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内容: 现在有人以时尚佛教作为噱头吸引眼球。 其实,佛教的时尚不是今天才有的。 从释迦牟尼佛最初创建僧团的时候开始,佛教就非常时尚。 佛教的时尚体现在思想上,佛教的思想是时代潮流的先锋。 在当时的古代印度社会,种姓制度森严,人们按种姓区分高低贵贱。 直至今天,印度社会依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释迦牟尼佛出于慈悲的本怀,提出一切众生平等的观念,他告诉我们众生都具有佛性,都能成佛。 在2500多年前世尊的教化中,已经存在平等、自由、民-主这些概念了。 如今,这些内容仍然很时髦。 也就是说,佛陀已经时髦了2500多年。 佛陀一直很时尚。 佛陀的时尚是反世俗的时尚。 古代印度的俗人以留长发、梳发髻为时尚,佛陀却让出家人把须发剃除。 俗人以穿名贵衣服为时尚,佛教僧团把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布洗好、缝好,穿在身上作为袈裟。 俗人以身上挂璎珞、戴花鬘、涂香料为时尚,佛教主张不香油涂身,不著香花鬘佛陀不是为了反世俗而反世俗的,他强调的修行方式都有深刻的含义。 他知道,时尚的外表是虚伪与浮华,而时尚的内涵是纯真质朴的心。 那个与法尔如是的法能够恒常相应的精神境界,才是真正的时尚! 有一段时间,我在《时尚先生》杂志上写专栏。 当时这本刊物的主编王锋提出了软时尚和硬时尚的概念,我很欣赏。 多数年轻人喜欢的是硬时尚,比如国际名牌。 他们以为拥有那些名牌物品就是拥有时尚。 如果经济条件不足以购买名牌物品,他们就把自己打扮得奇异一点,变成非主流,以此作为时尚的象征。 一次,我在旅途中往车窗外边看,恰好看到一位非主流的男孩站在街头,他的头发高耸,大概有一尺半到两尺那么高,结构很复杂。 随行的人对我说:师父,看来他出门之前至少要用两三个小时打理头发,才能有这样的效果。 他花费那么大工夫,就是为了在街上站一会儿给大家看,展示自己的时尚。 但是,他可能不知道还有一种时尚是软时尚。 软时尚是精神和心灵的时尚。 今天,学佛成了一种时尚。 现在很多人已经普遍发现外在的物欲永远不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于是开始追求在心灵层面的纯洁与净化,这就是在追求软时尚。 这种心灵的时尚能够改变精神的面貌,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追求远远比追求物欲高尚得多。 然而,现在也出现了一批小资情调的学佛人。 他们不皈依不受戒,只是到佛教的寺庙里去获得一时内心的宁静,使生活变得更加闲适与充裕。 他们不知道:佛法不是用来点缀生活的,佛法是用来改变生命的。 点缀生活,就是把佛法当作饭后的甜点,作为物欲满足之后更高一层的精神享受,或者在自己精神低糖的时候,用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自己得到一点兴奋和愉悦。 这种生活的点缀不能改变生命的本质,因为这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不是毕生为之奋斗的追求。 古人早就一语道破这样小资学佛的本来面目吃得酒肉饱,来寻僧谈禅。 说得难听,就是拿佛法来消食。 如果大家只是把学佛当作生活中的一次歇脚,只是把柏林禅寺当成一个小小的驿站,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们要明白,真正的学佛是改变自己的内心,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最核心的目的在此。 发布时间:2022-09-05 12:15:53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3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23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