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孝道最难做到的是“色难”! 内容: 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 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便生硬的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跑。 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 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 晚上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自杀了。 于丹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儿女有钱了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 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 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 其实,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难难在何处? 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 於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准。 就是说,经常对父母微笑,经常敬重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每天认认真真看着母亲的眼睛,跟母亲交谈几分钟------不嫌弃,不抱怨,想对母亲发脾气时克制一下,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她们就会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好脸色不用花钱去买,不用向谁去借,也不用交学费去学,更不需要什么力气。 可现实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实,每天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关键是心怀感恩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真心爱父母,应该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发出微笑,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 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 佛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弟子: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 佛会说到。 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的供养绝对不该减少。 学佛之后,对父母应当更懂得恭敬礼拜、赞叹尊重;可是有些人学佛十几年了,我看是没有学进去:因为父母来了,他并不恭敬;公公、婆婆来了,也不恭敬奉侍;泰山、丈母娘来了,也不恭敬探问,全都不看在眼里,当然更不可能礼拜了。 并且有人还到处去讲:我公公、婆婆多坏! 有的人到处去讲:我那个泰山好可恶! 这不但不是赞叹尊重,反而是侮辱了。 像这种人,纵使他有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供养,仍然称不上如法的供养,还要有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算是如法供养,因为这是从心中产生的善法。 心中没有善意,专作一些表面功夫,那是没有意义的,表示这个人不能供养东方,没有受戒的第一个条件。 所以我们除了供养父母之外,态度上也要恭敬。 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学佛知道应该要布施,就去减少对父母的供养而拿去布施,若是为了供养三宝而克扣父母的供养,那就是违背佛的教导而变成不孝了。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226 页也说:供养父母的福德不会比供养三宝少,这在后面经文中佛会说到;所以受持了优婆塞戒以后却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家中的长辈,就是忘掉优婆塞的本分了,这就是失意罪:遗失了自己是优婆塞戒受持者的作意了,这就是失意罪。 发布时间:2023-04-24 12:23:14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07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