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内容: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是魔境。 你要贪着于它,你就着魔了。 看起来你很正常,你的法身慧命已经不能起妙用了,所以说你着魔了。 怎样在这些五欲六尘的魔境和烦恼业障的痛苦之中,去生起甚深的般若智慧的证悟呢? 只有在这些惑业外境之中生起了甚深般若的证悟,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世间道中得解脱,得成就。 怎么修? 《圆觉经》上有很透彻的开示,告诉我们要真正地在世间道中得解脱,要生起甚深般若的证悟的话,要按照四个步骤来修行,四步的功夫,粗的功夫,细的功夫和微细的功夫,和极微细的功夫。 粗的功夫是什么?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在任何时候,我们的心都不会去攀缘外境,就不起妄念。 但是我们怎么做呢? 回光返照,返闻闻自性。 舍识用根,用六根的根性来照见它,而不要用六识去分别它。 用六识分别它,你一分别,你就执着,你就起贪嗔,一起贪嗔就造业了,你就流转生死了。 所以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这个是第一步的下手功夫。 下手很重要,第一步对了,后面都对了。 第一步走错了,步步都错,所谓从初一错到十五,那你修很久,你也没有成就。 这个是下手功夫,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你都不攀缘外境,心不起妄念,不着相,这是第一步的功夫,不着相。 但是还不究竟,不着相是不是能够离相呢? 不能离相。 要不着相,不离相。 所以不离相,第二步就说什么?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这是第二步修行功夫。 为什么不息灭呢? 你知道吗? 因为你不可以离相,这个相,它就是真如本体的显露,你要离相,要把这个相离掉,那就是法尘分别影事,所以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妄心不要息灭,为什么不息灭? 因为你息灭妄心的念头,还是妄念,就算你能够把妄念压住,也只是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所以其实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不要息灭它。 怎么办? 你只要不跟着妄念跑,不放纵它就好了。 这个是第二步的修行功夫,不压它,也不随它,不会压制它,也不会跟着它跑。 跟着它跑是凡夫;压住它是小乘,是声闻、缘觉。 第三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妄想境,开悟的人明白,这个世界,一切种种都是妄想境。 一切有相的人、我、众生,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鸟虫鱼,这一切都是妄想境。 为什么? 因为都是妄想所蕴积的。 无明为风,执着就为金,知见为火,爱欲为水,这样,世界就现起来了,所以知道这个都是妄想境,都是妄想所蕴积的。 因为我们不认识,不能够体认真如自性,所以就无明妄动;一念无明妄动就觉上生明;觉上生明以后,明什么东西呢? 就有一个境界给他去明,就产生了境界相,所以就产生了妄想境。 这个呢,《大乘起信论》讲得很完整,很详细。 为什么住妄想境而不加了知呢? 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明了了,怎么样? 虽然它相是妄想境,但是它体性,还是真如体性,相是妄的,体是真的,所以我们不加了知,明白这个妄想境都是真心所显现的,就好像无水就无波,没有水就没有波浪,本体都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所以我们对妄想境不加了知。 就是说妄想境,我们知道它已经是虚幻的,就不会去分别取舍,不分别取舍妄想境的好恶美丑,就是不加了知。 这个是微细的修行功夫。 第四步的极微细修行功夫,就是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我们对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的这个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我们的心,平时凡夫的心,总是处在二元对立的概念里面,我分别他是男的,她是女的;他胖,他瘦;总在分别这些,这个总是处在二元对立的,好像真与假,有与无,高矮胖瘦,种种的相对法之中。 这个都是我们的分别念,分别心在作怪。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一切事物都是一真法界所流出来的,无不从此法界流。 所以我们现在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就是无不还归此法界,都是从一真法界真如自性流出来的,都是大圆觉海里面的浪花,所以我们不要去分辨它真与假,知道它都是真如自性的显现,所以我们于无了知,不辩真实。 这个四句连贯起来,就可以开示我们,如何在生活中间,在环境中间修行,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这个是《圆觉经》上的开示了。 发布时间:2021-10-16 01:44:27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5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3431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