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勿盲修瞎炼 内容: 你修到非非想处天,那还是没有返本还原到自性上,所以就还有堕落,还没有了生死。 ◎宣化上人开示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 修行一定要有恒远心我们修行要有恒远的心,不是说今天修行,明天就可以休息了。 修行是不能休息的,你若是修行一天就休息一天,永远都不会有所成就的。 必须要天天修行、时时修行、刻刻修行,总想呀,这个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到了,你如果不修行,无常来的时候,你就会跟着他去。 躲不了无常,你的生死没有自由,你自己做不了主。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恒远心,不要修行修行,就要休息休息。 就在你不休息这一个时间就会开悟,所差的并不多,就差这么一秒钟! 一秒钟,你若是向前去修行就开悟了;一秒钟,你若休息了就还要糊涂,这黑漆桶没有打破,就差这么一点点! 我常讲我们修行应该像什么呢? 应该像吃饭、穿衣服那么样子:我们天天要吃饭,天天就要修行;天天要穿衣服,也天天要修行。 这修行不能间断的,就像那个水总是流动的,那个水常常流,我们这个修行也要常常修行。 ● 天堂、地狱就在一念的分别这个三个礼拜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还有很少的时间。 在我们这坐禅的期间,你不要认为它是很长,你就认为这是刚刚坐一分钟,不是很长的。 那么一分钟,你就坐得腰也痛、腿也痛,身上也不舒服,这还能有什么成就呢? 所以最要紧的就是这个一分钟,这一分钟就是我们生死的关头,就是我们能躲无常的最重要的一个时候啊! 不要以为我们修行,坐了一天也没有什么意思,坐两天还没有开悟呢,现在已经要三个礼拜了,还是无所得。 为什么你无所得呢? 就因为这一分钟你坐不了,这一分钟你就懒惰下来了;懒惰下来就没有成就。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地狱就在这一念的分别。 ● 修行,不要修外道法,要修自性我们修行,不要修外道法,要修自性。 在自性上用功夫,不要在时辰上用功夫;你在时辰上用功夫是不究竟的。 你修到非非想处天,那还是有个“时”,没有返本还原到自性上,所以就还有堕落,还没有了生死。 自性是圆融无外、周遍法界,这一种的功能没有法子可以说得出来,所以真是不可思议。 怎么叫修外道法呢? 外道也就是婆罗门教所修的,在中国也就是道教所修的。 道教所修的什么呢? 他所修的要“出玄入牝”,就是在这个头上会生出个小孩子来。 这个小孩子在道教里又叫元神,也叫识神;它那个元神也就是个自性,那个识神就是这个八识。 这个识,你能用功,你烦恼断了,无明破了,那就是自性;你若烦恼没有断,无明不破,那就是识没有能转识成智。 尤其有一种瞋恨心,那更是不得了了! ●“出玄入牝”,总叫他这个小孩子各处去玩! 以前,就有这么一个婆罗门教的人修行“出玄入牝”的功夫。 这种功夫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出去就回不来,也很容易堕到天魔外道里边去做魔王的眷属。 这个婆罗门就欢喜修这个“出玄入牝”的功夫,一坐,这头上就出去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子会腾云驾雾,会在虚空里头跑。 他这个一打妄想:到纽约去看看去,哦,这个小孩子就会到纽约了;再打个妄想:到印度去看看,哦,这印度,那个街道很不清洁、很邋遢啊。 什么事他在这个地方坐着就知道,什么地方他都能看得见;甚至于他要得天耳通,也听得见当地人说话。 他认为这是神通不小啰,这是有神通了! 那么就修这种法,总叫他这个小孩子各处去跑、各处去玩。 有一天,他各处去旅行,但是晚间错过旅店,他就在一个庙上找宿住下。 这个庙上有一个老和尚,又有一个小沙弥。 他一叫门,这小沙弥就出来,说:“你干什么啊? ”“我想在这住一宿。 ”这小沙弥说:“等我问问我师父。 ”回去问这个老和尚:“外边有一个婆罗门,他来想在我们这住一宿,可不可以留他呢? ”老和尚说:“我们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当然可以啦,与人方便就自己方便嘛,你要不给人家方便自己也不方便。 留他在这住一宿啦,看看他吃饭了没有? 没有吃饭,给他找一点吃的东西。 ”小沙弥就对这个婆罗门说:“可以的,我师父答应了。 他问你吃饭没吃饭呢? 你若没吃饭,就给你做一点斋饭给你吃。 ”这婆罗门说:“我饭就不要吃了,我要在这住一宿就好了。 ”于是乎就在这住。 住下,他晚间就打坐,就练这个“出玄入牝”的功夫,他这个识神就又走了。 一走,大约走得很远,天光的时候,他也没有回来,那么就贪着在外边各处去游戏神通,没有回来。 这个老和尚叫这小沙弥说:“叫这个人来吃饭。 ”小沙弥去一看,这个婆罗门在这儿坐着气断了,已经死了! 回去告诉老和尚说:“这个婆罗门已经死了,坐着死的。 ”老和尚说:“啊,这个真是……我们想给人行行方便,想不到他给我们添了麻烦。 好,我们弄点木头把他烧了算了。 ”于是乎就把他抬到化身窑的地方去,用火把他烧了。 ● 啊,我的房子哪儿去了? 烧了不要紧,这个麻烦更多了! 唉,天天哪,一到太阳要落的时候,他就在这吵起来。 吵什么呢? 他要他的房子:“啊,我的房子哪儿去了? ”就找他的房子。 这个老和尚知道这是这个死人闹鬼,于是乎就给他念咒,念往生咒、念楞严咒,什么念一咒,啊,他就是要房子! 这么天天闹,天天闹,闹了大约一、两个月这么个的时间,这老和尚也没有咒念了,小和尚也怕得不得了,这小沙弥师徒两个说:“我们搬家了,这庙不要了,明天早晨就搬家。 ”这计议好了要搬家,又来一个和尚,也是晚间到这儿,想要挂单住一宿。 一叫门,这个小沙弥出来问:“做什么啊,老修行? ”“我因为错过住的地方,今天晚间想在你这儿住一宿。 ”这个小沙弥说:“住一宿吗? 啊,这儿现在不留人了,我们都要搬家了。 ”“哦,你现在不留人,那么以前你一定是留过啊? ”沙弥说:“当然啦,我们以前留一个人,他在这死了,现在闹鬼啊! 我们明天就预备搬家了,所以不能留你,不能结你的缘了。 ”“哦,你们这闹鬼,我就会治鬼。 我会捉鬼,什么鬼我都可以给你治! ”这个沙弥一听,说:“那我给你去和我师父商量商量。 ”沙弥跑到里面对他师父说:“外边来了一位和尚,他说他能捉鬼,能治鬼。 我告诉他以前有一个人在这死了闹鬼,他说他能治。 您看怎么办呢? ”这个老和尚说:“治鬼,这在骗人呢! 我都治不了鬼,他怎么能治鬼? 一样都是出家人,我都没法子,没有咒念了,他就有咒念? 我不相信! 他不过想要在这儿住一宿,就骗我们,所以说他会治鬼。 虽然这么样讲,但是他说他会治鬼,就留他住一宿啦,反正明天我们也搬了。 ”他住一宿不要紧,意思呢,就是试试看,看看他:他说他会治鬼,到是能不能治鬼? 就留这个和尚在这住下。 ● 你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还找什么房子? 住下,他治鬼怎么治法啊? 他说:“你给我预备一缸水在这个房子里头,再烧起来一堆火,我一个人在这里就好了。 ”晚间呢,就一缸水、一堆火,坐这地方打坐。 啊——这鬼就来了,说:“那个房子哪去了? 快快把我的房子给我! ”这个和尚说:“你的房子在那个水里呢,你到那个水里去找啦。 ”这个鬼跑到那一缸水里去找,也没有,说:“没有在这水啊! ”这位和尚说:“哦,那在那堆火里头。 ”这个婆罗门的鬼又跑到那火里去找他的房子,说:“这火里头也没有啊! ”这个和尚就大喝了一声,说:“你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你还找什么房子? ”这么一喝,哦,这婆罗门鬼开悟了;开悟了,就不找房子了。 所以修“出玄入牝”这种的功夫,是道教所修的,有很多的危险。 那么这个婆罗门鬼幸亏遇着了一个善知识,所以他又觉悟了;如果不遇到善知识,他还是一样的迷而不悟。 结果,这个老和尚和小沙弥也都不搬家了,这鬼也不闹了。 这样子看来,修行,不需要修这个“出玄入牝”。 ● 为什么他会变一条长虫呢? 还有一个婆罗门,他也修这个“出玄入牝”的功夫,往那一坐,出去了。 出去啊,他自己觉得是他出去一个小人,但是这个境界就不同了。 另外就有一个人看他不是出这个小人,出个什么呢? 在头上就出来一条蛇。 这条蛇出来,就从他身上走到房子里边,又走到外边;在外边,又走到那个拉屎屙尿的地方,那里有邋遢水,它就到那地方喝了很多邋遢水;喝完了,它就欢欢喜喜地又回来了。 回来了,那个和尚就问他:“你到什么地方去了啊? ”他说:“我啊,我出去了,先到到天上,到了天上,在那天河里边我沐浴一下(就是在那儿take a bath)。 我又在另外一个地方,喝了很多甘露水,从那地方回来了。 ”这个和尚就告诉他:“你所谓到天上,在地下连一百步都没有超出去! 你从你那个头上出来的是一条长虫(蛇)呢,就从你身上走到房里,又从房里到外边,走到外边,你就以为到天上! 走到外边呢,你看到你前边最肮脏的那个水,你就在那儿以为你takea bath。 又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啊,还是这种的水,你喝了很多这种水;你说你喝的是甘露水! 你如果不信,现在你的肚里头就是那种肮脏水,那种又骚又臭的味,你现在试一试……”哦,这个婆罗门,没有说之前,他不知道、不觉得是肚里有又骚又臭的这种的水,这种的味道;一说了之后,果然又臭又骚的这个味道都拱上来,结果他就吐,一吐,吐的那个东西和那个肮脏水是一样的。 从此之后,他知道他修这个法修错了。 为什么他会变一条长虫(蛇)呢? 就因为他脾气很大。 这个婆罗门脾气最大、瞋恨心最大,见到人总有一种瞋恨心。 人有瞋恨心就会变蛇,人要有慈悲心就会做菩萨,所以你是做菩萨、是变蛇,这是自己做的,自己选择的。 因此我们人哪,凡是有脾气的人就应该把脾气改了,没有脾气了——免得将来堕落变成那个毒蛇。 ● 脚和口打官司因此说“修行莫盲修,需要识路途,路途若识得,任运自悠游。 ”修道啊,不要盲修瞎练! 盲修瞎练,就是不明白怎么样修行还要修行,越修行离道越远,自己就给自己很多麻烦。 所以说“修行莫盲修”,这个盲修就是盲修瞎练,就是不明白,自己乱修;“需要识路途”,你所修行的路途你要认识;“路途若识得”,你这个路途若认识了;“任运自悠游”,这个任运也就自由的意思,任运悠游自在,什么事情都不勉强,正合乎这个中道。 若不会修行的呢,就给自己很多麻烦,向前迈一步也不对,向后退一步更不对,向左也不对,向右也不对。 就好像脚和口打官司一样! 有一次,这个脚就到法院那儿把嘴告了,它控告这个嘴,说什么呢? 它说:“这个嘴对我太不公平了,跑路要我跑,好东西要它吃,把我累得要死啊! 它到哪儿,什么香,它吃什么,我一点也得不到受用,所以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我现在要告它。 ”这个嘴到那儿就说了:“可以的,我不吃可以,可是我如果不吃呢,你也没有法子跑路了。 啊,那你也可以吃呀! ”这个脚又不能吃,但是嘴吃东西,它又不服气,所以这就自己给自己找很多麻烦。 自己既然不能吃,又妒忌人家吃东西,怎么可以的? 好像这个人自己不能修行,人家用功用得好了,他妒忌人,这也是不对的。 为什么你不用功呢? 你自己应该用功,不应该妒忌人家。 ● 修行必须要亲近善知识还有,修行必须要有善知识,必须要亲近善知识;你若没有善知识,自己盲修瞎炼,往前进一步,向后退两步,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自己做什么。 那么现在在这个国家,佛法就来大兴了,人人应该要明白真正佛法;人人明白佛法,知道怎么样修行,就不会再盲修瞎炼了,不会不认识真理了。 我没有讲你们这些个人都是佛教的基本人才? 各人都应该立定一个志愿,抱着你自己的志愿这个目标,就这目的去做,将来好帮助佛教来救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返本还原,得到自己本有的一个智慧,大家都一起成佛——这是我们人人都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件事。 OK,那么还要打起精神来用我们自己的功。 弟子:请问师父不教“出玄入牝”的道理? 师父:为什么不教、不学那个“出玄入牝”呢,因为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那个境界,他就是到“出玄入牝”还是一个识神,他没有真正开大智慧,得到大的觉悟所以这种还是有执着。 并且他还有一个“我”呢,这个修道要没有“我”,没有一个我了,你怎么还有个“出玄入牝”呢? 你出,出到什么地方去? 入,又入到什么地方去? 有“我”,这个始终是一种Attachment(执着)。 发布时间:2023-01-15 13:32:24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2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