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煮云法师:大悲咒水救了一只眼睛 内容: 月溪法师成道记生死事大,六道皆苦,欲了生死,须超轮回。 数千年来,解释生死最透澈者,唯释迦如来一人而已。 释迦佛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性超脱生死,永离轮回,且人当生即可得见佛性。 故自白马驮经西来,佛法盛传中土,达磨一苇东渡,大乘宏扬神州。 以故,高僧辈出,宗门鼎盛,历代祖师见性成佛者甚多,惟具有金刚不坏之身,成为肉身真佛,巍然莲座者,殊不多见。 尤以香港,地滨南海,卑湿燠热,更罕得睹。 故自盛唐六祖慧能大师弘法南来,成道于广东韶关南华寺,至今肉身巍然莲座,千余年来举世宗仰,曹溪法乳,继续南来。 月溪法师,着述宏富,伟论雄辩,能汇各家之旨趣,振百代之宗风,本明心见性之真传,要在破无始无明,得见佛性,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 以此无量功德,数十年精严戒律修持,得证菩提,成为金刚不坏之身,肉身菩萨,巍然莲座而成佛道者。 师俗姓吴,原籍浙江钱塘,先世宦滇,遂家昆明。 三传至师,考讳文镜,积学隐德。 妣陆氏圣德,茹素念佛,有子五人。 师最幼,弱而好书,圭璋秀发,习儒业于汪维寅先生。 年十二读兰亭集序,至“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句,慨然有解悟,问先生如何方能不生不死,先生告曰:“儒言:‘未知生,焉知死。 ’”自是兼攻佛学,尤专心老、庄、濂、洛、关、闽之学,博综六经,随肄业于沪,遍访梵刹,参礼诸大德。 年十九毕业上海震旦大学,即决志出家弘扬大法。 父母幼为订婚,坚不娶。 即于是岁礼静安老和尚,剃染受具戒。 甫出家,精进猛勇,于佛前燃左无名、小二指,并剪胸肉掌大,炷四十八灯供佛。 发三大愿:一、不贪美衣食,乐修苦行;二、虔心参究三藏经典;三、以所得讲演示导,广利众生。 旋随悟参法师学天台、贤首、慈恩诸宗教义。 年二十二,遂膺各地讲经法会之请,遍莅众会,说法讲经,听者如市。 应金陵之请,讲楞伽法会,师示众云:“众生本来是佛,只因无明,妄念生死,不能了脱,若能破一分无明妄念,即能证一分法身,无明妄念破尽,法身便即显露。 ”时法会中有开明尊宿,问曰:“若无明妄念从外面而来,与汝不相干,又何必去断? 如妄念从里边生出来,譬喻龙潭出水,水源不绝,断了又生,生了又断,无有了期。 修行断妄念,这个道理实在不通。 古人云:‘王道不外乎人情’,佛法亦不外乎人情。 妄念断是佛,妄念起是众生,岂不是成佛亦有轮回耶? ”师不能答。 再问曰:“法师未曾明心见性,经中无此语,此语是注解中得来。 见性人注解经典,路途便不错,不见性人注解经典,说南朝北,拉东补西,颠倒是非,是否? ”师答曰:“是。 ”师顶礼尊宿,请教如何方法方能明心见性,尊宿告曰:“此语,法师可去问牛首山献花岩铁岩大德,他是悟后人。 ”师星夜往参,问岩曰:“老和尚在此作什? ”岩告曰:“穿衣、吃饭、打眠、游山玩水。 ”师曰:“可惜你空过了。 ”岩告曰:“我可以空过,你不可以学我空过,你若到那一片田地,亦可以学我空过。 ”师问曰:“如何是那一片田地? ”岩竖一指。 师曰:“我不知道。 ”再问曰:“我今将妄念断尽,不住有无,是明心见性否? ”岩曰:“否,是无始无明境界。 ”师问曰:“临济祖师说是‘无明湛湛黑暗深坑,实可怖畏。 ’是否? ”岩曰:“是。 ”师曰:“如何方法用功,方能明心见性? ”岩告曰:“汝不可断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无黑暗深坑那里返看,行住坐卧不要间断,因缘时至,无明湛湛黑暗深坑,叻的一破,就可以明心见性矣! ”师听此言,如饮甘露,由此用功,日夜苦参,形容憔悴,瘦骨如柴。 至八月某中夜,闻窗外风吹梧桐叶声,豁然证悟。 时通身大汗曰:“哦! 原来原来,不青不白,亦不参惮,亦不念佛,亦无死生事大,亦无无常迅速。 ”信口说偈曰:“本来无佛无众生,世界未曾见一人,究竟了解是这个,自性还是自己生。 ”向窗外望,正是万里青无云,四更月在天。 师数日后再往问岩曰:“不求用功法门,但求老和尚印证。 ”岩举拐杖作打势,问师曰:“曹溪未见黄梅意旨如何? ”师答曰:“老和尚要打人。 ”岩再问曰:“见后意旨如何? ”师再答曰:“老和尚要打人。 ”岩点头。 师将所悟禀呈,岩告曰:“子证悟也,今代汝印证,汝再将传灯录印证,汝大事毕矣,有缘讲经说法度众生,无缘随缘度日。 ”师时年二十四岁,由是荷担如来大法,应各地法会之请,讲经说法,接引众生,师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处讲经,则朱子桥庆澜先生为之护法,在北平、天津、青岛、南京、上海、杭州、四川、热河、湖北等处讲经,则余为之护法。 师自后说法讲经,恒由自性中发露出来,故能化导群迷,阐扬宗性,广博宏辩,英彦莫能究其旨,精微妙说,睿智未可度其源,含识万端,弗可尽述。 民国二十年冬,南来广州弘法,重修大佛寺,顿使五羊城三百年古刹,得以重光,菩提本来自性,赖以宏扬。 抗战期间,遄返滇南,于机声弹影中,致力着疏经论,弘法利生。 和平后,来香港住锡沙田万佛山晦思园,余来香港宏法,师延住晦思园中为余护持。 余来台时,犹嘱回港长住晦思园,一同宏法利生。 师生于清光绪五年己卯八月中秋,长余五龄,“生平风谊兼师友,晚岁交期胜弟昆。 ”不啻为师与余写咏也。 师于辛卯年,独自斥资于沙田万佛山兴建万佛寺道场。 寺中建盖万佛殿、弥陀殿、玉皇殿、观音殿、准提殿、韦驮阁、万佛塔、罗汉栏等。 于万佛殿中,塑佛像万余尊,阿弥陀佛金身造像高三十六尺,庄严壮丽,至丁酉年完成,历时七载,亲身参与担铁运石,造塑佛像,事必躬亲。 曾竖一指说偈曰:“来本不来,菩提非树,明镜非台,去本不去,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古今诸佛,皆在老僧指头上放光现瑞,转大**。 ”师生平自奉节俭,而于造塑佛像,修寺建庙,必悉力以赴,不计耗资之钜细,务必完成。 其功德之伟大,诚足称矣! 师对古今中外之理哲,皆能分别异同,有所指归,着作注疏经论九十八种。 性喜游,足? 遍历海内名山大川。 游华山时,曾自书华山待月室记,每游必携琴书随身,所至均有诗对。 师所着诗词,有云霞色,无烟火气,其言极含至理,所谓荡荡无着,住于相而离相,不住于念,不着于言者耶。 师于民国五十四年乙巳三月二十三日,曾在香港拟讲圆觉经,偶感不适,自知时至。 曾嘱其胞侄及左右弟子将其法体封龛入土,八个月内将肉身请出加漆铺金,供奉寺内。 并说偈曰:“讲经说法数十年,度生无生万万千,待等此日世缘尽,遍满虚空大自在。 ”至晚八时,遂端坐入般涅槃,住世八十七载。 其胞侄遵嘱将法体封龛,请回沙田万佛寺,至同年十一月十七日,拨土开龛,即见五官俱全,须发仍留,整体无缺,呈黄金色,遂加漆铺金,供奉万佛寺内弥陀殿。 当此科学昌明时代,在亚热带气候之香港,而能有此奇迹,诚自唐朝六祖而后千余年来南中国罕有之盛事。 故中外报章竞相传载,万方善信闻风景仰,四众弟子虔诚膜拜,华洋人士同瞻此一代真身佛也。 师生平讲经二百五十余会,度生五十余万众,以此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故能离六情以长存,历千劫而可久,超三域之平路,济众生之夷途,普济群生,悉拔旷劫,故道无不洽,德无不施,了悟大乘之宗,总解真如之旨。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华严经:‘信解行证。 ’师实得心经、金刚经、华严经之要旨,故能得成无上正等正觉,永续佛陀慧命,此师之所以成道也。 民国六十年春,师之胞侄吴星级来台,请余为师记其成道因由。 余与师论交五十余载,情逾手足,师之行谊,余深知之,爰详述其证悟见性始末,及力行苦行难行而成佛道之纪实。 撰文勒之贞(王民),俾后之参修禅宗大乘佛学者,知所遵循焉。 临海屈映光敬撰梁溪丁翼敬书瑞安姚琮篆额胞侄吴星级敬立中华民国六十一年岁次壬子仲春月吉旦 发布时间:2020-07-24 15:14:05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5:39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59557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