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内容: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 不过靠三宝的加持,依止印祖等善知识,自觉渐渐亮堂。 现在不揣愚陋,总结成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贡献给有缘参考:人生三条主线就是:内消情虑、外尽人伦、求生净土;一个目标是:安立一切众生。 下面分别解释:1、内消情虑:指断除自己的烦恼、恶习。 每天反省一下最近什么烦恼最重,什么习气最影响自己和他人,注意对治。 只要留意,就会有好转。 心田里面的毒种杂草,不但害自己,还害他人,切不可留。 这个功夫可深可浅,浅了可为善人,深了可入圣贤领域。 从爱护众生的角度看,情虑消除得好,处世可以避免越位过分,避免众生心生憎恨。 2、外尽人伦,就是按忠孝友悌等次第安立和服务众生。 比如,先考虑工作忠诚不忠诚,父母师长方面有无自己需要做的(结婚后包括对方的父母,下同),兄弟姐妹之间有什么需要协助的,(结婚后)爱人孩子有何需求,六亲眷属同学同事朋友同修们有无困难。 把这五伦解决好了,有余力,再看和自己有缘的社会公益有无需要尽心尽力之处。 特别是作为佛弟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本分应尽,就是护持三宝。 除了以身作则弘扬佛法的方式来护持外,观察正知正见的寺院和僧宝加以护持也是非常必要的,尽力尽分流通策励真修的法宝更是相当重要。 三宝在,众生解脱就有希望。 所以不可不发心。 众生虽然平等需要救度,但却应次第加以安立。 次第者:缘熟、缘深、缘浅、缘生(即是我们平常说的轻重缓急,在这里应为急重轻缓)。 当前面对的人和事属于缘熟,应耐烦处理慈心对待,以便彼我两安;前述五伦和三宝属于缘深,其他类推。 从爱护众生的角度看,依此顺序,各方面能少生怨言。 印祖曾开示:越分做功德,虽小有益,会有隐患。 3、求生净土。 这是修行的保险绳,不可不拴牢。 不然的话,生死到来,隔阴昏迷,前功尽弃,岂不可惜? 而求生净土必须行解并进,信愿行具足。 只念佛是不行的,不念佛更是万万不行的。 信愿行三法,也是因缘所生,必须自己主动培养,才能增进较快。 欲加培养,净土经论、净宗祖师著作、往生故事是不可不读,不可不常读的。 末学自知有三种书是自己不可离开的:一日不看善书,恶念恶习起而不自知;一日不看净土著作,被其他法门所转而不自知;一日不看往生事迹,留恋娑婆心滋长而不自知。 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末学有条件就看几页《净土圣贤录》,看一个往生故事就心里想:我要如此就好了。 如此常常自己注意结西方胜缘,愿临终时这些圣贤同佛一起来迎接我。 此外还要有空多念佛号,最好有定课,可以防止懈怠。 念佛应如饥似渴地接受佛的功德智慧,愿九品莲花早日成就,愿以后到净土,好好参学,将来成就自己的净土,以无量妙境妙法菩提眷属接引有缘众生。 以上三条主线又是为了什么呢? 那就是总目标:要安立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使他们都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因此所作所为,和安立众生相适应的,就要尽力坚持,相违反的,就要设法舍弃。 心外无法,众生一家。 世间先长大的兄长姊姊还协助父母家长帮助弟弟妹妹们成长。 我等已入佛门,自知当来作佛的佛弟子,岂能不辅助诸佛菩萨作些弘法家务、利生事业呢? 所以这三条都是本分应为,也是回报诸佛菩萨的抚育之恩。 发布时间:2022-12-25 10:09:19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2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