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别译杂阿含经 第十四卷 内容: 别译杂阿含经 第十四卷(丹本第十卷初准)失译人名今附秦录(二六九)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尼山中。 有一天女。 名求迦尼娑。 本是波纯提女。 光色倍常。 于其夜中来诣佛所。 威光晖曜普照此山悉皆大明。 顶礼佛足在一面坐。 即说偈言口意宜修善  不应作诸恶身不以小恶  加害于世间观欲空无实  修于念觉意设自不乐苦  莫作损减业尔时世尊赞天曰。 善哉善哉。 如汝所说口意宜修善  不应作众恶身不以小恶  加害于世间观欲空无实  修于念觉意若自不乐苦  莫作损减业时波纯提女闻佛所说欢喜顶礼。 即于坐没还于天宫(二七○)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阿难告诸比丘。 我今欲演四句之法。 咸当善受至心谛听忆持莫忘。 云何名为演四句法口意宜修善  不应作诸恶身不以小恶  加害于世间观欲空无实  修于念觉意若自不乐苦  莫作损减业时有一婆罗门。 去阿难不远。 闻说斯偈即便思惟。 如此偈义义味深远。 非是人作。 必是非人之所宣说。 当往问佛。 作是念已。 时婆罗门即诣佛所问讯已讫。 在一面坐白佛言。 瞿昙。 我从阿难闻说此偈如我思惟。 此偈句义非人所作。 佛告婆罗门。 实尔实尔。 实是非人之所宣说。 非人所造。 我于往时在王舍城耆尼山中。 求迦尼娑天女。 来诣我所顶礼我已。 在一面坐即说斯偈。 而斯偈者实非人说。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 欢喜而去(二七一)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尼山中。 时求迦尼娑天。 本是波纯提女。 身光晃曜犹如电光。 淳诚至信归依三宝。 来诣佛所在一面坐。 以此光明普照此山悉皆洞然。 求迦尼娑天女。 即说偈言我今以种种  赞咏佛法僧今但略宣说  随意所乐足口意宜修善  不应造众恶身不以小过  加害于世间观欲性相空  修于念觉意若自不乐苦  莫作损减业尔时世尊告天女言。 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 求迦尼天女。 闻佛说已欢喜顶礼。 于此处没还于天宫(二七二)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毗舍离北猕猴彼岸精舍之中。 时波纯提天女。 拙罗天女。 光色倍常。 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 时此二天女放大光明。 遍照猕猴及毗舍离悉皆大明。 时拙罗天女。 即说偈言世尊婆伽婆  无上等正觉在于毗舍离  住于大林中求迦尼娑天  并及于拙罗波纯提女等  稽首尊足下我住昔曾闻  能善称说法牟尼世尊者  今现在演说诸有生讥毁  如斯深法者是则名愚痴  后必堕恶趣有能赞圣法  成就具于念是名有智者  后必生善处时求迦尼娑天女。 复说偈言口意宜修善  不应造众恶身不以小恶  加害于世间观欲性相空  修于念觉意若自不乐苦  莫作损减业尔时世尊告天女言。 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 时天女等。 闻佛说已。 欢喜而去(二七三)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 于其夜中来诣佛所。 威光大明遍照祇洹。 顶礼既已退坐一面。 而说偈言不触者勿触  触者必还报以如是事故  不应妄有触若非津济处  不应作渡意尔时世尊。 以偈答曰可嗔而不嗔  清净无结使若欲恶加彼  恶便及己身如逆风扬土  尘来自坌身欲以嗔加彼  彼受必还报是二并名恶  两俱不脱患若嗔不加报  能伏于大怨尔时天复以偈赞言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久弃舍嫌怖  能度世间爱尔时此天说此偈已。 欢喜而去(二七四)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 光颜炽盛容色殊常。 来诣佛所顶礼佛足。 在一面坐。 而说偈言孾愚少智者  造于诸恶业为已自作怨  后受大苦报尔时世尊。 以偈答曰所作业不善  作已自烧煮愚痴造众恶  受报悲啼哭天复以偈赞言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久弃舍嫌怖  能度世间爱尔时此天说此偈已。 欢喜顶礼还于天宫(二七五)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 威容光赫颜色殊常。 来诣佛所。 既顶礼已。 退坐一面。 而说偈言不以言说故  得名为沙门此实趣向道  成就坚履迹若有勇健者  能深修禅定获得于解脱  坏于魔结缚作及不作业  二俱称实说诈伪无诚信  智者所弃捐己身实无得  虚赞以自憍诈伪虚诳说  世间之大贼尔时世尊。 以偈答曰不显己功德  不知他心行知已复涅槃  能度世间爱尔时此天闻佛偈已。 而白佛言。 我于今者实有罪过。 唯愿听我诚心忏悔。 时佛默然。 天复说偈言我今说罪悔  汝不受我悔怀恶心不善  不舍于怨嫌世尊以偈。 复答天曰说罪言忏悔  内心实不灭云何除嫌隟  云何而得善天又说偈重问曰人谁无[亿-音+(夫*夫)]过  人谁无误失何谁离愚痴  何谁常具念尔时世尊。 以偈答曰如来婆伽婆  正智得解脱彼无诸[亿-音+(夫*夫)]过  亦复无得失彼已离愚痴  能具于正念天复以偈赞言我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久弃舍嫌怖  能度世间爱尔时此天。 说此偈已。 欢喜而去(二七六)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 尔时提婆达多友瞿迦梨。 往诣佛所在一面立。 佛告瞿迦梨。 汝于舍利弗有缘莫生嫌想。 舍利弗目连。 净修梵行心意柔软。 汝莫生嫌根。 长夜受诸苦恼。 瞿迦梨言。 我信佛语。 我随于佛。 然舍利弗目连。 实有恶欲。 恶欲于彼实得自在。 彼随恶欲。 佛复告瞿迦梨。 汝今勿于彼二人所生嫌恨心。 如是至三。 而瞿迦梨虽闻佛言。 恶心不改舍佛而去。 去佛不远身生恶疮。 初如芥子。 须臾之顷犹如豆许。 复渐长大如毗梨果身体烂溃脓血流出。 身坏命终堕大莲华地狱。 时有三天光色倍常。 于其夜中来至佛所。 顶礼佛足在一面立。 第一天白佛言。 世尊。 瞿迦梨是夜命终。 第二天言。 堕大莲华地狱。 第三天即说偈言心念疾于风  乱想多草木天复以偈赞言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嫌怖久舍离  能度世间爱尔时此天说此偈已。 欢喜还宫(二九七)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 威颜晃曜光色殊常。 来诣祇洹赫然大明。 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而说偈言修行何戒行  复作何威仪有何功德力  造作何业行具足何等法  得生于天上愿世尊悲愍  为我开显说尔时世尊。 以偈答曰我今为汝说  汝当至心听诸欲生天者  先当断杀生善修于禁戒  守摄于诸根不害有生类  便得生天上不盗他财物  彼与乐受取断于奸盗心  便得生天上不奸他妇女  度邪淫彼岸自足己妻色  便得生天上为利自己身  亦欲利于彼并为财利故  远离诸放逸实语不虚妄  便得生天上除去于两舌  不斗乱彼此乐出和合语  以此因缘故便得生天上  断于粗恶言谗刺触恼故  吐辞皆柔软闻者生欣悦  以是业缘故得生于天上  除断于绮语不谈无益事  知时而说法便得生天上  若聚落旷野不生贪利想  于他财物所不起愚痴心  便得生天上慈心不害物  不挟怨憎心向于群生类  心无怒害想便得生天上  信业及果报能修信施者  二事俱生信具足得正见  便得生天上如斯众善法  白净十业道悉能修行者  必得生天上天复以偈赞言往昔已曾见  婆罗门涅槃久舍于嫌怖  能度世间爱尔时此天。 说此偈已。 欢喜还宫大地.火不烧  谁赍粮.所愿甚能及车乘  锯陀女.算数何重并十善 发布时间:2022-09-01 12:00:00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3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20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