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寮隐士,灶台上面修禅定 文/善纷图/觉彬等任何一届静修营,帮厨组都是最隐秘的一族。 头扣帽子,上戴口罩,身围皮裙,被全副武装捂得严严实实,几乎很少在厨房重地以外暴露过他们的真面目。 何况整天都跟蒸腾的热气、扑棱的烈焰打交道,很难辨识他们彼此的身影。 这跟远离尘嚣、水边林下的隐士颇有几分相似,隐逸,淡定,安然无争。 听闻本届帮厨组兵马强壮,一下子从5人猛增至10人,清一色男众师兄,阵容壮观。 经由组长觉圣师兄介绍,一位位硬汉穿过蒸汽迷雾,展露如假包换的真容。 代表之一,来自济南的净瑞师兄。 圆实的面庞上,驾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一抬头与人的视线交触,就会漾起一脸的笑意。 “你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那种状态跟禅修差不多。 所以七天下来,我的心非常清净。 ”这是净瑞师兄对自己担纲上届静修营时的心行描述,也是对本届义工行的心态总结。 灶台上如何禅修? 发心第一! 一位“特招生”的愿心。 净瑞师兄来自济南,离同修班还有一课之距。 之所以为本届“特招”,缘起于他的猛利发心。 “七月青春版静修营第一次被分配到后厨,不意外,觉得挺好的。 过去很多有成就的大德都是在大寮修行的。 ”怀抱一颗成就众生的菩提心,谁能匹敌! 吃苦耐劳的韧心。 虽然身为工程师“站功”不赖,但朝三晚八、一日三餐的车轮战还是非一般的挑战。 “很考验体力,出汗量很大。 还有手臂力量,从早站到晚。 这次来,两天不到就小腿开始酸了。 平时没那么大的工作强度,到这里猛地一下,过三四天才会适应。 ”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被问及“累不累”时,永远都是乐呵呵地报以一声:“没事儿,一点不累! ”细致入微的巧心。 “上次青春版静修营,来了一位净瑞师兄,做完之后很欢喜。 这次又来了,还带来厨房用的勺子、小米、彰化冬枣。 ”从觉圣师兄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净瑞师兄心思之细腻周到,堪比“巧妇”。 对于流程的把握,也颇得大寮“真传”:先煮汤,再炒菜,过油的菜先开始做。 等一个半小时后炒菜出锅,热汤也凉得适口了,差不多可以同步交付行堂了。 “炒菜也有技巧,要沿着锅沿炒,可以借力。 ”尽管在家属于“甩手掌柜”族,从不做菜,可一到这里,寥寥两次历练,即刻就能四两拨千斤。 真诚供养的恭敬心。 “上次感受很深。 炒菜累,很辛苦,可在五观堂弥勒尊佛前供饭时,眼泪差点掉下来。 虽然辛苦,但自己付出了,用自己的付出去供养,很感动。 营员们吃饭的时候,我会趁行堂在门口看一看,看着自己做出来的饭菜供大家吃,感觉挺好。 所以做的时候就没什么想法了,一天下来很清净,不觉得累。 回到家以后状态也很好,这点疲劳不要紧。 ”看着净瑞师兄满头大汗,依然微笑以对,轻身捷步,“自古大寮出祖师”这句经典在笔者脑海中开始清晰起来。 所谓观滴水可知沧海,从一位师兄的身口意即可窥见整个帮厨组的精气神。 对他们而言,一勺一瓢皆修行,于细微处下真功。 真为这群大隐隐于厨的菩萨感动,点赞! 发布时间:2016-10-07 21:43:46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7:3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47584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