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论是否修行,这几句话尽量不要说 内容: 你的嘴里,藏着一生的福报!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 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没有口德就看的出来。 所以口业很重要,人一辈子缺德事不会天天做,但是缺德的话,难听的话,不正经的话可能会天天说。 日积月累,福报都从这张嘴里跑光了,所以,说话没口德的人,这辈子也是坎坎坷坷很凄凉的。 所以,在说话前,一定要慎思,尤其以下几句话,尽量不要说,因果报应太大! 1 两舌是非之语,不要说经典中说:“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 ”口业中搬弄是非称为两舌业。 意思是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人,来世会遭到无舌或者百舌的报应。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 ”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心! ”学生就对身旁的老师说:“您听,他们在讲道。 ”王阳明说:“不,他们在骂人。 ”用天理、良心要求自己是讲道,要求别人就是骂人。 与人相处,“讲话”是一种深入实际的修行,语言的赞美是一种善行。 是非常因讲者、听者、第三者无心地搬弄,而产生恶性循环。 所以说,“谣言止于智者”,大家彼此聚在一起,不要为逞一时的口舌之快,破坏掉这难得的善缘。 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得体的言语或多余的废话,却是导致是非烦恼的因由。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十恶业——身业有三,杀生,盗窃,邪淫 ;口业有四:妄语,恶口,两舌(挑是非),绮语(花言巧语) ;意业有三:贪心,嗔恨,愚痴。 古往今来,高僧大德在口业上都有相似的持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说人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 说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如果我们不去分别,我们的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如果我们看到不对的事情或不如法的人,能够心理明白而不表现出来,那才是真功夫。 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么样,是好是坏。 这都是不好的习气。 人就容易犯毛病,喜欢评论别人。 古人讲要盖棺定论,就是说死了,棺材盖上了,才可以给一个下结论。 总之,对人评说,都是不好的。 人多的地方,总是是非多。 那么是非,就是因为多口舌。 其实讲人是非,是不好的。 第一个,自己嘴巴造业,第二个,要明白,其实每个人,有自己的因缘和业力。 每个人业力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思想不同,面对的困境也是不同,一切都不同。 所以,不能随便评价一个人怎么样。 为什么不要评价一个人,因为你不是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缘,也就是命运。 所以,不能以我们的主观,去评价别人。 命运不同,仅此而已。 如果你成长在他那样的环境,也许你也会一样。 比如说你去评价一个当官的,如果你站在那个位置,或者你做的比他还差劲。 古人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句话,没有站在对方的位置,是不知道对方的处境的。 只有你站到他的位置的时候,才知道对方的处境。 给人下结论,是个比较无聊的问题。 祖师大德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两人在闲谈的时候,不要谈及别人的过错。 而且又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来讲是非的人,自己一定处于是非中。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听是非就好了。 古人讲,好人是我们的老师,坏人也是我们的老师。 坏人因为做了坏事,受了惩罚,其实也是告诉我们不要做坏事。 所以也是我们的老师。 唐朝武则天死后,留下了一个墓碑,是无字碑。 武则天显然很懂得这个奥秘,留下个无字碑,给个人去下评论吧。 其实,凡夫是没有资格评价圣人的,因为两人的格局不同。 比如说武则天贵为一代女王,推动了一个时代,创造了一个盛世。 她的心量,是凡夫无法理解的。 武则天心量能如此广大,是因为她对华严有很深的研究。 所以,她根本不在乎评价,尤其是后人对她的评价。 她知道自己的使命。 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为人处世,最难管住的就是自己的嘴。 颓废比不过自己放纵自己,恶毒比不过说人是非。 为人处世,要少动自己的舌头,否则稍有不慎,就会犯下两舌口业。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 怨天尤人之语,不要说在这个无常的世间,没有人可以一生完全顺风顺水、毫无任何波折,更不可能一切欲望皆得满足。 事实既如此,一昧抱怨没有任何用处,那些消极丧气的言语只会使自身磁场变得更加“低气压”,当随口埋怨已成为习惯,便会被这种负面和悲观的情绪包围,致使心态愈加失衡,不能做心的主人,继而导致“心随境转”、烦恼不断。 怨天尤人,损福就很快! 那损掉福报的,也是用心去损的。 心中趋向自私,趋向抱怨,趋向嫉妒,悭贪,浪费。 这时就损掉福报啦。 福报也是用心,然后配合行动来损的。 人怨天尤人,不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直抱怨,又通过嘴巴来喋喋不休,这时损福报就很快了。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被人陷害,坐了十年牢。 后来冤情洗清,他被无罪释放。 出狱之后,他内心充满怨恨。 他天天念叨着这句话:“我怎么这么倒霉,年纪轻轻就被人陷害,本是最美好的年纪,却失去了自由。 那监狱简直不是人住的地方,冬天寒冷难耐,夏天蚊虫叮咬。 真不公平,为什么老天爷不惩罚那些陷害我的人? 我下辈子也不会原谅他们! ”在他七十五岁那年,卧床不起,弥留之际,有一位禅师来到床边,问他:“你的生命即将终结,为什么过了这么久了,你为何如此耿耿于怀呢? ”禅师话音未落,他就声嘶力竭地喊:“我不能释怀,那些陷害我的人,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我下辈子也不会原谅他们的。 ”禅师叹了一口气:“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 别人陷害你被囚禁了十几年,你出狱后本可以幸福地度过余生,但是你整日活在诅咒、怨恨、抱怨中,囚禁了自己整整四十年呀! ”禅师说完之后,这个人顿时泪流满面,在悔恨中闭上了双眼。 一个爱抱怨的人,心中处处黑暗,所见之事,也处处不满;而一个心态积极的人,心中常有阳光,所到之处,春暖花开。 如果一个人常常怨天尤人,只会把福气一点点败光,厄运时常伴随。 所以,管好自己的嘴,要懂得知足与感恩,才能常乐。 3 “诅咒”之语,不要说经典有云:“若人发恶言,毁他如刀斧,剑轮斩其身,皆从自口出。 ”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这样子就能留住福报。 为什么嘴巴能损福报呢? 要知道,福报是缘起法,是因缘和合的,也是一种能量场的体现。 比如说,你去做义工,你扫地的动作给你带来福报,还是擦桌子的动作给你带来福报? 都不是的。 是心念给你带来福报。 我们发出利益众生的心,去扫地,去整理卫生,和众生结欢喜缘。 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每天做恶事,但我们却经常说恶语,特别是生气的时候,常常会控制不住说出骂人的话,甚至诅咒别人的话。 虽然当下图一时痛快,觉得没什么,但久而久之,口出恶言成为习惯后,恶言就会在心田撒下种子,早晚给自己结出恶运的果实。 曾看过一则新闻说: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开车在高速上行驶,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个人吵了起来。 妻子忍不住怒火,吵着吵着冲正在开车的丈夫喊道:“你去死吧! ”同样有怒气的丈夫听了妻子的话,什么也没说,借着怒劲,一打方向盘,撞向迎面驶来的货车。 最后,丈夫死了,妻子幸运的活着。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人却要千言万语。 恶语就像小小的子弹,虽然看不见,却威力巨大,充满在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和心里,渗透在我们的生命,而因果不空,我们所讲的、所做的,总有一天都会显现在我们身上。 嘴有多坏,命就有多苦。 口德对任何人都是这样,许多福报都是通过嘴巴给损了。 有的人说,我什么坏事都没有做啊。 要知道,这个口业不好,损福报是很厉害的。 古人讲的,言由心生。 如果嘴巴一直讲不好的话,说别人是非,以及说一些诅咒的话,这样子损福报很快。 不仅是说是非,哪怕说我们长辈的不好的话,这也是损福报。 有些女人很喜欢抱怨丈夫,说丈夫这不好那也不好,吵起架来连对方父母、祖宗八辈都敢骂,什么难听说什么。 这样造口业是很严重的。 这样家境只会越来越穷,因为福报都被你骂光了,所以这个口业关,一定要注意。 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说话要留口德,不说是非话,不说丧气话,不出口伤人。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舍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 留些口德与己。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 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 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 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 发布时间:2022-12-28 15:52:58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2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