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习礼仪,是让我们接受生命智慧 内容: 印光大师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我之所以没有智慧和福报,就是因为没有恭敬心,所以在法上也不得受益。 记得刚出家那会儿,在老和尚的带动下,我们寺里的规矩很严格,大家出门都要穿长褂。 有一次,末学因为有急事,没穿长褂就出了寺庙。 回来时,看见老和尚很慈悲地等在门口。 当时,心里美美的,以为老和尚在等着我呢。 然而,老和尚用很柔和的语气问我:“是不是没有长褂啊? 如果没有,就送给你一件长褂。 ”当时末学很是不好意思,惭愧得很。 大家都很守规矩,起在师前、睡在师后,有事出门要告假,回寮要销假。 而且,每位师父都做到老和尚出门要送驾,回寺要接驾,从上到下都有条不紊。 再看看现在,很是惭愧。 回想老和尚的一言一行,皆是人天师表的规范。 老和尚身体不是很好,走路很慢但很稳。 她一生艰苦,为了修建寺院,一天到晚纺线织布,最后,落下了病根。 虽然她的脖子会摇晃,但身子却站立如松。 有一次,一位居士在我们面前赞叹老和尚说:“你看,老和尚真是了不起,站在哪里,不但身子不动,就连她的脚都不会动。 ”那个时候,院子是泥土的,老和尚站过的地面痕迹能清楚地显示脚没有动过。 她对于经书和佛像也特别恭敬,每次只要经过大殿,都会对菩萨的画像合掌问讯。 看经的时候,会先举过头顶。 老和尚的一举一动,都显示出她发自内心的恭敬。 老人家的内心很平静,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慌张。 一次,末学随老人家去厕所,因为厕所有些暗,所以没看清地上有个黑呼呼的像球一样的东西,原来是只刺猬。 当时,未学吓得喊出了声,可老和尚却非常平静,看了一眼,很自然地离开了。 还有一次,听师兄们说,寺里来了一个有精神病的人,拿石头往屋里扔。 当时,老和尚在生病,师兄们怕伤到师父,于是每人拿起棍子想赶走疯子,而疯子不但不怕,扔石头反而更来劲了。 这时,老和尚从屋里走出来,不让任何人跟着。 当老和尚站在院子里时,那疯子立即停止了扔石头。 末学听后,非常敬佩,这就是老和尚的德行所致吧! 老和尚虽然没进过佛学院,也没学过威仪门,但她威仪详序,无不体现着修行者的风范,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佛法中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无不收摄着我们的身语意业,使我们的言行举止动默有度,标示着我们是出家人,与世俗不同。 这就是佛教的礼仪,也就是威仪。 比如,合掌、放掌、问讯、长跪、礼佛、请经、供佛、上香、穿袍、搭衣、吃饭等等,这些行为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非浅。 举手投足皆可观照自己的习气毛病,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谦和、安定,让心不浮躁。 每个动作都可让我们体态端正,心生恭敬,建立信心;尊敬师长,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福德和智慧的不足;拜佛,不但能消除业障,让我们生起恭敬和感恩之心,还能清净我们的身口意,成就庄严功德,从而提升我们的人格,改变我们的气质。 佛门行仪是学佛入道的初要。 学习佛门礼仪,可以让我们接受生命的智慧,也让学佛的人心生欢喜。 发布时间:2020-02-17 22:47:15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6:4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58195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