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的时代车轮面前,如何找到我内心的依托 庞公曰:“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 ”说明用功修行很不容易,不是自身的烦恼疾病缠绕,就是外缘种种干扰。 所以很不容易打成一片,稍有点进步,可只要放纵一点,就前功尽弃,打回原形。 可庞婆说:“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 ”这是说参禅、用功修行很容易,所有一切,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是祖师西来意,有什么困难呢? 很容易的。 庞女又说:“也不难,也不易! 饥来吃饭困来眠。 ”说明参禅、用功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中。 对末学来说,禅修又是什么呢? 末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心得吧! 一、对禅修的理解未学本课时,末学对禅修的理解:一方面觉得只有闭上眼睛,盘腿坐在那里才是禅修;另一方面觉得禅修给人的感觉就是高深莫测。 如南泉斩猫、虚老茶杯堕地等等禅宗公案都让人心向往之,并觉开悟之易。 可学完本课,末学才有些明白,混混沌沌坐在那里并不是禅修。 禅修是要在心地上下功夫,要改变我们的观念和心态。 打坐只是一种辅助。 日常生活中,一切时,一切处,随时随地保持正念,也是修行。 反之,就算你坐在那,闭着眼、盘着腿,没有正念,不懂得在心地上下功夫,不懂得善用其心,只是徒增疲劳而已。 曾看过一公案:一年轻徒弟盘腿打坐,一小徒弟却躺在木凳上睡觉,甚至还发出呼呼的鼾声。 这时师父进去,小徒弟听见声音,微微睁开眼瞟了一下,翻个身继续睡。 年轻徒弟则目不斜视继续打坐。 “啪! ”师父举起香板,重重打在年轻徒弟的肩上。 年轻徒弟大惑不解地问:“师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觉。 你不打他,却来打我。 ”师父不由分说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觉用功,你却是坐在这打妄想。 ”这就是禅修,不拘一格,用心绵密。 二、自我剖析在讲观察修和安住修时,导师说,我们的凡夫心就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修起来的。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做观察修和安住修。 剖析之,自己还真是烦恼炽盛的重病之人,贪嗔痴的使者。 曾一度对身边的同修们开玩笑说:我存够10万块钱就不存了。 虽玩笑说之,却也是贪不是? 在物质方面,更是多多益善,认为一个包、一肩挑的和尚早已过时。 嗔心就更不必说,随时随地地施展,稍不如我意、不顺我心,便是几天不理人。 闲时末学爱看新闻等,里面未哭,自己先哭;里面未笑,自己却先笑;里面愁,自己在外更愁。 纯一傻子愚痴之人。 无始以来,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将贪嗔痴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生命品质的完善要摆脱凡夫的人格和品质,唯有去除导向轮回的负面心理。 只有“真诚、认真、老实”地按照八步骤,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每一课的内容,落实三种禅修。 一是观念的禅修。 以前因为用错误的观念看问题,所以产生诸多烦恼。 现在通过阅读、观听,准确理解法义,建立正确认识,并持久稳定地安住其中,以此替代原有的错误观念。 二是心态的禅修。 在正确的观念基础上,轮番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一方面是用正见对治妄念,另一方面用正向心态对治负面心态。 三是生命品质的禅修。 让正向心态长时安住,并重复正向心态,最后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 禅修重在改变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 靠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很难完成这一过程的。 只有老实地运用八步骤修学,贯彻落实好十八字方针、八步骤三种禅修。 有了智慧和正见的指导,才不会偏执于某种形式,才不会出现人格上的障碍、怪癖,和大家格格不入,甚至精神异常。 在末学身边,这种怪怪的学佛人就有不少。 在三级修学学习,我们是安全的、健康的,会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圆融。 发布时间:2020-02-26 23:19:40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6:41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58273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