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 内容: 般若波罗蜜          般若不是用文字和语言能描述得清楚,更多的是来自于身与心共同的证悟。 般若,大意是慧、智慧、明等等,通过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从而显现出来的真如智慧,能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          波罗蜜就是“度”,就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意思。 般若正是六度中最后一个修行的次第。 般若包括自性般若、经般若、道般若、果般若等。 真正的、究竟的般若是果般若;相顺的般若是道般若;由所诠义而安立的般若为经般若;一切法本来体空,本来清净无垢染,这本身的现象假名安立为自性般若。 总之,由菩提心所摄的现证性空的慧,为般若波罗蜜多。 声闻、独觉虽然也修空性理,但不被称为修般若波罗蜜多,因为声闻、独觉不发菩提心,所修的空性之理不被菩提心所摄。 《金刚经》标以“般若”为题,乃是出自佛陀的明确开示,经中有云:“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在各类佛教经典和书籍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以下三种与般若有关的概念: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文字般若——用文字语言来表达佛法的要义至理。 如三藏十二部经典、讲经说法等,是佛陀与佛门弟子的心髓。 观照般若——是从观照证悟实相开发出来的智慧,也就是观照一切有为和无为诸法俱不可得的智慧。 实相般若——又称为妙明真心、佛性、法性、真如、涅槃,是众生的本来面目,是如来的法身,是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具有,而且个个平等,同样俱足,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亘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自性。 《六祖坛经》中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          般若无分别智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宣说四圣谛,以“苦集灭道”之教义教导众生,修解脱道。 灭谛就是涅槃。 解脱道的“涅槃”,指苦的灭尽,包括烦恼的灭尽(有余涅槃)与五蕴的灭尽(无余涅槃)。 第二转般若无分别智法轮,借由对空性的认知,说明烦恼是可以断除的,从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无自性。 第三转善分别法轮的唯识诸经《解深密经》、《如来藏经》、慈氏菩萨的《相续本母经》,详细说明真心如来藏的体性是常住不灭、离六尘之见闻觉知,惟明惟知,唯证乃知,具有原始本地之风光,谓智慧之德相。 《般若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般若无分别智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 佛陀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系列中常提到般若的重要,更譬喻“般若”为佛母,能生一切佛法。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大乘菩萨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证得但不入小乘的无余涅槃,即声闻及缘觉的菩提果位;大乘菩萨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具足圆满修证一切种智,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佛地--无住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 陀罗尼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经》)记载:须菩提长老向世尊请教降伏其心之法,佛对须菩提讲了众多伏心的道理,并且对须菩提说:“凡闻此经乃至经中四偈也可获无量福,能受持读诵之,当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等经说:“陀罗尼乃是般若波罗蜜多”也。 其实,《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多部佛经早已明确示之: “般若波罗蜜多”就是陀罗尼法也。 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足以说明其玄旨。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行念诵仪轨》明确提及,“陀罗尼乃佛心,并为说总括般若无尽藏、般若眼、般若根本、金刚般若心的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咒”。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等多部佛经处处透露,“欲求悉地,当持咒摄心一境调伏其心”。 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在大乘般若法门中总持门(总持门即陀罗尼法)微妙第一”。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云:“持陀罗尼能成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亦云:“陀罗尼法是不可思议法,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罪苦障,真实不虚”。 般若波罗蜜多的真实功德          《金刚三昧经》中解脱菩萨向世尊说到:          “佛灭度末世后,五浊众生,多造恶业,轮回三界,无有出时。 愿世尊为末世宣说一味决定真实法门……”舍利弗承秉佛口说:“总持诸德,盖罗万法,圆融不二,不可思议,当知是法,即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六百卷,《光赞经》、《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共二十七卷。 《道行般若经》、《摩诃般若钞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等众多佛经中,始终赞叹“般若波罗蜜多(余经译为般若波罗蜜)”功德。 《般若经》中有一段经文说:          时天帝释即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一切咒王。 最尊、最胜、最上、最妙。 能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灭一切恶不善法,能满一切殊胜善法。 ”          尔时佛告天帝释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何以故? 憍尸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依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 我亦依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咒王,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为诸天人说无上法。 ”          如世间众生怀念慈母大恩,终不背舍,一切诸佛如来悉皆如是,深念般若波罗蜜多之恩,乃至所有菩萨的一切大行,亦皆依止般若波罗蜜多为根本,“离依、离染,以无所得为方便”。 如《不空羂索神变经》中说:          “以无所得为方便,修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以无所得为方便,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以无所得为方便,修五眼六神通,一切智智;以无所得为方便,得我如来应正等觉。 …          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过现未来世所起智见,无着无碍。 以无所得为方便,以一心智,如实遍入,知一切有情心心所法,圆满游戏种种神通,而自严净种种佛土,供养承事诸佛世尊。 于如来身,如实观察,饶益有情。 于法义趣,如实分别,以法供养承事诸佛。 当复谛观,诸佛法身,以无所得,圆满无相。 谓不思惟一切诸相,于一切法不增不减,不执不着,无取无住,圆满一切法平等见,圆满诸法一相理趣。 行不二相,不起分别。 以无所得,远离一切声闻独觉一切诸见,舍诸有漏烦恼习气见,调伏心性见。 ……”          在《大心经》中,世尊赞叹道:          “若依般若波罗蜜多,即得坚住于奢摩他,诸天魔等不能倾动。 犹如大海,皆能容受一切众流。 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皆能容受一切佛法。 若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教法行者,即得住宿住智。 知于过去,我从彼处,因于彼行,得生此处。 若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教行者,即得除灭三毒之罪。 生生之处,不闻恶法。 得身端正。 …          无有悭心。 生于刹帝利、婆罗门中。 于诸会中,一切大众皆悉随从。 不生三途地狱之中。 十方佛刹随意往生。 现身即得四无所畏。 于诸会中,胜出诸众。 若能日日作此法者,现身即知一切诸法,皆无障碍,得奢摩他。 ”并有十六位药叉大将各携七千眷属发愿守护般若行者,令满所愿。 《放光般若经》卷七载:          “佛三教法及十二经,复次世尊及诸佛,以及三教十二部经皆从般若波罗蜜多而出。 供养般若波罗蜜多,与供养十方恒河沙诸佛获福无异;书写流通受持般若波多蜜多,犹如如意宝珠可除众难。 般若波罗蜜多所止处,当知是处有佛。 佛灭度后应当供养佛舍利,其佛舍利实为般若波罗蜜多。 供养恭敬般若波罗蜜多则为供养十方诸佛,供养般若波罗蜜多便得佛法,读诵受持教人修习便得见十方诸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四十:          “能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维,书写流布解说,广令流布般若波罗蜜多,能令身心安乐,能降伏烦恼恶业种种刀仗,亦能除他烦恼恶业诸刀,不为一切横灾侵恼,不为刀杖所伤杀,一切毒药蛊道鬼厌祷咒术,恶兽怨贼恶神众邪魍魉,水火刀杖皆不能伤害。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等等咒,是诸咒王最上最妙无能及者”。 《白宝口抄·仁国经法》云:“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菩萨众生心识之神,是一切国王之父母,是神符,是辟鬼珠,是如意宝珠, 是护国珠,是天地之镜,是龙宝神王”也。 南無諸佛之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西方接引导師阿弥陀佛          不可思议般若波罗蜜无生无灭如同虚空性各别自明智慧所行境三世佛母之前我顶礼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 归命最胜诸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法,过去未来及现在,一切诸佛从是生。 善生诸佛为佛母,无性自性我清净,佛为须菩提广说,如其所说今畧集。 般若波罗蜜多有一百八名:          一者最胜般若波罗蜜多,二、一切智,三、一切相智,四、实际,五、真如,六、无坏真如,七、无异真如,八、实性,九、如实生,十、不颠倒,十一、空无相无愿,十二、无性,十三、自性,十四、无性自性,十五、法性,十六、法界,十七、法定,十八、法住,十九、法无我,二十、法相,二十一、非众生,二十二、非寿命,二十三、非长养,二十四、非士夫,二十五、非补特伽罗,二十六、非语言,二十七、非语言道,二十八、离心意识,二十九、无等,三十、无等等,三十一、无憍,三十二、无我,三十三、无戏论,三十四、离戏论,三十五、过诸戏论,三十六、一切佛母,三十七、出生一切菩萨,三十八、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三十九、长养摄持一切世间,四十、无尽福行具足,四十一、运用智慧,四十二、起作神通,四十三、作净天眼,四十四、作净天耳,四十五、作他心智,四十六、作宿命智,四十七、作漏尽智,四十八、圣清净,四十九、吉祥,五十、安住四念处,五十一、具四正断,五十二、运四神足,五十三、诸根清净,五十四、诸力具足,五十五、严七觉支,五十六、示八圣道,五十七、施七圣财,五十八、圆满九次第定,五十九、具十自在,六十、安住十地,六十一、圆满十力,六十二、十遍处庄严,六十三、运用十智,六十四、善作调伏十种胜怨,六十五、出生诸禅定,六十六、超过三界,六十七、妙住一切正遍知觉,六十八、具一切智智,六十九、内空,七十、外空,七十一、内外空,七十二、空空,七十三、大空,七十四、胜义空,七十五、有为空,七十六、无为空,七十七、毕竟空,七十八、无际空,七十九、散空,八十、无变异空,八十一、共相空,八十二、自相空,八十三、不可得空,八十四、无性空,八十五、自性空,八十六、无性自性空,八十七、无起作,八十八、不生,八十九、不灭,九十、不断,九十一、不常,九十二、非一义,九十三、非多义,九十四、非来,九十五、非去,九十六、善观缘起,九十七、非寻伺,九十八、无摄藏,九十九、无所有,一百、本来无所作,一百一、无二,一百二、非无二,一百三、寂静慧无所趣,一百四、无系无染与虚空等,一百五、离十相语,一百六、诸法自性犹如幻梦,一百七、如陶家轮,一百八、一切法同一味。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若常持诵者,销灭一切罪,一切诸佛所共称赞。 一切菩萨及诸贤圣,于长时中常所卫护。 即说般若波罗蜜多真实圆义陀罗尼曰: 怛[宁*也](切身)他(引)(一句) 唵(引)鉢囉(二合)倪(引)鉢囉(二合)倪(引)(二) 摩贺(引)鉢囉(二合)倪也(二合、引)婆(引)西(引)(三) 鉢囉(二合)倪也(二合、引)路(引)葛葛哩(四) 阿倪也(二合、引)那尾驮摩泥(五) 悉提(引)(六) 苏悉提(引)(七) 悉奠覩弥(引)婆誐嚩底(八) 萨哩嚩(二合)三鉢怛野(九) 萨哩网(二合)誐孙[木*奈]哩(十) 薄讫底(二合)嚩蹉梨(引)(十一) 鉢囉(二合)萨(引)哩多诃萨底(二合、引)(十二) 摩(引)说(引)萨那葛哩(十三) 底瑟姹(二合)底瑟姹(二合)(十四) 绀波绀波(十五) 左罗左罗(十六) 誐嚩誐嚩(十七) 誐哩惹(二合)誐哩惹(二合)(十八) 阿(引)誐蹉阿(引)誐蹉(十九) 婆誐嚩底摩(引)尾蓝摩莎(引)贺(引)(二十) 提(引)(二十一) 纥凌(二合、引)(二十二) 室凌(二合、引)(二十三) 率噜(二合、引)底(二十四) 三蜜哩(三合)底(二十五) 尾惹曳(引)莎(引)贺(引)(二十六)          梵音版:  Tadyathā达底呀他:oṃ,prajña prajñā mahā-prajñā-嗡m。 钵喇-即尼牙。 钵喇-即尼牙。 玛哈-钵喇-即尼牙。 avabhāse,prajñā-āloka- kari a-jñāna vi-dhamani. 阿瓦巴噻-钵喇-即尼牙。 啊娄嘎-嘎哩。 阿-即尼牙那。 威-达玛尼。 siddhe su-siddhe sidhyantu me悉得。 苏-悉得。 悉地焉度-美。 bhagavati sarva sam-padāya, sarva-aṅga sundarī,巴嘎瓦底。 萨尔瓦。 萨m-巴达牙。 萨尔瓦-安嘎。 孙达哩。 bhakti vatsale, pra-sārita hastīm āśvāsana-kari,巴乞底-瓦德-萨类。 钵喇-萨哩达-哈斯底m。 啊施瓦萨那-嘎哩。 tiṣṭha tiṣṭha, kampa kampa, cala cala. gava gava,garja garja,ā-gaccha ā-gaccha底施他-底施他。 嘎m巴-嘎m巴。 唊拉-唊拉。 嘎瓦-嘎瓦。 嘎里佳-嘎里佳。 啊嘎恰-啊嘎恰。 bhagavati mā-vilambaṃ svāhā巴嘎瓦底。 玛-威啦m巴m。 斯瓦哈。 oṃ. hṛd-dḥī śrī śruti smiṛti vijaye svāhā嗡m。 和里底。 施哩。 施噜底。 斯弥里底。 威佳耶。 斯瓦哈。 此陀罗尼祕密章句,若常忆念受持读诵者,所获功德不可称计。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以下摘自《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613至614页。 般若波罗蜜多根本真言曰:          曩谟婆(去)誐嚩戴(引)钵啰(二合)枳娘(二合)播(引)啰弭跢(引)曳唵纥哩(二合入引)地(入引)室哩(二合入引)戍噜(二合)底尾惹曳娑嚩(二合引)诃(引)          梵音版:          namo bhagavate prajñā baramītaya拿牟-巴嘎瓦得。 钵喇-即尼牙。 巴喇弥达牙。 oṃ. hṛd-dḥī śrī śruti vijaye svāhā嗡m。 和里底。 施哩。 施噜底。 威佳耶。 斯瓦哈。 此根本真言又名“仁王护国心咒”、“般若无尽藏陀罗尼”。 佛言此陀罗尼印有四种名。 一名般若无尽藏。 二名般若眼。 三名般若根本。 四名金刚般若心。 此陀罗尼印有大功德。 若能至心如法受持。 随诵一遍出生一万八千修多罗藏。 又彼一一修多罗中。 各各出生二万五千修多罗藏。 又彼一一修多罗中。 出生百万修多罗藏。 又彼一一修多罗藏中。 出生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修多罗藏。 如是乃至展转。 出世无量无尽修多罗藏。 所出经题名句义味。 各各不同而不重出。 如是念念出生无尽。 是故名为无尽藏陀罗尼印。 此陀罗尼印。 即是十方三世诸佛宗祖。 亦是十方三世诸佛无尽法藏。 一切般若波罗蜜母。 过现未来诸佛菩萨常所供养恭敬赞叹。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以至诚心书写读诵如说修行。 是人所有百千万亿恒河沙劫生死重罪。 于须臾顷悉灭无余。 此陀罗尼印所有功德。 我若住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叹犹不尽。 何况余人叹之能尽。 若欲修行般若法者。 一食斋戒香汤洗浴。 着新净衣入于道场。 要当先诵此陀罗尼并作此印满百万遍然后修行余般若法决定成就。 是故名为般若根本。 此陀罗尼印。 悉能照了一切般若波罗蜜法。 故名般若波罗蜜眼。 此陀罗尼印。 悉能摧灭一切障碍。 悉能住持一切诸佛菩萨功德。 故名金刚般若心也。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西天中印度惹烂䭾罗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复有百千俱胝那庾多梵王帝释护世,诸大众等,恭敬围遶。 尔时,世尊于吉祥宝藏师子座上结跏趺坐。 是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瞻仰尊头目不暂舍,合掌恭敬,欢喜踊跃,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 唯愿世尊为我说是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令诸众生得闻是法,获大福德,一切业障决定消除,当来速获无上菩提。 若有众生发至诚心,受持读诵此真言者,随所求愿,决定成就,无诸魔难。」          尔时,世尊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善哉,善说是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能如是至心为诸众生,令得安乐长寿。 善男子! 汝应谛听,至心听我说是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若诸众生闻说是法,获大福德,一切业障皆悉消除,决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发心受持此真言者,无诸魔事,皆得成就。」          是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 善逝今说,为诸众生令得安乐。」          尔时,世尊而于一时入三摩地,名解脱一切众生。 从定起已,眉间毫相放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明。 此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剎土,所有无量众生蒙光照曜,皆得决定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地狱一切众生皆获安乐;诸佛剎土六种震动,于诸佛上又雨上妙栴檀、沈水、细粖之香,以用供养。 尔时,世尊说此般若波罗蜜多经。 是时,所有一切菩萨摩诃萨,各各发起平等之心,发起慈愍心,发起忆念利他心,发起远离一切罪障心,发起种种利益之心,发起般若波罗蜜多心。 是时,世尊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汝等谛听,我今为汝说是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真言曰:          曩莫(入一)舍(引)吉也(二合反二)母曩曳(引三)怛他(去引)誐哆(引)野(引四)[口*栗]喝(二合)帝(引五)三麼藥(二合反)訖三(二合)沒[馬*犬](引)野(六)怛儞也(二合反)他(引八)母[寧*頁](引)母[寧*頁](引九)摩賀(引)母曩曳(引十)娑嚩(二合引)賀(引十)          梵音版:          namo∙śākya-munaye∙tathāgatāya∙arhate∙samyak-saṃbuddhāya∙  那牟-莎乞牙-姆那耶。 达他嘎达牙。 阿惹哈得。 萨m牙乞-萨m布达牙。 tadyathā∙muni∙muni∙mahā-munye∙svāhā∙达底呀他:姆尼。 姆尼。 玛哈-姆尼耶。 斯瓦哈。 佛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此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真言,一切诸佛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亦由是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真言故得成无上正等菩提。 往昔有佛亦名释迦牟尼如来,于彼佛所闻说是法,彼佛说言:『如是三世一切诸佛,由斯法故方得成佛。』」          佛复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我今为汝授其记别。 汝于人间未来世中得成佛道,号普放光明吉祥宝峯王如来应正等觉。 汝得听闻如是妙法,应当受持读诵,若自书写,若教人书,思惟解了,复能为他一切众生广说其义,令彼书写是经,于己舍宅受持读诵,于未来世速成无上正等菩提。 是时一切如来同证汝等。 我今为汝复说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曰:          怛儞也(二合反)他(引一)唵(引二)惹(仁左反下同)野惹野(二)鉢訥麼(二合引)避(引三)遏嚩(無可反)銘(引四)薩囉(來假反下同)薩哩抳(尼貞反下同五)尾哩尾哩(六)尾囉(引)尾哩(七)企哩企哩(八) 儞嚩哆(去)弩(鼻音九)播(引)攞[寧*吉](寧吉反十)沒度(引)哆(引)囉抳(十一)布囉抳(十二)布囉野(十三)婆(去)誐嚩(武末反)帝(十四)薩[口*栗]嚩(二合引)[口*商](引十五)麼麼(此處稱名十六)布囉野(十七)薩[口*栗]嚩 (二合)薩怛嚩(二合引)難(上)左(十八)薩[口*栗]嚩(二合)嚩[口*栗]麼(二合引十九) 嚩囉拏(引)[寧*吉](二十)尾戍(引)駄野(二十一)尾戍(引)[馬*犬]野(二十二)沒[馬*犬](引)地瑟姹(二合引)[寧*頁]曩(引二十三)娑嚩(二合引)賀(二十四引)          梵音版: Tadyathā. 达底呀他:oṃ jaya jaya padma abhy-āvā me, sāra sāriṇi,嗡m。 佳呀-佳呀。 巴德玛。 阿比-啊瓦美。 萨喇-萨哩尼。 viri viri vīra viri,khili khili, devata anu-pālani buddhottāraṇi,威哩-威哩。 威喇-威哩。 乞利-乞利。 得瓦达。 阿奴-巴拉尼。 布窦-达喇尼。 pūraṇi pūraya bhagavate sarva āśāṃ mama布喇尼。 布喇牙。 巴嘎瓦得。 萨尔瓦-啊莎m。 玛玛(某甲称名)。 pūraya sarva sattvānāṃ ca布喇牙。 萨尔瓦-萨德瓦喃m-唊。 sarva karma āvaranāṇi vi-śodhaya vi-śodhaya buddha adhiṣṭhānena svāhā萨尔瓦-嘎尔玛-啊瓦喇那尼。 威-收达牙。 威-收达牙。 布达。 阿底施他内那。 斯瓦哈。 佛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此胜妙法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是能出生一切诸佛菩萨之母。 若有众生暂闻是法,所作罪障悉皆消灭。 此法,一切诸佛及众菩萨,经百俱胝劫说其功德不能得尽。 若能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便同入一切曼拏攞中,得受灌顶。 又如受持一切真言,皆获成就。」          是时,圣观自在菩萨而白佛言:「世尊! 何故复说此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          世尊告言:「我为愍念一切少善方便懈怠众生,是故说此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 令彼受持读诵,若自书写,若教他书。 此等一切众生,速疾证得无上菩提。」          「如是,如是! 世尊善说是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          是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 此法实未曾有。 世尊! 此法实未曾有。 善逝世尊大慈,为欲救度一切少善方便懈怠众生,令得利益安乐,说斯妙法。」          是时,世尊说此经已,诸大声闻并诸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囉、彦达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八册页853中-下)  注:咒文梵音版念诵时1、“喇”念ra的弹舌音,“哩”念ri的弹舌音,“里”念r的弹舌音,“噜”念ru的弹舌音,“唊”念jia的短清音,“啊”念a的长浊音。 2、“得”念dei ,“乞”念ki,“悉”念si,“噻”念sei。 3、m是在汉字发音后带一个闭口尾鼻音。 发布时间:2023-04-02 23:36:03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10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