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02、《禅净圆融》摘录 内容: 《禅净圆融》 萧平实等 述著目    录*******序 文 *******第一章 略说祖师禅第一节 缘起 …………………………………………………001第二节 祖师禅即是般若--智慧………………………………003第三节 略说般若禅  …………………………………………008第二章 略说净土法门第一节 净土略说 ……………………………………………013第二节 念佛略说 ……………………………………………015第三节 一切佛子皆应念佛 …………………………………017第三章 禅净简择第一节 禅--在堪忍世界求悟 ………………………………020第二节 净土--求生极乐世界 ………………………………022第三节 禅净法门之速行道与缓行道………………………023第一目 于堪忍世界学佛是速行易行道 …………………023第二目 于堪忍世界学佛是缓行难行道 …………………026第三目 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难行道 ………………029第四目 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速行易行道 ………………031第四节 禅净法门之简择 …………………………………038第四章 学般若禅须知…………………………………………040第五章 求生净土须知--为求生极乐世界者说 ………………045第一节 莫诽谤贤圣与正法…………………………………045第二节 如何发起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 …………048第三节 三品九辈摄受之根性与证果………………………050第六章 禅净圆第一节 净土一门亦摄圣道门………………………………055第二节 不可废禅而独尊净土法门…………………………057第三节 不可废净土法门而独尊禅法………………………059第四节 不可离经而独尊净宗诸祖…………………………060第五节 学禅应求证悟………………………………………062第六节 悟后应求生极乐世界………………………………064第七节 发愿悟后广度众生者应求生极乐世界……………065第八节 学禅者不应排斥净土法门…………………………066第七章 尊师重道方能禅净圆…………………………………069第八章 禅净圆融讲后即席问答………………………………071第九章 禅与净土答客问………………………………………103附录一 师尊而后道显--恭录《善恭敬经……………………125附录二 禅净双修见道实例三  ………………………………133附录三 智者大师四教判果之摘………………………………157禅 净 圆 融萧平实 著序大乘宗门正法之弘扬,自古惟艰,非独今日。 若演示教门,依文解义,能以意识思惟得解者,众生多能理解信受,故护持者众。 若专弘扬宗门正法,佛子虽众,能信受者百中无一;利根淳厚者少故,聪明尚慢者多故;善根福德者少故,性障深重者多故。 自古以来多有祖师见道后,出而弘扬宗门正法,然顺遂者少,阻逆者多,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 每有祖师因此求生释迦世尊、弥陀世尊之实报庄严土莲花化生,或生弥勒内院。 舍报乘愿再生此五浊恶世者转渐稀少,是故愈近法灭之期,宗门正法之弘传愈形困难。 真悟之同道愈来愈少,解悟错悟之人愈来愈多,众口烁金,群起围攻,真悟之人少有奥援,处境惟艰,如佛预记,丝毫不爽。 此乃众生福薄障重所致,不得怨怪祖师不来。 末学弘扬宗门正法亦复如是,荜路蓝缕,步步艰难,必须忍辱负重,方能稍有所作。 外有不明内情之人随退转之人以道听途说而施人身攻击,内有少数性障深重之同修各执己见,处处掣肘。 过去世之历史,今生一再重演。 此虽宗门家丑,吾亦不惧错悟无智之人藉此对吾作人身攻击,故不避讳隐匿,仍依过去之作风而公诸于世,令知末法现象本来如是,不应怨叹诸祖乘愿再来者渐少。 众生若能虔诚供养三宝,广修福慧,消除见慢,得度因缘具足时,诸祖必然乘愿而来。 若不向自身三业净修而多疑见慢者,怨叹末法时诸祖不降,复有何益? 世尊大慈大悲,以三界导师之尊,降生于此五浊恶世,与刚强少福众生周旋同住,末学多生以来不断效法学习。 惟千年弘道,见诸同修与千年前无有多少差异:多疑者、尚慢者、矫辩者,时至今日依然多疑、尚慢、矫辩,以致迄今末能见道,仍如往昔不信末学,虽有名声、财富、眷属,难了生死。 复有部份人,信不具足,仍如昔世不能安忍如来藏之无生,乃因月溪法师邪见著作之恶缘,弃如来藏如敝屣,而追求执著有境界法、有所得法中之妄心为真,失无生忍。 因此亦障碍不明内情之人,却步不前,不敢修学宗门正法,令人不免感叹众生福薄如是。 复以宗门正法极难证悟,若无真善知识指导,欲求悟道,难逾登天。 末学此生破参虽易,然观诸同修悟道过程,若非末学施设无相念佛功夫及诸善巧方便使其成就看话头功夫,并开导正确知见方向,欲求见道,极难可得。 我诸同修颇多利根之人,尚且如是,一般佛子欲求见道,其难倍增,不言可喻。 《大集月藏经》佛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道绰禅师云:“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性,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又云:“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末有其分。 ”印光大师亦再三开示此土见道修道极为困难,鼓吹念佛求生极乐,末学如今深感的其言真实,无有丝毫怀疑。 窃惟末法之世,佛子既无禅定功夫,不能伏惑;复因障重疑深,即使见道真实,唯有见地,难断思惑,少诸解脱功德受用。 复思明心极难,见性又复倍难。 此土众生至末法时,聪明无智、见慢深重、寡信多疑者甚多,“不能信离诸觉观第一义谛”之如来藏,若为明示,即生诽谤。 末学再三指陈悟道之途,复以许多同修之见道报告,显示破参及见性之过程,寡信众生犹未之信,况能修学、悟无生忍? 为有上述诸情,一则感叹此土众生福德浅薄、多疑寡信、刚强难化;二则思于佛子再作利益,乃倡禅净圆融之说,鼓吹禅子求生极乐。 仰惟释迦世尊及弥陀世尊大慈大悲大愿深思,使我禅子因往生极乐净土故,或速除性障早得解脱、或速明心证无生忍、或速证无生法忍得意生身,而得乘愿不离极乐回入娑婆,以大悲心暨大威德而住持世尊正法,此乃末学提倡禅净圆融、弘扬禅净双修法门之缘起。 伏愿佛子善自体解,禅净互摄,圆融修持。 莫再以禅毁净、以净非禅,四众凝聚诚心,护持世尊正法,冀使末法中一发所悬之宗门正法命脉,得以绵延不断。 兹因情移势易,不得不改变多生以来之愿力,乃对众宣示:我萧平实,谨以护持及弘扬诸佛宗门正法之功德,迥向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速证无生法忍,不违安养世界而回入娑婆住持宗门正法,仰惟 释迦牟尼佛及 阿弥陀佛,此遣彼迎,圆满我愿! 南无大慈大雄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菩萨戒子 萧平实 谨序时惟西元一九九六年隆冬*************************************再 版 序《禅净圆融》初版五千册,于西元一九九七年七月起发行;于今将届二年,应须再印,乃予重阅,发觉应予重新排版,改以再版发行,其故有五:一者本书原系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极口语化,本无出书之意,后因普眼法师及刘碧丽师姊之发心整理成篇,乃予发行。 今日依道种智重新检阅,发现有小部份细节应稍予修正;并应于智者大师四教判果之小谬,而就初见道修至初地通达之过程加以补述,佛子方能明解别教七住初见道菩萨与初地见道通达位菩萨之差异,则易迅速进道,不以开悟为足。 是故不应以原版重印,应予修正及补叙后改版印行。 二者初版中对于他人之推崇,于今简别之后,发觉余于昔年误信他人之极力推荐,末经亲自证实便予取信推崇,实有大过。 今既察觉言过其实,应予删除;尔后皆应亲自证验真实后方予取信。 三者初版附录一中,传敬师姊所编《师尊而后道显》等典故立意虽佳,然因彼与元览居士交往密切,信受其言;今者自之所言而自悖之,不宜复留彼文于此书中面世,已失“传敬”之旨故,应予删除,唯保留佛说《善恭敬经》以贻佛子。 故应重新排版,改以第二版印行之。 四者为欲彰显眼见佛性及明示眼见佛性必须定力,故另选择三篇见性之见道实录附录于内;令末法佛子知悉见性必须定力之道理,远离一般佛子以知解佛性为见性、堕于妄知妄觉之中,而倡言佛性不能眼见等谬说。 佛子若信此三篇见性实录,能如实修学定力故,终能眼见佛性,便信《大般涅槃经》佛说眼见佛性为诚实语,获得眼见佛性之功德受用。 今以改易见性实录故,应须改版。 五者本书初版乃正智出版社之首次出书,编排经验不足,致使读者阅览时多所不便,今予重新排版,并改以七十磅道林纸印行,便于读者反复阅读,故应改以第二版印行,不宜初版作第二次印刷。 以此五缘,本书应予重新排版印制,因述改版缘由如上。 兹以二年来世尊之加持,令余道业增长迅速,乃重新回向曰:谨以护持及弘扬大乘正法功德,以及此界所证无生法忍道种智功德,回向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速证“如幻三昧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不违安养世界而回入娑婆,住持大乘了义正法,尽未来际;仰维释迦牟尼世尊及 弥陀世尊、此遣彼迎,圆满我愿。 大乘末法孤子 萧平实西元一九九九年初夏序于喧嚣居*****************************************《禅净圆融》附禅净双修见道实例(三则)见道报告--第一则见道报告 受业弟子 德光 谨述 88. 11. 6. 一心顶礼  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顶礼禅三期间诸  佛、菩萨、护法龙天一心顶礼法身慧命父母  上平下实 和上一心顶礼禅三期间诸  护三菩萨弟子于民国六十七年大学三年级自学校社团开始接触佛法,首先以念大悲咒为主。 每天固定念二十一遍,其余有空时就念,就寝时也念,其精进结果,能与人交谈时,心中仍清清楚楚念大悲咒每一句(按此为忆佛成熟征兆),唯自认不是究竟(回想起来真是无智慧,不知转折可以悟入),改以念阿弥陀佛圣号,并且在研究所毕业前曾参加二次精进佛七。 在这期间有感各道场对弘法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未明告学子修行之次第及方向,故专修持名念佛,但是仍感念佛不得力,浑浑沌沌过了十几年。 直至八十二年下半年,大姊因在 萧老师处共修,特意给我无相念佛一书,并交待要看完。 当时一看书名,又认为是台湾佛教众说纷纭之学者著作,故不以为意束之高阁。 二星期之后,大姊再次交待要看,不得已再拿出阅读,一阅之下竟如获至宝赞叹曰:“从未见过对修行次第及方向说得如此详细者,唯 萧老师也。 ”自此加 入共修终不悔,直认为此是黑暗中明灯,指引弟子往正确方向走。 参加共修期间,在 萧老师处获得正确佛法知见;于禅修班交换忆佛心得;在家中殷勤礼佛以培养定力。 并于八十四年十一月报名参加禅三,虽侥幸录取,但仍担心是否能破参。 于禅三期间,虽然主三老师巧设许多机锋及公案说明,于第三天上午仍未参出答案,此时正如 萧老师所说:“如丧考妣”,苦闷非常。 遂于下午重新思惟整理,理出一个方向:以娑婆世界众生身根猛利及00下手(即以0000参究何者为真心),正巧主三老师看见,告之方向对了,当时喜悦非常,全心参去,甚至礼佛时之融入,主三老师亦赞叹勇猛。 于晚斋动筷咀嚼时若有所触而哭,但仍不知其所以然。 晚斋结束,回大殿放香后,主三老师垂询参究情况,答以“想大哭一场”。 主三老师回答:“那就哭吧! ”遂于大殿大哭一场(走笔至此眼泪夺眶而出,久久不能自已,遂暂停笔)。 之后主三老师交待弟子打手印(走笔至此眼泪又夺眶而出),一会儿,主三老师要弟子礼佛,于00时以竹如意在掌心戳曰:“这就是真如。 ”当时弟子仍不解其意,待晚上开示时,一看昨晚黑板所写公案,一念慧相应,方知师已明言,大叹曰:“原来只在本人0000中。 ﹂次日,主三老师要弟子喝茶更深入体会真如后,并呈所得,弟子照办并通所得,幸获主三老师更细腻指导。 此次禅三得蒙主三老师慈悲印可破本参,但因题目尚未整理完毕,无法到外面看话头。 此次明心于思惟整理中,另有其它体会如下:一、真心不是遍满虚空,而在吾人色身内:闭眼思惟整理时,妄心可清楚发现真心在吾人色身内,张眼观之,真心亦非在虚空中,故真心确实在吾人色身内。 后于成唯识论中获得印证。 二、可清楚比较真妄心之大小:虽然其心无形无色,但两者还是可以比较;妄心就好像媳妇儿躲在墙脚下,只住在脑中,而真心遍满全身。 此在以后上成唯识论时, 萧老师曾提起而获得印证。 第二次禅三时(八十五年三月)仍因定力不够,虽已参出佛性之答案,却以妄心能知能觉之觉受为佛性,成为佛性解悟,仍未眼见佛性。 因第二次禅三末过关,所以在第三次禅三(八十五年十一月)报名前,专心礼佛及看话头,重复进行。 礼佛时全心融入,竟能清楚了知念之前头相续不断(即念头等流流注,一明一暗进行著)。 并于禅三前几天有征兆出现,但不持久:于看话头时,竟然所看之景物与心为二心,境归境,心归心二种情况。 吾告之大姊,答之方向对了,继续下去,于是信心大增,专心礼佛看话头。 在第三次禅三期间之前三天,虽然主三老师使用诸多机锋及方便,仍无法一念相应眼见。 然于最后一天上午看话头时,发现非常轻松,且景物逐渐超然独立于心外,不久心中出现一团橘色圆物,此是幻相,然真正话头亦随之出现,就更专注看下去,不久竟然泪下,也不知为何而哭。 哭罢后就下楼盥洗,盥洗后,正巧一阵风吹来,全身毛孔觉受与平常不一样,且看景物时有重影模模糊糊不清楚。 吾将体验上告监香,监香答云:“勿被境所转,继续下去。 ”不久主三老师召唤弟子小参,弟子将其过程及体验禀告,主三老师即指导后续思惟方向,然因不知其所以然,无法整理出头绪。 午斋后主三老师引弟子至小参室,以看树叶为例,反观自性,曰:“佛性看见吗? ”答以不见。 不得已,主三老师要求弟子继续拜佛看话头,虽然主三老师在禅三结束前巧设诸多机锋帮助弟子,而弟子实无智慧不知转折,故仍然无法看见。 综合此次禅三虽忆佛比上次进步,但看话头功夫不够。 也因为此次体验,遂于第四次禅三前二个多月,毅然辞去现有工作,每天在家里专心拜佛看话头,遇到拜不下时亦忍著拜下去,话头看不下时亦忍著看下去,曾有数次想放弃,就想到祖师所说:“转换习气种子是痛苦的”,遂含泪重新拾回进行,可谓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走笔至此,眼泪往内吞)。 在第四次禅三时(八十六年十月),主三老师要求弟子放轻松去参,唯因以往忆佛、看话头时均极紧绷著,故无法完全放轻松参去,虽有主三老师巧设机锋引导,仍无法悟入。 幸赖两位监香老师、纠察、护三们巧设方便及解说,使弟子有所体悟,刹那见到那个不动的(真心)并思惟整理。 于晚寝后,礼拜主三老师,敬呈所得,主三老师告诫:“勿往佛性别相转,先求佛性总相为何? 又如何见? ”弟子仅能答出部份,犹不能见。 主三老师指示继续参究。 次日早斋后,于经行中,深深体会脚底接触地板刹那刹那生灭中,见到真心与妄心同时并行交织著,如同主三老师于后教我特殊机锋(两手十指张开前后交叉上下进行(一样,遂很肯定。 于午斋前,护三们在眼前及声中施设方便,使我更加确定无误勇于承担。 午斋后,主三老师要求弟子拜佛半小时后,至外面轻松看话头,看完入内拜佛半小时后洗澡体验佛性。 乃遵嘱而行,于全心拜佛后看话头。 刚开始尚无所觉,只知道动时均是妄心在运作,那佛性在哪里? 寻呀寻,蓦然一念慧相应:于刹那刹那根、境接触时,真心即配合运作,即是佛性,妄心同时运作(亦即相分、见分同时现起,觉受随后现起。 故佛性不离见闻觉知,但不是见闻觉知。)张眼一看,佛性清清楚楚看见而且历历分明,正如佛示:可以父母所生眼见佛性;亦加祖师所说:“如同一面镜子,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之后入内拜佛、洗澡体会。 澡毕见主三老师以通所得,得蒙主三老师印可破重关,并至大殿佛前感恩礼拜。 走笔至此,回顾弟子从修学佛法到破重关可谓荜路蓝缕,辛苦非常,若非自己精进不放弃、老师慈悲设施机锋及护三们巧设方便,如何能冲破重关(至此眼泪又夺眶而出,因此再次发愿护持正法,弘扬正法永不退转)。 趁缮写见道报告同时,整理弟子修学无相念佛过程之缺点,希已学、未学、当学之佛子借镜,勿再重蹈覆辙。 若仅因此浪费时间犹有悟处;若因此而退失菩提心,则众生何其不幸,痛失一位弘法利生之菩萨呀! 故不假辛劳,检讨自身之缺失与诸佛子共勉。 若诸佛子见我缺失,即可深入了知本人修学过程之荜路蓝缕,其为害之深,岂可不慎哉。 一、学佛应当单纯,莫学世智辩聪复杂化:修学佛法是找出真心,往成佛方向走,而真心无分别,故学佛法后应越来越单纯。 而世智辩聪犹是意识思惟、是妄心,莫将妄心当真心,尽在妄心枝节葛藤上打转,搞得越来越复杂,越转越远。 萧老师亦曾说过:“学人应当学三岁小孩一样单纯化。 ”平常就当如此,禅三期间更当如此,因容易悟入故。 若弟子当时不是依照主三老师开示,舍弃葛藤而单纯化,如何能破本参? 又如何破重关呢? 二、忆佛时专心忆佛,莫一边忆佛一边思惟:礼佛实是最佳培养定力方法,忆佛融入更容易迅速培养定力。 而弟子平常礼拜忆佛时,遇有境起,便作思惟,此法有如下过失:1. 无法融入忆佛之念中以迅速培养定力。 2. 因心专注于境上,容易掉举或散慢,因掉举故心不寂静;因散慢故令心流荡。 因此弟子参加四次禅三,自始至终比他人清楚,为何定力始终无法迅速建立? 若非弟子于第一次禅三全心融入礼佛,蒙主三老师赞叹,又如何于当晚破本参? 若非弟子于第四次禅三礼佛全心融入,又如何一念慧相应、眼见佛性呢? 三、用心意识、往离心意识方向参:此意用七转识向真心参去。 由于弟子平常忆佛、拜佛、看话头均紧绷著,此即落于心意识中,执而不放,无法往离心意识方向参去,又如何破本参? 又如何破重关呢? 故须先舍心意识之执著,方有人处。 四、平常要消除烦恼、习气:若平常不消除烦恼、习气,则忆佛、拜佛时障碍多。 此次禅三前二个多月闭门拜佛及看话头,使我有更深体验。 其实忆佛、拜佛能消除业障使你更轻松忆佛、拜佛。 本师释迦牟尼佛曾经开示“念佛一声,能灭却生死重罪”,何况忆佛、拜佛,能灭却百千万亿生死重罪? 因此忆佛、拜佛实为消除烦恼、习气之一帖良方,再加上平常对境消旧业则修道障碍就少,见道就容易。 若平常不消除烦恼、习气,仅靠忆佛、拜佛做功夫,是蛮辛苦的。 就像此次禅三一样,若当时不能安忍,不继续忆佛、拜佛、看话头,或不能忍受久拜后膝盖疼痛之苦,又如何有今日见性呢? 五、奉劝同修们“忆佛、看话头纯熟后见性较适合”:以本人为例,四次禅三才见性,其中第二次禅三解悟,答案已先知,第三次禅三见性模糊,导致最后禅三前之准备、或禅三中之参究均备极辛苦,而最后见性时之禅悦觉受淡薄至几乎没有,其解脱功德也小。 因此奉劝诸佛子,话头未纯熟前宁可延后见性,以免重蹈覆 辙,后悔莫及。 想想看:古来祖师大德为破本参,踏破多少草鞋犹未得入处,甚至参到死犹未悟,而今汝已明心,多有福报。 延后见性,只是让汝更深入体验,将来更能弘法利生,自利利他圆满,这才是菩萨行。 以上是弟子于见道过程中将其体验说出,酋不敢将其密意于见道报告明白说出。 此外并将自己之缺失形之文字,愿作在学、当学无相念佛之佛子借镜,若诸佛子能善加体察,则吾愿已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2*******************************************见道报告--第二则受业弟子 孙淑贞 谨述 于八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谨以最感恩,最恭敬的心撰写以下报告。 自从接触无相念佛二年半的时间以来,可以说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虽然还不至于完全脱胎换骨。 但那个傲慢、固执、多嫉、瞋心重的“我”也死了差不多啦,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又臭又硬的顽石弯腰、柔软? 每想到这一点就非常的赞叹与感恩 导师的慈悲,能提出这样的方便善巧法门与用功次第,使得连什么是佛 法都不知道的这样一个人能受用无穷。 老师曾问我:“为何能如此信受? ”我不假思索的说:“因为我发现佛法的道理与生活的原则密不可分,透过忆佛与拜佛的用功,烦恼与习气即显露无遗,只要反观自己不做外求,即可发现为人处世的道理,而能将人与事分开处理,事本身无善恶,如果人的情绪不与事混在一起,则天下无难事。 ”烦恼习气时时提醒我要观照清楚:这一次有没有比上一次好一点? 下一次的不当反应希望能再淡一点、早一点观照到。 我家同修与同事慢慢的发现到这个人不可思议的变柔软了,棱角与芒刺不见了! 来学无相念佛并无存心要求明心见性,只感觉到这个法真好,自己可以改造自己,而且身边的一切事物好像都比以前顺眼,随时都很满足;心很清净,对于五欲很自然的不会有强烈的贪求,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进入参究的状态。 八十五年一月,老师告诉我可以开始看话头了;很快即起疑情,一日看到我女儿张口吃饭,兴奋莫明;走到火车站看到许多人走来走去也高兴的不得了,可是却不知道为什么? 没多久 导师讲解楞伽经时,讲到人无我说:“看似玩弄一布偶,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内里人啊! ”好像懂,但是却不知所以然。 三月有一日在家拜佛时,突然屋外一声巨响,第一次体验到不是用耳朵听到声音;向老师报告说:“我全身毛细孔都张开来听到那个声音。 ”老师只是哈哈大笑。 后来,不管是任何多小的声音都是那样的情形,再继续请教老师时,她叹口气说:“那就看好你的佛性吧! 不过要六根都清楚。 ”奇怪了! 我不是在找这个呀! 然后我仔细的在六根体会,果然都是那样,就连拜佛时手在移动也是;坐在办公室,冷气吹来时、电话铃响时,无时无刻都在。 就是因为实实在在的,我更陷入疑团里,最后又请教老师如何是好,老师教我去看:“拜佛的是谁? ”如此又用功的拜佛二个星期,发现到拜佛时身体每一个地方,似乎部吊满了线一样,走路时也是每一步都很奇怪。 六月十七日下午特地请了假,约我同修一起去“农禅寺”参加大悲忏法会,之后就顺道到“阳明精舍”等待 导师讲楞伽经。 当时拿起 导师所著之无相念佛顺手一翻,看到绪言最后 导师写著:“若佛子悟明心性后,见佛无身根相貌,无一相可得……”此书并非没读过,但此时看到“见佛无身根相貌”这句话真是非同小可,又被困住了。 六月八日参加共修回家后,再把楞伽经 导师讲人无我那卷录音带拿起来听,“内里人? …,无身根相貌…”我被困在那里,不知何时色身点头了。 突然我同修走来用手轻碰我一下,要我睡觉去;说时迟那时快,我的手、脚、全身,不是! 是那个内里人! 看到了! 多奇妙啊! 原来是这样,真的无身根相貌,真的是内里人。 因为时间已经很晚,隔天一早已约好要去阳明山,就等到六月九日晚上才跟老师报告,老师说要把重生的日子记下来,又问感觉如何? 我说:“全身轻飘飘的,爬山一点儿都不累,好像被一层透明罩分隔而有内有外,外面的五尘好像都与内面无关;但又不是完全无关,因为又都知道,真是奇妙! ”老师要我再看维摩诘经,放松一下,好好体会体会。 接下来将近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晚上睡眠很淡很浅,白天色身觉得很困,想打个盹都不行,因为精神非常好(后来老师告诉我是觉明现象);并且如同 导师所讲的,此时修定很容易,打坐拜佛时都能觉察到定力在加强。 也由于这样,让我对本心的运作更加好奇,老师建议我不妨到中信局听 导师讲成唯识论;因此八十五年九月就开始听闻熏习成唯识论,虽然当时第一能变识的部份已快讲完,但是 导师每一次巧妙的譬喻,确切的讲解,都深深的印入脑海里,如获沙漠中的甘泉般,心中雀跃不已,虽然不是完全听懂,但是内心总有一股相应的力量,敦促著我去思惟、整理、体会。 本心的运作就我体会的部份已经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了,因为我发现到七转识的我都是后知后觉,而那个先知先觉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却是如实的、默默的在运作;例如:一日打坐中,耳根突然拥入一阵响,隔一秒,冷气运转的起动声才出现;另一日台风夜睡梦中,突然翻身面向电话,意识逐渐清醒,按著电话铃响,保全人员来电询问如何处理办公室突发状况;又一日睡梦中,感觉到好像蚊子的脚踏在额头上,(那个踏的动作很清楚)手一挥,果然是蚊子。 这些体验让我对八识的运作更加好奇,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去思惟、整理。 十月底第一次参加禅三,见到 导师真是大菩萨,具足方便善巧、智慧与大慈悲心,让弟子能更细腻的体验真心在五蕴中的运作,当时更是泪洒禅堂,一方面如重生般的喜悦,一方面想到这个日用而不知,视为理所当然的真心体性,真是难会,众生如何能了知呢? 若说我是因为过去生与这个法曾结深缘而能如此顺利的走出来,那么今生仍然要紧跟著 导师与这个无上大法,并且要终生尽我所能来护持,让我来生也能如此而不致迷失,在佛前我真心的、感激的、诚恳的发了这个愿。 此次禅三由于个人因缘不具足,只过一关,回来以后,每天仍然如实的用功忆佛、拜佛,而每星期最重要的事就是听闻成唯识论的课。 对于法相不能如实了知是目前最大的烦恼,其它世俗上的烦恼不是没有,而是它们似乎在很远的背景起起落落。 一天中牛,在办公室坐著闭眼忆佛休息时,突然看到头点下去了,而“我”是在一片不动的……。 又有一次晚上,因重感冒吃了药就睡觉,半夜“我”看到一个人在咳嗽,身体上下动著,但是“我”却没有完全和身体在一起,好像是跟著身体的一片不动的……,啊! 我想到 导师曾经讲过:“真心好像跟我们在一起,又好像没有在一起。 ”很奇妙的体验,当我跟老师报告时,老师说牢关不引导,而且需要透过修学差别智和禅定,还要有很强的慧力才有可能,但是可以参看 导师所整理牢关公案;看了又看公案,似乎快要拼出图形来了,但是又有不通的地方。 且说我完全是无心的,这些只是自然地从内心现起,个人福德因缘未具足,不能强参。 今年禅三前一个月,加紧看话头、拜佛的功夫,并每日在佛前发愿,请求加持,当我两眼凝视著佛画像,口中念念有词时,祂(佛、菩萨)似乎就在教著我注意看:“哪个是见分? 哪个是相分? ”历历分明;而因为随时都在功夫上,所以上下班走在马路上觉得似乎离外尘有一点距离而虚虚幻幻的。 等候公车时见到安全岛上的矮树丛识浪不断,不是风动,也不是树动,是我心动啊! 坐在办公室一心工作时,电话铃响、同事讲话、走路脚步声,无不使真觉涌现而全身00了然。 而我更发现到真心在五蕴中犹如一透明软水球一般,声尘就如同一根微细的针一样的触到祂,所以 导师说离开五蕴以外的虚空中,绝对找不到真心,从这里我更加的体验到了。 当再次阅读圆觉经,世尊说:“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经典中世尊真的说得很清楚啊! 此次禅三因缘特别好,也很特别,偷偷的告诫自己要好自为之。 第二天轮我入小参室,一开始以平铺直述方式说出见性体验, 导师说不对,并要我再做功夫仔细看去。 但我不畏 导师威严,因为此时心中非常笃定,此说不对就用他说辅助说明,若再不对,另有经典可印证。 最后 导师说:“因为见性很难勘验,是你眼看到,不是我眼看到,所以必须很细腻地勘验。 恭禧你了……。 ”礼拜 导师出来后,礼佛三拜,并向老师礼拜,此时眼泪已忍不住夺眶而出,心中又是百感交集:是难啊! 如此亲切的法,本自具足,但却又如隔牛皮。 若不是 导师的慈悲与善巧方便施设修学次第指引,哪能重生? 如果此次的体验还是不对,已经可以投河谢罪了。 慈悲的大菩萨--导师,百忙中不遗漏照顾任何一个弟子,不时一句二句的提醒我。 当 导师说:“现在不能像以前一样眼睛钉住一个地方看,而要到处溜一溜。 ”顿时觉得好像青蛙从井底跳上来一样,真的海阔天空,犹如明镜照物,万物皆显现而自不分别,清清净净的,如圆觉经中世尊说:“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 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此圆满00因如来藏与五蕴而有,是故我在身口意行时,皆应起恭敬感恩的心而行才对啊! 导师是我法身慧命的再生父母,除了努力消除自己性障、烦恼,当更精进修学 导师所教的及多研读经教,加强建立教理上的知见,并随缘随份行难行能行之六度般若波罗蜜,以报再生之恩。 3*****************************************见性报告--第三则还记得几次参加共修的报名表,目的字段,都老实不客气的写上“明心见性”,想想自己还不如六祖惠能大师的口气直接--他初至五祖门下,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做佛。 我虽然是这么想的--“明心见性”,但是仍有强烈的欲望。 这次的目的栏写著“老实用功”四个字,一点儿都不含糊;从上一回的禅三明心回来,到这一次再参加,这段期间承蒙萧老师细心指导及许老师多次关照,扎实的在功夫上用功,行住坐卧忆佛的念不断;两个月前练习看话头,话头也看得住。 一个星期前,眼睛到哪里,话头也到哪里。 我终于能体会这四个字了。 不再好高骛远,不再预设目标,不再思惟推敲,也没有压力了。 只是单纯的像个婴孩。 报到的当晚,吃饭时就开始机锋不断了,活泼生动的禅,在台湾石城又再一次展开无限的生机。 那晚我面对大海,不见浪影,只见渔船灯火。 (前一次的禅三就在同样的位置,看不出所以然。 )索性看著月亮和那时而遮住月光的云层。 就这么单纯的看著。 这时老师慈悲的嘱咐我要睡饱,精神好才看得到佛性,不要急。 我的身体不 好,两位监香老师都护佑著,内心倍觉温暖。 刚开始有些找不著头绪,经常跑到定中,老师很有耐心的指导:“要见性,定力是要有的,但落入定境就见不到了。 ”禅三的第一天,我都在室内参:“什么是佛性? ”直到主三菩萨握我的手,我才捉到方法。 眼睛到哪里,话头就到哪里,就这样单纯的去感觉。 禅三的第二天,站在阳台看海。 这时有两个问题,很想解决掉,特别申请小参:一是:“无情众生是否有佛性? ”一是:“见性是否一定要眼见? 若是眼根坏了要如何见? ”主三菩萨为我说明:“有情无情皆会说法,但无情是没有佛性的。 若眼根坏了可用其它根来见佛性。 ”并且说我只差一念相应了。 又再一次的到阳台看海,这时我已经不只用眼了,还用耳朵、触觉、轮流交替;注意力在哪里,话头就在哪里。 太阳晒得好热,光线好强,(似乎知道了什么),脚丫在晒到和没晒到的地面,来回测试,阳光愈来愈耀眼,我的衣服也一件件的卸。 纠察老师慈悲,带我们参佛性的同参到另外一面阴凉的走廊下继续用功,看著小山,吹著阵阵凉风,没有语言文字,只是纯然的体会。 下午又回到阳台看海。 我闻到了烟味,看到了飞灰,听到了啪啪的声响,转头正要寻找来源,从烟的这头看到主三菩萨亲切的笑容。 示意招手,我便会心点头微笑的走了过去。 他指著火堆,我便靠著阳台,手托著脸颊,朝著火堆看去。 是护三的菩萨将割下来的杂草堆放在一起要都烧掉,还不时的添加。 主三菩萨问我觉得手托著脸如何? 我道:“很亲切! ”他笑著说,“那是开悟的人才说的啊! ”我笑了,一点儿也不害羞。 主三菩萨用如意在我脸上轻轻地画过,又问“怎么样啊? ”我说感觉有点儿痒,主三菩萨说:“觉有其觉与妄觉。 ”这一说非同小可,有如晴天霹雳,振撼著我;也不理他,竟自大踏步的靠近火堆。 无门之门打开了,居然自动有个意思,是没有声音文字的--“返观观自性,返闻闻自性。 ”此时眼、耳、鼻、身、意五根同时通达自性。 终于看到了本来面目,看到了自己的,也看到了在那儿烧草的菩萨的,有情无情都对我说法,法法又何曾法。 我像只脱笼的小鸟,张开双翼,在阳台上飞来飞去,一次又一次被烟呛到。 深深的吸口气! 呛到! 哈哈……我笑到眼泪都流了出来。 吃饭时夸张的看著美食,嗅著香味浓郁的佳肴。 洗著温暖的热水澡,吹著凉风。 主三菩萨当晚上堂开示时,我看著这个宝贝菩萨唱做俱佳的说法。 睡前做了一些瑜珈,倍觉亲切,笑著睡著了。 醒了又笑,跑去上厕所,刷牙、洗脸;饿了就找东西吃,一次、又一次体会;抬头看时钟,是凌晨两点多。 精神还很好,在阳台优闲地看海上的渔船灯火。 风吹著,眼前的树摇曳著。 不知过了多久又跑去睡了。 饥时用饭,咽来眠;睡醒又笑了,不只一次笑得眼泪都流出来。 等待小参时,挖挖鼻子,嗅嗅脚丫、东张西望;笑到五脏振动。 还是忆佛好了,一直往内收摄,好不容易没这么疯狂,颠动的心正要平息;监香老师却叫我不要忆佛收摄,否则会看不到佛性。 我回答实在太快乐了,忍不住,只好忆佛控制一下。 他说:“你怎么一点儿也不紧张、不著急? 参得这么轻松! ”他哪里知道,我以前也是参得头破血流,这次没有预设立场--一定要见性。 没有想到要如何,只是一切遵照老师指示,一如婴孩般。 从老师给我一个入处到见性五根通达,整个过程中,我都没有语言文字。 原来释尊所谓修行如弹琴,不松不紧,才能弹出悦耳的音乐,就是这个样子。 若不看话头,不用忆佛的法,这如猴儿般的心,怎能回来原有的样子! 又怎能开悟后当下承担--这个就是佛性! 无形无相,而又千变万化。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清净无染的佛性,真空妙有。 我何其有幸,得两位善知识的引导、诸位护三菩萨的护持及共修菩萨的成就。 我要好好读经书,报三宝恩、报师恩、报国家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 弘扬正法,行鸟道玄路。 菩萨戒子廖筱梅 谨志 民国八四年十二月 发布时间:2022-11-04 12:32:30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3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753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