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怡山发愿文 内容: 炉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怡山发愿文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弟子某甲(称自己名)。 自违真性,枉入迷流。 随生死以飘沉,逐色声而贪染。 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 迷沦苦海,深溺邪途。 著我躭(dān)人,举枉措直。 累生业障,一切愆(qiān)尤。 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 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 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 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 生逢中国,长遇明师。 正信出家,童真入道。 六根通利,三业纯和。 不染世缘,常修梵行。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严护威仪,蜎飞无损。 不逢八难,不缺四缘。 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 修习正法,了悟大乘。 开六度之行门,越三衹(zhī)之劫海。 建法幢於处处,破疑网於重重。 降伏众魔,绍隆三宝。 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 广作福慧,普利尘沙。 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 然后:不舍法界,遍入尘劳。 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 他方此界,逐类随形。 应现色身,演扬妙法。 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 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 火镬(hu)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 披毛戴角,负债含怨,尽罢辛酸,咸霑(zhān)利乐。 疾疫世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kē);饥馑(jǐn)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něi)。 但有利益,无不兴崇。 次期累世冤亲,现存眷属,出四生之汨没,舍万劫之爱缠。 等与众生,齐成佛道。 虚空有尽。 我愿无穷。 情与无情。 同圆种智。 结壇礼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已上因缘三世佛 文殊普贤观自在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处世界 若虚空 似莲花 不著水心清净 超於彼 稽首礼 无上尊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注:怡山了然禅师:怡山发愿文的作者是唐朝的了然(亦作皎然)禅师。 师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为谢灵运十世孙,擅书法,堪为有唐诗僧之翘楚,一代之伟才,初期禅宗碑文多出自其手。 师所撰的怡山发愿文亦被十方丛林定为课诵的发愿文。 这个发愿文十分重要,它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忏悔,即自违真性...沥一心而忏悔这一段。 忏悔就是否定自已,当我们敢于否定自已的时候,才能超越自已,如果我们不敢否定自已,不敢认错,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二个部分是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就是发愿要修行,此愿不止于今生今世,而是生生世世的。 最后正信出家,童贞入道....是出家人的愿,及现在还没有因缘出家的人所发的愿,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出家,而且可以在身心很清净的情况下修行,即文中的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发布时间:2022-12-24 10:18:24 更新时间:2024-09-04 08:55:4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