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照真理,心心息妄尘 着住。 你要是有一个不错和错的思想,那还是谈不到坐禅。 坐禅,要怎么样? 就要无所◎宣化上人开示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念念照真理,心心息妄尘 遍观诸法性,更无一法新我们修道,念念之中有这个觉照,这种觉照就是个般若,这般若的智慧要能常明,这叫“照真理”。 “心心息妄尘”,我们这个心,修道的这个心,要停止了这个妄想杂念。 妄想杂念这都是一种尘境,都是染污法。 你修行如果不去这个妄,这个真就不能现前,所以要“息妄尘”,息这种妄缘。 那么“息”是休息,你这个妄一休息了、一停止了,那么真心也就现出来。 真心现出,这个真心并不是我们在什么地方得来的东西,所以说“遍观诸法性”,你普遍观察所有一切法这个自性,“更无一法新”,也没有一个法是新的法,都是本来有的。 你就说“它是新”,这不过在你的这种思想上说它是新的,其实,这种法没有个新,也没有个旧。 你说这个法是新,那这个法又变成旧的;你说它是个新,它就会变成旧的了,为什么? 它有个新,就有个旧。 所以“更无一法新”,这些都是一些个老法子,我们修行这都是老法子。 那么法没有新、没有旧,没有老、没有少,没有长、没有短,没有白、没有黑,没有是、没有非,这是本有的清净源流,本有的天真佛性。 也就是六祖大师说的:“始知自性本不动摇,始知自性能生万法,始知自性本来清净”,也就是这个境界。 你要能得这个境界,得到这个境界──没有是、没有非、没有新、没有旧。 那么最可笑的呢,在这个美国就出了一个New Dharma,这个New Dharma听着好像是有点意思,New的,“新”的。 实际上明白佛法的人一听:“啊,这简直得自己打自己嘴巴呢! ”真法怎么会有个新? 这就是骗小孩子,说:“欸,你看,我这是个新的! ”你这个新的又是怎么样新法呢? 那小孩子不懂的就说:“哦,这是个新的。 ”那个大人呢? 一看就知道它:“哦,原来那个是个老东西、是个旧东西、是个没有用的东西,他现在拿它当个好东西、拿它当有用的东西。 ”所以在这个新法,是“新”旧的新;不是心理的心,不是心念的心。 这个新法,很多人就愿意找这个新的,说他那个一定是不同的,与这个旧的当然不同了,旧的是没有用的。 可是新来新去新了这么多年了,也变成个旧的了,所以我说:“你一说出来有个新,就变成旧了。 ”因为这个新法,新了这么多年也变成旧了,那么等将来又有一个新的又出来了,把这个新的就变成旧的,这叫新陈代谢,“陈”也就是Old的。 这个新,你说你今天新,明天它就变成旧的了,所以说“遍观诸法性,更无一法新”。 ● 学法,不要有喜新忘旧的心所以我们学法,不要有一个好奇的心,不要有一个喜新忘旧的心。 中国三国的时候有个关公,这关公就欢喜旧的,不欢喜新的。 曹操给他做了一件新的袍,很值钱的,送给他,他把这件新的袍穿到里边,把旧的袍穿到外边。 曹操见着他这样子,就问他说:“哎,我给你做这件新的袍,你为什么穿到里边,把旧袍穿到外边呢? ”关公说:“因为这旧的袍,是我刘备大哥做给我的,他是我的老朋友。 丞相你给我做这件新的,虽然是新,是后来的。 所以我应该不忘旧,还把这个旧袍穿到外边。 ”曹操一听:“哇,这个人这是不得了,我用什么方法也引诱不动他! ”“威迫利诱”都不行的;“威迫”就用他的势力来压迫他,“利诱”就用一种利益来诱惑他、引诱他。 “啊,这个人将来是不会为我所用的! ”于是乎就想要把关公杀了,因为不为他所用,就要杀了关公。 虽然他要杀关公,关公是世间一个有名的好人,当时人人都知道,他又不想落这么一个杀好人的名字,所以他也有没杀的。 这是关公专门不忘旧。 现在,这个世界说是新;“新”,在现在的新就是将来的旧,将来的旧也就是现在的新,所以新旧这是人的一种心理。 我们佛教所说的道理是最好的,说:“你信佛,当然是说佛教最好的。 ”你就不信佛,也一定要说佛教最好了,为什么? 佛教所说的都合乎逻辑(Logic),没有一样是令你可以问住的,好像所说的“成住坏空”。 我看下边那个不知道谁写的中文,在那个玻璃上有灰尘,那灰尘上他就写着成住坏空。 写这个字这个人一定是有点开悟了,要不这样,他就是听过讲佛法了,所以才会写这个成住坏空。 我们现在造这个道场这是“成”,将来是一个“住”,造好了这是个“住”,住完了又该“坏”了,坏完了就“空”了。 到五百年之后,我们这个道场不知道还有没有? 或者千年以后,我相信一定会没有的。 五百年以后或者还会有,五千年以后,不会那么长了,就是有,也是坏了又造的,不是这一个,这也是“成住坏空”。 ● 修行和不修行,是时间的问题现在在锡兰,又出一个“New Sangha”(新僧伽),就是没有一个地方出一个“新佛”,因为提婆达多想要做新佛,已经堕地狱了,所以现在就没有人敢做一个新佛——是凡佛教徒还尊释迦牟尼佛为教主。 所以“NewSangha”这个名词,就是令人这个思想转变,就是摇动人的思想。 人这个思想,有的时候向好的那边牵动,有的时候向坏的那边牵动;有的时候就想要修道,有的时候就想要谤道。 今生想要修道,有一些个不平的思想在八识田里头,那么等到来生就谤道了;所以那个谤道的人也就是那个修道的人,那个修道的人也就是以前那个谤道的人。 现在修行和不修行,这都是时间的问题:有的人今生不修行,他前生修行;有的人今生不修行,他来生修行。 也就好像这个做工一样的,有的人呢,现在做工,他以前没有做工;有的人呢,他以前做工,现在也做工;有的人,现在不做工,等着将来做工;这是一样的。 那么这修道也是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人只可以修一个法门,在一生之中修一个法门。 今生修这个,来生又修修那个,等到八万四千法门都修全了,啊——成佛了! 说是“那太多了”,那你修一个法也可以,只要你修一个圆满了、无漏了,也可以。 就是方才所说的“心心息妄尘”,你把你妄尘都息了,不打妄想了,不想吃好东西、不想穿好衣服、不想住好房子、不想一切一切都舒服,把这一切境界都转变过来了,你就睡到那个钉子床上,也觉得和那个沙发没有分别。 到这种境界了,你还不能有这个境界,你要是:“啊,我现在不错了,我睡钉子床和沙发是一样的! ”那么你这还有这个境界存在呢,要到这个境界上还把这个境界空了,那才算呢! 你还有这个境界存在,那还有所执着。 说是睡觉,就是在这个坐禅龛子里面坐着,觉着:“啊,这很不错的,也可以睡觉! ”你要是有一个不错的思想和错的思想,那还是谈不到坐禅。 坐禅,要怎么样? 就要无所著住。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0:15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24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