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禅舍念清净地 内容: 一般人就光知道天,但你知道有多少天呢? 在佛经上有六欲诸天,又有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呢? 就有九天。 这九天是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 “福生天”:怎么叫福生天呢? 因为在这一层天的人,“苦因已尽,乐非常住”,苦因已经尽了,他苦也没有了,乐也不执着了。 为什么? 因为在初禅天,虽然得到初禅,脉已经停止了,可是他还有苦恼。 到二禅天、三禅天,这苦恼还没有断。 到四禅这福生天,他这苦的种子,已经没有了。 可是苦的因没有了,是不是就乐了? 他也不执着于乐,所以叫“乐非常住”。 对二禅天的人来说,初禅的苦恼,已经离开了,但是二禅的忧愁还没有断,可是到四禅,二禅的忧愁已经断了。 那么什么是苦的因呢? 苦的因就是“欲”,“欲”就是苦的因。 什么是欲? 就是欲念、欲望,英文叫desire。 这个欲就是一种苦的因,你若没有欲,就没有苦了。 你若没有淫欲心,苦因就没有了。 四禅天的天人就没有淫欲心,淫欲心断了,所以才说“诸欲杜绝”,这一切的欲都没有了,都断绝了,粗重的相都灭了,所有这些个有形色、很粗的相都灭了。 粗重相灭了,他就得到一种清净的福德,这清净的福生出来了,所以叫“福生天”,这是四禅天的第一层天。 第二层叫“福爱天”:这福爱天就是lovely,lovely什么呢? love这个福;爱这福,所以叫福爱天。 这个天“舍心圆融”,他这种舍,到达圆融无碍的境界上了。 不能舍的他也舍了,能舍的他也舍了;放不下的也放下了,放得下的更放下了。 “胜解清净”,他得到这种的胜解。 胜,英文叫victory,他这种胜解清净了。 “福无遮中”,他这个福不知有多大,这种无法遮盖住的福,超出天地之外。 “得妙随顺”,他得到一种遂心如意的境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这个时候,“苦乐双离”,也没有苦,也没有乐了,苦乐都离开了。 苦乐既然离开了,他也不碍于这种有,这叫“色界有”。 但是在这个有界中呢? 他若欢喜的话,他也可以爱乐。 所以以他这种积蓄日久的功德,他另外有一种的爱求,另外有一种的希望,是什么呢? 他的希望就是到福爱天上边的两种天。 这两种天是什么? 一个广果天,一个无想天,他希望得到这两种天的境界。 可是广果天是四禅天之一,而无想天是外道所住的地方;在没有到广果天之前,就在福爱天这个地方,他可以到广果天去,也可以到无想天去。 到无想天,若是就是入了外道的境界;所以在这个地方就很容易走错路,因为这个地方有个岔路。 因此就是生到天上,也容易走到外道那个天去。 什么叫“广果天”呢? 这广果天就是凡夫的果。 六欲诸天这都叫凡夫,凡夫所得的果位,超不过广果天,没有广果天这种的境界这么好。 这广果天,他离开下边这些天的染污;在广果天,他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他的神通,也是妙用无穷的。 所以生到广果天,也是不容易的。 到了广果天,比在福爱天所得的妙随顺,更加深一层;不单随顺,而且还得到广妙随顺。 所谓“随顺”,就是遂心如意他所修的这种果;凡是他想要希望的,就能证得这种的果。 “无烦天”:烦就是烦恼,这层天上的天人,没有见思烦恼,见思烦恼都断了。 什么叫见思烦恼呢? “见”,就是对着境界生出一种贪心来,这叫见的烦恼。 “思”,对理论不清楚、不明白,就生出一种分别心,这是思惑。 他没有见惑、思惑这两种的烦恼,所以没有一种烦热的烦恼;也没有苦,也没有乐,“苦乐两灭”。 在这苦乐双亡的境界,他“斗心不交”,没有斗争心,所以烦恼也就没有了;烦恼没有,就得到清凉;得到清凉,就叫无烦天。 “无热天”:热是热恼,这天上非常清凉,没有一种热的烦恼。 “善见天”:怎么叫善见天呢? 这层天,他这种见非常广大,非常的远,见得非常远。 “善现天”:也就是有一种很微妙的变化,变化一切乐的境界。 “色究竟天”:以上所说的天,都叫色界天,这个是色究竟天。 “摩醯首罗天”:摩醯首罗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大自在天”。 因为大自在天的天主,他有八只手,有三个头,骑着一头大白牛,所以他认为自己很自在的。 以上所说的这十个天,无想天是外道天魔所住的地方,那么其他九个天,合起来就叫四禅天。 这四禅又叫“舍念清净地”,前面初禅脉停住,二禅气停住了,三禅念也停住了,四禅“舍念”,把念舍去没有了。 发布时间:2022-12-31 13:04:58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27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