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福报是用来修行的,不是用来享受 内容: 有道友问:自己从事股票业多年,感觉不务正业,但生活逼迫,却也无法放手。 不知如何。 这就扯到对钱的看法的问题。 其实,许多东西都要明白第一因。 就像寺院丛林中吃饭,要心存五观。 第一观,就是观彼来处,计功多少。 就是说,这米饭来自哪里,花费了多少工夫。 要农民种田,收割,然后还要去壳,要煮饭给你吃。 当年六祖在东山时,每天工作量就是帮厨房舂米,就是去壳。 像现在许多大丛林,云居山,云门寺,天台山,寺院都保留自己的田,自己种田自己吃。 这有什么作用,就是告诉你,他是怎么来的。 知道他是怎么来的,花费多少心血,你才能去尊重他。 我感觉城市人浪费多了,就是缺少这个艰苦的教育。 浪费现象很严重。 就像金钱,不要赌博,不要贪小便宜,不要想一本万利。 只要是老实赚钱,都是培养福报。 要是想着,我拿些钱,去炒股,一上涨,就来个好几万。 坐着就等着有钱进来。 要知道啊,这些都是在炒自己的福报啊。 一个东西来的太容易了,人就不会去珍惜它,包括金钱。 小孩不知道东西怎么来的,他就不珍惜。 这就糟糕了。 糟蹋的都是自己的福报啊。 花的是别人的钱,用的是自己福报。 包括在修行上。 比如讲到建寺问题,古德说了,寺院以旧为庄严。 旧有两个特点,第一,古朴,第二,他有历史感。 说到寺院,丛林庙是最好的。 我去过许多丛林庙,鼓山,云居山,鸡足山。 殿堂很大,但住的地方是很狭小,都是大通铺,条件仍然保持艰苦。 修行就是要去受苦,不是去享受福报。 我们都要知道,我们的福报要用来修行,不是用来享受。 城市人其实不缺钱,但每天都很忙,几乎没空念经。 为什么呢,他每天很努力的培养福报。 但都是用在享受上了。 享受是无止尽的,要什么样才有尽头。 没有的。 我们不要搞享受,要学会艰苦一些。 佛源禅师常讲起虚云老和尚。 有次虚云老和尚生病,脚上出藓,佛源禅师那时是侍者,年纪还小,就给他买了明丸给他治脚病。 老和尚就问了,说这个明丸多少钱。 佛源禅师说,两毛钱。 老和尚说,两毛钱不是钱,这都是斋主来培福的,你有多少福报。 这就是虚云老和尚的风格。 后来佛源老和尚,做什么事,都很节省。 要修行,不能忘记了老祖宗的做事风格。 在布施上,我常劝人,有钱人要多布施,庙要盖,路要修,靠的都是有钱人带头,他们功德很大。 经济不好的,就少布施,算添砖加瓦。 但无论有钱没钱,都没有资格浪费。 没钱人都要珍惜福报,不能浪费。 不要爱面子,浪费许多福报。 能坐公交车,就不要打的士。 能带开水,就不要去买水买饮料。 衣服穿的舒服就好。 修行人要以佛庄严而自庄严。 像迦叶尊者,他穿粪扫衣,但他修行的功德,连国王对他都非常恭敬。 所以要修行,这个观彼来处,是很好的修行方法。 钱是怎么来的? 你去观一观。 人是怎么来世界上的,你也去观一观。 能做人不容易啊,观了就知道,父母功德大如天。 发布时间:2015-06-24 23:35:07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8:2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35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