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佛、持戒后我有什么变化 内容: 随喜同学们的福报和努力,一路走到现在着实不容易,终于晋级殊胜的《入菩萨行论》阶段。 我自己刚学完前三品,说到心得,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力量! 因为《入行论》里的法义就是有办法让我快速调整心行,不论是摆脱错误重复正确,还是令原本发不起的菩提心能够发起来。 其实学到现在,新的、更高的知见并不多,但我不止一次地体会到,好像前面几年学过的所有都像80%,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难有突破;而《入行论》就像注入灵魂的20%,一次次地把我往前推了一步。 虽然我也想过,无非是缘起的积累,就好像吃五个饼才饱,《入行论》就是那第五个饼。 但如果没吃,真的就是不饱啊;吃了,真的就是满血复活啊!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品尝这份特别有营养的大餐哦! 还有,导师一开始就介绍了《入行论》有一个特色,就是既感性又理性。 正式进入本论前,我还真不知道这有什么特别或者说殊胜之处,可是一学马上就体会到了! 它是那种既把道理讲得360度无死角地清楚透彻,又不会给你一种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发心、不得不承担的压力感(我第一遍学习《略论》上士道时,就觉得有满满的压力感,像山雨欲来),它会让你欢喜踊跃地发起愿心,“是的! 太对了! 就是这么回事! 我就是要这么做! ”感觉特别顺畅,很有动力和热情。 而且,《入行论》用的是第一人称,寂天菩萨就像在现身说法,别有一种亲切感。 借用导师在某一讲里说过的一句话,“好像诸大菩萨都成了我们的同学,这种感觉真是好! ”确实,跟高高山顶立的诸佛菩萨的教法不太一样,《入行论》有一种更贴近我们(想发菩提心又有点够不着的凡夫)的引导、带动的力量。 令我想起《略论》的“完美人生的因果差别”那课里讲到的“加行清净”,意思是说,“自己要长时间精进修行,看别人还没做到的,要随喜鼓励让他做起来;已经在做的,要赞叹这份功德,让他更有信心、长时间安住在这种善行中”。 我觉得寂天菩萨的这部论就有这个效果,他像是在一路告诉我们“我就是这么想的、这么修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们看,是不是这样? 要不要也跟上? ”无形中就在可行性、实操性方面起到了强化作用——看,就是这个理! 我寂天菩萨就是这么修起来的;再看导师这些年的身语意行为,也是这样修的;再看前辈同学们也都在发菩提心,在各个岗位上勇猛承担。 于是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愿望和信心:我也要加入这个队伍,我也可以修起来! 也许有同学会担心,既然这么厉害,会不会很难理解呢? 完全不会哦,只要《略论》的两遍学扎实了,《入行论》一点都不难,而学《略论》时遗留的各种坑坑洼洼,学《入行论》时都有机会弥补和冲刺。 导师在赞叹《略论》时打过的比方,“同样是炒白菜,宗大师的炒法特别妙”,我觉得也同样适用于本论。 所以,新晋级的同学们,一定要充满期待和信心,准备好加油哦! 再分享一点关于修学《入行论》之后定课和闻思的提升。 先剧透一下,《入行论》前面的部分会再次学到七支供,但导师是站在普贤行愿的至高点上,根据自己多年的修证经验来开显的。 所以我感觉更加相应,尤其在打开心量方面更有一种恢宏的气势,以至于定课的观修会更加热血澎湃。 其实这种“无限”的观想形成习惯后,可以扩散到定课的所有环节,而不只是七支供的部分。 虽然,我们做定课并不是为了追求一种“感觉”,但能有这种与法义相应的感觉总归是一件好事,也是导师所说“三级修学的定课和闻思是配套的”一个佐证吧。 愿我们都能坚持每日定课,并不断依法训练、强化调整心行的效果。 最后再老生常谈几句。 《入菩萨行论》这么稀有难得的大宝藏,请大家一定要认真观听导师开示的视频、老老实实地做笔记、做思惟导图哦。 至于没有辅助材料和官方思惟导图也不用担心,修学多年,我们也该扔掉拐棍自力更生了,小组交流时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增上,既加深了理解、又深化了法情,简直美得很! 总之,我在学习这部论的过程中真是充满欢喜! 也衷心祝愿同学们都能信心满满地走上菩提大道的新阶段,一路法喜充满,直至菩提! 发布时间:2020-02-21 07:59:43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6:42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58224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