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法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个字就能概括 内容: 在未讲五戒条文前,先告诉大家一则因缘故事,这就是谈到戒的精神。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盲眼比丘病了,他想缝补袈裟,瞎了眼嘛! 就算勉强可以缝,可是怎么穿针呢? 盲眼比丘就说:“那位*萨要修福,代我穿针? ”其他比丘都出去托钵了,没人答应。 世尊就说:“我来帮你穿。 ”盲眼比丘眼睛虽然瞎了,耳根还明了是世尊,“世尊啊! 您老的福报早已圆满了,还要修福吗? ”“不错! 我的福报是圆满,但我不舍这种福。 我的福之所以圆满,都是从这些微小的福聚积来的,所以我很珍贵、很珍惜。 没人做我来做,我要求福! ”你看世尊福报圆满了,还抓住机缘不舍穿针之福,何况我们凡夫? 大家听了,不但大福要修,小福也不要舍,这就是戒的精神——应当要做的,你不做就犯戒,这是讲善的方面。 恶的方面怎么讲呢? 当然一切恶都要断。 因此,“戒”之一字的定义,不是叫你单方面的戒恶——诸恶莫作;更重要的是要你众善奉行——大善要做,小善也要做。 如果你大善做不到,就要从小善下手,慢慢积功累德,到你有福报时就能行大善。 舍了小善不做、小福不积,好高骛远,那会有大福报? 佛家讲戒,固然你不能作恶,还应当积极修善;作恶是犯戒,不修善更是犯戒。 佛戒无量无边,但纲要不出身口意三业、善恶两方面,造恶是身口意在造,修善也是身口意在修。 那要如何持戒? 就是应当做的要做,不应该做的恶业,大恶业不能做,小恶业也不要做。 犹如浮囊渡海,不能有破洞。 小恶业日积月累做多了,就变成了大障碍,凡是恶都是苦的根源啊! 所以首先要止恶再来行善,恶不止来行善,善业被恶业*蔽了,也得不到善果;好像碗筷、手不清洁,煮出饭来,不但吃了得不到好处还有害处。 大家要把戒的定义认清楚,“戒”消极来说,是要防非止恶;积极来讲,是要止持并——恶要停“止”,善要奉“持”。 为了利益人,也为了利益自己,要服务人,服务人你自然就有福报。 *萨道是向众生中求,所以我们学道要多结人缘。 要依什么方法才能达到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呢? 就是依这个戒。 如何众善奉行? 就是勤修戒定慧;如何诸恶莫作? 就是禁止杀盗淫。 如何降伏杀盗淫? 那就要修戒定慧。 要想戒定慧圆满,杀盗淫一定要断得清清净净;不断清净就没有戒,没有戒,那里有定有慧? 没有定慧,这个人多么苦恼! 你想有福有慧,那就好好持戒。 有了戒就有定,有定就有慧。 谁不想有福慧? 要想福慧圆满,要依戒;要想不受诸苦,要依戒。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其实只要八个字就能概括,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浓缩成精华就是一个“戒”字。 诸位为什么要来受*,现在明白了吧! 我真为你们高兴啊! 只要你们戒诸恶,只要你们戒懈怠懒惰,勤修众善,那就福慧都有了。 有了福慧人人尊敬你,那你是多么高贵啊! 这样的大好处,祝你们要得到。 诸位要注意! 我们固然想要断恶来修善,但想断恶就那么容易断吗? 如何才能断恶呢? 实实在在要修善才能断恶喔! 这要勉励、要努力。 如果恶业断不了,那是你善业少,只要多多地修善,善业圆满,恶业就断了。 诸位多少都知道念佛的好处,念佛是要断贪瞋痴三毒、妄想,可是想不打妄想就不打了吗? 你愈是不想打妄想,它愈是污浊邋遢天南地北地想。 那有什么办法呢? 还是多多地念佛,佛功德有了,心自然平静。 现在心地降伏不了时,不要理它,你多多地念佛;业*如何地深重,不要理它,你多多地修善。 这是彻底究竟的办法。 诸位来受*,想要把戒守好吗? 靠自力不容易,我们要多念佛求佛陀加被。 如何把佛念得好呢? 这要持戒来辅助。 所以,要持戒,佛才能念得好;要念佛,戒才能持得清净。 持戒念佛如鸟之两翅、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这点受*的人要明白,念佛的人也要明白,因此我们讲戒的时候,不要忘了讲念佛;讲念佛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讲戒。 发布时间:2022-09-23 15:15:57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3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391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