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内容: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普门品)如果有众生淫欲心重,只要常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就能远离淫欲;如果嗔恚心严重,时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就能远离嗔恚;如果愚痴蠢笨,时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也能远离愚痴、开启智慧。 下面用道理和事例来证明:称念观音远离淫欲的道理很深,《楞严经》这样揭示其中的秘密: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从生起次第上观察,淫欲是由见色而动心,贪执色相而生起的。 观世音菩萨修反闻闻自性,不再向外攀缘色尘,唯一反照自性。 功夫到纯熟时,离了色尘,外色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大士自己得到成就,多淫众生只要一心称大士名称,就能摄持他同于自己,心从色尘中脱开,远离淫欲。 事例证明:有一位茂章居士,年少时喜爱看淫--秽小说,年纪轻轻就犯手-淫和邪淫。 信佛之后,他深深地忏悔,发誓戒除邪淫,依仗佛力的加持消除恶习,但他的身体早就受损伤了。 1944年,他在上海工作,因为劳累过度,身体发热、腹泻。 治好之后仍然委靡不振、工作无精力,而且经常头晕、目眩、耳鸣、消化不良,医药无效,饮食和睡眠都很不好。 后来他看了《观音灵感录》,发心常念观音圣号,念了三个月就得菩萨加被,远离淫欲,各种病都痊愈了,精神也变得更好。 这是常念观音远离淫欲的证明。 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能远离嗔恚呢? 《楞严经》中解释说: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意思是,观音菩萨修成耳根圆通,没有了分别的尘染,由此不再有能和所的对立,就是没有能对的根和所对的尘互相对待。 我们知道,凡是嗔恚都是从敌我对立、互相抗拒中产生的,现在没有了能所对待,嗔恚就无从生起。 观音大士自身证得圆融无碍,由此能摄受常念恭敬的众生令离嗔恚。 事例证明:古代江西临江有个秀才高蕃,娶妻樊氏,叫江城。 江城长得美貌,性格却很凶暴。 婚后不久,高蕃受江城百般欺负,公公婆婆制止不了,两人只好分居过日子。 高蕃痛苦不堪,身体也越来越衰弱了。 母亲见了心里忧愁。 有一天在梦中见到一位老人告诉她:江城前世是净业和尚养的一只长生鼠,你儿子前生作书生的时候偶然来到寺院,把这长生鼠给弄死了。 今生是冤业报应,人力无法挽回,只有每天早晨虔诚念观音咒一百遍,应当有效果。 母亲醒来就告诉丈夫,于是夫妻俩每天早晨一起念。 过了两个月,江城反而比以往更狂暴放纵。 这一天,来了一位老和尚正在门外讲佛法,围观的人很多,江城也出去观看。 老和尚讲完要了一瓶清水,端水对着江城的脸大声说:莫要嗔,莫要嗔,前世也非假,今世也非真。 咄! 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 说完吸一口水喷在她脸上。 江城默然不语,擦了脸就自己回去了。 从此她痛改前非,性情变得柔和孝顺。 这样就知道,由亲人代念都能离嗔,何况自己发心念,当然效力更大、更能远离嗔心。 念观音能离愚痴的道理:《楞严经》说: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愚痴是什么? 就是虚妄分别的尘障蔽了本有自性光明。 观音大士反闻闻自性,销了妄尘,由此恢复了自性光明,法界身心如同琉璃般,内外光明通彻、无所障碍。 这就能加持昏迷暗钝的众生,永远远离愚痴的黑暗。 事例证明:民国初年江苏泰兴有一座小庙,里面住着师徒两人。 徒弟是个十五岁的小沙弥,长得奇丑,心却很虔诚。 老和尚很喜欢他,给他规定很多功课。 小沙弥每天读书,他是个笨人,怎么教也教不会,做杂事却很精明。 他每天夜里拜观音菩萨,要拜到菩萨摇手为止才准许去睡觉。 这里暗中是有机关的。 原来老和尚有爱吸鸦片的嗜好,他的卧室就在观音殿的后面,只隔一层木板。 他在木板上凿了一个小孔,穿一根黑线连在菩萨像的手上。 圣像的手是活动的,里头一拉线,手就活动像摇手一样。 每天晚上老和尚总要过足了烟瘾快睡觉的时候,才拉几次线。 小沙弥见菩萨在连连摇手,就欢欢喜喜地结束一天的功课去睡觉。 这样坚持了好几年。 有一天,老和尚出门访友,因为天下大雨被道友挽留,第二天早上才急匆匆地赶回来。 一回来就问:昨天晚上拜了没有? 小沙弥说:我拜到菩萨摇手才睡觉。 老和尚心一惊,这不是菩萨显灵,就是沙弥撒谎。 这天晚上,他抽过大烟之后,故意不拉线。 然后悄悄地去察看,发现小沙弥已经睡着了,就叫他起来问:你拜到菩萨摇手没有? 他说:已经摇手了。 老和尚才知道真是菩萨显神通。 他叮嘱沙弥:明天晚上你还照常诚恳礼拜,拜到菩萨摇手时,你就跪在地上不起来,求菩萨给你开智慧。 第二天真的应验了,菩萨果然慈悲,有求必应。 小沙弥祈求时,菩萨就下座拿杨枝蘸瓶里的甘露,滴到他的口中,然后又返回原位安住不动。 小沙弥如梦初醒,感觉口里香甜而且全身清凉舒适,欢喜无量。 从此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聪明能干。 凡是师父教他读诵的书,只教一遍就能背诵,他得到了过目不忘的智慧。 这就是常念、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能远离愚痴的证明。 以前还有个僧人澍庵,性格恶劣又很愚痴,常常和人争吵谩骂。 常住准备要开除他。 他晚上闭门反思,生了惭愧心,自想只有闭门修行。 第二天一早,他求当家师给他一个机会,能入关清修。 当家师满他的愿。 他就在关中一心一意地修行,禁语专持大悲咒、念观音、拜观音。 三年之后出关,开了智慧,已能理解经典中的妙理,世间四书五经也无不通晓,和以前一字不识的他判若两人。 这些都是真人真事,告诉我们观音大士的加持不虚,修念观音的灵感不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的确能息灭三毒,能让人变得慈悲、清净、有智慧。 有的人说:很多人念观音还不是烦恼一大堆吗?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经中常念恭敬去做。 这四字是念圣号对治三毒的关键。 比方说,病人不遵从医嘱按质按量地服药,那医生再好、药再灵也不可能见效,同样的道理,修持观音法对治三毒,必须遵循佛的教导切实做到常念、常恭敬,这四字不真做, 也治不好烦恼病。 常念就是二六时中如子忆母般,念兹在兹地念观音,念大士的相好、慈悲、愿力。 大士是法界身,入在我们的心想中,他如慈母般念念悲愍我们,我们如子忆母,念念忆念大士,心和心相应相契,自然息灭心中的贪嗔痴。 常恭敬就是心里常常提起正念,时时有意识地发起对大士的恭敬心。 恭敬体现为身口意三方面。 比如,见到大士的圣像就主动合掌、礼拜,双眼虔诚地瞻视菩萨,见圣像时就像面见菩萨的真容,不敢有丝毫失礼、亵渎和散乱。 古人入佛殿、见圣像,都要事先漱口、沐浴、穿干净衣服,以示内心诚敬。 因为心中常怀恭敬,在有圣像的地方就不敢躺卧,更不敢肆意谈笑散乱。 这些都是身恭敬的相。 称念圣号时,不绮语、不粗语、不两舌、不妄语,念的时候字字清楚,音声里充满了虔诚敬仰,这是语恭敬。 心中常常这样想:大士无时无处不在,我做什么,大士看得一清二楚,我怎能放纵胡为。 这样时时谨慎护持自己的心,即使独处时,也不敢有丝毫放逸。 这是时时心存恭敬。 佛法从恭敬中求,常恭敬大士,就能得大士加持。 而且恭敬心越强,得加持就越大。 我们真做到了常念、常恭敬,正念就很强,以这个正念的力量就可以控制住三毒,不让它有机会生起,而且依仗大士的加持入于心间,一定能渐渐化掉贪欲、嗔意和邪执。 我们贪嗔痴方面的串习力极强,这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根本烦恼,只有真实用功才能对治。 比如,凡夫人淫欲容易犯又最难断,要断淫就要痛下决心。 每当发现自己淫心现行时,万万不可放纵,应该立即起身到菩萨像前发露忏悔,竭诚礼拜、称念圣号,这样能让淫心当下止息。 我们看古人对治习气毫不留情,因为心地真诚,所以他竭力称念,头磕破了也不管。 能这样对治几次,不但白天不犯,甚至梦中也能提起正念防犯。 这就像教育孩子,能在他初犯时毫不纵容、严厉教训,以后他就会有记性,也能彻底改掉。 不然纵容助长,等到毛病发展深了,想教育也无能为力。 其它烦恼也是如此。 发布时间:2023-04-09 15:29:25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09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