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内容: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污染,这样的话语。 《俱舍论》上讲说,「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 染心是什么? 就是不清净的心,有自私自利,这心就不清净,这就是染心。 心,我们的真心本来清净、本来平等、本来觉悟,现在我们的心里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贪瞋痴慢,这些都是染污,把我们的真心给染污了,所以就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这属於妄心、染心。 用染心造作的语言,当然是杂秽语,有染,不清净了。 《大乘义章》定义,「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这是《大乘义章》的解译。 邪言,邪恶的这些语言,当然是不正,邪而不正。 而这些语言还听起来很动听,譬如说一些艳曲情词,这些让人生起邪欲,让人心智败坏的言语。 这些言语听起来都挺好听,这个比喻用那个绮色,绮是很绚丽的、多彩的颜色,这些言语就属於绮语,也属於杂秽语。 现在文艺的表演,你仔细听一听,这里头就有很多这种所谓的靡靡之音,艳曲情词,能让人增长欲念、增长情执,让人丧失高尚的志向,感情用事。 甚至让人生起杀盗淫妄的邪念,生起贪瞋痴慢的这些恶念,或者是增长这个不良的情绪,这些统统属於绮语的内容。 古时候的文艺表演,都非常注重对人心教化的效果,孔子删定《诗经》,他用什么原则? 你看《论语》里面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现在我们收录看到的三百零五篇,那是孔子亲自删定的,他来选的,这些诗歌都是当时大家喜好唱的这些歌谣。 所谓风雅颂,不同的这种歌曲、歌谣,他把它搜集起来,叫《诗经》,诗歌。 诗歌他搜集的标准是什么? 三个字,一言以蔽之就是三个字,思无邪,就不能让人思想发生邪念。 这些文艺的节目、诗歌,能让人生起正念,让人能够生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道德。 所以孔子之后,中国的很多这些文艺的表演,你看中国的戏剧,各地的不同的戏剧,评剧、川剧、京剧、越剧,它们上演的内容是什么? 忠孝节义。 所以这些节目,大家看了,自然受到了教化。 所以古时候教育虽然并不发达,国家并没有普及教育,民众的这些道德从哪里学来的? 很多都是从这些文艺表演学来的。 现在的文艺表演,我们看到了,跟以前是大不一样了,你看看很多现在的这些大片,美国大片,这个内容都有这所谓的暴力、色情,人看了这些影片,一定受严重的污染。 现在还有网路、电视、媒体,各种各样的,随著科学工具发达,出现的不同的媒体,这些内容充斥著不善,那都是属於绮语的这个内容。 所以它对於人不断的薰习,让人薰陶这种不善,人心就坏了。 人心坏了,社会当然就不和谐,当然就会有灾难发生。 《尚书》上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现在整个地球都遭了殃。 我们不能埋怨这是自然灾害,其实哪有自然灾害,自然没有灾害,自然是最美的,是人与自然不相符合,不自然了,邪恶不正,招感的灾难,所以都是人为灾难。 所以要救这个世界,必须要倡导媒体的负责人,让他们播放健康的、道德的、正义的这些节目,使人心回归到正道上,这是挽救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师父讲,有两种人可以救世界,也可以毁灭世界,第一种是国家领导人,第二种就是媒体的负责人。 国家领导人一个好的政策,譬如说提倡传统文化,这真是救世、救社会。 媒体的负责人,他也是掌握著对大众法身慧命的生杀大权,他如果播放好的节目,特别是大的电视台,播这些道德仁义、五戒十善,那他是救世的。 他的功德无量无边,将来不去往生极乐世界,必定是上天堂,否则那肯定是下地狱,所以天堂、地狱就在他一念之间。 下面是讲,「又《无量寿经笺注》」,这是丁福宝居士他注的,说「绮语,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词也,后世骚人积习,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於闺阁者,皆谓之绮语」。 丁福宝给绮语定义,比较狭义的专指含淫意不正的言词,这是让人生起淫欲心这些言语。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现在流行歌曲都是,情歌、还有色-情黄色的影片统统属於这类。 过去这个言论由国家管制,凡是不健康的,会引起社会动-乱的言语,不准它在社会上宣讲,包括书籍,不准流通。 像古时候有些小说,我们现在讲言情小说,这个连什么? 《红楼梦》,还有《金-瓶梅》这些小说都叫禁书。 现在都放开了,现在这些小说根本不是什么了,那些非常露骨的,甚至是光碟,那些影片,充斥著世间,所以社会焉能不乱? 孩子如果接触了这些内容,立刻就走上邪道。 所以为什么现在这个邪淫的风气这么盛? 其来有自,我是听说现在这个孩子,小学生都有谈恋爱,都有堕胎的。 听说有一个十岁的女孩都堕胎,让我们非常的惊讶。 曾经在佛经里面有看到,说在很久之后,末法时期,人的寿命很短,所以女孩子十岁就怀孕生子,那是末法很衰弱的时候。 现在真的看到,有十岁的孩子当妈妈了,这佛在经里讲的没有错,末法时期现象。 这样的这些受害者,都是因为看了不健康的内容,所以绮语之害,那真是不亚於其他三种。 现在全世界堕胎五千万一年,就这个杀业,不得了! 这是杀人,而且杀自己的儿女。 那根源在哪? 就是邪淫。 邪淫是怎么来的? 绮语。 所以如果不再采取措施,控制这些不健康的内容的氾滥,那后果是不堪设想。 古人讲,「淫为万恶之首,孝为百善之先」,我们希望社会和谐安定,那就要制止邪淫,提倡孝道,这才能够让百善发生,让万恶息灭。 所以这些古时候人讲到的骚人积习,骚人就是那些无聊的文人,他们就很喜欢谈论什么美人、香草等等,这些都是有淫意不正的言词。 还有关於闺阁之中,讲男女之事,讲黄色的段子,这些都属於绮语。 过去黄庭坚也比较喜欢这些文词,就是讲这些男女情爱的词,写了不少,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警告他,你要不马上停止,忏悔你的罪业,将来你必定是堕地狱。 因为你这些言词让多少人生起情执,丧失智慧。 这黄庭坚当时忏悔,立刻后不再造。 这使我想到在近代有一位大家都很熟知的诗人,谁? 徐志摩。 徐志摩就很喜欢写这些男女情感的诗词。 以前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喜欢读他的诗词,什么「再别康桥」这些诗,脍炙人口。 你看我们当时年龄哪能够辨别它的是非善恶? 现在学佛知道那是绮语,那就是这里讲的,令人导欲生悲,属於荡人心志,让人的志向萎靡不振。 所以徐志摩的下场不好,徐志摩三十五岁就死了,怎么死的? 飞机坠毁,一九三一年,当时那些飞机可能也质量不够过关。 他自己离了婚,本来他父母给他选定的媳妇对他非常好,那是贤妻良母,叫张幼仪,已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了。 后来第二次怀孕的时候,徐志摩非要跟她离婚,为什么? 因为他要追另外一个女子,在英国留学的时候碰上的。 逼著她离婚,最后离了,离了之后,结果那个女子也追不上。 那个女子有教养,知道徐志摩这个人不可靠,跟另外一人结婚了。 徐志摩赔了夫人又折兵,从英国回到北京,那时在北京大学任教,就碰上了另外一位女性,这就后面又跟这位女性结婚,后面的下场都不好,生活很不如意,最后在飞机从上海飞往北京的路上坠毁。 所以他这个花报不好,果报肯定是不好,一定是下地狱。 「又《十业道章》云:说染言词,名杂秽语,若不染心,绮饰文辞,歌赞实德,非不善也。」这是特别强调是用染心,说污秽言词,这叫杂秽语。 如果不是用染心,而是为了修饰文辞,把文辞写得更庄严、更摄受众生,歌叹实德,用这些歌曲、歌赋、诗词、文艺来赞叹有道德的人。 他真有这个道德,你赞叹他没有过分,讲的是真实的,这就不属於绮语。 在佛门里面,这个《沙弥律仪》里面特别讲到,是不准有那种唱歌、歌舞。 但是在这个佛门里面也有梵呗,梵呗就是歌曲,赞佛德的,这是允许,这是很好的。 你看弘一大师他也编了一首歌,「三宝歌」,歌曲是他编的,那个词是太虚大师写的,这些都是很好的歌曲和歌词。 但是它不是绮语,它不是让人生染心,而是让人能够生起正念。 所以用文艺的形式来表达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道德,这也是值得推广。 孔子他编《诗经》也是这个目的,因为他知道这歌曲本身,包括音乐,能够调心。 所以通过音乐,把那个歌词义理就直接从人的耳根注入到他的心田,这种方法是很好。 所以《孝经》上讲,「移风易俗,莫善於乐」,乐是广义的,包括所有文艺的表演,这些歌曲等等,可以起到移风易俗,教化世道人心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2-12-25 11:04:58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2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