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梦参老和尚:世间事不必求,修为所至,不求自得 内容: ◇三皈依开示◇听经闻法  当愿众生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有了智慧,世间一切的现象,你能忍受得了。 譬如别人以非理辱骂你,非理骗你钱,骗你一两百万,乃至骗你倾家荡产,你能忍受吗? 你要欢欢喜喜地想:“我的业障可消了,他替我消业障。 ”要是有这样的心,你当下就是菩萨,就是佛。 你有没有这样的心? 你虽然不跟他打官司,往往也会抱怨几句:“他太坏了,这个人太坏了! ”这种情况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的,因此,你必须有这种智慧,能忍受。 凡是世间一切种种加害于你的,都能忍受。 第一个观念,认为这是我过去业障所感的;第二是认为这是帮助消业障,促使自己快一点成佛。 你若能这样观想,也就心安理得。 我们皈依佛、皈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既然是无常的,你才能看得破。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困难、我的苦恼,一下子就过去了。 中国的儒教思想有一部份跟佛学很接近,他们劝人的时候就这样劝说:“花开花谢,时去时来,福方慰眼,祸已成胎。 ”眼看着又升官,又发财,一切都顺利,其实你的祸根就在这时候种下了,祸一来了,全部没有了。 我们看过去历史上,考上状元,一帆风顺,一直当到宰相,官当到顶品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下子,或者得罪同僚,或者得罪皇帝,下头这么一攻击他,上头这么一发怒,倾家荡产,你什么都没有,当下就光。 所以,得也别高兴;失了也不要悲哀。 “得何足慕,失何足哀”,得没什么好羡慕的,失了也用不着悲哀。 “得失在彼,敬凭天裁”,这个“天裁”,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你所做的业,业因如何,业果一定如何,因果不爽,自然该受的,你就受了。 你这样来分析,这样来认识,一切事物无常,像幻化一样的,没有一坚固性,你就不贪恋了。 不贪恋的话,你就没有恐怖。 平常这样观想的人,要是丢了什么,或者命没有了,心想:“好了,我再转一段生死吧。 那一段生死我可以升天,我可能到极乐世界去了,可能在来生,我的罪就消了很多。 ”以这种观念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当然会得好处的,因为你不再痴迷了。 感 恩 词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感恩天、地、君、亲、师。 发布时间:2022-03-28 21:27:49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4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4847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