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律法师讲法,智者追求真实,愚者追求虚幻! 内容: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5-2(第13、14观)第十三观(杂观):杂想观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几观,第13、14、15、16观。 第13观叫杂观,不是直接观察西方极乐世界,是观我们人间的佛像,此娑婆世界的佛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 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 ”“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就是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至心,就是至诚心。 到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要具备三心: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 至诚心其实就是十八愿,深心就是十九愿,回向发愿心就是二十愿。 为什么这样说呢? 至诚心其实就是善根,就是经上所说“善男子、善女人”。 这个“善”,不是一般之善,不是人天福报之善,是成佛之善根。 成佛的善根叫至善,世间人天福报的善根叫“善”,就是一个善而已,是从意识中出来的善。 从佛心里出来的至善,是绝对的善,没有彼和此的分别心,没有自和他,没有因果的相对,没有理事之障碍。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什么叫“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缘”呢? 就是分别的善根、福德、因缘。 从自己分别心出来的善根都叫少善根,只要是在十法界里面出来的善根,都叫做少善根。 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自然知道:小善具备大善。 《华严经》里讲,到八地菩萨以后亲证了就知道,微浅之善与须弥山之善无二无别,就是在地上拿起一根草,同须弥山的功德是不二的。 大乘经典告诉我们,凡夫不能亲证,但以信而摄取,就是说,我们不能够亲证到小善与大善无二,但可以信,佛陀怎么说我就怎么信,相信我们现前的这个功德和诸佛的功德是无二的。 “闻说阿弥陀佛,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个至心就是绝对的心,跟佛无二的心,是佛陀的善根,落在你心田之中,与你的善根合二为一,这种善根叫至善。 如果你把你的善根与佛陀的善根隔开来了,就叫小善。 以自己修福灭罪的念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能不能往生? 是不能往生的,因为这个善根不叫“至善”,也就不叫“善男子”,这种善根是人天之福报,还是从我们意识里面显现出来的,不是完全接受佛的心。 应该放弃我执,把佛陀的善根与我现前的善根合二为一,佛的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与我们现前的善根合一。 不可以说佛大,不可以说你小,有大和小都叫分别心,就是一生补处菩萨,分别的善根也为小善根。 把你九法界的心全部舍掉,全部接受佛的心,把全部的心落在佛的心上面,这叫做大善根。 这时叫做“善男子”,叫至诚心。 是以此至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大福德是什么呢? 就是你了解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在眼前的那一刹那,叫大福德。 再大再大的福德,也没有佛的福德大。 即使你把须弥山放在手上,把三千大千世界放在手上,还不如一念完全接受佛的功德。 了知现前当下这一念就是佛的这种心,叫福德心。 佛一切福德来自于功德,而一切功德皆为一体。 所有众生都因为心量很小,而分别获得了一部分小功德,在分别中生起的功德,都是因为自己的分别心在作怪。 对你现前所有善都生起佛的善根的信心的时候,这种福德是最大的福德。 顺从佛意,佛陀所讲的现前的善法,像山河大地,也可以说是你的善根。 你遇到山河大地,也可以说是你的福德。 福德来自于功德,功德宝藏是宇宙本原,因为众生有大小不同的执着,有程度不同的妄想、分别,所以生起的功德就有大和小。 有的在须弥山,有的在天堂,有的在人道,有的在阿修罗道,也有的在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也有的在菩萨道,也有的在佛的境界。 十法界都安住在功德体上,因为各自的分别心不同,功德在你心中显现出来就不一样。 其实功德是一,因为分别心故,生起了种种差别。 但是呢,你超越自己的分别心,放弃你的分别心,就是十法界所有众生的心量都要放弃,直接相信这是阿弥陀佛的功德的时候,比你现生做观世音菩萨、做释迦牟尼佛还大。 为什么呢? 这叫大福德。 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十法界就是十法界的分别心,而这一切分别心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唯有信阿弥陀佛心,这叫大福德。 所谓的大福德,就是无分别心;所谓的小福德,就是有分别心。 分别跟无分别的差别就是这样的。 有分别就是我们的心,就是十法界的心;无分别就是阿弥陀佛的心,信阿弥陀佛就是无分别心。 无分别心就叫大福德,每个众生具足了,因为分别与不分别,只是众生的一念而已。 你相信阿弥陀佛,也是你那一念。 一切众生皆有信分,每个人都可以信阿弥陀佛,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不信阿弥陀佛,信十法界,信观音菩萨,信释迦牟尼佛,信阿罗汉,都可以信,那就是你的分别心。 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十法界心。 但是呢,你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十法界,直接信阿弥陀佛的体就是无分别心。 所以,每个众生都有往生之份,十法界任何一个众生都有机缘信阿弥陀佛,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就没有机会了。 十法界的众生都有往生的可能,每个众生都有信的可能,一信即达。 所以大福德是无分别,并不是我念阿弥陀佛念多少才能往生,是你有没有一个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的心。 善根、福德,都是一样的。 善根叫无量寿,福德叫无量光。 你认识到至诚心,就是生命,每个众生的生命都是叫善根体。 每个众生的福德都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体。 什么叫大因缘? 就是阿弥陀佛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没有漏掉一个众生。 善根的回向,福德的回向,二十愿本身的回向。 十八愿叫善根的回向,十九愿叫功德的回向,二十愿是他本来的回向,回向心。 如果没有二十愿回向,阿弥陀佛成佛不起作用啊,善根不能回向于众生,功德不能回向于众生。 如果善根不能回向于众生,众生的善根就落在十法界里面;如果他的功德不能回向于众生,那众生就落在分别的功德之中,永远不能脱离十法界,众生的善根也不能离开十法界的善根。 要不就是十法界的善根,要不就是在阿弥陀佛的善根里面。 没有阿弥陀佛的成就,就没有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成就。 没有阿弥陀佛的功德成就,就没有今天众生闻到阿弥陀佛一刹那无分别的善根成就。 没有阿弥陀佛的二十愿回向成就,十八愿、十九愿都不能成就。 回向太重要了。 所以,十八愿是名号愿,十九愿是功德愿,二十愿回向愿,就是善根愿、福德愿、回向愿,叫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而这三个心就是阿弥陀佛回向到众生心中,所以众生就具备了善根、福德、因缘的体。 十方法界所有的众生都具备了,没有哪个众生不具备的。 众生就是缺少一念信,一信就趣入。 净土法门叫难信之法,一信即入。 信了,中间没有任何距离。 这个信,是善根的信、福德的信、因缘的信。 因为阿弥陀佛回向的成就,大悲心回向众生;他的功德成就,就是成就众生的福德;名号成就,善根成就,而这个善根每个众生具足,当下就具足了。 无分别的善根,无分别的福德,大家现在就已经具足了。 所以,一信即达,究竟处唯信独达,究竟的地方是唯信独达的。 所以,阿弥陀佛名号,实在跟每个众生都是相应的。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层,信阿弥陀佛的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这是讲欲生西方极乐世界者。 另一层,也有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那就必然有你自己十法界的心,阿弥陀佛也会满你的愿望,或者到他方国土,或者成就福田,你想做佛菩萨、做普贤菩萨、想做阿罗汉,或者想人天福报,生尊贵家,升官发财,要女得女,要男得男,他都会满足于你的。 你想下辈子出家,他也会满足你的。 像我过去世也是念佛的人,为什么不能往生成佛呢? 就因为我想这辈子出家嘛,阿弥陀佛也满我的愿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于成佛,常修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是在他方国土所建立的。 还有很多菩萨不想成佛的,第四十一愿至四十八愿都在他方国土所建立的。 有的众生不想往生,阿弥陀佛都会满你的愿望。 而“欲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去的! 可以这样说。 你如果你放弃自己所有的愿力,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去的。 前面讲到的,从九观到十二观,是观佛菩萨。 讲果,就是阿弥陀佛的身相和十方诸佛的身相。 讲因,就是观音菩萨身相,大势至菩萨的身相。 这是讲的因和果的关系。 前面讲到观音菩萨摄取无量众生,大势至菩萨摄取无量世界,我们应该感受到诸佛现前三昧的体,就是讲无量寿佛,观音菩萨的大悲体摄取无量众生,我们都应该感受到,大势至菩萨摄取无量国土,我们也应该感受到了,但是我们众生心里面还有疑惑。 我们每天到庙里来拜佛啊,上早晚殿啊,这些东西算什么呢? 是不是坐在那个地方观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呢? 这里面直接告诉我们,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像,应当观察丈六金身。 菩萨像过去在印度是没有的,佛教传到我们中国以后才有啊。 印度没有,所以叫我们观,其实我们现在就在观。 因为印度没有菩萨像,唯独就是释迦牟尼佛像。 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给他母亲讲法,三个月没有回来,当时那个国王非常想念佛陀,就请雕匠用非常好的木头雕了一尊像,对佛像天天拜,这是第一尊佛像出现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回来以后看到了就赞美佛像的功德。 后来很多阿罗汉圆寂以后,就出现了阿罗汉的像。 佛法传到中国以后才有了菩萨像。 释迦牟尼佛讲法的时候,空中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那是不可思议境界,凡夫见不到的,只有那些大菩萨才见得到。 所以后来经典上讲有很多菩萨很多菩萨。 中国大乘佛教比较兴旺,所以经上讲,佛教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一看就信了,因为中国人有大乘的根性啊。 后来就雕出很多像,这些像我们睁开眼睛就可以观得到的,天天在观,天天在拜,这叫丈六像,在宝池上。 我们衣服穿脏一点,地上脏一点都没有关系,但是大雄宝殿里面有佛像,让我们观照的,所以一定要铺得好看,要令我们像看到琉璃世界一样。 观佛像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现在东林寺建大佛像,这个像映到我们众生心中去,阿弥陀佛有异方便,众生有所想他就有所应,所以你看这个像就是真佛。 此像确实跟法身同为一体,跟报身同为一体,跟化身也是同为一体的。 化身来讲,叫相对而言;报身来讲,是绝对而言;法身来讲,他的体就是。 什么叫法身呢? 法身遍一切处。 这个像跟我们的大地是不二的。 这个像无知,这个大地也是无知;这个像无觉,这个大地也无觉。 因为无觉无知,它是一体的。 能觉能知的是我的心,无觉无知就是法身,报身像就是庄严,化身像就是我现在看到的。 佛陀方便,化身都是变化的,是故我们看这个像就是佛变化出来的。 我们众生善根不能成就,就变化这个像出来。 有一天你善根成就了,就变三十二相,是一个活生生的像,不是这个木头的。 因为我们就是这个善根,看到的就是这种像。 你一定要看到他是真的,不是假的,要见此像就是真佛。 如果有智慧可以观察他的法身,可以观到他的报身,可以观到他的化身,就会开悟,就会得神通,就会得三法忍,得解脱,得不可思议境界。 你这样观照,你现生中得不可思议境界。 可是我们不是这样观,我们是瞪着眼睛看,看了半天。 那个观不是真观,是用识观。 我们要用智慧来观,不要搞错了。 想这个佛就是变化,跟大地同为一体,这个叫观,观是智的意思,与实相相应。 这就是佛,佛在法界里,法界在一切处,没有我了。 你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佛的世界,这个叫做观,智慧之观,叫止观。 止者生福,观者生慧。 你睁着眼睛看不叫观,叫止,止只能生福报,观才能生慧。 你把止当观了,你止在那个地方,盯着不放。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在你观到这个像的同时,要知道,不是我在观,你要观察这就是佛,然后佛放光遍一切处,法报化现前,一切众生都是佛了。 这个时候叫慧,慧现前就对了。 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倒底怎么观。 前面是对利根人讲的,他能观下去。 对于根机差一些的人,就讲得简单一些,要求没有那么高,观地、观冰、观极乐世界,是对还没有信的人,还没有感觉到佛的愿力和恩德的人,他观的时候可以生定,可以灭罪。 对有信仰的人,就观察西方三圣了,观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到我们众生心里面来了,就感受到这个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感受佛恩了。 这是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讲的,既可以灭罪,又可以得念佛三昧,得诸佛现前三昧。 对于利根的人,肯定会这样。 还有一些人,这个也观不到,再降低。 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 但想佛像,得无量福,你看到这个佛像就有福报,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法身、报身、化身,这叫具足身相,并不是三十二相叫具足身相。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有无量好,法身、报身、化身,如果这三个相都被你观到了,你的功德、福报很大的。 “或现大身,满虚空中。 或现小身,丈六八尺。 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圆光化佛,及宝莲花,如上所说。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 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 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 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或现大身,满虚空中,就是圣人的样子。 或现小身,丈六八尺,就是现前这个样子。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就是和我们这个身体一样的。 一切处,就是在东方和东方相同,在南方和南方相同,在西方和西方相同,在北方和北方相同,在娑婆世界就是跟我们处处相同。 如果你认为这是假像,但是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就可以了。 就像有个出家人说,我观阿弥陀佛能观得出来,但是我观大势至菩萨、观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就观不出来呢? 你不需要这样观,你全部观成佛像都可以,然后知道这是观世音,知道这是大势至。 观音菩萨不一定是这个像,但是我们现在雕的是女人像啊,这个女人像在娑婆世界才有啊,但是你知是观世音就可以了。 为什么在此娑婆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呢? 因为佛陀有宿愿故,在众生心中变现自在。 这叫于一切处身同,跟我们这个身是同的。 众生当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 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 观察有三种,从圣量上观察,从智慧上观察,从凡夫心观察。 如果你是凡夫,实在不能观到智慧,你就直接看这个像,就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的像。 如果你稍稍的有一点智慧,就可以观到他的法报化身。 刚才讲过,无能知无能觉没有生灭。 我们的心有生和灭,所以外面才有生和灭;我心没有生灭,外面就没有生灭。 生灭从我妄想心中生,实在外面没有生和灭。 既然没有生灭,佛就没有生灭。 有生灭就有涅槃。 我们心里的涅槃就是清净体,清净是我心中感受涅槃体,那是阿罗汉的境界。 无有涅槃可得,了解生死无生,才当入涅槃的境界。 那外面的像有没有涅槃呢? 没有涅槃。 外面的像没有涅槃,没有生死,啊,原来那就是法身。 这个三圣像就是法身,无能知,无能觉,没有生死,没有涅槃。 而一切法都是如此,一切法无能知,无能觉,没有生死,没有涅槃,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如此,这个时候就观察到世间一切法与三圣像不二故,忽然大悟,悟到什么呢? 见法身故。 第二个呢,一切法平等故。 你一观察,佛像无能知、无能觉,外面无能知、无能觉,佛像没有生灭,外面也没有生灭,是故平等,平等即报身,报身即庄严。 第三个,知变化是因我心而生。 有生有灭,佛像可以打掉,大地可以变化,人会死。 因为我心有生灭,所以外面有生有灭,叫无量化身。 化身、报身、法身,如是观察。 开悟了没有?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就是这样观察的,当时叫大精进菩萨,观察了七天,生死就了了,大精进菩萨就出家了,他那个出家不是剃头发出家,是出生死之家。 我们出家是出世俗之家,离开爸爸妈妈的家跑到庙里来,是这个出家。 人家大精进菩萨是出生死之家,那个才是真正的出家,那个出家实在是出三界之家,叫出家。 所以我们发心要发对,不要发错了。 如果你只是出世俗家,下辈子落到兜率天啊、人天福报上面去,就麻烦了。 或者四禅天、三禅天,或者色界天,四禅八定。 像我们出家,最多到色界天,如果你有欲望,连欲界天都出不了。 过去三个禅师一起修行,他们都修弥勒净土到兜率天。 兜率天没有接引的,要靠自己的力量去。 他们约定谁先去要回来告诉在世的人那里的情况。 结果第一个去了没有回来。 许多年以后第二个也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回来了。 第三个问他,为什么到现在才回来呢? 第一位去的在哪里啊? 第二个说:前面一个在兜率天外院,一看到那些美女啊,很漂亮的地方啊,眼睛就花了,就跟她们走了。 因为人的欲心未除啊,一看到漂亮的境界就跟它走了,很快的。 像我们这些人如果到兜率天去,一下子就被诱惑了。 我们肚子里要有自知之明,是不是外面的红尘世界你不受诱惑了? 如果是,那你当然没有关系了;如果外面一点漂亮的东西就把你的心勾走了,我告诉你,你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你根本就不可靠。 此世界从粗相上看你都脱离不了,那你看到在兜率天那些美女境界就完了。 此世界的王妃也好,再漂亮的人也好,同天人比也变得像猴子一样,非常难看的。 此世界这一堆烂粪,你还觉得很漂亮,天天在挂念着她。 到了天上,那些女人都非常的美丽,没有一点污垢,身上都是香的,身体就像云彩一样。 你看到天上的美女,那人间的就像垃圾一样了。 而我们还不断的在挂念着此世界的美丑问题。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此世界一点诱惑都受不了,那你就要想一想,不要把自己的慧命丢掉了,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一个大禅师,他的徒弟发大愿,“我要到地狱下面去度众生! ”师父就赞美他,然后点着一根火柴来烧他,还没挨到手,徒弟就跳起来,叫道:“师父,你干嘛用火来烫我! ”师父说:“你要到地狱下面去啊,地狱的火那么大你敢去吗? 你没有法身功德,没有证到八地菩萨,大火不能转为清凉,在火里一烧你还受得了啊? 你手上没有地藏菩萨那个珠子啊。 那个珠子就是法身,能把一切地狱的火灭掉,变成清凉。 地藏菩萨都要带着那个珠子下去,不敢把珠子丢掉自己跑下去的。 ”地藏菩萨手中的珠子起什么作用? 可以净化地狱。 到地狱下面、烦恼的地方,那个珠子自然就会放光,就降伏烦恼。 地狱的火就是众生的烦恼,珠子一过去就会放光,把火灭掉。 而我们没有那个珠子,没有那个法身。 没有那个“地”,没有那个“藏”,那个无尽的大悲心,无尽的宝藏。 就只有悲心还不行,还要有“藏”啊,就是说,有心而无力,我们想救度众生,没有力量,像我们这些人,喊破喉咙空费力。 如果你想去,那就得把释迦牟尼佛那个珠子拿过来放在手上,要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拿一个如意珠过来也可以,一定要把这个珠子拿到,你才可靠,否则地狱猛火把你烧成灰。 实在不可以轻易发愿,知道吧? 发愿是好,但实在不是你能发的。 我们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最为可靠。 所以我们要知道,如来有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 不管你是利根之人还是钝根之人,是智慧之人还是凡夫,忆想佛时必得成就。 后面还会降低要求。 到十三观都是究竟往生的,都是上品往生。 九品到最后下品里面,才讲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人都是恶人了,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 前面都是上辈往生,第十四观也是,十五十六观才是中辈、下辈往生。 所以我现在讲的都是讲上辈往生。 上辈往生必须要具备什么呢? 胜义谛法,对大乘的教法深信不疑,明明了了,然后阿弥陀佛这个法门与胜义谛一相应,就可以了,就像看懂般若了,所以讲:若人持戒不圆满,入于如来大悲金室中,悉令持戒得圆满。 你戒不圆满,但是在阿弥陀佛的大悲金室中,一点戒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使你戒律圆满,使我们进入到第一义谛里面来。 所以呢,上辈往生者,一定要与第一义谛相应,这是第十三观。 三种人一定要清楚,要知道你是哪一种人。 第一种人是利根之人;第二种人是有智慧的人;第三种人就是观像的人,你能观想到这个像就是真实的佛。 我们的心往往是一根筋,不能变化,看着像就是看着像,认准这个像一切都不认,就叫钻牛角尖,越钻越进去,后来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诽谤,没有智慧啊。 他没有智慧观察到无能知无能觉的本体遍法界故,山河大地及虚空跟佛像无二无别,看到这个佛像就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这个佛像,法身是。 这个佛像就是这个世界,平等故。 看到这个像的变化,山河大地也变化,这个佛像可以坏灭,我们人会死掉,大地会变化,证明是一体的。 这个佛像有生有灭,地球有生有灭,是故叫化身相。 这个佛像是绝对的平等,叫报身像。 这个像无能知无能觉,山河大地无能知无能觉,叫法身相。 所以法报化在一切处。 你观察到阿弥陀佛是这个样子的时候,一相即一切相,一体就是一切体,一心就是一切心,这个时候你就悟了,就是智慧。 你有没有这个智慧? 我一再强调,这个太重要了,一念会入,一念智慧趣入,如果这样观照一段时间,你就坐着不动,不要吃饭,也不要洗澡,不要想什么东西,一直观,五天就得三法忍,你心里就悟了,真的就悟了,是不可思议境界。 所以有机会大家回家去关在房间里坐一坐,看看能不能得到通神,得到神通回来感谢我,得到三法忍也要感谢我,得到欢喜也要感谢我,今天告诉你这么好的法门。 第十四观(上辈观):上辈生想“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九品往生分成三辈,就是十四观、十五观、十六观。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立即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至诚心就是信心,深心就是愿心,回向发愿心就是行,就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你的行,佛要你去,你要去,是相应的。 阿弥陀佛的愿力跟你的愿力相应,愿与我心相应故,名号跟我们的善根相应故,深心、愿心跟我们的相相应故,回向发愿心跟我们的意相应故,就是身口意都相应故。 这是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即便往生,立即就会往生。 第一个,你的善根就是佛的善根,没有我了,你的善根已经往生,你的信心已经往生。 第二个,外面的相是平等相,你的愿已经变成佛的愿力,就是我的相已经往生了。 第三个,回向发愿心变成佛的大悲心了,变成回向体了,变成佛陀回向救度众生了。 佛陀的回向建立你的大悲心,是佛的大悲心,我的“意”往生了,就是你的心往生了,阿弥陀佛名号就是你的心了。 第一个,你的生命往生了。 第二个,你的相是平等相,你的相往生了。 第三个,大悲心,你的意已经转为了佛陀的大悲心,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你的意,所以你的意转为佛陀的大悲心,是佛陀的回向心,没有我了,意往生了。 所以你的身口意全部往生,当下就往生了,即便往生。 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发至诚心就是上辈往生者,就是名号心。 深心,深就是相,一切相,阿弥陀佛光明透一切众生心,叫深心,每个众生都有深心,即便往生。 有智慧的人一下就没话说了,从此以后干什么? 就没事干了。 所以何为出家? 无事即出家,真正的就没有事了。 但是我们有无始以来的习气啊,所以佛陀在这里讲了二种:一种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第二种,因地上我们会怎么样? 他讲了感应道交的体,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 为什么这里讲“当得往生”,前面讲“即便往生”? 当得往生的体是怎么回事? 当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具足一切戒律,这个叫做深心。 慈心不杀感应在我身上,如果真正的对阿弥陀佛有这种信心,前面有大悲心、平等心,有你善根的现前,我们的善根变成阿弥陀佛的善根,你同时看到一切众生的善根都具足了,你就不会杀它,就是慈心不杀。 第二个,外面一切善法都变成了功德成就,这些功德、福德都是依戒而成就的,就是戒律具足。 戒律具足,善根具足,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故。 因为你的善根往生,一切众生的生命已经往生了。 净土法门是一往生全部往生,一往生一切都往生,即便往生,所以你看到一切众生的生命,跟我生命一样,本来就是往生的体,每个众生都是阿弥陀佛。 你看到外面一切都是平等性的功德,就是深心。 一切都平等,你就不会起分别心。 不起分别是为持戒;起分别就是犯戒。 《地藏经》里讲:“起心动念,无非是罪”,罪就是犯戒的行为,众生起心动念就是犯戒。 而戒就是我们的心。 有人讲,《地藏经》里不是讲了吗,“起心动念无非是罪“,那外面都是罪了,有儿子也是罪了,有家也是罪了,山河大地都是我们的业力,都是我们的罪,所以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世界是罪。 把这个世界当作是罪,这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 把这个世界当作是罪,而不认识到你自己的心是罪,不知道你的分别心才是叫罪。 你的分别心断了,外面世界是圆满的。 因为你有分别心,才会现外面的境界。 如果你分别心没有了,外面的境界也就没有了。 分别心是恶,外面就变成恶;你的分别心是人道,外面就是人道;你的分别心是天道,外面就是天道。 外面你没有资格说它好不好,都由你的分别心而生起的,我们只能说我们的分别心是罪,起心动念是罪,只能说我们的心是罪。 犯戒是什么犯戒? 是我们的心犯戒。 如果你把起心动念的分别心去掉了,就没有戒可犯,这叫做具足众戒,只要分别心没有了,你一切戒就具足。 所以不生分别就是不犯戒,生分别者就是犯戒。 戒很多,我们没办法去守。 八万四千戒,无量戒,所有的戒律都在分别心上面。 如果你分别心没有了,一条戒律也没有。 如果你有分别心,万戒出现。 所以呢,我们想持真戒,必须把你的心把握住。 心中不生分别,戒就具足。 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 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做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就是说,相信如来是佛,相信我们也是佛,常做如是信,你这样相信,你的戒品就已经具足了。 就因为你相信佛是佛,你是你,你就犯戒了。 所以呢,如果你犯这个戒,再怎么持戒都是人天福报。 唯有守持无分别心,叫持戒者。 这是慈心不杀,具足众戒,大家听懂了吗? 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这三心一定要搞懂。 反复的听闻,不懂再问,一定要问懂。 把头放在手上来问,把自己的生命舍掉来问,问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关系到我们的直接成就直接解脱和即便往生。 所以大家把这段话要反复的听。 如果你有真实的菩提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应该持此心法。 持此心法难不难呢? 并不难,就怕你不发誓。 我们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照。 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坐下来观照一下,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不断的观察。 观是慧的意思,不是照着看着不放,是观察一切众生的善根,无不在阿弥陀佛生命上面,观察这个法界,无非是阿弥陀佛平等心。 你具足了,每个众生都具足,只是众生不知道而已。 众生不知道,你不跟他走,你自己知道。 你一直安住着,观一段时间,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七日观察,观察这个体。 七日过后呢,你就把心摄住了。 第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这个也很重要。 大乘佛法,都是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都是讲佛、功德和菩萨的体。 释迦牟尼佛三转*轮,第一会讲华严,第二会讲小乘,第三会讲大乘方等,讲菩萨、大愿、功德,而第三转*轮是讲大乘佛法。 前面讲般若和小乘,是对于当时一些利根的人讲的,而三转*轮是度一切,每个众生都可以成就。 所以,第三转*轮是释迦牟尼佛的本心,要度一切众生,给予众生真实利益,使每个众生在三转*轮里度尽。 所以大乘佛法非常重要。 而大乘佛教基本上不谈般若,也不谈无常寂灭,专谈佛陀的功德、愿力和大悲心、国土,讲这些起什么作用呢? 会于般若,与小乘和般若相应,但是不执着它。 所以读大乘经典,《无量寿经》就是大乘经典,《妙法莲华经》、《华严经》,方等经典,包括般若经。 如果你看几遍般若,你也会懂得这个意思。 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就是一天到七天,没讲死后往生。 修行六念,哪六念呢? 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无量寿经》讲阿弥陀佛,经典从佛口中出,必定就具备了佛的功德。 讲六念,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六念很重要,证明六念具备佛心。 念佛摄一切处,念法也是摄一切处,念僧也是摄一切处,为什么呢? 念佛,遍一切处;念法,平等一切处;念僧,就是在一切处。 在一切处是众生心,平等一切处是佛的报身,遍法界心就是法身。 念佛,遍法界故,就是法身。 念法,还是遍一切处,叫报身,叫平等性故,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 念僧,僧就是化身,还是遍一切处,就是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是入一切众生心;平等性智是入菩萨心;大圆镜智是入佛的心。 念佛入佛的心,念法入菩萨的心,念僧入众生的心,叫妙观察智入一切众生心。 念施、念戒、念天。 念施,布施就是利他,就是不犯过失。 舍分别心叫大布施。 持五戒也为大布施,持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也叫大布施,持菩萨戒也叫大布施,这叫布施。 持戒就是布施。 到究竟的地方,舍分别心为大布施。 了知法身遍一切处,了知众生善根同体故,不起独有法身见,不起法身、众生有差别见,这叫做远离分别,法身见。 在一切处不起分别想,了知报身平等故,不起报身分别故。 了知诸佛菩萨功德回向众生,在一切众生心处,成就妙观察智,见一切众生不起分别,见如来化身不起分别故,如来化身在他方世界映一切众生心,不生分别故,舍此分别。 舍这个分别,法报化不起分别。 就是说,不要离开众生,有一个独有法身可得;不要离开众生的相,独有报身可得;不要离开众生的心,独有化身可得,这叫做分别体,这叫施,究竟施。 念天,什么叫天呢? 天为一切善处。 对佛生觉,叫善处;心对法生平等,叫善处;心对僧生清净,叫做善。 善为天,善就是天,叫善见天。 善内可以护我们的自性,外可以护法界,就是外护法界,内可以护心。 所以呢,外面法界是护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可以护法界,内护外护。 像寺庙,内护我们的心。 我们到寺庙来干什么? 护心。 护心,到庙里吃饭就没有关系,就不会驮债务。 在外,外护什么呢? 外护身,就是外面的天龙八部,一切处都是天龙八部,天龙八部在善里面,心有善故,到处都是天龙八部,人家拿刀砍你都是天龙八部,为什么呢? 你心生善故,所有众生都是你的护法。 心恶故,天龙八部就离开你了。 你心善故,鬼都给你打扫卫生;心恶故,你走路,鬼把你的足迹给扫掉,说此人恶故不可以见。 一念善,有天龙八部来护;一念恶,天龙八部就远离。 内在来讲,一念恶,你的心就失去了,你就造恶业;一念善,护心故,护自己的心。 所以到寺庙里来护心,念佛都叫护心。 我们的心叫韦陀菩萨,是护内;伽蓝菩萨护外,就是外面的天龙八部和里面的天龙八部。 所以我们坐在一块叫护心,叫天龙八部。 所以天不是我们头顶上那个天。 心中有善,善是天的因,天是善的果。 你为什么到天上去呢? 做善。 为什么做善就生到天上去了呢? 因为天只是一个福报而已。 对地狱来讲,我们叫天,我们是在第五天上面,六天叫欲界天,到第七天叫色界天。 那你为什么落到这个欲界天呢? 因为你做了善啊,所以善是因,天是果,天跟善是同时的,不二的。 贪就是地狱,地狱就是贪,没有贪就没有地狱,地狱就在贪里面爆发出来,贪展开来以后就变成地狱了。 没有贪心哪有地狱存在呢? 贪之外没有地狱可现。 善之外没有天,有善才有天。 如果我在做善事,你闭着眼睛一直观察我的善,你可以知道我现在已经在天上了。 我的肉体不在天上,但是我的心已经在天上了。 我这个肉体一丢,我的善就爆发出来,变成天堂,所以天堂就是我的善心,天在我的心里面。 所以善不在外,不在内,事实上在我们的一念里面。 现在我们得人天福报,也在我们的一念里面,在善里面。 如果浓缩了,就是一个善,展开来就是一个人间,知道吧? 所以持五戒得人身,五戒在哪里呢? 就在肉体上面。 刚才讲的五戒,浓缩就是一个肉体,你不能说把肉体分成五块啊,所以这个肉体就是五戒,善就是肉体,是不二的,叫因果同时。 五戒叫体,肉身叫相,体相不二。 善叫做体,展开来的天叫做相,我们看到体没有看到相之前就不承认相的存在,有一天看到相了才承认。 所以我们众生呢,执着于果,不重视因;菩萨呢畏因不怕果,只要因在那个地方,果就一定在那个地方。 我们众生一天到晚想着“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要到天堂啊”,不知道此因就是彼果,因果是同时的,只是显现出来了,我们就知道他在;没有显现出来的,我们就不承认,不知道你心中已经具有了。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 也同样如是,因果同时的。 你想西方极乐世界,你心中的因是西方极乐世界,果上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只是还没有打开而已,因为你肉体还没有消失,你的习气还没有消失,但是你的因已经具足了,西方极乐世界已经在你心里面了,根本就不要着急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念天叫念善,大家都知道善在哪里。 为什么念善就能往生呢? 因为一切善具足如来功德啊,只要你愿生彼国就生彼国,是佛陀的回向。 念舍,如果你真的能够舍给阿弥陀佛,叫大舍。 如果你念念在舍,一切都没有执着了,都是阿弥陀佛了。 把一切善根舍给阿弥陀佛,儿子、孙子都舍给阿弥陀佛,把这个世界舍给阿弥陀佛,把你每个众生的分别心舍给阿弥陀佛,这个时候一切都舍掉了,得平等心、平等相,一心。 我的相你的相这个叫众生的心,每个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不一样,是代表众生的分别心。 相是一相,妙观察智映一切众生心,都是阿弥陀佛的三心,名号心就是法身,念佛心,平等心叫功德心,回向心就是众生的分别心,好的坏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种种差别心,就是大悲心,就是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统统的舍给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 全部舍给阿弥陀佛的三愿,全是阿弥陀佛的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全部舍给佛的愿力,这个叫回向,回向给阿弥陀佛。 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舍给阿弥陀佛,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一日至七日思维即得往生,已经就往生了。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 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 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 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 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生彼国时,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 观世音菩萨,执持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 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 于诸菩萨,授手迎接。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无数的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看到自己的身体,乘金刚台。 我们在往生的一刹那,心中的习气还在,不断的观照这个体。 生彼国已,在你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就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因为你一日至七日思维,此人到往生的一刹那,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告诉我们将来往生的体,讲果地了。 但是我们在此世界的观照,可以生欢喜心,因为我们还没有死,但是前面的一段观照很重要。 《无量寿经》上辈往生里讲,上辈往生者,此人精进故,现生能见阿弥陀佛。 像远公大师一生中三次见到西方三圣在空中,最后一次用袈裟披身,告诉他七日当往生。 若人精进故,现身中阿弥陀佛来安慰你,真的会来现前的,给你说法的。 阿弥陀佛最后一次才跟远公大师讲话,前面两次是在空中出现,现西方三圣。 如果我今天这样讲,你真的这样观照,没有不见西方三圣之道理。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心就没有办法了。 我今天在这里讲了,你回去照样吃喝嫖赌就没有办法了,或者在家里儿子、孙子一大堆就没有办法了,或者回去不精进修行也没有办法了。 如果你真的把我这个话听进去了,回去或者现在马上就来观察一下,或者把讲法的录音好好听一听,就是这一段,好好的听一听,观照,一定会得大受用。 有人问我:师父,怎么修行啊? 怎么念佛啊? 就是这样的修行,就是这样的念佛。 如果真的这样的修,这样的念,你现生中有大利益,不可思议的利益。 并且很轻松,不是很累的,你不觉得很轻松吗? 不是要你挖地啊、种菜啊,不是要你去烧饭啊,不是要你一天到晚上早晚殿啊。 如果真的如是观照,那你内心中是很安的,佛陀在你头顶上欢喜的,有不可思议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0-04-12 15:23:07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6:2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58667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