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穷困潦倒,没人帮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内容: 纪文达公《阅微草堂笔记》中曾有这样一个“罪在心术” 的故事:河间人冯树柟,此人粗通笔墨,胸中稍有才学,可在京师漂泊十余年,依旧穷困潦倒,不甚如意。 虽然有几次遇到好机会,眼瞅就能翻身,但总是阴差阳错地出些岔子,到最后都是一事无成。 在京师混迹久了,也算是认识了一些人,他找到机会就去求人帮衬自己一把,或是登门求教,或是备礼宴请。 虽然一个个都对自己的处境十分关切,并且拍着胸脯满口应承,但到后来没有一个真的出手相助。 所以多年过去了,他依然看不到希望,日子越发的贫穷,不免心生抑郁,甚至有些愤愤不平,实在是想不通,到底是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境地。 于是,他就到吕仙祠拜问神明,祈求能从梦中告知原委。 这天夜里,他刚入睡不久,梦中就有人相告:“不要恨世间人情太薄,哀叹时运不济。 其实你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自己造下的恶果。 你过去生中,喜以虚言博得忠厚长者之名,遇有善事,虽知行不通,却一再怂恿鼓动,使人谢你玉成;有恶人明知罪无可赦,却再三为其伸冤,令人感激你尽心营救。 此虽于人无有损益,然恩德皆归于你,怨忿归他人,实太机巧。 且你所赞成或营救之事,也都是隔岸观火,鼓动唇舌而已,将自己置身事外,不管他人身在其中,是祸是福。 若事稍与你有关,就赶紧抽身,退避不及,一味坐视他人受苦受难,虽需举手之劳,你也嫌烦不做。 如此居心还有什么好问的吗? 故今与人相处,看似相合,实却情分疏远,外表关心实却冷漠,此等报应是该或不该? 鬼神责人,若有一二事错,尚可善行弥补,至于心术机诈之罪,则为阴律所不容。 汝此一生,命不能改,若勉力修为,倘可改善来生。 ”后来,冯树柟果真饥寒以终。 文中的冯树柟过去生未曾真心待人,为博虚名,待人处世,皆用机心,表里不一。 心行虚浮,用心如此薄情,何以得人真诚襄助? 故其落拓一生,以饥寒终,亦足为自私者鉴。 佛说:心为万法根源。 言行形之于外,纵可遮掩,然心所作之业却不能作假。 心术不正,命运自然曲折不顺。 故境遇顺逆,非由他力,皆为自己长久业习所致。 然世人昧于因果,不明此理,遭遇困厄,不知惭愧忏悔,心反成怨,责人怨天,于人于己,岂能有益? !如今多有一类人凭籍机巧聪明,期望成就人生事业。 不知人之一生富贵穷通,事物皆有本末因果。 如若不知为人积德仁厚,岂能奢谈成就事业,福寿增延! “人”之一字好写,人之成“人”则难。 难在何处? 难在“善用其心”(语出《华严经·净行品》)。 只此一个“善”字,即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故今回想太虚大师所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佛即成。 是名真现实。 ”着实亲切。 发布时间:2023-03-03 13:12:52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15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