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体光老和尚丨信施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内容: 体光老和尚在青原山这宗门下他也要安居结夏。 安居结夏就是吃饭免衣、上殿不免衣,因为吃饭是热的。 一个免衣,一个分单,不在广单上睡觉了,禅堂外头,廊檐底下,到这些地方去睡觉。 打四板照常都到禅堂打坐,打四板去到外边洗脸,洗了脸到禅堂里穿袍搭衣坐那里,吃口开水。 规定的一个人要吃一片姜,冬吃萝卜夏吃姜。 禅堂里达成一致,要行则行,要坐就坐。 自己要是没有一点功用啊,就是在山里头也是空过。 道场里边还有一点规矩,你在山里边,你想叫人家管你也没人管你,管你作什么呢? 你修行不修行,谁也不管。 道场里不中,道场里边有规矩,上殿有人管,过堂也有人管,管是管,是好事。 因为我们这个习气毛病太重了,习气最重的是我执啊,我这我那的,不能听别人说,只能听别人赞叹。 我们要知道,烦恼就是生死,修行就是净除烦恼。 知识分子修行更难,知识分子的我执特别重,好像是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这个还不是修行,你要是知而不染,这个是修行。 那就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你所知道的,你能够知道的这一切,你不要有染、有嗔、有慢,这个也就是修行啊! 你要是一天到晚烦烦恼恼的,眼睛总看别人不对,不对你就染了。 对不对总想说别人,有了这个染哪,用什么功也用不上,就是常住的大众师父、班首师父怎么样成就也不行。 别人看你是个修行人,他才供养你,他千里万里不管多远,他来就是为了成就你修行,要吃饭穿衣,他才来。 就是说你住在常住里边,常住建立了这一切修道的次序、方法、规格,你要是能遵守这些规格次序,这些安排,那么你是个修行人。 你要是不依这个,随随便便地,你吃这个东西、用这个东西,拿了别个的钱,它这个不空的。 信心檀越他要得到好处,你没修行,没有规矩,你要还。 古人说:信施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这是怎么回事呢? 缘起于佛:世尊带着千二百五十比丘在人间托钵游行,印度那边可能比我们这边热一些,路上也有树,佛叫弟子在树底下歇歇凉,打打坐。 因为吃了饭了嘛,世尊也出了汗,他叫阿难:阿难啊,我这个衣服出了汗,把这个衣服也湿透了,你拿到那个河里边帮我洗一下。 这阿难就拿着佛这个僧伽黎衣到河边去洗,他把这个衣搁到水上往底下摁,摁不下去,用再大的劲,它也不到水里去。 阿难叫了几个人,就这一件衣服,这几个人也摁不到水里去。 佛的弟子目犍连有神通哪,就叫目犍连把这衣服给佛洗一洗。 目犍连用了很大力气,这衣也摁不下去,目犍连神通很大,他就把须弥山拿起来压在这个衣服上面,还是压不下去。 佛看这件衣服这么不好洗,世尊就把他吃饭的这个钵,里面还有一粒米,叫阿难:你把这一粒米放到衣服上,看看能不能行。 阿难把这粒米放到衣上,这个衣沉下去了。 这些比丘就问佛:这须弥山压都压不下去,怎么一粒米就压下去了? 佛就说:信施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看这个样子很严重,不了道,照这个样子,我们都完了,这个饭还吃不得,吃不得还不行,吃不得肚子饿啊。 古人的意思啊,就是赶快修行,不要弄些虚假,遵守戒律,这是警策我们,不要放逸。 虽然没有了道,你还继续在那儿修行嘛,可能这要好一些。 你道也不了,你也不愿意修行,那这个你自己承当! 推,往哪儿推唉? 推给谁唉? 发布时间:2022-05-15 20:51:41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4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526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