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西藏的饮食风俗 内容: 藏族食品花样丰富,各地方有许多饮食特点,尤其是贵族阶层,特别讲究餐具和饮食品种花样,就整个西藏的主食来讲,有糌粑、麦子、青稞、肉、酥油、酒、茶、奶品、蜜蜂糖、人生果和瓜菜等。 (一)糌粑糌粑是用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细炒面,吃时把糌粑放入碗里,加上酥油和茶、水、用手捏成团即可食用。 也可做成稀饭喝。 青稞糌粑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藏人在异乡找不到青稞时就用其他麦类代替,结果味道根本不一样。 糌粑除了特殊的香味,还特别适应西藏高原的游牧生活,藏人外出都是将糌粑和黄油柔和在一起装在特制的袋子里带在身上,需要食用时只要有水即可食用,即使没有水也可以干吃,即方便营养又丰富,糌粑味香、质纯、营养丰富且方便。 (二)麦子和青稞青稞除了作炒面外,还有将麦子和青稞脱皮煮成稀饭的,这种稀饭在许多寺院是家常便饭。 此外也可以与麦子一样磨成粉。 这两类粉可作锅魁、面块、包子、窝头馒、麻花、面疙瘩等食品。 此外在西藏东部和东北部盛产小麦的地区,则有许多特殊的地方风味,其中一些村子在节庆时制作的一个特大饼子就可以让全村吃饱,可见其技术熟练的程度。 还由各种的面食等。 (三)酥油(黄油)酥油即通常所说的黄油,是从牛羊奶中提搅出来的一种奶油。 营业价值很高,呈黄色和白黄色。 酥油是藏族食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油料,它不仅是糌粑和酥油茶更加香喷喷,而且也是点燃西藏几千座寺院中供灯的主要燃料。 甚至也是一种滋补药。 (四)肉食藏人食用肉主要有牛、羊肉等。 藏人由于受佛教的影响,一般尽量避免吃鸡鸭鱼肉,藏人认为,不管是牛羊或鱼虾,从生命的角度都是一样,因此你能够不吃肉当然是最好,如果一定要吃肉就吃大动物的肉,因为同样是害一条命,大动物可以使很多人吃饱而且可以吃很久,而吃鱼虾你就必须害很多条生命才能填饱一次肚子,基于这种意识,藏人一般很少吃小动物。 一些汉人看到藏人不吃鱼,就想当然地说藏人视鱼为神,那是由于不了解,其实在旧西藏,藏人中也有极少数靠打鱼为生的。 另外藏人习俗中不吃马、驴、狗、猫、鳝鱼、田鼠等动物肉。 在一些牧区,藏人不吃猪肉,那是因为看到猪吃人类粪便,因此视为不洁。 肉的吃法一般以红烧、青煮、坨坨、生冷、包子、饺子、烧拷和风干生吃为主,很少炒吃。 (五)茶茶是藏族食品中不可缺少的饮品。 通常有清茶、酥油茶、奶茶和甜茶等。 清茶是将茶煮浓即可,有些地区放盐,有些地区不放盐。 酥油茶是将茶水、酥油、盐在桶中搅融合一后即可,可拌糌粑和其它食物吃,也可当饮料单喝。 酥油茶和酒是藏民族招待客人的基本食物。 奶茶是茶水中倒入鲜奶即,牧区一般喝清茶和奶茶,农区、城镇、寺院中喝酥油茶。 甜茶是在奶茶中加糖。 在卫藏地区较流行。 拉萨有很多专门经营甜茶的茶馆。 (六)奶品奶制品是藏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之一。 奶制品主要有酸奶子,新鲜奶渣子,干奶渣子。 奶酪、奶酪饼(奶渣、酥油、人生果、红糖、糌粑五种食品配制)和干奶块等。 (七)人生果人生果产于海拔三千米以上地区。 它是生长在地下的一种果实,藏语称桌玛它味甘甜,营养高,并可入药。 是藏族牧区和高山农区食用的上等品可生食,也可煮熟后加上酥油和糖食用。 (八)酒类西藏最普遍的酒类就是青稞酒,青稞酒是用青稞酿制的一种酒精度数较底,一般在百分的20左右,味甘甜或酸甜的饮料,但也有酒精度数较高的。 在很多地方是男女老少都能饮酒。 同时家家户户都会酿制酒,特别是妇女为酿酒能手。 除了青稞酒,藏人所饮酒类还有甜酒、藏酒等。 这些酒大都为青稞酿制而成,也有麦子、大燕麦和荞子、大米等酿成的。 酿酒用的曲子都是本地自产。 甜酒色红,味酸甜,清凉可口,略有后颈,类似葡萄酒,是比较好的饮料之一。 藏酒是在青稞酒的基础上经过蒸馏等工序的烈酒,类似汉地产的白酒。 (九)蔬菜蔬菜有白菜、罗卜、圆根、马铃薯、辣椒、瓜类、韭菜、菠菜等品种。 由于交通和气候原因,西藏牧区的日常饮食中一般较少吃蔬菜。 吃蔬菜的主要为河谷农区和城镇。 西藏蔬菜的烹饪方法中受汉人烹饪学的影响很深,其中主要是北方和西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除了烹饪,甚至有不少蔬菜名称都是直接由中文音译。 (十)糖类藏区海拔较低的农区都有养蜜蜂的习惯,特别是金沙江沿岸的康区、云南藏区和西藏江南河谷地区,普遍饲养蜜蜂。 因此,食糖主要以自产的蜂蜜糖为主。 还有从汉地进口的红糖和碗碗糖。 发布时间:2016-09-08 19:23:29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7:40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7333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