚经里却说没有说过一句话! 这是他讲的啊! 这个金刚经摆在我们面前。 他本来发愿要度众生,现在又否认了,嘿! 你不要搞错了,你们不要那么想啊! 你们千万不要那么想,认为我要度一切众生。 这是文字的解释。 【须菩提。 莫作是念。 何以故。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 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莫作是念」,千万不可以有这个观念,上面已经讲了,下面还要很肯定的重复,莫作是念,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 好了,我们现在记住他的话,你不要磕头说佛啊,你来度我。 他老人家不承认,他现在很忙,在那里入涅盘,你也莫作是念,不要这样想。 什么理由呢?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这个话严重了,刚才我们还用笑话的办法来说,佛一切否认了,下面进一步告诉我们理由,听得我们都有一点五里雾中了。 什么理由啊? 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 你注意啊! 没有一个人须要佛来度的,这是佛自己说的。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拿禅宗里的话说,这叫做一个棺材两个死汉,一个说你是被我度的,一个说我需要佛来度。 大禅师们会说,这两个都是没有悟道的。 佛也讲嘛! 第一,我没有度过一个人,你不要有这个观念。 什么理由呢? 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 这个文字摆在这里,对不对? 我们自己研究。 还有,佛说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所以,我经常告诉大家,不要什么顶礼啦! 磕头啦! 好麻烦。 我一生最怕这个事,碰到人家合掌,我现在都有点马上出汗,很麻烦,还要答礼,乾脆像现在人眼睛一瞪,注目礼,很好嘛! 意思到了就行了。 如果说磕个头,认为我是老师,该受这一拜的话,十八层地狱都不够。 不过不要紧,据说现在地狱里头还有地下室,那就该要下地狱的地下室去了。 一个人如果自觉有道,足以为人师,如果有这一念的存在,他再有道也不值钱了。 真正足以为人之师,真正足以度人,他必定已经证到空的境界了,何以会有自我崇高的观念呢? 绝对不会! 因为他自己已经没有这个观念了;而是一切众生,人我平等。 所以佛说,佛如果有这样一个观念,也就不叫做佛了,他处处着相,觉得我是佛,我是老师,你们通通是我的子民,你们都是我的信徒,那他就绝对不是佛了。 说到「信徒」这个名辞,是很难听的,佛教里从来没有这个名辞,只有信众。 用个「徒」字,那只能够牧师用。 牧师翻译的「牧」字,就是指赶牛的,赶羊的,赶人的,看这一些子民都是他下面的徒众。 徒众都在下面,佛法不可以这样。 曾经听到佛教界有人用「徒众」这两个字,听得我一个头八个大,连信众这种说法,都算是很严重的了。 过去大陆随便那一个庙子,对信众都是称居士的。 我在峨嵋山时,老和尚看到猴子出来,就说猴居士出来了。 蛇来了,蛇居士来了。 从没有说猴众,猴徒,蛇徒,没有这样说的! 老和尚的声音使人一听肃然起敬,看一切众生平等,猴居士,蛇居士,这个是佛法的精神。 佛法如果还有统治性,那怎么会是佛的精神呢? 希望修正修正,不要犯这个错误。 佛现在讲,假定他有一个观念,认为众生是受他的教化而得道的,这些人是他的徒弟,应该对他如此如彼的恭敬……假如他有这样观念的话,完了! 「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那不算成佛! 好,佛啊! 我们了解啦! 你老人家谦虚,不承认自己在度人,实际上我们是受你度的。 你谦虚,那是你的嘛! 我恭敬我的,各走各的路,没有错。 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你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这是个问题啊! 不过,这个大问题,佛在下面解答。 自己的解脱【须菩提。 如来说有我者。 即非有我。 而凡夫之人。 以为有我。 须菩提。 凡夫者。 如来说即非凡夫。 是名凡夫。】他说,所谓人,有众生就有人,真正的佛法教我们一件事,八万四千法门只教我们一件事,就是如何证到自己真正无我,那就成功了。 这很简单,修行只修行一件事,修到真正的无我。 既然无我了,我当然不须要佛度呀,我本来就是佛嘛! 佛有这个度人之相,佛就着了人相,我相。 我如果真正能够悟道,就是无我,就没有被你可度之处。 所以,佛说的没有错,没有一个众生须要我度。 再彻底的讲,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把他老人家修道,证道的法门,通通告诉我们了,你依照这个样子做,你一样可以成佛。 他没有办法帮你成佛,要自性自度,他没有办法替你修啊! 修要自己修,修成功自度了,是你自修自度,自性自度。 所以佛说的是老实话,他说没有一个众生是需要我度的! 我也不能度呀! 必须他自己有信心,自修自度,自性自度。 所以他的话,一点都没有错。 不过他表达的方法是语出惊人,每一句话说出来都很难解;其实道理很简单,人人都要自求解脱,自性自度,自我得救,谁都救不了你。 求上天的保佑,菩萨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 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 你要想菩萨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怎么保佑自己呢? 行一切善法,那么自助就天助了,佛菩萨与你中间的电线、电波就接得上了。 你一天到晚去杀人放火,然后说,菩萨保佑我,你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佛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众生他可以度的,众生都是自性自度。 他说,什么叫做我呢? 一切众生本来无我,这是佛法;佛法三藏十二部经典,总归起来就是告诉我们这句话。 本来无我啊! 就是我们做不到,做到了个个成佛。 佛又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就是一般人,是佛经翻译的名辞,现在我们一听到凡夫,好像在骂人。 如果我们随便对朋友说,你是凡夫,他肚子里头一定不高兴,你好看不起我! 一般人,你告诉他无我,他就害怕,因为人都要贪着「我」。 究竟哪个是我呢? 佛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三十六样东西凑拢来,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 拿现在来讲更严重了,人体上许多的细胞都是我,每一个细胞都不是我,你说我在那里? 身体上没有我,死了以后,我到那里去了? 说灵魂是我,你看到灵魂了吗? 一声青磬万缘醒,就是这个境界。 这一声敲了以后,无我,本来就是什么都无我,没有一样是我。 这个无我的境界,佛只好分析给「我」听,所以我们学禅啊,打坐啊,求证一个什么东西呢? 就是求证到一个无我,就成佛了。 结果大家打起坐来,在里头嘀咕,都在玩「我」,不然就玩呼吸来呀,去呀,好像在那里数钱! 一二三四,又数息又观。 第一口呼吸早就跑掉了,你后面数到一千,一口呼吸也留不住呀! 在那里干什么呢? 所以都在玩「我」,作不到无我,不能证得佛法! 无我以后佛刚才提出一个问题,凡夫之人,以为真有一个我的存在,等到肉体死亡了,抓不住了,还要抓个灵魂。 其实那个灵魂也是自己意识境界偶然的存在,还不是真的我,还不是这个。 但是凡夫之人,总归要抓一个有相的我,都抓错了。 真做到四大相皆空,就是人我众生寿者皆空的时候,可以找到生命本来的自我了。 那个自我是假称的,叫他自我也不对,叫他是佛也不对,叫他菩提也不对,各种名称都不对。 现在讲到这个地方,佛又加以解说,他提出来:【须菩提。 凡夫者。 如来说即非凡夫。 是名凡夫。】为什么他要加这个尾巴呢? 因为他说了一个尾巴怕大家又抓住它。 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学佛的,他也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那你就当凡夫好了,他肚子里又不服气,不肯做凡夫。 所以一般学佛学道的人很可怜,在圣人凡夫之间,就像公园里小孩子玩秋千,荡过来荡过去,永远下不了台,挂在空中甩。 佛告诉我们,所谓凡夫者,本来是个假名,没有真正什么凡夫,假名叫做凡夫而已。 换句话说,严重的讲,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众生找不到自己的本性;找到了就不是凡夫,个个是佛,众生平等。 所以后世禅宗经典,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心即是佛,悟道了,此心即是佛;没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样平等。 那么这一品说完了吗? 没有完! 还有个重大的问题在里头,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品开头的话。 发布时间:2015-04-20 14:17:05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8:32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295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