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杨富森教授 内容: 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宣公上人在万佛圣城,以“杨校尊,授洋文,杨洋同音不同字”为上联,叫大家对下联。 这杨校尊就是法界大学中文课程主任杨富森教授,因为上人请杨教授担任法界大学校长,杨教授加以推辞,因此上人给他取了这个一校之尊的称号。 宣公上人和杨教授第一次见面,就是从中国的对联诗词谈起。 两人一见如故,畅谈了四个半钟头。 杨教授幼年在乡塾念书,二十岁考入燕京大学主修新闻学系。 这段求学历程为他奠下扎实的中文底子,无论古文或白话文,他都有深厚的基础。 抗战期间,在各大报社新闻单位等,历任编辑、编译、记者的工作,更训练出他对文字运用的敏感度。 一九四八年起,杨教授进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并同时担任中文助教。 七年后,拿到哲学博士。 一九六○年起,杨教授先后在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宾州匹兹堡大学、德国雨堡大学等校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并曾任匹兹堡大学东亚语文系的系主任。 一九八三年退休成为荣休教授。 在这段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杨教授开创出一套“汉字拼声法”。 这个方法有效地将华语推广于西方,嘉惠西方的学子。 这套“汉声拼声法”,杨教授所著,由法界佛教大学印行再版的《大学中文》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 杨教授幼年见母亲长斋礼佛,自己也随着吃了近二十年的长素。 在宣化上人的推介下,他阅读了《华严经》、《六祖法宝坛经》、《地藏经》。 看过艰深的经文,他有感而发地说,佛教为什么不普及? 就是因为缺乏一般人易了解的读物。 多年来,万佛圣城致力于英文佛经的翻译,杨教授认为这是很好的做法,有助佛教的普及。 杨校尊为人幽默风趣,妙语如珠,带动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老当益壮的杨教授,来到万佛圣城,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一群中、美后学,为大众贡献所长。 以一颗赤子之心,加上人生历练,所涵养出的长者风范与智慧,使得他有一个更洒脱,悠然自得的人生,虽然他自谦不懂佛法,但观其生平事迹,实在是一位仁义可风,老而弥坚的行者。 发布时间:2023-01-24 13:42:27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23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