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莲花生大师开示初学佛外皈依巧诀 内容: 莲花生大师开示初学佛外皈依巧诀外皈依措嘉玛白言:至乎外皈依,欲皈依之因若何? 皈依境为何? 谁乃皈依者? 皈依之法又如何? 皈依时又应报何种态度? 莲师答曰:若皈依之因为怖轮回苦,信三宝为皈处。 复次,以三宝为皈依之境,与皈依之守怙,以此三者,生起欲皈依之念。 总之,皆以畏死而作皈依者。 甚多人不知已虚度半生,并无刹那想及来生者。 此等无皈依。 若人无死,或明知可再得人身,则不必皈依矣。 然死后与转生,于下道有极苦恼者。 皈依又为何? 当皈依三宝。 谁能了生死? 为遍知佛陀,方离诸垢,并圆满一切功德,以此故,唯其教法与继承其教之僧伽,方能自化断生死之轮。 以此乃唯一可皈处,当皈依此等。 总之,众多人以真正圆满觉悟者之教法不外预知者之言,而于困厄时,只知皈向神祗,此等人得皈依,为甚难者。 何等人得皈依者? 若人于三宝具志向,诚信并念其功德,此等当具如下心态:轮回既无始末,当下远离之! 外道神祗等,非为皈处! 唯遍知佛陀,为真皈处! 此为得殊胜皈依之道。 皈依之时,空言无益,此如空泛之喃喃自语,自亦不知何往者。 皈依时之态度如何? 当以身、语、意,尊重而作皈依,当以三念作皈依,畏下道与轮回,信三宝加持,并以坚信与大悲。 以此生完美,来生亦完美者,于仍筹划修法时已死,故此为不足。 于此,当知皈依之轨。 当以何态度行皈依? 当以对众生负责,并欲利之而作皈依。 当以此态度行皈依,若只离轮回,求涅盘果,则无法达真正与圆满之觉悟。 为令众生离轮回苦故,作皈依直至我与三界一切有情,得无上觉! 总之,一切所求均为边见所求。 未离边见执着之皈依为不足够者。 措嘉玛再白大师言:外皈依锻炼共分几种? 大师答曰:一受皈依,当善巧修八法,以免誓句退转。 措嘉玛白言:何为此八法? 大师答曰:首为以下之不共法:皈依佛竟,不礼拜其它神祗;皈依法竟,勿害众生;皈依僧竟,勿与外道往来,此为三不共法。 再欲详述者:首先,皈依佛竟,“不礼拜其它神祗”之意为对世间神如大天、韦纽天、温婆等礼拜,即坏皈依戒,若皈依是等神,即毁皈依戒。 次者,皈依法竟,“勿害众生”者,若杀即肯定毁皈依戒,若以嗔心打众生,奴役之,穿鼻,囚之于棚,拔其毛发与羊毛等即坏之。 其三,皈依僧竟,“勿与外道往来”者,若常与断常二见者交往,则戒已坏,若见与行与之同,则戒已毁。 总之,一切法皆纳于皈依中。 邪见者不知此。 现为五共锻炼。 1、 修法之初,2、 以大量好饮食作广供陈。 于十四日向宝贵者献供,3、并恳请莅临。 此等供有四:顶礼供、物供、赞颂供、法供。 首、顶礼供者,直立合掌,想诸佛与菩萨功德,并观想顶礼时,触其具轮之足。 次为物供:献以如花等物,而非为他人所有者,又或观想供,又或自身等。 赞颂供者,以具韵赞颂。 法供养者,乃愿根与功德,生自悲空无分之菩提心,乃为众生得觉悟者。 莲师云:三宝实无有微尘,需一杯之水,或尊敬者。 供养乃为得诸佛之普照者也。 供好饮食者,作三最好美食之供堆,诵嗡、阿、吽三遍。 由此观想供品成甘露海,随观本尊以无数三宝围绕,而献以甘露供,并请其纳受,若无法如是作者,则献任一供养,并诵言:“至宝者,请纳受! ”若无任何供物,每日至少供水,若不如是作者,皈依戒将退。 三宝实不用此等物供,食物多玛乃于不知不觉间积累资粮也。 第二锻炼:乃宁弃身命,或所宝,亦不,弃至尊之三宝。 至乎宁舍身命,不弃皈依者:纵有人威胁取眼、斩足、耳、鼻及手等,宁让为之,而不舍三宝。 至乎宁舍本命不弃皈依者:纵有人威胁以杀,当让其为之而不舍三宝。 至乎宁舍所宝而不弃皈依者:纵人允以整个世界,充满宝石,而须放弃皈依者,不应离弃皈依。 第三种锻炼:为无论何事发生,或病或辛苦、或安乐、欢喜或愁苦, 均应陈设曼达与五种供三宝。 皈依并作召请:“大师,大金刚持,一切佛菩萨,祈请垂听! 惟愿病苦,与一切恶魔及黑业所驱者皆不生。 祈愿安乐,吉祥与贤善。 ”除此,亦宜以朗声诵经,讽诵,及供食子积资粮,以此等为皈依之基本故。 若无助者,勿生邪见,念三宝无加持力,法为虚假等。 当思维当黑业尽时,当感舒畅! 勿作占卜或巫术等,当只作皈依。 第四种锻炼:往何方,当忆念诸佛菩萨,并作皈依,假若明日将往东而行,今日当陈设曼达,并作供养该方向之诸佛菩萨。 又如何作召请? 当于出发时作召请如下:“大师,金刚持,一切佛菩萨,敬请垂听! 祈请寂息人非人所生障碍并令诸事吉祥,自出发之时至达目的地。 ”若不于出发前一日作,即可于出发之时行之。 若于出发后离家园十或七步内,忘作皈依,其戒已坏。 一日心投入皈依,即无能被蒙蔽者。 第五种锻炼:当思维皈依功德,并数数修习。 皈依三宝后以之为愿望之所,并仰之作依怙。 守三宝为唯一皈处,并作召请。 祈请三宝求加持。 思维所表三宝者,无论塑像、雕像、画像、塔或经卷为法身,于礼拜,供养或召请时突然了悟法身自性,为可能也。 纵此不生,礼拜供养三宝能结一缘,来世可成一佛之弟子。 莲师云:无论任何生起,如觉者之功德与喜乐,当思为上师三宝之加持,何种难题与苦恼生起,思为自恶业。 此等断一切黑业者。 总之,若不信赖三宝,而生邪见:如三宝无加持力等,有难离最下地狱之可能也。 措嘉玛白大师言:皈依有何功德? 大师答言:皈依具八功德:一、与佛弟子聚:皈依已,即名佛弟子。 若不皈依,则不入佛弟子之列,纵自以为圣人、大行人或活佛。 二、成一切戒:如别解脱等之器。 反之,若失皈依戒,以之为基之他戒亦毁。 若欲还净,还净皈依戒足矣。 意即于三宝前供养并作皈依即足矣。 受一切戒前亦当作皈依:由一日戒到密咒戒均如是。 故受皈依又名为令成一切戒适合器之因。 三、皈依三宝灭断过往生中积聚之一切业障:意即受共皈依时,障即消减,受不共皈依已,障将完全断除。 再者,当皈依之真感受生起,业障即完全灭断;而只诵之,障即消减。 更且,于一切时,行住坐卧,作皈依,业障即完全灭断,若经常皈依,障即消灭。 四、能具大功德:世间功德如长寿、健康、光彩、尊贵、财富等于皈依后即得。 皈依后亦有无能胜证悟出世间之果。 五、能免人非人之袭击及免此生各障难:更谓真实皈依生起,此生不受人为障碍,亦不为非人如龙及恶鬼所害。 六、一切所愿成就:若皈依之真实感受生起,无能不成就所愿者。 要之,若深信皈处,得一切所愿望,犹如召唤如意宝珠。 七、不堕下道、恶处或邪途。 下道者为地狱、饿鬼、畜牲。 恶处为生无佛法之边地。 邪途指非佛法之见,若欲免入此者,皈依即可矣。 八、最后为疾速得圆满正觉。 更何待说他利益耶? 如云于密咒之大乘教法中,能于即身及生得悟,故当断只须间歇作皈依之邪见,当日夜不断作皈依,即必疾速得圆满正觉。 莲师言:若精勤作皈依,不用修甚多法,能达觉悟之果为不疑。 措嘉玛再白大师言:皈依之正行如何? 大师言:皈依之正行如下。 首以热望思维:愿安住一切众生于圆满觉中,以此故。 当积集资粮,净障与清除阻碍。 以此故,直至觉悟即时作皈依。 随以不散乱诵三遍:一切人中之最胜,十方一切诸佛,我与无边诸有情,直至菩提永皈依。 一切无执之最胜,十方一切诸法,我与无边诸有情,直至菩提永皈依。 一切聚集之最胜,十方不退圣僧,我与无边诸有情,直至菩提永皈依。 此后,以无散乱尽力诵:我皈依佛。 我皈依法。 我皈依僧。 再召请三遍:三宝,祈护离此生诸怖畏。 祈护离下道之怖畏。 祈护免入邪途! 圆满时再诵:功德之根,以此愿为众生利乐故得佛位! 当如是作。 措嘉玛白化身莲师云:受皈依戒之法又如何? 大师言:当顶礼绕行具戒上师,供献鲜花并白言:大师慈鉴。 十方诸佛菩萨鉴。 于此直至无上正觉,我、某甲,皈依人中之最尊,亿万圆满法身佛陀。 皈依离执之最胜,大乘之教法。 聚集之最胜,不退转圣菩萨之僧众于诵三遍后即得戒。 顶礼散花。 如上修习,精勤作皈依。 此如外皈依之受与其修法。 措嘉玛白大师言:皈依后如何得保护? 大师言:凡正确修习,如上皈依,必为三宝所护,以此故,若惧堕于邪途,欲与正道,必能过之者也,亦必能于此生之怖畏得依怙。 若皈依之功德生起,即不满足之停止,功德即续增长。 当以心中生起之功德积聚资粮及消除诸障,若此精勤得生起,更多之功德即生。 根器不趋向生起空性,或自生本尊坛城之功德者,仍可以皈依积集资粮与除障。 或质疑,如皈依并得保护,若如是者,乃谓诸佛现前,并带领众生者欤? 答为诸佛无能以其手带领众生出轮回。 若能者,诸佛以其大悲与方便,早已无余解脱一切众生矣。 或再问,何谓得保护耶? 答谓各各以其修法得保护。 若皈依于自生起,即不用修他法,无法不为三宝所护佑者。 犹如具最胜保镖,即必无惧者也。 如是莲师向措嘉玛解脱外皈依之法。 发布时间:2021-03-20 14:24:10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5:0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1622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