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 报恩法会。 报谁的恩? 报妈妈的恩。 我们今天讲经是讲故事,讲什么故事? 就是怎么样的报妈妈恩。 但是在我们国家说以孝顺为主,孝顺就是报恩,就是报妈妈的恩。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历史故事很多了,王祥卧冰给他妈妈求鱼;孟宗他妈妈要吃笋子,冬天哪有笋子? 孟宗就抱着那个竹子哭,那竹子就生笋了。 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土里头 ,对于报妈妈恩的,人人都很欣赏,在印度不是这样子。 因为这部经的故事就是这样子,这是个报恩经。 我们一般都说盂兰盆,盂兰盆就是个报恩、供养、布施。 这部经不多,文字很少,就讲个故事。 盂兰盆经翻译有三种。 这个刹法师他翻译的盂兰盆,这是晋朝武帝的时候,晋武帝的时候,刹法师翻译的。 刹法师是印度人,他翻译叫盂兰盆经。 在晋朝惠帝的时候,法炬法师翻译的叫灌蜡经。 有一个没具名字的法师,他翻译的,是印度人,没翻译出他的名字,叫报恩经。 总之,盂兰盆的含义,盂兰就是倒悬,翻成华言就是倒悬,解决妈妈的倒悬之苦。 人人都有解决的,把它开广一点。 就是在你最苦难的时候,没有再超过倒悬苦。 就是把人吊起,头朝下,脚朝上,吊起,那不苦吗? 所以盂兰就翻这么个意思。 盆是供养具,一个供养具,就把所有供养的东西都搁这个盆子里头,这个盆子就很大了。 也不是一个盆子,不要执着。 有些人问过我,说:法师,那盆子里有时供养吃的,有时供养衣服,都装一个盆子里,吃的怎么吃? 我说:多摆几个盆行不行! 所以有些个语言意义,我们要自己去思惟体会的。 所以盂兰盆经就是解决众生的痛苦,最重要的是解决妈妈的痛苦。 那这个故事因为什么起的? 因为目犍连尊者发生的。 因为在结夏安居,就是我们出家人修行的时间。 平常要去化饮食,在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这九十天安安静静修行,不去向外乞食了。 在家两众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供养出家两众比丘、比丘尼,把饮食送到寺院里头来吃,那就专门一心修道。 在修道当中,目犍连尊者他证得阿罗汉果了。 证得果了之后,他第一个问题就要找他妈妈。 过去没神通,没有力量。 他自己认为证得阿罗汉果,自己了了生死了,有神通,上能看到天上,下能看到地狱,六道都能看得到,他到处找他妈妈。 一看,他妈妈堕到饿鬼道去了,看他妈妈那个形相就是从没吃到过饮食,皮包骨! 目犍连尊者就非常的悲痛,他就用他的神通力,用他的钵(钵多罗就是饭碗),用他的饭碗盛一钵饭,送给他妈妈吃。 但是他妈妈吃不到,为什么? 饭变成火 ,目犍连就没办法了。 目犍连尊者是大神通第一的,他没办法,他就跑过来跟佛哭,求佛救济。 佛说:你供养大众僧,在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大众僧都修道成就了,这是清净的,所有僧人都清净的,大小错误都没有;在这九十天有错误都忏悔清净了,这个时候供养大众 僧,这福报最大了,能救度你妈妈。 因为这么个故事,才说的这部盂兰盆经。 但是这个经文很短很少,就讲这么一个故事,但这里头含着一种意思。 含着什么意思 ,为什么单选择这么一天? 就因为大家修行的时候很多都成道了。 一个是清净,这九十天大家都没出动,大小错误都没有,所有有的错误都忏悔了,这是最难得的清净福田。 从此这个法传入中国。 到中国,是不是每个寺庙都能够这样来做盂兰盆会呢? 不见得。 为什么不见得? 虽然是如来说这个法,在我们中国的僧人,有的寺庙行,有的寺庙就没有举行。 因为我们中国那时候经过三武灭佛的时候,寺庙又毁了。 有时候寺庙的含义,它不以这个为主。 大家看到很多寺庙,不是每个庙都来做盂兰盆会的,很少。 从我出家到现在参加盂兰法会,连这次算上,我讲过两次盂兰盆经。 那一次讲盂兰盆经没有结夏安居,就是到七月十五给大家念一念,就在北京广化寺,念一念,但是也没有出家人;如果在佛学院讲,和尚也没有几个;加上这一次,这一次人就多了。 是不是每 个寺庙都办盂兰盆会呢? 不见得。 大家可以看看,就在五台山的寺庙,你看看它今天是不是办盂兰法会? 因此我们对于这个法会,我们以报恩的心情,不止是一世父母,如经文所说的,要报答七世父母的恩德,一世一世的。 那我们七世的不知道,就用观想回向的来报答。 但你现生的总要知道吧! 你现生的父母。 说现在我的妈妈还在 ;在,你给她回向,祝她无病、健康、没有烦恼,帮助她能够消灭她的罪业,使她忏悔。 那你过去的父母,或者前一生的父母,只能追溯到前七世,就是七世的父母,再往前力量不够了,只能用到七世。 这个经的大部分的含义,就是如是。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 ]有的翻译的情况,大家不要在文字上执着。 因为一切经都是如是我闻,哪个经都如是。 但是这部经翻译的它没有了,给调个字,闻如是。 人家是如是我闻,它没有,它给调过来了,闻如是,说我听见的就是这个样子。 什么样子? 一时佛在舍卫国。 就是佛说法必得有个处所,就像咱们现在在普寿寺法堂。 我是在舍卫国,佛在说法,我听到是这样子。 这是说地点。 但是舍卫国很大,一个国。 那舍卫国中间的什么地方? 祇树给孤独园,就是佛说法的道场。 祇树是祇陀太子,给孤独园是孤独长者,这个说法的园庭是几孤独长者买的,树又是祇陀太子供养的。 祇陀太子是波斯匿王的儿子,这也是个故事。 几孤独长者到他亲戚家去串门去,他看见他亲戚家忙得不得了,他说:你们做什么? 亲戚说:我们今天要请佛来说法,供养佛饭,就是供养佛要斋。 但是几孤独长者一听到佛的名号,光听个佛,他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这是宿世的善根成熟。 他就回去了,回到他的国家,他 就要给佛修个道场,请佛讲经。 这是那个故事,很长了。 所以他就在他亲戚家里头,向佛请求,请到他那个地方去,他要给佛修个园,修个精舍。 这是佛有精舍开始,就是有佛讲法的地方,佛就派舍利弗随他去修的。 祇陀太子说:我不需要钱,我还没到卖地方的时候,这是我自己的园林。 不肯卖给他。 他就托了很多人跟祇陀太子说。 祇陀太子说:你要实在买,你拿金砖来铺,把我园子铺满,我就卖给你。 几孤独长者就把他所有的财富,把他藏金都拿出来铺。 这样子祇陀太子就感动了, 是什么原因使他能这样舍得? 就问他。 他说:我要请佛来讲经,我是供养佛的。 那祇陀太子说:不要再铺了,就铺到这就好了,我的园子卖你;但是园子我卖给你了,我的树没卖给你。 当初没有讲树,光讲园子,那树算我供养,园子算你。 因为祇陀太子是太子,所以就把祇陀太子摆前头,这个树是祇陀太子供养的,这个园可是孤独长者买的,所以就叫祇树几孤独园,说法的处所。 说经第二个处所,释迦牟尼佛说这个经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地点说的。 在这个地点说的什么经? 都是哪些人参加? [大目犍连。 始得六通。 ]因为在结夏安居修行,他就证得阿罗汉果了,阿罗汉就具足五眼六通。 这个名词我们不多讲了,因为我们时间要像这样讲讲不完了,大致说一下子。 通,怎么样才能通? 空了。 这时候目犍连证得空理,空了,空了就通了。 什么空了? 没有我执,没有我见,就是证得我空,无我。 进入空门,都想证这个空理,这个里头含着是六种神通,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能通达了。 为什么? 惑业尽。 罗汉就是漏尽了,不漏落三界,再不流落到三界受苦。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个六道轮转叫六道,阿罗汉再不轮转,所以这叫漏尽。 [欲度父母。 报乳哺之恩。 ]因为他刚一得到这个神通,他就想到妈妈;刚一证道,第一个念头想到妈妈,想救他的父母,报答他妈妈抚育他之恩德。 [即以道眼。 观视世间。 ]想他妈妈,用他的神通一看。 他现在得了道眼,他那个眼睛就不是我们这个眼睛了,我们的眼睛一有遮盖就看不见了,他的眼睛是通的,通者无障碍,六道都能到处找他妈妈。 观这世间,在世间相,就 是在六道里头看。 [见其亡母。 生饿鬼中。 不见饮食。 皮骨连立。 ]见他死去的母亲,他母亲早死了,转到哪一道去了? 转到饿鬼道去了。 既然称饿鬼道,就没有吃的。 不见饮食,看都看不见饮食。 皮骨连立,就是皮包骨头了,就是饿的、瘦的。 鬼,大概说一说。 鬼有几种? 像他妈妈是无财鬼,还有少财鬼,还有多财鬼;鬼道也讲福德,没有福德的鬼,不但饮食没有,什么都没有。 没有财,就是没有福德的意思。 少财鬼,能得到很少的饮食,得的不多;这种鬼有点清净修行的功力,所以能够得到好的饮食,但是得的很少。 多财鬼,虽然是饿鬼道,但是他跟一般饿鬼不同,饿鬼道的他不饿,这叫多财鬼。 所以有这几类分别。 就像人,人道并不是都富有,有的过的日子很好、很富有,有的人就很穷,没得福报,所以善根不平等的。 那目犍连尊者他的妈妈是没财鬼,连饮食看都看不见,因此没有吃的,皮骨连立。 [目连悲哀。 即以钵盛饭。 往饷其母。 ]目犍连一看到,他就非常的悲哀伤感,目连悲哀,以他的钵盛上饭,以他神通力到了这个饿鬼面前,他妈妈已经变成饿鬼了。 [母得钵饭。 便以左手障钵。 右手搏食。 食未入口。 化成火炭。 遂不得食。 ]他妈妈得到这钵饭的时候,怕别人抢,怕别的饿鬼看见,以她的左手来把那个饭盖上,就是以左手障钵,就把那钵保护起来;右手搏食,拿右手去抓饮食。 但是一抓这个饮食就变成火,没法吃了 ,化成火炭,饭不是饭,饮食都变成火炭了。 [目连大叫。 悲号涕泣。 驰还白佛。 具陈如此。 ]那目犍连尊者一看这种情况,目连大叫,悲号涕泣,就是大哭,他说这是什么原因? 他的神通力没办法解答。 所以赶快跑回去向佛表白,驰还白佛,就是驰归舍卫精舍向佛说。 就把上头的情况,说我妈妈堕到饿鬼道,我怎么样供给她饮食,怎么一到她手中就变成火了? [佛言。 汝母罪根深结。 ]佛就跟目犍连尊者说,佛言汝母罪根深结,说你妈妈不是一点点小罪,结得很深的罪恶。 [非汝一人。 力所奈何。 ]你一个阿罗汉的力量,你的神通力所奈何,你办不到。 就是你的德、你的神通力,你所修行的力量,敌不过你妈妈那个业障,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部经为什么要在这七月十五才说呢? 以下就是这部经的含义了。 因为七月十五的众僧结夏安居都是清净的,这叫清净福田僧。 而且在结夏安居完了大众僧的力量,那你的力量怎么能跟这个来比。 [汝虽孝顺。 声动天地。 天神地祗。 邪魔外道。 道士四天王神。 亦不能奈何。 ]你自己虽然是孝顺,你哭泣并不能感动,并不能把你妈妈的罪业就消失了。 因为你得到六种神通,证了阿罗汉果,诸天,一切神,一切护法善神都来护持你,邪魔外道也来护持你,四天王神也来护持你,所有的力量加上,没有办法消除你妈妈的罪业,让她能得到饮食。 那应该怎么办? [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 乃得解脱。 ]当须十方众僧。 现在是结夏安居圆满了,这十方大众的清净僧,这个力量可就大了。 假大众僧的威神力量,那你妈妈不但得饮食,就得到解脱,就能超度了;超度了,在饿鬼道就超生了。 [吾今当说救济之法。 令一切难。 皆离忧苦。 ]吾今当说救济之法,现在我跟你说,佛跟目犍连说:我给你说救济的方法。 令一切难,就是不能得饮食的灾难,在饿鬼道的灾难。 你不是想报你妈妈的恩吗? 不是想尽孝吗? 不是想异涂救你妈妈吗? 那我给你说个救济的方法,就给目犍连尊者说这一个方法。 那这个方法不止给目犍连,一直传流到所有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南阎浮提,乃至娑婆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都令他们离苦,依这个方法你去救济他们。 这不只当时目犍连,现在我们大家都参加这个法会,这就是我们现在应该普救济的一切救济办法。 你不是要做好事吗? 除了自己的妈妈之外,所有众生都有妈妈。 你看那猫、狗,畜生都有妈妈,没有没有妈妈的众生。 那化生的众生,我们经常念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莲华生的,莲华就是你的妈妈,那是化生众生。 我们都是肉体众生。 因此令一切的灾难都得离,不光是饮食问题。 还有堕到饿鬼道,那跟人道就不同了。 [佛告目连。 十方众僧。 七月十五日。 僧自恣时。 ]因此佛告诉目犍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僧自恣的时候,这是选择一个好的时间。 做好事也要选择时间,为什么看初一、十五,看黄道吉日,就是选择一个好的时间的时候。 什么时候最好? 七月十五。 这个时候十方众生自恣清净,都清净了。 十方众生就是所有和合大众的僧宝,就叫宝。 为什么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的时候,大众僧是和合的。 平常个人你住这个地方的茅蓬,我住那个地方的树林里,那是不同的。 这个时候都得集合到一起,所以称僧伽,六和僧众。 这是自恣的时候,证真灭妄。 证真,就是证到真理了,证到真空真理成了大阿罗汉,把所有的妄念妄想都灭绝了。 经常我们僧人讲和合,那就是六和,身口意。 身和,大家同住在一起,不是单住的了,僧团里头共住的。 口和,没有诤。 身和,大家同住。 咱们不说太多了,就我们普寿寺七、八百人,那一天吵架还得了? 你跟我看不顺眼,我跟你看不顺眼。 口和的,我们谁跟谁都没有诤论的,这是口和的无诤。 意和,大家共同学佛,诵经、礼佛、拜忏,欢欢喜喜的。 同在持戒,同受一个戒,叫戒和同修,大家共同的修行持戒法。 同时以戒为根本,学习佛所教授的知见、平等、和合、无诤。 见和,所解的道理,所认识的问题,所看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所以就成了和合大众,这个功德就大 。 我们每个人回顾,像我们在家弟子,你家里头只三口人,你跟你先生,还有你的小孩。 我们大陆上独生子女,没有两个三个的,只有一个,三个人不合。 再缩短了,先生跟太太,太太跟先生,两人就吵架,吵完了离婚。 那我们这好几百好起千在块堆,所有天下的和合僧都要是六和同住,这就和合,因此这个力量就大了。 所以为什么共住的时候,只有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为什么? 这个时候不去乞食了。 和尚是各吃各的,你跟人家化缘,你化到什么吃什么,人家给你什么你化什么。 不是我们好多人都化一家,你到那家去化,那家很富有,吃得很好,供的饮食就好一点。 你走那,化到另一家去,那家生活苦寒一点,也还供给你,但是生活就差了。 那你能选择说我找富的,不找那穷家? 那不可能,那犯戒了,不许选择,按你的路线走去化。 这是平常。 那现在这九十天不要去化去了,吃的是一样的,人家供养的平等的,没有差别了,不是平时间。 所以你要知道这个时间,大众僧和合共住。 [当为七世父母。 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 具饭。 百味五果。 汲灌盆器。 香油锭烛。 床敷卧具。 尽世甘美。 以着盆中。 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这个时候你供养众僧,你能给你七世父母,过去的七辈,再加上你现生的现世父母。 七辈,只限七辈,这七代的父母,在危难当中,有困难当中,都能得到超度。 这个问题加以说明,这是假佛力。 咱们不知道我们的上代父母,只知道我们现在当生父母。 假佛力, 假经假法的力量,假大众僧和合力量,能够延续追到七辈子。 你不知道,但是他的因缘自能感受得到。 所有在生你的父母,只能到七世。 [当此之日。 一切圣众。 或在山间禅定。 或得四道果。 或在树下经行。 或六通自在。 教化声闻缘觉。 或十地菩萨大人。 权现比丘。 在大众中。 皆同一心。 受钵和罗饭。 具清净戒。 圣众之道。 其德汪洋。 ]在这一天,就是僧自恣日七月十五这一天,这一切大众,或者在山里头入禅定的得了四果了,或者在树下经行的他成了道,或者是得六通,眼耳鼻舌身意都加个天字,天耳天眼等六通,六种,这是教化声闻缘觉的方法;或者十地 的菩萨大人,那不同了,这称为大人者就是大菩萨,十地菩萨,他们示现比丘身,也来参加和合大众当中。 不论菩萨、四果的圣人,大家都是一个心,就是前头讲的和合的意思。 受钵和罗饭,就是以钵多罗承受一切的饭。 具清净戒,这个时候的众 僧没有一个不清净的,自恣都忏悔净了,自恣就是说喻忏悔,把所有的罪都忏了。 大众在这个时间,圣众之道都是甚深功德,像汪洋大海似的。 其德汪洋,其德就是他的德,智慧很大。 德就是他行道的时候,已经得道于心,他的心能证得入了道了,这就是其德汪洋。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 现世父母。 六亲眷属。 得出三涂之苦。 应时解脱。 衣食自然。 若父母现在者。 福乐百年。 若七世父母生天。 自在化生。 入天华光。 ]其有供养,在这个时候你供养这些僧人,在这个僧自恣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供养。 你现生的父母,如果还在世;六亲眷属,凡是沾你六亲的,父族三亲,母族三亲,老爷家(就是外祖父家) 、舅舅、姨妈,再加你自己父亲的叔叔、姑姑,加上父母,这通称叫六亲,都能够脱出三涂之苦。 这个面就很广了,都能够解脱。 解脱,就是不像目犍连尊者的妈妈堕到饿鬼道去,那就解脱不了了,饭到口了变成火,不解脱了。 为什么? 业,惑业变的,自然变的。 这个大家可以体会得到的,有福德的人,他吃什么都是香的,他吃得很饱,很愉快;没福德的,再好的酒席,再好的他吃不下去。 我曾经有一次,是军阀的时代,那几个军阀大概都是师长以上的,很好的饭菜, 就拿着筷子杵着那个碗,他下不到筷子去。 他们都是信佛的,我就跟他们说,我说:你们业障太重了,这么好的酒席吃不下去,你们不是业障吗? 好饮食变成你吃不下去,这叫业障。 因此有很多的富贵人 ,饮食多好,但是他的厨师换一个又一个,他都吃不下去。 这跟目犍连尊者大致相仿,这叫业障。 身体很坏,病苦很多,但是他有福德,前生积来的。 三涂的苦难很多很多,以你诵经这一天供养僧的功德都得除了。 地狱、饿鬼、畜生叫三涂,把这个苦都断绝了,都得到解脱了。 这时候饮食自然的,玉米馍馍变成了比白面的馒头还好吃。 我有时看我们吃饭的时候,人家供养几个玉米,也有的花卷馒头,也有大米饭,我看有一些人他就拿那玉米馍馍啃。 为什么? 有道理。 这道理要自己想去,我不跟你们说了。 所以衣食自然就是这个含义,就是你有业没有福,好饮食也变了,这是说这个。 供养的时候要有德,供养人有德,承受的那就更具有德。 供养人的德能可以消除受供养人的业,这个道理大家可能懂吧? 目犍连妈妈她的业,但是这供养的阿罗汉都有德,成道的清净僧的东西拿去给她,施舍给她,所以她衣食自然,就这个含义。 父母现在,就是我们现在父母都还在,他们享乐百年。 那过去不在的父母,因此你今天七月十五斋僧,供养僧的这个功德所感召,自然就化生。 当然不是说了生死,他可以从三恶道转到天,当天人,或者在人道大富有者,那就完全不同。 就像我们突然间从恶劣的环境到了幸福的环境,什么恶劣的环境? 这很灾难的,四面灾难,或是正是在水灾当中把你救出来了,脱离水难了;或刀兵灾难当中,脱离刀兵劫了,这就是自在了,解脱那些烦恼。 [时佛敕十方众僧。 皆先为施主家咒愿。 愿七世父母。 行禅定意。 然后受食。 初受食时。 先安在佛前。 塔寺中佛前。 众僧咒愿竟。 便自受食。 ]时佛敕十方众僧,佛这个时候藉着这个因缘,跟所有来参加自恣日的这些众僧们,教他们做什么? 先给施主家咒愿。 看见我们和尚吃饭吗? 或者你们参加过斋堂吗? 我们先要念咒,念供养,那就是给施主咒愿。 这个东西不是我们自己的,是人家十方供养的,我们得给人家回向,给人家供养(就是施主)念得很多咒了,大家参加过过堂就知道了,消灾的,延寿的,吉祥的。 这个愿是什么? 愿就是希望。 佛就告诉大众僧给那些个施主祈愿,愿他们供养的人,好比你供养了,我们这大众给你求愿;给你求愿,就是给你过去七世父母让他们脱离苦难。 同时都要行禅定意,禅定意就是得到空,证得空谛功德。 而且在我们受施者,我们吃饭的僧人,先就作观想,这叫禅定意,还得给人做功德。 观想,什么想法呢? 看我们那斋堂门口写着一记功多少,就是这个饮食来处很不容易,想想这供养东西的功德,量,大小。 再回想回想我自己的修行,就是回想我自己的修行功力到了什么程度了,是不是我证了果了? 我断了惑了? 或者我读诵大乘,我能有力量给给施主? 或者我自己持戒,清净吗? 毁犯了吗? 这样才能应供,应人家给的东西。 同时还要防心,心不要起贪瞋痴念。 在吃饮食当中,还有什么贪瞋痴念吗? 那个好的你要吃得心里欢喜,不好的不爱吃了。 就是含到嘴里,吐是不行的,吐不出来,不准吐。 哪个在斋堂吃饭,不好吃吐出来? 那可不行。 这就是不要犯过错。 心里头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起贪心。 同时把所吃的饭食当药。 我们有病,什么病? 饿,不吃就饿。 饿了,你怎么修行? 吃了,就把肚子填饱了,不饿了。 饮食就是疗你身体的,让它好去行道。 第五种,你为了成道才受这个饮食,就为了藉饮食而修成道。 这叫五观法。 那个屋子里进去吃饭,叫五观堂。 你到那里头去吃饭,你先得修五观,不是到那拿起就吃。 你们参加过堂的道友都知道,你看我们和尚吃饭时,到那里念了,法事做完了,还得想,心存正念,不去分别饮食的好坏,味道合我的味道不合我的味道,就是这样子。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 皆大欢喜。 目连悲啼泣声。 释然除灭。 ]时目连比丘,还有这些大菩萨众,皆大欢喜。 经佛教导之后,这就是此经主要的这个法度众生,让众生报答父母的恩,依佛的教导来修行。 这是佛说的。 佛说完了之后,目犍连是当机众,他跟这些与会的大菩萨都生大欢喜心。 这时候目犍连尊者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欢喜了,心里头释然了,一点悲哀痛苦和哭泣的声音都没有了。 [时目连母。 即于是日。 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那他妈妈呢?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就这大众僧,他儿子供养她的时候,她脱了,脱离饿鬼苦难。 本来在饿鬼的流转要待过一劫。 这没说大劫小劫。 咱们说最小的,一劫是好多时间? 经常经上是这样说,人的寿命十岁,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人的寿命十岁,一增一减算一劫,这叫小劫,一劫就这么长的时间。 把他的妈妈在这么长时间所造的业,应该在饿鬼道受苦,受这么长时间;因为目犍连尊者在这一天七月十五供养大众僧,把他妈妈这一切苦难解除了。 目犍连尊者他非常欢喜,因为他是大阿罗汉,他知道的,他看见他妈妈从此就得道了。 [目连复白佛言。 弟子所生母。 得蒙三宝功德之力。 众僧威神之力故。 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 亦应奉盂兰盆。 救度现在父母。 乃至七世父母。 可为尔否。 ]目犍连尊者就对佛说,感恩的意思,弟子所生母,我的生母(妈妈)现在得到三宝功德的力量,再加大众僧威神的力量苦难脱了,那这个方法可不可以传到以后? 若未来世,一切的佛弟子;这个有个问题,得一切佛弟子,盂兰盆法得一切佛弟子才能行,不是佛弟子不行。 我们今天所来到会的全是佛弟子,那就是我们都能得到,不是佛弟子还是得不到。 为 啥? 他不信。 佛法唯信能入,你信才能入,才能得到的话;那你不信得不到。 所以说必须得佛弟子,才能得到三宝功德利益。 因为你天天念三宝,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就是三宝力。 再加当日的自恣日,就是我们现在自恣威神的力量。 大众僧修道都有力量,起码这九十天清净,没犯任何的,乃至极小的突吉罗也没犯。 要是未来的时候,这是现在佛在世,目犍连尊者的口吻,说现在佛在世得佛这个力量,弟子就是目犍连自己,自称,我的妈妈得佛三宝加持力,现在得了解脱了。 那未来,未来就是我们现在,未来还有未来,未来还有未来 ,一切佛弟子,这个就不是比丘、比丘尼,不是出家二众,就是凡是信佛的弟子。 一切佛弟子,也来这样做,奉盂兰盆,也来如是这样做,以这个方法来救度他的父母,乃至救七世的父母。 可为尔否,可不可以呢? 目犍连尊者他得到利益了,他在向佛说:这个法子可不可以传下去? 在未来世,凡是要超度父母的都等到自恣日来供养佛。 这是请求,请求法流通。 [佛言。 大善快问。 我正欲说。 汝今复问。 ]佛听见很欢喜,佛言大善快问,你问这个法子非常得好。 好到什么程度? 是大善,就是行菩萨道了,利益众生。 我正欲说,我正想说,你所问的我正想说。 汝今复问,你再重复让大家都知道。 因为盂兰盆经要跟地藏经连系,连在一起。 我经常跟大家说地藏经是孝经,那不是目犍连,那是佛的本身。 佛要报他妈妈恩,他也是看他妈妈到哪去。 他妈妈就不同了,他妈妈是在忉利天,那佛就 到忉利天去报他妈妈的恩;他妈妈不是拿到饭吃不到口的,他是天人,佛就说地藏经;地藏经就是孝经,来报他妈妈的恩。 [善男子。 若比丘比丘尼。 国王太子。 大臣宰相。 三公百官。 万民庶人。 行慈孝者。 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 过去七世父母。 于七月十五日。 佛欢喜日。 僧自恣日。 以百味饭食。 安盂兰盆中。 施十方自恣僧。 ]所以在这个经上佛就说善男子,就是称赞目犍连的,这个善男子专指目犍连说的。 假使说要有比丘、比丘尼,就是出家二众;乃至于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 ;所有的人要想慈悲进行孝顺父母,应该怎么样做? 先为所生现在的父 母,先救你现在所生的父母,乃至于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 我们是提前做的,今天还没到十五,十三 ;提前做,到十五那天你这样观想。 佛的欢喜日是十五,那天是大众僧的自恣日,以百味饭食都搁那个器皿当中。 因为过去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只有一钵,叫钵多罗,就一个饭碗,乞食的时候,人家都搁在一个饭碗里头。 但是这个僧自恣日,还包括供养僧的衣(内衣、外衣),还有用具,那这盂兰盆就是盛器具的一个家俱而已。 不要把它语言解释太执着了,说吃饭,饭都倒盂兰盆里头,衣服、饮食都搁到盆里头,那饭还怎么吃? 不要从文字上执着。 它可以多种多样的盆,搁器皿的搁器皿,搁饮食的搁饮食。 在僧恣日,百味饮食。 你求福,供养僧要供养好的,百来样,看那僧人他愿意吃什么就可以拿什么。 就像咱们供养的时候,摆了很多盆子,不是都一样的;都一样的,人家吃起来不高兴。 就那事实你现在供养的想,有些人很执着,说把东西都倒一个盆子里。 那要是像我们山西人爱吃醋,你都拿醋泡上,人家外乡不吃。 还有那湖南吃辣椒,四川吃辣椒,你弄得那一盆子都是辣椒,人家吃不了了。 这跟平常一样的,你每个百味具呈,不是搁到一块,不要执着。 不要说盂兰盆,都倒那一个盆子里,那不可能。 百味饮食,各宝各位,这样的施十方自恣僧。 自恣随他的意,他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就这样子。 [愿使现在父母。 寿命百年无病。 无一切苦恼之患。 乃至七世父母。 离饿鬼苦。 生人天中。 福乐无极。 ]愿使现在父母,七世父母不说了,单说现在父母,父母还在;寿命百年无病,这个很难。 我们有些人发愿,但愿百年无病苦,愿我从一岁到一百年,一点病都不生 ;光这个还不够,不叫一息有愁磨,我出入息之间都没有忧愁,都是欢乐的。 就是让我的父母百年无病苦,不叫一息有愁磨,呼吸之间的忧愁都不要有,一切的苦恼忧患全都消失了。 现世父母这样子,我过去凡是生育过我的父母,七世的父母就是七辈子,离开饿鬼苦,千万别堕到饿鬼道去。 虽然没成道,生到人天中,人天的幸福,大家比那畜生道、比那饿鬼道,那就幸福多了 ,还不说地狱了,就离三恶道苦。 这个意思就是依着教典,依着盂兰盆的教典,佛所教授的,我们发愿就希望我过去的父母,都能没有这个苦难。 再者的现生父母得到利益,死亡的过去父母也得到不堕三恶道。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 应念念中。 常忆父母。 乃至七世父母。 年年七月十五日。 常以孝慈。 忆所生父母。 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 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凡是我的弟子,三宝弟子,要行修孝道的,要孝顺父母的;应念念中常忆父母,当你幸福的时候,常想念父母,乃至于过去七世父母。 想念他们干什么? 在年年的七月十五日想念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我都要供养三宝,就这含义 ,我都应当修行,把我的功力回向给父母。 常以孝,孝是孝顺父母;慈是对一切众生,给给一切众生的快乐。 因为这个盂兰盆经属于小乘,属于现世的,不是大乘经。 像我们讲华严经,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对一切众生都应当孝顺,那是菩萨。 你也这样发心,你是菩萨。 你这样发心,人天二乘。 一切众生长养我们慈悲的心,我是习惯了讲华严、讲法华,最后我们都回向大乘,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父母。 大家读过普贤行愿品,一切诸佛成佛是以众生为根本的,众生为菩提的根本;如果没有众生,你佛成不了的。 那你菩提心怎么发? 菩提树怎么成长? 菩提果怎么结? 所以我们还是回归,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就扩大了,给一切众生幸福。 凡是自恣日,我要报答一切众生的,就以普贤行愿来报答,愿一切众生都成佛;那不止自己七生父母,无量劫的父母。 [若一切佛弟子。 应当奉持是法。 ]若一切佛弟子,就是最后佛的嘱托,凡是我的弟子都应当奉持盂兰盆法,就是嘱托流传。 [时目连比丘。 四辈弟子。 欢喜奉行。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这个四辈是指出家在家,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就是佛的四众弟子;都应该生欢喜心,生希有心,生难遭难遇想,能够参加盂兰法会,功德圆满。 现在刚是十三,延续到十五,把你们思想延续到十五。 我们在此的大众,当然十五要正式开始。 这是预演,预演就是一天要来做的时候,先学习学习我们到十五那天怎么过。 就这么过,十五那天是真正供养的日子。 我简略跟大家说说盂兰盆经,现在讲完了,很简短。 祝大家吉祥! (梦参法师 讲于普寿寺 二零零七年农历七月十三) 发布时间:2020-09-03 15:05:50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5:2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59911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