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松下问道──李翱 内容: 西元七七二年~八四一年.唐朝 名翱,字习之,唐河北赵郡人,韩愈门人,亦为愈之侄婿。 不为师之思想所拘,以客观采取佛学之精华。 为朗州刺史时,访药山禅师,禅师于松下阅经,不理睬。 李曰:“见面不如闻名。 ”禅师曰:“何得贵耳贱目? ”李问:“如何是道? ”禅师向上一指,向下一指,曰:“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闻之,茅塞顿开,呈偈曰:“练得身体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吾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后着〈复性书〉三篇,教人复性灭情;性即本心,情即烦恼;妙觉本心为烦恼所覆,智慧光明为情爱所障;譬如性如水,情如沙,水因沙而混,所谓“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赞曰松下问道 示以无言 闻名见面 何说何传用耳代目 玄中之玄 水在瓶中 云飞天边又说偈曰明善复初悟本源 通权达变了循环青出于蓝为俊杰 紫超乎红拜药山水清月现尘沙净 性定情空烦恼蠲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是如是大自然 白话解 “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世界上的人类就是一部大经典,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经典:信天主教的人,念的是一部天主教的圣经;信耶稣教的人,念的是新、旧约经典;信佛的人,佛教藏经就是他的经典。 韩愈以道统自命,自认为承继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脉心传的道统;想不到他的学生竟然超过他,由儒学佛。 这个学生是谁呢? 就是李翱。 翱是他的名,字习之,他是唐朝河北赵郡人,赵郡就是古代赵国所在地。 因为当时韩愈欢喜讲学,李翱就从他学习儒教。 因为李翱很达观的,不是一个拘谨的人,也不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没有什么偏见,于是就以客观的态度来学习佛法,不以为韩愈的思想是正确的。 李翱后来任官,做朗州刺史(刺史就好像现在的省长)时,去拜访药山禅师。 药山禅师当时在松树下看经,李翱来见他,药山禅师也没和他谈话,对他很冷的。 他受了这样一个白眼,忍不住就说:“唉!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说我现在见到你的面,不如我闻你的名时,那么令人向往。 药山禅师听他这么说,就说:“喔! 你为什么要贵耳而贱目呢? ”你耳朵听到的时候觉得那么高贵,现在眼睛看见却又觉得很微贱,这是什么道理? 李翱听他这么一说,就问:“如何是道? ”这个禅师也很古怪的,不答覆这个问题,只是用手向天空一指,又向地下一指,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就是说:道,无处不是道,随处都是道;你看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云在青天上、水在瓶子里,这都是道的表现。 为什么你还要问? 这样一说,李翱也就明白“道法自然”的道理。 本来道没离开自己,无处不是,为什么还要各处找? 各处去访问呢? 反过来就是。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你只要能转过来,一反掌就是道了。 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就逆流而上,一般世俗人就顺流而下。 那么李翱明白了,茅塞顿开,就说了一首偈颂:练得身体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吾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练得身体似鹤形”,修炼得这个身体就像鹤那么清高,那么样无拘无束、无挂无碍,所谓“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鹤是自由自在、无牵无挂的;它没有什么肉,腿很瘦、很长的。 鹤形就是“鹤立鸡群”,形容比一般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千株松下两函经”,“千株”就是很多的松树,在很多的松树下面有两函经。 “函”就是盒子,经用一个盒子装上,一盒就叫一函。 “两函经”就是两套经,是药山禅师在松树下所看的经,这两套经可能是《华严经》、《法华经》,或者是《涅槃经》、《楞严经》,总而言之,有两套经在那儿。 “吾来问道无余说”,我来请问“道”,其实也没有什么玄玄妙妙可讲的,“道”是什么呢? “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彩就在青天上,水就在瓶里──“道”就在你自己这儿,是本来具有的,问旁人做什么呢? 意思就是不要向外驰求,不要到外边去找。 李翱说了这个偈颂,以后又作〈复性论〉三篇。 “复性”也就是返本还原的意思,就是不要向外驰求,不要到外边找。 他所说的“性”和“情”──“性”就是妙净明心,“情”就是烦恼。 人为什么有烦恼? 就因为有“情”;要是没有“情”,就没有烦恼。 返迷归觉就是由“情”回到“性”上,也就是返本还原。 我们的“性”被烦恼无明遮盖住,所以露不出来;本有的智慧光明被情爱所遮障,所以自性好像坐在监狱里一样,一点也不自由,因此一天到晚骑驴觅驴、头上安头的找不着自性。 要是能把情回归到性上,也就像水里没有沙一样,所以说:“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众生的心里要是没有烦恼情爱,则菩提妙觉、智慧光明自然就现出来了。 赞曰松下问道,示以无言:他在松树下向药山禅师问“道”,药山禅师没和他讲什么话,只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无言就是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 闻名见面,何说何传:“闻名胜于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虽然李翱这么说,药山禅师也不和他辩。 有什么可传给他的呢? 还是这个本来就有,很平常的。 用耳代目,玄中之玄:他用耳朵代替眼睛,听其名时觉得很不错,可是见面的时候就不认识了。 这里头的玄中之玄,他可不认识。 水在瓶中,云在天边:他问“道”,药山禅师对他说:“水就在瓶子里,云彩在天边。 ”道也是这样。 又说偈曰明善复初悟本源:他之所以问道,就是想要明善复初,返本还原。 他明白这本源了,就是道。 通权达变了循环:他若能通权达变,就能明白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道。 若明白这道理,那么一切的循环都明白了。 青出于蓝为俊杰:李翱超过他的老师韩愈,所以是青出于蓝,为儒教里出类拔萃的俊杰。 紫超乎红拜药山:他更超过一般儒教里做官的人,所以他去拜访药山禅师。 水清月现尘沙净:水要是清了,月就现出来,尘沙就都没有了。 性定情空烦恼蠲:性要是定了,就不被境界所转、所摇动;情要是空了,烦恼也就没有了。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智慧才能到彼岸。 李翱顿开茅塞,本有的智慧现前,所以已经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的彼岸。 到达涅槃彼岸就是明了了。 如是如是大自然:这时候他才明白“云在青天水在瓶”的道理,是不假外求,是自己本有的。 发布时间:2023-03-30 13:16:15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11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