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杂阿含经 第十三卷 内容: 杂阿含经 第十三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三○四)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我今当为汝等说法。 初.中.后善。 善义善味。 纯一满净。 梵行清白。 谛听。 善思。 有六六法。 何等为六六法。 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何等为六内入处。 谓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何等为六外入处。 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 云何六识身。 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云何六触身。 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云何六受身。 谓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云何六爱身。 谓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若有说言眼是我。 是则不然。 所以者何。 眼生灭故。 若眼是我者。 我应受生死。 是故说眼是我者。 是则不然。 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 是则不然。 所以者何。 眼触生受是生灭法。 若眼触生受是我者。 我复应受生死。 是故说眼触生受是我者。 是则不然。 是故眼触生受非我。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 所以者何。 意触生受是生灭法。 若是我者。 我复应受生死。 是故意触生受是我者。 是则不然。 是故意触生受非我如是。 比丘。 当如实知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 开发神通。 正向涅槃。 云何如实知见眼所作。 乃至正向涅槃。 如是。 比丘。 眼非我。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彼亦观察非我。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是名如实知见眼所作。 乃至正向涅槃。 是名六六法经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五)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我今当为汝等说法。 初.中.后善。 善义善味。 纯一满净。 梵行清白。 所谓六分别六入处经。 谛听。 善思。 当为汝说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 谓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 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不如实知见。 不如实知见故。 于眼染着。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皆生染着。 如是耳.鼻.舌.身.意。 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不如实知见。 不如实知见故。 生染着。 如是染着相应.愚闇.顾念.结缚其心。 长养五受阴。 及当来有受.贪.喜悉皆增长。 身心疲恶。 身心坏烧然。 身心炽然。 身心狂乱。 身生苦觉。 彼身生苦觉故。 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 是名纯一大苦阴聚集诸比丘。 若于眼如实知见。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如实知见。 见已于眼不染着。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不染着。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实知见。 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故。 于意不染着。 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不染。 不染着故。 不相杂.不愚闇.不顾念.不系缚。 损减五受阴。 当来有爱.贪.喜。 彼彼染着悉皆消灭。 身不疲苦。 心不疲苦。 身不烧。 心不烧。 身不炽然。 心不炽然。 身觉乐。 心觉乐。 身心觉乐故。 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 如是纯大苦聚阴灭作如是知.如是见者。 名为正见修习满足。 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 前说正语.正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 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 八圣道修习满足已。 四念处修习满足。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修习满足若法应知.应了者。 悉知.悉了。 若法应知.应断者。 悉知.悉断。 若法应知.应作证者。 悉皆作证。 若法应知.应修习者。 悉已修习。 何等法应知.应了。 悉知.悉了所谓名色。 何等法应知.应断。 所谓无明及有爱。 何等法应知.应证。 所谓眼.解脱。 何等法应知.应修。 所谓正观。 若比丘于此法应知.应了。 悉知.悉了。 若法应知.应断者。 悉知.悉断。 若法应知.应作证者。 悉知.悉证。 若法应知.应修者。 悉知.悉修。 是名比丘断爱结缚。 正无间等。 究竟苦边。 诸比丘。 是名六分别六入处经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六)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 有异比丘独一静处。 专精思惟。 作是念。 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 作是思惟已。 从禅起。 往诣佛所。 稽首礼足。 退坐一面。 白佛言。 世尊。 我独一静处。 专精思惟。 作是念。 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尔时。 世尊告彼比丘。 谛听。 善思。 当为汝说。 有二法。 何等为二。 眼.色为二。 如是广说。 乃至非其境界故。 所以者何。 眼.色缘生眼识。 三事和合触。 触俱生受.想.思。 此四无色阴.眼.色。 此等法名为人。 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少/兔]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又如是说。 我眼见色。 我耳闻声。 我鼻嗅香。 我舌尝味。 我身觉触。 我意识法。 彼施设又如是言说。 是尊者如是名。 如是生。 如是姓。 如是食。 如是受苦乐。 如是长寿。 如是久住。 如是寿分齐。 比丘。 是则为想。 是则为志。 是则言说。 此诸法皆悉无常.有为.思愿缘生。 若无常.有为.思愿缘生者。 彼则是苦。 又复彼苦生。 亦苦住。 亦苦灭。 亦苦数数出生。 一切皆苦。 若复彼苦无余断。 吐尽.离欲.灭.息没。 余苦更不相续。 不出生。 是则寂灭。 是则胜妙。 所谓舍一切有余.一切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 三事和合触。 触俱生受.想.思。 此四是无色阴。 身根是色阴。 此名为人。 如上说。 乃至灭尽。 涅槃。 缘意。 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 触俱生受。 想.思。 此四无色阴.四大。 士夫所依。 此等法名为人。 如上广说。 乃至灭尽.涅槃。 若有于此诸法。 心随入。 住解脱不退转。 于彼所起系着。 无有我。 比丘。 如是知.如是见。 则为见法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七)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 有异比丘独一静处。 专精思惟。 作是念。 云何知.云何见。 名为见法。 思惟已。 从禅起。 往诣佛所。 稽首礼足。 退坐一面。 白佛言。 世尊。 我独一静处。 专精思惟。 作是念。 比丘云何知.云何见。 名为见法。 今问世尊。 唯愿解说佛告比丘。 谛听。 善思。 当为汝说。 有二法。 眼.色。 缘生眼识。 如上广说。 尊者。 如所说偈缘眼.色。 生不正思惟。 生于痴。 彼痴者是无明。 痴求欲名为爱。 爱所作名为业。 如是。 比丘。 不正思惟因无明为爱。 无明因爱。 爱因为业。 业因为眼。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是名有因缘.有缚法经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三五)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我今当为汝等说法。 初.中.后善。 善义善味。 纯一满净。 梵行清白。 所谓第一义空经。 谛听。 善思。 当为汝说云何为第一义空经。 诸比丘。 眼生时无有来处。 灭时无有去处。 如是眼不实而生。 生已尽灭。 有业报而无作者。 此阴灭已。 异阴相续。 除俗数法。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除俗数法。 俗数法者。 谓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如无明缘行。 行缘识。 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又复。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无明灭故行灭。 行灭故识灭。 如是广说。 乃至纯大苦聚灭。 比丘。 是名第一义空法经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三六)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喜行。 云何为六。 如是。 比丘。 若眼见色喜。 于彼色处行。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喜。 于彼法处行。 诸比丘。 是名六喜行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三七)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忧行。 云何为六。 诸比丘。 若眼见色忧。 于彼色处行。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忧。 于彼法处行。 诸比丘。 是名六忧行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三八)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舍行。 云何为六。 诸比丘。 谓眼见色舍。 于彼色处行。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舍。 于彼法处行。 是名比丘六舍行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三九)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常行。 云何为六。 若比丘眼见色。 不苦.不乐。 正念正智舍心住。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是名比丘六常行佛说是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四○)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常行。 云何为六。 若比丘眼见色。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 世间难得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四一)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常行。 云何为六。 若比丘眼见色。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 世间难得。 所应承事.恭敬.供养。 则为世间无上福田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三四二)如是我闻一时。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常行。 云何为六。 若比丘眼见色。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 当知是舍利弗等。 舍利弗比丘眼见色已。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 不苦.不乐。 舍心住正念正智。 舍利弗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故。 世间难得。 所应承事.恭敬.供养。 则为世间无上福田佛说此经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发布时间:2022-07-28 05:19:01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41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5895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