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业力控制,几招就能搞定 很多人所说的“命”,其实就是业力,就是我们长久以来累积的面对境界时的反应机制。 只要我们不改变这种自动触发机制,我们的一生都会像机器人一样被程序操控而无法真正活着。 可是一旦命运操作的伎俩被识破,我们就从现实迷幻中慢慢解脱而逐渐见到实相的光辉,生命就开始自由自然绽放! 在印度的时候,有人问老师,我来上课很多次了,是否比那些只来一次的人在灵性成长方面会更有长进? 老师的回答是:你的灵性方面的长进不是看你来了几次,而是看你是否愿意面对自己,而且真心诚意在寻求意识状态的成长。 我觉得这个回答很好。 我们走在灵性成长道路上的人,常常会因为自己上了很多课,见过很多大师,读了很多书而觉得自己很有长进。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多年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个人生活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 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觉得很懊恼:为什么我还是改不了? 为什么我会遭遇这样的事、这样的人? 到底要上多少课,打坐多久,再学什么法门,我才会真正的解脱? 其实,就像合一老师说的,如果你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话,这些东西都是你的护身符(再多、再久都没用),你的自身还是无法有太多的改变。 所谓无法改变,指得是意识状态的层次无法改变。 为什么意识状态的层次这么重要呢? 因为它决定了你的一切:你对事情的看法,对他人的反应,你的心情,你的生活,你的命运! 你的生活是什么组成的呢? 也许你会说:是发生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人物组成的。 但是,在灵修的人(甚至不在灵修的人)都知道:你要为你的生活负责。 不是为进入你生命中的人事物负责,而是为你对它们的反应负责。 所以你的生活是由你对发生在你生命中的事件的反应所组成的。 不是吗? 而意识状态的层次不同,会影响你的那个自动化反应的模式。 总而言之,你所在的那一个层次,不但决定了你会吸引来什么人事物到你的生命中,而且还会决定你对这些东西的反应。 就这么简单。 那么,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意识层次呢? 首先,就是要面对自己。 而面对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观察自己,以培养觉知。 你是否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 你是否时时记得自己,还是任由无意识的思想、情绪、模式牵着你的鼻子走? 你是否能够到体察当下的状况——你的内在此刻发生了什么事? 最近我对于观察自己比较有些心得。 所以综合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这些都是实际而且在生活中可以应用的方法。 观察自己,到底是要观察什么呢? 主要是以下四个部分:1、当你发现自己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任何负面情绪:生气、不高兴、沉闷、烦躁、嫉妒等,或是就是说:不舒服!),你要在心里认识到这点。 一个小小的注意,就像在书上打个勾一样,就是告诉自己:哦! 我有负面情绪了。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那个引起你负面情绪的人事物上;2、接下来试着去看见你在想什么? 就是去观察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能够倾听到那个“脑袋中的声音”,你就是在观察你的思想。 听到了之后,也许自己会吓一跳:我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思想? 这个时候请你带着觉知和爱去观照它。 它只是一个思想,不代表你,不要去与它认同。 不要批判它,只是看着它。 3、你此刻有什么情绪? 如何观察情绪? 有些人连自己生气了都不知道。 其实最简单观察情绪的方法就是去观察你的身体。 因为情绪其实就是身体对你思想的一个反应,只不过有的时候你还没觉察到思想,情绪就起来了。 感觉你的身体哪里紧崩? 胃部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觉? 心中央是否紧崩或是抽痛? 身体是否战抖? 这些都是情绪在你身上作用的结果。 观察它、观照它、允许它的存在,全然地去经历它,不要抗拒。 你会发现,你的全然接纳与经历,会让它更快得消失,甚至转化成喜悦。 4、觉知到自己此刻的动态。 无论你在做什么,把注意力放到你身体的动作和脸部的表情上,你可以想象自己手拿着一个照相机,把此刻自己外在表现的状态照下来。 为什么要做上面的观察? 因为,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生活在一个自动化的人生模式(或说是导航设备)之下,没有太多自主意识。 而且我们都是认同于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所谓认同,就是任由它们操控我们,摆布我们,而我们对它们言听计从,甚至以为它们就是我们,而不知道,我们其实是大海,海上有浪花。 大海就是我们的意识,而浪花是我们表现在外的次人格。 很多时候次人格造成我们的困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与它分开,认出它来,知道它不是真正的我们。 以上的练习,是去培养一个慈悲观照者的临在,这样你就是在培养内在的力量与智慧,因为你的意识在观察的那一刻,是回到它本然的状态,而不是与思想、情绪和人生模式认同的。 当你持续这样操练你的内在肌肉,你的意识会提升,因而减少被自动化人生模式操控的时间,慢慢收回自主权,不再被周遭的人事物操控我们的喜怒哀乐。 发布时间:2015-11-21 14:31:02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8:15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48087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