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经感应录:金刚神护持诵经人 内容: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 我适应出家否? 我为何要出家? 一、出家的动机是因世俗烦杂? 事业挫败? 感情失落? 家庭变故? 还是认为僧家清闲? 寺院清净? 或感悟人生,无常厌世,追求真理,信仰佛法,了脱生死? 出家不仅出世俗之家,更应是出生死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 为报恩,为度生,为成佛之远大目标而出家。 唐玄奘大师之宏誓:近光遗法,远绍如来之壮志。 出家非为衣食,非为安逸,非为消极,更不是一时冲动感情用事。 既舍世间之名闻利养以及父母亲属,应为修道、弘法、护教而献身。 二、出家的安住出家将身住寺院,心安道上。 世俗生活是五欲自在,放纵率性,愚痴贡高,刚愎自用。 出家则改为少欲知足,进退有度,三业严谨和调柔谦下。 从世俗的喧闹到寂寞平淡,朝夕伴随钟鼓,孤灯独影。 从丰富多彩到重复单调;从为所欲为到种种约束;从家人的依赖到单身独立;从信仰单纯到法义繁杂。 出家能承受一切,诸如称、讥、苦、乐、利、衰、毁、誉。 律中所说,所谓三常不足,少吃、少衣、少睡眠。 令知无常之苦,知苦、厌苦、离苦。 三、出家为何事先修福行:为众执劳,以学经教,为长智慧。 切勿早早去住山、闭关,更不要未知而讲法、收徒、接寺院、当住持,也不要应付经忏佛事。 学会吃苦、吃亏、耐劳、谦卑、忍让,集积资粮。 偷闲偷安,莫攀比,莫悲观,依僧团,明因果。 沙弥学处中,应具五德:发心出家,怀佩道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委弃身形,遵崇道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四、出家的种类出家分身出与心出。 有身出心不出,有心出身不出,有身心俱出。 出家有学教弘法,有专事修行,有执事住持,有应付经忏,有随缘参游。 未出家前从影视或从书本上认知的佛教,到现实身边的佛教,从做居士到身为僧人,有一定差距。 五、出家择师有择师之名闻、业绩,分享光彩荣耀;有择师之名大却师无暇教导法义;有择师之无名却又教不了。 律中要求:十夏以上,知法知律,能勤教授。 发布时间:2020-06-22 15:05:25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5:5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59280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