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七册(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 内容: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七册(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F2道场加行(分二)G1初请略说 G2重请详示 G1分二H1阿难请 H2如来说今H1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 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 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世尊! 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阿难尊者听见文殊师利菩萨说这个偈颂完了之后,他就站起来,整顿衣服;把衣服领子也提一提,这么整顿整齐一下,不是衣冠不整那个样子,好像穿衣服也不扣钮子,一切都不整齐。 阿难现在整顿衣服,在大众里边合起掌,就向佛顶礼。 心迹圆明,悲欣交集:这时候,阿难心里边很明白了,不像以前那么糊涂。 现在他又想哭,又想笑。 “悲”,就是想哭,因为阿难很会哭的。 从一开始,他哭了好多次;那么到现在,他还想哭,但是又想笑,所以“悲欣交集”,有这两种的心理。 他悲的什么呢? 他悲自己迷失了方向,所以距菩提涅槃还很遥远。 他又乐极了──啊,这回我可得到佛法了! 真正佛法我明白了。 快乐得不得了,从来也没有这么快乐过。 啊,真正明白佛法是最快乐的一件事,所以就悲欣交集! 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他自己明白了不算,他还想要利益未来的一切众生。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就对佛叩了个头,然后对佛说话了。 大悲世尊:大慈大悲的世尊! 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悟”,就是明白。 我现在已经明白这个成佛的法门,对着这个法门来修行,我绝对不会再疑惑的了。 哎,阿难讲话,总要引证一下佛所说的,不是他自己说的! 所以他说常闻如来说如是言:我常常听见如来说法的时候,说像这样的话。 怎么样说呢?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己还没有得度,就先去度人;自己没有得道,就先去教化人,这样的人,这是一种菩萨发心。 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自己觉悟已经圆满了,再能以自己觉悟的道理,令其他的人也觉悟,这就是佛在这个世界所做的事情。 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我虽然自己也没有得道,可是我愿意令末劫的一切众生都得度,都得到佛法的好处。 世尊! 此诸众生,去佛渐远:世尊! 末法的一切众生,渐渐地就离开佛很远了,甚至于离佛法也远了! 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在末法的时候,这个邪师说法就像恒河沙那么多啊! 末法就是现在,现在就是邪师说法的时候。 什么叫“邪师”呢? 自己不明白,就说他明白了;没有开悟,他说他开悟了;没有证果,他说他证果了。 所以我问那个人,我说你是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哪一果了? 你开悟,开的一个什么悟? 你证果,证得哪一个果? 他说不出来了。 我问:“你都是个佛了,怎么你连果都没有证? 你怎么跑到佛那儿去的? ”他说他就是佛了,他不但说他一个人,他说Everybody is Buddha (人人是佛)! 唉,这就是叫“邪师”! 这是一个大妄语呀! 你自己没有这种境界,就乱说──中国广东话叫“扯大炮”,像放炮似的;中国对这尽讲大话的,叫“大炮”。 “邪师说法”,这邪师最坏不过! 遇着邪师,就可以“杀”了他。 你虽然受戒,你杀了邪师没罪的。 为什么? 哈哈! “除暴之所以安良”啊,我给你证明是没有罪的,因为你这是为的来护持佛法。 所以你们不论懂不懂佛法,切记不要做一个邪师! 不要不懂的,人家问你──好像这个Ms. Li,那时候有两个人问她佛法,她说什么呢? “唉,我老了,我都忘了! ”根本她学都没学过,你说她怎么会忘呢? 忘个什么? 根本就不懂。 但她不说她不懂,她说她忘了;这就是一种骗人的口吻哪! 骗人就是在这个地方。 “知之为知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我根本就不懂,却说“我忘了”,这就近于邪师了。 这邪师说法,他就专门有一种攀缘心,讲不对的道理。 讲什么不对的道理? 譬如,淫欲是不对的,他说:“好啊,这个是最妙的法门! ”他赞叹。 哦,令人都找不着真理,都迷惑了! 这就叫“邪师”,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这就叫“邪知邪见”,他知见不正当。 你正的,他说它是不对的;你邪的,他说:“啊,这个最好的! ”欲摄其心入三摩地:这种邪师说法,在末法的时候像恒河沙这么多;可是我想在这时候,令一切众生生出正知正见,得到正定。 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得怎么样子,才能使得这一般众生在道场上安立,远远离开这个魔事啊? 好像有一些个邪魔外道,专门说一种骗人的法门;又说男女怎么样,讲“淫欲越重,越可以成佛成得快”,这么样子。 这完全是一种邪知邪见,这是不对的! 所以你们对这一点要特别地注意,不要被人骗了! 凡是讲这个淫欲,就是错了,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了! 这种说法,就是魔事! 于菩提心得无退屈:对于他的菩提心,得怎样叫他不会退失菩提心呢? 有的学佛的人,学学就退失菩提心了,说:“唉,不要学佛法了! 学佛法这么难! 尽要祛我的毛病。 我这毛病若祛不了,这怎么办呢? 还是不要学佛法了! ”这就叫退失菩提心了。 菩提心退了,屈了,就是屈服了,没有精进心了,战败了。 譬如打仗,日本投降,这叫“屈”。 屈服了;你没有志气了,被魔鬼战胜了,这也叫“屈”了。 H2如来说(分三)I1许说承听 I2总举三学 I3别列三学今I1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 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尔时世尊:当尔之时,世尊听见阿难这么请问,说怎么样才能离开这个邪师说法? 怎么样才能离开这个魔事? 怎么样才能令众生不退失他的菩提心? 不是一学佛法,学了三天、两天,就不学了。 要永远永远的有这一种精进心:“我要学佛法,我生生世世都要学佛法! ”发愿:“我一定要护持佛教! 我一定要学习佛法! 我一定要修行佛法! ”这个菩提心永远都不退的。 得怎么样子可以这样子呢? 释迦牟尼佛一听阿难这样子请问,高兴了! 为什么? 虽然说佛是如如不动的,但是有人要想拥护佛法,愿意人成佛,他也高兴的,也就欢喜。 所以,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佛在大众里边,赞叹阿难,说:“阿难哪,你真好啊! 阿难哪,你真好啊! ”连称两次,这是很嘉许他了! 说:“你真是好徒弟,你真是一个好徒弟! ”这样赞叹阿难。 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像你所问的,众生在道场能安立于道场,你想在这个末劫的时候,救护这一些沉溺在水火里头的众生。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现在好好听着吧! 我现在给你讲一讲!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阿难听见佛要说法了,更高兴了,所以和大众就答应了,大家都依教奉行了。 一定是佛问:“你们愿意听吗? ”大家说:“愿意听! ”这叫“唯然”。 这个邪师说法,他专门讲淫欲的,他讲的是很不合乎道理的。 那么这一点,又要分别清楚──在菩萨的境界,有的时候也用一种慈悲爱护众生的心。 因为他知道一切众生,欲念都很重的,所以最初他教化人,他不令一切众生断绝欲爱,就是袪这个淫欲心;但是他用种种的方便法门,使令众生自己把淫欲心看破了,然后自己就会把它停止了──这是一种菩萨的境界,和邪师外道又不同了;所以在这个地方,也应该要明白的。 譬如变一个女人身,令一切的男人一见着她就欢喜了;一欢喜,然后她就教他信佛,念佛修行,结果令这个众生成佛了。 曾经有这么一个“鱼篮观音”的故事。 这鱼篮观音生得相貌最好,最美丽不过,拿着个鱼篮在那儿卖鱼。 这一个村里的人,根本就都不信佛的,见着这么美貌一个女人,这一些个年轻的男人,就都生出一种贪欲心来了,每一个人都想要向她求婚,和她结婚。 这一个村子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一百多个青年人;这鱼篮观音就说:“你们这么多人,我一个女人不能嫁一百多个丈夫啊! 现在我有一个方法选择丈夫。 你们现在这一百多人,谁能把〈普门品〉念得可以背得出了,哪一个先背得出,我就和哪一个结婚。 你们回家去背,我限你们三天的时间。 ”这一百多个青年人,于是乎就拿一本《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是第二十五品那一品─回去就念。 在三天,就有四、五十个都可以背得出了;也就是说,在一百多人中,有一半能背得出这〈普门品〉。 那么回来啦,这个说他背得出,那个说他也背得出。 这鱼篮观音──就是拿着鱼篮这个女人,就说:“哦,你们虽然五十多个人都背得出,但是我不能嫁五十多个丈夫! 我只可以嫁一个! 好了,你们回去,再给你们五天的期间,哪一个可以把《金刚经》背得出,然后我就和哪一个结婚。 ”这五十多个入围的又回去,每一个人就念《金刚经》。 在五天之中,又有二十多个人会背《金刚经》。 那么又回来啦,这拿着鱼篮卖鱼的女人说:“你们二十几个人,我还是不能嫁这么多人哪! 我现在再有个条件,限你们七天,谁能把《法华经》背得出,我就和谁结婚了。 这回我相信,无论哪一个能背,都可以了。 ”那么这二十多人,连以前一百多个人,统统都念《法华经》。 在七天之内,就有一个把《法华经》念熟了,背得出了。 这个人姓马,到这儿一说,他入围了,那么拿着鱼篮卖鱼的这个女人就一定要和他结婚啰! 他家里也有钱,于是就下帖子、请客、拜堂结婚。 殊不知,拜完堂,一入了洞房;这个美丽的女人得个心痛的病,就死了! 这姓马的费了这么大精神,念得〈普门品〉、《金刚经》、《法华经》都会背了,结婚都入洞房了,啊,她死了! 于是只好出殡。 出殡时,就来一个穿紫袍的和尚,问说:“你们在干什么? ”马家的人说:“我们娶个新媳妇,她生病死了,我们现在送殡。 ”这个老和尚说:“不是的! 那棺材里根本就没有东西,怎么有人死呢? 你们打开看一看! ”打开棺材一看,本来把这个拿着鱼篮的女人尸体放到棺材里,现在什么也没有了,空了! 这些人就说:“那她跑到什么地方去啦? 快去追啊! 快各处去把她再找回来! ”这个老和尚说:“这是观音菩萨! 因为你们这个地方的人都不相信佛,所以他现一个美女相,来使令你们这一班好色的男人都学一学佛法。 那么你们现在知道啰! 他也就走了! ”这个姓马的新郎一听 :哦,这样子! 于是他也把世间上什么事情都看破了,就出家了,以后也证果了。 这是在中国有这么一件事。 I2总举三学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佛告阿难:当在会大众都要唯然奉教这个时候,佛就告诉阿难说,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毗奈耶”,就是大、小乘的律藏。 有大乘的律藏、小乘的律藏,总起来就叫“毗奈耶”;这毗奈耶,就是讲戒律的。 你常常听见我讲戒律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宣说修行的道理,要依照三种决定不能改的义。 这三种决定义是什么呢? 就是“戒、定、慧”。 所谓摄心为戒:“摄”,就是摄持;这个摄字,就好像吸铁石把东西吸引来了。 因为我们这个心,尤其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一天到晚尽打人家的主意,尽打人家的算盘。 想个什么办法能和某一个有钱人接近,想个什么办法能和某一个贵人接近,一天到晚就用这个功夫,这就叫“攀缘心”,这就没有摄心。 “摄心”,就是把攀缘心摄回来,不要叫它去攀缘,不要叫它东跑西跑。 可是我们这个心,你不叫它跑,它又跑了;你不叫它打妄想,没有一分钟,它又打起妄想来了。 这个妄想停了,那个妄想又生出来了;所以说“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后念又生”,这是念念不停地。 这个攀缘心是这样,现在要把它摄持回来制到一处。 我们所以不能成佛,不能开悟,不能了道,就因为没有制住我们这个心。 如果你把你心制到一起了,就无事不办,什么事情都成功、成就了。 所以现在首先“摄心为戒”,摄持这个心,这就是个戒,也就是个止恶防非的办法。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你首先有戒了,它就会生出定来;那么由这个定中,就生出一种真正你自己的智慧。 就好像一坛浑水,它不摇动了,水就澄清了;水澄清了,就因为那一些个尘垢都沉底了,这叫“因戒生定”。 这个“定”,就是不摇动。 你若不摇动,就是“净极光通达”;你若净到极点了,你自然光通达了,你就开悟了。 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戒、定、慧这三种,就叫“三无漏学”。 你若是守戒,由戒生定,由定就发慧,这就叫“三无漏学”。 @@@@@@I3别列三学(分二)J1历明预先严戒 J2略示场中定慧 J1分二K1正教持戒 K2助以咒力 K1分二L1摄前征起 L2开释四重 L3总结远魔今L1阿难! 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阿难! 云何摄心,我名为戒:怎么样? 阿难哪! 怎么样我给这个“摄心”起个名字叫“戒”呢? 摄心为戒,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现在我告诉你。 L2开释四重(分四)M1断淫 M2断杀 M3断盗 M4断妄 M1分二N1曲分损益之相 N2判决邪正之说 N1分三O1首陈持犯利害 O2预辨魔佛教仪 O3确定菩提成否 O1分二P1持则必出生死 P2犯则必落魔道今P1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假设所有一切世界的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这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他若能没有淫欲的心,这生死流就会断了;不随生死接连不断了,这生死也就停止了。 P2犯则必落魔道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汝”,就是说的阿难。 佛说,阿难你所修的这个定力,本来是为的超出尘劳,超出一切的生死。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可是你如果淫欲心不断的话,你想超出这个尘劳,是无有是处的。 为什么? 这个淫欲心就是一种尘劳。 所以不要说你去做淫欲的行为,你就心里生一种淫欲的念头,有淫欲的心存在,这也就是尘劳没有超出去! 所以说,你淫欲心要是不除的话,你想修道,再开悟成佛,那是没有这个道理的! 一般最愚痴的人就说又要有淫欲心,又要开悟,这种思想简直是最愚痴的,这种人是最不可以教化的! 就是释迦牟尼佛现在出世,也没有法子能令他得道证果。 所以这种人是最笨,最愚痴的!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你纵然有智慧,你修行一打坐,就得到轻安的境界了,觉得非常的好,可以入禅定。 “现前”,就是你的功夫有所成就。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你有智慧不是吗? 嗐,假设你这个淫欲心不断的话,就要堕落到魔道去!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上等的去做六欲天的魔王;中等的就去做魔的老百姓;下品的就做魔王那个女人,生得虽然漂亮,可是非常的卑鄙。 所以有智慧的人,要小心一点哪! 聪明的人,这个地方要注意,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以为自己:“哈,你不明白,我明白了! 你不懂,我懂了! ”这有一点智慧,叫小智小慧;这个小智小慧就要把自己的前途耽误了。 你看,这种有一点小智小慧的人,他淫欲心不断,总讲这个爱欲;你爱我,我又爱你,这么爱来爱去,爱到都成了魔了! 成了魔,你说怎么样啊? 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他那诸魔也有他的徒众,有他的徒弟,有他的护法,各各都说他自己证得无上道,他成佛了。 那个魔他就自己不知惭愧,自己说:“我就是佛啊! 我们这就是最高无上的了! ”什么大,他就说他是什么;其实他本来就是魔,但是他不承认,却说他就是佛了。 你说,佛也有“假佛”呢! 世界上其他都有假的,他也想做个假佛;但是他还不承认他是假的,他认为他就是真的了,他也认为他“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了。 O2预辨魔佛教仪(分二)P1贪淫化世即魔教 P2教人断淫即佛诲今P1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你看,这多重要! 释迦牟尼佛在没灭度以前就说了,我现在在世界上,这些个魔王都不敢出世的。 等我灭度后,就是现在你我这个时候,这法到末梢上的时候,多此魔民炽盛世间:这种的魔民哪,那太多太多了! 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像火柱似的,什么地方都有,就像火着得很旺。 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他们到处讲淫欲,又欢喜淫欲,无论男的也欢喜淫欲,女的也欢喜淫欲。 又想要成佛,又想要开悟。 你说,为什么我认识这个魔呢? 以前我见着一个人,他说自己是佛,我就说他是魔。 他问我:“谁是魔? ”我说:“你就是魔。 ”为什么我知道他呢? 唉,他就是弄这一套嘛! 专门讲情讲爱的,love, love, I love everybody ! 你说,真不知丑啊! 真不知惭愧! 他有什么资格来爱所有的人? 这就是自己太不知惭愧了! 一般无知的人也就听他的:“欸,他讲得不错啊! 他讲得很有道理的。 ”尤其一些个青年人,喔,正对他的味道了,正对他的机! 所谓“臭味相投”,他臭、他也臭;所以大家你也说我好,我也说你好。 如果那个味道不同,就不会这么互相赞叹了!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是同道,思想相同了,这就大家以盲引盲,就是自己是个瞎子,没有眼睛,还要给人家带路。 你说这是可怜不可怜! 这不是骂人,就我以前所讲的: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到地狱,这个师父问徒弟说:“你怎么也来了? ”他说:“那你先来了嘛! 我当然要跟着你了! ”哈哈,所以两个人,师父也不知道他怎么去的,徒弟也不知道他怎么去的! 你说可怜不可怜? 就是这一类的人! 他们自己说自己是善知识:“喔,我到处讲经,我到处give lecture, I give lecture to everybody! ”真是,把牙都可以笑掉了! 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令所有的一切众生,都堕落到爱这种淫欲心上了,都落到淫欲这一个坑里头,把菩提的道路失去了。 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就跑到地狱那里去了。 这个师父看着徒弟后头拱进来了,就说:“喔,干什么你也来了? 这不是很好的地方。 ”徒弟说:“你先来了嘛,我当然也要跟着你来嘛! 你是我的师父,跟着你跑嘛! ”这个师父说:“哎呀,你不应该跟着我来啊! 这是一个受苦的地方。 ”(有婴孩笑声)你看,连baby都明白了! (众笑)P2教人断淫即佛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所以说,教人这个爱的是魔王,这和菩萨相差就一点点;就是一反一正,不差得太多。 相差哪一点呢? 菩萨也是爱人的,他是有一种慈悲来爱护一切众生,而没有淫欲心的。 这个魔王他爱一切众生,他专门讲淫欲,专门注重淫欲;甚至于他说:“喔,这个淫欲心越重,开悟也开得果位越高! ”这么样子,就以邪说来害人。 而菩萨爱人是没有淫欲心的,对一切众生都不分彼此。 有淫欲心就是魔! 菩萨没有淫欲心,他单单讲爱护一切;这是菩萨的境界、佛的境界。 魔爱人,是有所企图,有所贪欲的;菩萨爱人,是没有贪欲的,也就是没有淫欲。 所以佛教讲“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佛教和世间一切魔王的教不同,也就在这一点。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你应该教一切世间人修这个定力,先要把心淫断了。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这就是如来和以前所有的佛所教化的道理,这是第一种决定的清净而明白的教化。 “诲”,教诲一切的人,一定要断淫的。 这是第一个先决条件,这一点一定不能改变的,这是决定义,而不是不定义;不是说这个没一定,你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 唯独这个淫心一定要没有的;若有淫欲心,那就是落魔。 你若是想由淫欲心来开悟,那就一定要落魔王的眷属里头去了! O3确定菩提成否(分二)P1喻不断无成 P2劝深断方成 今P1是故阿难! 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何以故? 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 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你看,又举出来个比喻。 你若不相信,我就讲一个道理给你看。 是故阿难:因为这个,所以阿难哪! 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假设你不断淫欲心,也还天天打坐修行,那你一边修行一边漏,一边修行一边漏,都跑了! 你修一点,就漏了十点;你修一分,就漏十分;修十分,就漏百分。 你打坐,想要开悟;又离不开淫欲,想要寻求这一种颠倒的快乐。 怎么样啊? 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像什么? 就像蒸沙和石,你想将这个石头和沙做成饭一样啊! 像这样,你就算经过百千劫,只叫一个“热沙子”,没有旁的用。 何以故? 此非饭本,沙石成故:什么道理呢? 因为它不是米,不是饭的根本,你所蒸的是沙石。 就是你想要不断淫心又开悟,这就像是蒸沙石,想要把沙石变成饭一个样的道理啊! 那么这个地方,又有得讲了。 你要是能断了淫心,你就天天男和女在一起,也没有问题了! 为什么? 没有淫欲心。 没有淫欲心,也没有男女相了,也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那么有些个不知道惭愧的人就说:“我就是这样子! ”你说你是这样子的? 那就靠不住啰! 那没有什么凭据的。 你怎么会知道你是这样子呢? 你若是这样子,根本就不知道是这样子;你就不会有“我没有淫欲心了”这一个见解。 没有就是没有了,不会各处去卖广告,登报纸的;不会对人说:“喔,我就是这样子! ”你这一卖广告,已经不是了。 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 若是你真能没有淫欲心了,“眼观形色内无有”,眼睛看见什么形形色色,内里都没有的;“耳听尘事心不知”,你耳朵听见什么好声音,心里不知道。 那就是有点火候了! 你再能就甚至于男女在一起,就同行、同坐、同卧,也没有事情。 没有淫欲心,可要真没有才算的;不是说心里还动动弹弹的,还跃跃欲试;完了,口里就讲硬话,说:“我可以守得住了! ”那不算的! 要连心里都不动念了,淫念根本都没有了,那才是真的。 你有的时候,还知道女人是怎么样子,那就靠不住了! 有一个人开悟了,他到他师父那儿请开示,说他开悟。 他师父就问:“你开的什么悟啊? ”他说:“以前我都不懂,现在我知道师姑是女人。 ”哈,他知道这个师姑──比丘尼是女人了! 那么他师父用佛眼一看,喔,他是开悟了! 所以就给他印证说:“你可以了! ”哈,你说这谁不知道呢? 但是你若不开悟,你就不会说这一句话;因为他开悟了,他会说这句话。 并且,这也不能骗得了人的,因为他师父有佛眼,用佛眼一观察,他是证初果了,所以才给他印证说:“是这样子!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佛告诉阿难,你欢喜这个摩登伽女,这不单有淫心,而且淫身也存在的。 你以这种的淫身来想得到佛的果位,你纵然得到这种微妙的道理,这还是你那个淫根没有除。 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你那根本就是成了一种淫欲心,将来一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去;你或者转畜生,或者转饿鬼,或者堕地狱,你一定不能出三恶道去的。 如来涅槃,何路修证:佛这个涅槃的果位,你凭哪一条路能证得呢? P2劝深断方成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机”,就是微细微细、最少最少的那一念;“淫机”,就是无明。 你必定要把无明断了,你身的淫机也断了,心的淫机也断了,你就连知道断的性也没有了。 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在佛这个觉道上,你才可以有希望。 N2判决邪正之说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像我这样讲,就是佛所说的法。 如果不合乎我这个道理,就是魔王所说的法。 常来听经,一定是都要有眼睛的,瞎子不能来听经,聋子不能来听经,哑巴也不能来听经;到这儿来听经的,都是越听越聪明,不会越听越愚痴的。 所以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你那个真正的智慧眼睁开,真正的那个耳根要反闻闻自性,不要向外去照。 这是我今天告诉大家的几句话! @@@@@@M2断杀(分二)N1曲分损益之相 N2判决邪正之说 N1分三O1首陈持犯利害 O2预辨魔佛教仪 O3确定解脱得否 O1分二P1持则必出生死 P2犯则必落神道今P1阿难! 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阿难! 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又者,这个世界的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这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他的存心能不杀生,戒杀放生。 这个不杀生,不单在身不杀生,心里也不杀生。 如果能不杀生,就可以和六道的轮回断往还;断往还,所以就不是随着生死的业报相续。 P2犯则必落神道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 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阿难! 你修行定力,本来的愿望就是想要脱出尘劳。 杀心不除,尘不可出:你如果有杀心不除去,也是尘不可出。 怎么样除杀心呢? 就是戒杀放生。 前面那儿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怎么叫“除淫心”呢? 这就要断除淫欲心;淫欲心若断除了,你才能出尘,才能超出六道轮回。 可是你淫欲心没有了,你有杀心,这也一样不能脱出六道轮回,不能超出三界的。 纵有多智:你这个人,就算有很多的智慧。 这个“多智”,并不是出世的智慧,而是“世智辩聪”──这世间的智慧,就是一般人所有的这种智慧。 你就是算有世智辩聪(世间的智慧),能言善辩,能辨别。 禅定现前:你修行,就会有禅定现前,你功夫相应了。 如不断杀,必落神道:假设你不断杀心的话,将来会堕落的。 堕落到什么呢? 堕落去做神。 “神道”,就是神;或者在天上做天王、天主,或者做天上大力的将军,这个叫“大力鬼”。 堕落到神道上去,上品之人为大力鬼:就是你做得最好了,为有大势力的这种鬼神;这鬼,也就是神。 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这个中品的鬼神,就叫“飞行夜叉”,在空中,他会飞行的;这个大力鬼,就是天行夜叉,在天上飞的。 或者做鬼的元帅。 下品当为地行罗刹:下品的就做地行的罗刹,在地面做罗刹鬼。 彼诸鬼神,亦有徒众:这一些鬼和神──天主、天上的神和地狱里头的鬼,人间地面行的地行罗刹,飞行的夜叉和大力鬼神王,他们也都有很多的徒众。 “徒”,就是徒弟;“众”,就是一切他的党类,这有很多。 各各自谓成无上道:那么这一些个鬼,有大力鬼、多财鬼、少财鬼、无财鬼;财,就是钱财。 又有嗅香鬼、嗅臭鬼,有几万种那么多。 他们“各各自谓”都成无上道了。 好像中国关帝公,这就叫“多财鬼”;不过他以后皈依三宝了,算是佛教里一个伽蓝菩萨。 伽蓝,在佛教里头也是护法神,这护法神在庙里头、在佛前,他都是站着的,没有坐着的位置。 O2预辨魔佛教仪(分二)P1食肉化世即鬼教 P2教人断杀即佛诲今P1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难! 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 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在我灭度之后,到了末法的时候。 就是你我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就是末法了。 多此鬼神炽盛世间:有很多这种的鬼神在这个世界很盛行的。 这都是因为他在前生也修行,但是不能戒杀,所以就堕落到神道里边了。 自言食肉得菩提路:自己对人讲他成佛道了,开悟了。 说:“我也吃肉啊! 吃肉,我一样成佛啊! 我也不必戒杀,也不必吃斋,我现在也一样是佛啊! 我现在也开悟了! ”好像某某人说他是开悟的,但是他吃肉、喝酒、抽烟,甚至于带着一班青年人去用麻利弯那(大麻),又用这个LSD。 这个样子,他说他开悟了,岂有这个道理? 佛当初开悟并没有用这一些个药品,是佛自己开的悟。 怎么他现在吃这种毒品、麻醉品,把精神麻醉了,甚至于就都快死了,还自以为是开悟了! 你说,这颠倒不颠倒? 这真是颠倒的众生! 阿难! 我令比丘食五净肉:阿难! 我在我佛教里头,教一切的比丘吃五净肉。 什么叫“五净肉”呢? 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不怀疑它是为我杀),或它自死(它自己死的),或者鸟残(或者鸟吃剩下的,好像鹰抓几只小鸡吃,吃不了,剩下了,你碰着可以拣着吃的,这叫“鸟残”。)以上这些都叫“五净肉”。 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这种五净肉,都是佛住世时以佛的神力所化生的,它没有这个命根。 什么叫“命根”呢? 就是寿、暖、识。 它没有识、没有暖,这叫“没有命根”。 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婆罗门”,就是修清净行的。 你们这些个婆罗门,因为地有很多沙,又有很多水,加上沙石混合土,这草和菜都不会生的。 “蒸”,就是有沙石而热气蒸腾;“湿”,就是有很多水。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我用这个大悲神力所加护,因为大慈悲的关系,把化现的这种东西都假名为肉,但它不是真肉,让你们吃这种的东西。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现在我叫你们这些个比丘吃这种假肉,奈何如来灭度之后,你们专门就去吃一般的肉,这怎么可以叫释子呢? 不可以称释子! “释子”,就是出家人的另外一个名称。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在这个末法之中,我灭度之后,出家比丘如果他想要吃肉的,他不管是五净肉、是三净肉;总而言之,是肉他就吃,他不问是不是佛神力所化生的五净肉。 汝等当知:阿难哪! 你们应当知道,是食肉人:在我灭度之后,他冒充佛的弟子,大口吃肉、大口饮酒,吃肉饮酒是无拘无束,他说要自由的。 那么这个吃肉的人,纵得心开:纵然他得着一点小境界,或者开了一点小智慧;“心开”,就心里明白一点道理。 似三摩地:“似”,就是好像;本来不是的,这叫相似。 相似,本来他不是开智慧,他自己就认为他开智慧了。 好像某一天来的那一个人,自己说和六祖是一个样的。 我问:“凭什么你和六祖一个样? ”他说:“我呢,不凭什么和六祖不一样! ”他以为这就是有了智慧了;这种人,就是现在所讲的这一类。 “似三摩地”,他好像得着一点点的定力,皆大罗刹:可是这正是大的魔王、大的罗刹鬼。 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报终”,他的寿命终了之后。 “必沈”,“沈”就是“堕落”;必定就堕落去。 堕落到什么地方呢? 堕落到“生死苦海”里边! 这种人,他虽然穿着佛的衣服,吃着佛的饭,但是他不是佛的弟子。 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像这等人,他又杀生又吃肉,又不戒杀又不戒荤。 他们互相吞食,你吃我的肉,我也吃你的肉,这么样互相吞食。 根本你吃我的,你就要还我的;我吃你的,也要还你的;互相还报,没有完的时候。 为什么? 你若吃我的肉,我就要吃你的肉;我吃你的肉,你又要吃我的肉;今生你吃我的肉,来生我又吃你的肉;再来生,你又吃我的肉,都相食未已。 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怎么可以说,这个人能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的苦呢? P2教人断杀即佛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你教化世间人,修这个三摩地的定力,第一要先断淫欲心,你淫欲心不除,尘不可出;可是你杀生的心如果不除,也是尘不可出的,所以要次断杀生,要戒杀生。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这个就是以前所有的佛(所有的世尊),和现在佛所提倡的这种教化。 这是第二种的“决定清净明诲”,这是清净、最明显的教诲,你一定要遵守的! 如果不遵守,那就是不会出离三界的。 O3确定解脱得否(分二)P1喻不断难脱 P2劝深断方脱今P1是故阿难! 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 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是故阿难:因为这个,所以阿难你要知道,若不断杀修禅定者:你若不断杀生的话,就没有慈悲心,就断慈悲种。 你断这个慈悲的种子,如果再想修禅定,譬如有人:也就比方有一个人。 做什么呢? 自塞其耳:自己把自己的耳朵堵上。 塞上它怎么样啊? 高声大叫,求人不闻:大声的这么喊着,却想要人家听不见。 这就叫什么呢? 掩耳盗铃啊! “掩”,把自己耳朵堵上了,去偷铃铛,说是自己听不见了,旁人也不会听见。 那么他把自己的耳朵堵上了,高声大叫,自己听不见;因为自己耳朵堵上了,以为旁人也听不见。 此等名为:这等行为的人,给他起个名叫什么呢? 欲隐弥露:越想隐藏,可是越暴露出来。 清净比丘:就是修行行为非常清高、非常洁净的这种比丘。 及诸菩萨:和这一切的大菩萨。 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歧路”,就是岔路;多数岔路口,会有草生出来的。 可是清净比丘和菩萨,就不踩这个生草上边;因为踩生草上边,把草也踩死了,更何况是用手来拔草? 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怎么可以说你是有大悲心的人,却把一切众生的血拿来喝、肉拿来吃呢? 这是说不通的。 P2劝深断方脱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何以故? 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若诸比丘:假设有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服”,就是穿服饰、穿衣服。 不穿东方什么呢? 蚕吐的丝所做的“丝绵”和“绢帛”;总而言之,这些东西都是由生命造成的,可是普通的棉花不算的。 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和这片土地所产的产品──“靴”就是皮靴,“履”就是皮鞋,“裘”就是皮袍,“毳”就是鸟兽的细毛,“乳”就是牛奶,“酪”和“醍醐”是由牛奶造出来的。 如是比丘,于世真脱:像这一等的比丘,在这个世界上是真正得到解脱了。 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他把他所有的宿债都还了了,不会再来三界了。 乳酪,在这经上虽然说是禁止不可以吃,但是在这大、小戒里头,都没有一定戒乳酪、牛奶这些东西。 这经文上这样讲,是指持杀生戒非常清净的;所以就是凡和众生有这种因缘关系的,他都不用。 好像衣服,他不穿丝绵的,不穿蚕吐的那种丝做的衣服;因为蚕吐丝,那里也有蚕的生命。 甚至于他也不喝蜜糖(蜂蜜),这蜜糖里头有蜂的造酿。 其实,在戒律里头,这些个地方还有开缘的;有开缘,就不一定限制这些个。 这是说如果能不用它,这是最清净,最好了! 何以故:什么道理呢? 服其身分:你所穿的衣服、食用的物品,例如丝绵,这与众生的生命都有关系,这叫“身分”。 皆为彼缘:这都是和这种畜生有一种因缘的。 你如果想不做畜生,就应该和它断这种因缘。 如人食其地中百谷:好像以前我们人哪,追究最初,这个人是从光音天来的。 我们人间的人,因世界上有劫火洞烧,烧得没有人了。 经过的时间不知几长久了,在这个时候,光音天上有天人在空中飞,飞到世界上来了。 这个地上,因为时间久了,生出一种叫“地肥”的,他看这个东西很好看,拿起一闻,也很香的,于是就吃了。 他一吃这个地肥,就不会飞,不会腾云驾雾了;不会飞了,所以就留在世界上,不能再空中飞行了。 那么他在这儿不能飞行了,他就这么叫;这一喊,上边或者他的兄弟姊妹,甚至于一些个男男女女,就跑下很多。 他们到这个地方,都吃这个东西,一吃,都回不去天上了;所以在世界上就繁殖,有人种了。 一般人说人是由猴子变的,那么人怎么不会再变回猴子呢? 所以,这最初是由天人那儿来到这世界上,然后一吃地肥,就留下来了。 人一多,地肥也吃得没有了,这种食粮断绝了;于是,就吃这世界上的百谷。 “百谷”──稻、粱、黍这是三种,稻大约有二十种,粱有二十种,黍有二十种,每一类大约都有二十种;再加“菜”,有二十种菜;再加“果”,这果品也有二十种──统统合起来,这叫“百谷”。 人就吃这个百谷了! 一吃百谷,怎么样? 足不离地:因为百谷是从地下生出来的,人吃了世界上这百谷,就足不能离地了。 一般说是地心有吸力,其实就是人吃这些个东西吃的,吃了,就在地上走了!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必定要使身、心和一切畜生的生命以及所有它身上有关系的这一种业,都不可以造的。 身心二途,不服不食:身也不可以杀生,心也不可以杀生,也不穿有众生生命的衣服,也不吃众生生命的肉。 我说是人真解脱者:我说这个人是一个真正的解脱人。 N2判决邪正之说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像我这样的讲法,这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法,他们都是讲这个道理。 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不是我这个说法,就是魔王所说的! 也就是,合乎我所说这个理论,这就是佛所说的法;不合乎我所说这个道理、这个理论,就是魔王所说的。 所以你现在听过《楞严经》之后,谁在讲经,就知道他讲的道理对不对;就像一面照妖镜。 照妖镜,你懂得吗? 在中国讲,有一种照妖镜,就是一面镜子;妖怪装模作样,装着是个人,你用这镜子一照,喔,他是个怪物! 原来是个猪精,或者牛精、马精,或者是山妖、水怪,或者是鬼王。 用这个镜子一照,就把他给照出来。 你现在听过《楞严经》的,谁在说什么法,你往这《楞严经》上一合,他说的对不对,你就知道了! 《楞严经》也就等于一面照妖镜。 所以我前边不是说嘛,瞎子、聋子、哑巴,他没有机会听我讲经的。 为什么? 我讲经,他如聋若哑。 我这儿讲经他不听的,这叫“聋子不能听经”,并不是说他是聋子没有听到;他不听,没有听到这个法,就是等于聋子一样。 哑巴不会说话,他也不会听的;我这儿讲什么,他也不懂。 所以在这儿听过《楞严经》,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一个善知识,成一个真正明白佛法的人,将来去教化那些个瞎子、聋子。 他现在没有听,你将来安上一个扩音机各处去广播;他在外边也听到佛法了,就再不会是聋子了,不会是哑巴了。 不懂佛法的人是最可怜的,你们学会佛法,应该去教化一切众生的,所以现在都要特别注意修学佛法! @@@@@@M3断盗(分二)N1曲分损益之相 N2判决邪正之说 N1分三O1首陈持犯利害 O2预辨妖佛教仪 O3确定三昧得否 O1分二P1持则必出生死 P2犯则必落邪道 今P1阿难! 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阿难:佛又叫了一声,阿难! 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又有一种的道理,这世界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这六个道的众生。 其心不偷:他的心不偷。 不偷什么呢? 什么都不偷! 所有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有价值的、没有价值的,他都不偷,就心里也不生这种偷的念头。 则不随其生死相续:若能不偷,再不淫、不杀,这也就不随着生死的相续。 不随着生死相续,就业果相续也没有了,世界相续也都没有了。 可是要在你心里头,连个“偷”的念头都不要有的;若你虽然没有实实在在去偷,可是心里头生出来一种“偷”的念,这也不可以的。 P2犯则必落邪道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 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你现在修这个正定,本来的意思是想要超出尘劳,出离六道轮回。 偷心不除,尘不可出:你偷东西这一种的心念如果不除去的话,你就不能超出这个三界火宅。 “尘”,就是尘劳、尘事;就是这个三界火宅。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纵有”,就是纵然有,本来没有的。 本来这种人是没有智慧的,他若有真正智慧,就不会偷了,也不会淫了,也不会杀了。 就因为没有真正的智慧,所以才淫、杀、盗。 那么就算你有一点智慧,这“多智”并不是说智慧很多很多的意思,而是有多少的智慧。 这个多少就不是太多,就比一般人稍微聪明一点,不是很多的,就是比那个少的多一点。 总而言之,好像一般人有一分智慧,那这个大约有两分这么样子,不是说有千百万分。 这多智,是个比方,他根本就没有的;根本来讲,他就是没有智慧,若有智慧就不会偷了嘛! 有智慧为什么要去偷啊? 存心偷的这个人,纵然多少有一点的智慧,又有“禅定现前”,坐着,也迷迷糊糊的,就好像入了定。 但是他觉得自己:“喔,你看我不得了了! 我往这一坐,坐得真是… …大约他们都不能有我这种成绩,他们的功夫都不如我! ”总有贡高我慢这种知见。 如不断偷:假设你不断偷窃心的话,必落邪道:为什么? 你虽然有少少的智慧,你还偷,但是你又修禅定的功夫,这个就落什么呢? 邪道。 什么叫“邪”? 就是“不正当”,不正当的这个道。 什么叫不正当的道呢? 他这道路不光明、不正当,也教人邪知邪见。 上品精灵:上品的邪道做什么去? 就做“精灵”,就是妖精灵怪。 什么叫“精灵”呢? 就是本来你看着他是很聪明的,实际上他是假的。 在中国的药铺里,有一味药材叫“茯苓”,又叫“茯灵”,别名“茯神”,这是一种菌类。 茯灵它这个“灵”,不是真的,是假的。 中品妖魅:“中品”就是“妖魅”。 “妖”,就是妖精、妖怪,奇奇怪怪的;他也有神通,也会害人,把人害得惨了。 下品邪人:下品就做邪人。 诸魅所著:就有一切的魅上到他的身上。 “魅”,就是鬼魅。 前几天不是讲“鸠槃茶”那个魇魅鬼,这也是一种魅鬼。 “鸠槃茶”那个魇魅鬼,是在人睡时去魇魅你。 这个魅,不是在人睡着了,而是在人将睡未睡,就来个鬼;来个鬼,就上到人的身上,藉着在人身上,就讲话、就说法,什么都会的:这种就叫“邪人”。 在中国叫“巫医”,又叫“巫婆”,又有一个名字叫“跳神”。 怎么叫“跳神”呢? “跳”,就是跳起来;说蹦蹦跳跳的,这就是有神了。 这种人,就是前生他尽偷盗东西,所以今生就受这个果报。 我在美国,就遇着一个这样的人,是个美国人。 他说他就是耶稣,又说他是天主;等一等,说天主来了,天主到他身上来对他讲话了;等一等,又说是耶稣来了,耶稣要和他讲话。 唉,那个时候是几年前了? 有五年以前了! 他来见我,被我骂了一顿,我说:“你真是自己不知道自己! 你这完全是魔鬼来作怪啊! ”我这样一讲,他也不欢喜听我说他是“魔鬼”,所以他就走了。 他本来想到这儿和我研究道理,被我骂了一顿,以后再也不敢回来。 唉,我一想,我也不会度人,遇着这么一个“耶稣、天主”,为什么把他骂跑了? 他就是这种邪人! 为什么他有这样的业报呢? 就因为他在前生偷东西,他这个偷心不除,所以就堕落。 上品就堕落精灵,中品就堕落妖怪,下品就堕落邪人;邪人,就有邪魔鬼怪到他身上来替他讲话。 中国有那种邪人,他本领很大的,可以拿把刀,钉在头上,这叫“挂甲”。 钉上一把刀不会死的;完了,他这个神要走了,把这刀取下来,他这个神念念咒,喔,也不流血! 就这个样子。 有的在肩膀上就钉上一条铁钉子,两边挂上铡刀;中国那个铡草的铡刀,一把刀大约都有十几斤重,他可以挂四把。 四把铡刀这么晃起来,喔,很威风很吓人的,就这么有本事! 我都见过这种的邪魔外道。 所以现在对照《楞严经》这经文一看,喔,佛早早地就把这个世间一切一切,某一个人什么样子,哪一类人什么样子,都给讲清楚了! 所以我们大家听《楞严经》,就要把一切一切都认识了。 现在讲〈四种清净明诲〉,这在《楞严经》里边是很要紧很要紧的,这个地方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听经的人都要特别注意! 你看看,这个偷的心如果不除去,你想成佛是办不到的! 所以我们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了,有偷的心,就把它改了;没有偷的心,那更好,也不要叫这个偷的心生出来,这是与道最相应了! 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就是那一些个邪魔外道、妖魔鬼怪,那一些个害人的魑魅魍魉。 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各人有各人的徒众,所谓“善一伙,恶一群,什么人就找什么人”,做善的人就和做善的人在一起,做恶的人就和做恶的人在一起。 那么这一些个邪魔鬼怪、邪魔外道,他也有他这一些个邪魔外道在一起,有他的徒众。 各各自谓成无上道:他都说自己这个道是最好的了,他得到最高的这种道了! 甚至于他假藉佛的名字,就说:“喔,我们已经都成佛了! 你看,又有这么大的神通! ”实际上,完全是一些个妖魔鬼怪! 完全是一些个不正当的! O2预辨妖佛教仪(分二)P1潜匿眩惑即妖教 P2教人断偷即佛诲今P1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 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 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这一些个魔鬼,我在以前遇着的多了! 那么在西方人,都还不知道有这种奇怪的事情。 并不是中国人信神信鬼,才有这些个;这是时间久了,这个天地间奇奇怪怪的事情多得很!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释迦牟尼佛说:“我入涅槃之后,在末法的时候,这些个妖邪多得不得了,到处都是! ”我们人不能因为没看见,就不相信;这世界上,我们没有看见的事情多得很! 要完全等到我们亲眼看见,这一生看不完的。 那么这一生看不完那么多的事情,我们也不知道那么多的事情了! 那么“多此妖邪”,这一些个不正当的人多得很;“炽盛世间”,就像火似的,在这个世界上烧,把所有的人都烧死了。 这一些个不认识妖魔鬼怪的人,就都跟着跑了;他们就像火那么厉害,把人都烧坏了。 潜匿奸欺,称善知识:“潜”,就是潜藏起来;“匿”,也是藏匿起来;就是潜伏到什么地方,或者他这个尽是秘密的,不叫人知道。 “奸欺”,用各种计谋欺骗人。 “称善知识”,他自己称自己就是明眼善知识,他什么都明白。 各自谓己:每一个都是自己称赞自己得上人法:“上人”,就是菩萨;他说他就是菩萨了。 你说,这就是邪知邪见! 在佛教里头,就算你是佛菩萨来的,你在有生之日,不能讲自己:“喔,我是佛,我是菩萨,我就是罗汉! ”不能这样讲的。 这样讲的,这就是魔鬼了! 就是这一类的人了! 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要等到死的时候。 死后不妨叫人知道,你没死之前,不能叫人知道你是谁。 你一说出来你是佛,你什么意思? 你说你是菩萨,又是个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说你自己是佛? 为什么要说你自己是菩萨? 为什么要称赞你自己是罗汉? 这无非叫人相信我! “相信我”,是什么意思呢? 叫人布施钱。 这就是一种攀缘! 若不是攀缘,你是佛,你告诉人家干什么? 你是菩萨,自己就是菩萨,你告诉人家干什么? 讲到这个地方,我以前讲过,有一个太守到天台山国清寺,去访问丰干和尚。 这个太守,他叫什么名字呢? 你不要问我,我也忘了! 总而言之,就是个做官的;或者是你也不一定,或者是我也不一定,没有一定的名字。 两个人谈起来了,那么这个做官的就问丰干和尚说:“以前很多菩萨都到这个世界上来,现在菩萨也没有了。 我想见见真正的菩萨,也遇不着了! ”丰干和尚就说:“你想要遇见菩萨吗? 那我们这儿有两位菩萨,我给你介绍,你去见啦! ”“啊,你们这儿有两位菩萨? 是什么菩萨? 是不是泥菩萨? 木头雕的菩萨? ”丰干和尚说:“都不是! 这两位是肉身菩萨,是活菩萨,是人的菩萨,是生菩萨! ”广东话的生菩萨,就是活菩萨,活菩萨就是人。 他说:“真的吗? ”这丰干和尚说:“我骗你? 我是一庙的方丈,我对你讲,当然是真的了! ”他说:“那是谁啊? ”“我们庙上有两个,一个煮饭的,叫寒山;一个烧水的,叫拾得。 这两个人,一位就是文殊菩萨化身,一位就是普贤菩萨化身。 两位菩萨都在这庙上行苦行,做苦工;因为没有人欢喜做苦工,他们就愿意做去。 你如果想见一见他们,很容易的,你到厨房去就见到了! ”于是,太守就叫知客僧──就是招待来宾的和尚──带他到厨房去见这两位邋遢和尚。 这个太守到厨房一看,这两位和尚都像现在嬉皮一样,长头发、长胡子,脸也不洗,身上是污浊邋遢,很不干净的,喔,very dirty ! 但是丰干和尚说他们两位是菩萨,他也就不敢轻慢这两个人,于是就叩头。 寒山、拾得两个就问他说:“你干什么给我们叩头啊? ”他说:“丰干和尚说你们两位是文殊、普贤菩萨来的,所以我要向你们叩头! ”这寒山、拾得就说:“欸,丰干饶舌! 丰干饶舌! ”就说这个丰干和尚真多事,尽多说话,他是太多嘴了! 于是这个太守向他们两位叩头,他们就向后退。 这向后退,不知道退多少步? 不只一步,四步,几百步也不一定的;退、退、退到山上了,这后边就是石岩。 这两位和尚就对太守讲了:“丰干饶舌! 你弥陀不拜,你来拜我们做什么? ”太守说:“谁是弥陀啊? ”寒山、拾得说:“这个丰干和尚就是阿弥陀佛转世到中国来,到天台山国清寺来做方丈的嘛! 你去向他叩头好了! 你不要叩我们! ”当这个太守好像要入定这么一怔的时候,这两位邋遢和尚都退到石壁里头去了。 在天台山有个月光岩,那个地方是寒山、拾得的隐身处;以后这寒山、拾得也没有了。 这个太守就回去见丰干和尚──见阿弥陀佛去。 回到国清寺里一看,丰干和尚也坐那儿圆寂了。 啊,他知道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来的,但是也看不见了,当面错过了! 死了,他才知道;那么活着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 所以佛来的,菩萨来的,他不教人知道的。 为什么? 他教人知道,就都你也叩头,他也叩头,搞得他一天到晚很麻烦的,也没有时间用功了,所以他不愿意对人讲的。 这是在佛法里头,就是佛菩萨到这世界上来的,也不能公开讲,说:“我就是菩萨,我就是佛! ”不能讲的。 若说自己:“喔,你看我开悟了! 你看我就是佛啊! ”这简直的! 你说这和经上这种人有什么分别? 我从来没碰见一个人公开就承认自己开悟了。 就虚云老和尚或中国任何开悟的和尚,你问他:“是不是开悟的? ”没有人自己承认说:“喔,我是开悟的! ”要是说自己是开悟的人,这在佛教里头那是没有这样子的;那除非是一个“新佛教”──美国这儿有个 new dharma(新法)。 唉! 那么“潜匿奸欺”,他说他自己是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 “喔,我是什么? 你知道我是谁来着啊? 我是弥勒菩萨来的! 你知道我是谁来的? 我就是观世音菩萨! 你现在知道吗? 你不要错过机会啊! 你拜我做师父吧! ”就这样子。 (众人大笑)他们不会听中国话的,也都会听了! “你如果不拜我做师父,你拜我的师父做师父,我给你一张戒牒啊! ”(哈哈哈!)“六十五块我传给你一个法啊! ”(众人大笑) 詃惑无识:可怜得很哪! 可怜得很哪! 这个“ 惑”,就是欺骗、迷惑,迷惑那些个无知识的人。 这个我遇着的多了,不是单单这儿,这个真是遍地皆是! 你说他怎么说啊? “你要什么的,信我这儿! 我这儿有什么什么。 我这儿有法宝,卖给你一个,一个三百块钱。 因为我对你最好,所以留给你的;如果不是对你好,这个我不给你的! 我不卖,特意留给你的! ”你就:“三百块钱? 好,这给师父三百块钱,买一个法宝! ”(众人大笑)有的不只三百的,有的要拿几千都不定的;所以这个老师的钱,喔,满满的! 我知道有一个,我们东北那边有一个叫刘金童的。 那时候在日本占领的时候,他的徒众满天下,多得很! 人人都说他是什么呢? 是皇帝;将来日本退走,他就是皇帝了。 人人要买大官做,这个就买个丞相,那个就买一个外交部长。 你买个外交部长要几万块钱,他买个丞相要几万块钱;喔,那个钱多得不知多少! 由关外往关内运钱,用火车来运这个钱。 唉,他说这个,一般人就相信这个! 可你给他讲真法,说不要杀生,他不相信;不要偷盗,他不相信;不要邪淫,他不相信。 可是你若说有个什么对他有什么什么好处,这样就相信了,他就拿出钱来了。 这样子,我遇着的多了! 恐令失心:“恐”,就是恐吓;恐吓你,使令你把真正的智慧都没有了。 “失心”,就是没有智慧了,令你就迷了。 所过之处,其家耗散:他到什么地方,哈,那个钱就多得很呢! 什么都来了! 他到什么地方,就把人家家庭里所有的财产,都拿到他的腰包里去了!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我教化所有的比丘,依照次序,这么顺着方向去乞食。 你向南去乞食,他就向北方去乞食,有的向东方,有的向西方;各有各人的方向,各有各人的处所。 那么循方乞食,去化缘──去托钵乞食,就是托着钵到外边去化饭吃。 为什么要叫他化饭呢? (一)一切众生供养出家人饭食,可以种他的福报,可以了去他的苦恼。 (二)出家人自己不预备饮食,也不预备东西,到外边化来什么东西,就吃什么东西。 化来好的饭,就吃好的;化来不好的,就吃不好的,所以自己也没有贪心。 令其舍贪:令比丘舍除这个贪心。 你若自己做饭,今天做这个不好吃,我明天再做好吃的! 后天做更好吃的东西,再后天做更好吃的东西,这就没有止境。 去到外边化缘──化这个饭,有什么东西吃什么东西,不拣择、不分别饮食好不好。 不能说是今天化来的斋饭味道好,高兴的就吃,吃到把肚子胀得大大的;明天化来不好吃的东西,就不吃了。 不能这样子,好的、不好的都一样吃;总而言之,吃饱就算了,这叫“去贪”。 成菩提道: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修道的人,只问“我这个道业成没成就”? 不管吃得好不好。 所以你们到这儿来研究佛法,我告诉你们,不要知道那个吃的东西味道好不好!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这所有一切出家人,不立炊爨,不自己做饭吃。 寄于残生:就是维持这个生命,这个身体活着就可以了。 旅泊三界:我们人住在这个世界上,在陆地上住着,这叫“旅”;在水上住着,在船上睡着,这叫“泊”。 我们现在在这个世界,就好像住到旅馆(hotel)一样,所以就不要这么执着。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示一往还:这表示什么呢? 为什么我什么都不贪呢? 表示我这一回生命结束了之后,再也不到这个地方来了! 这个地方最不清净了! 所以去已无返:再也不到这个地方来了。 就是美国这么样子漂亮的厕所、漂亮的房子,也是来一次就够了,再不要来了! 不要贪恋这个厕所,厕所是臭的嘛! 你贪它好干什么? 这个世界也是臭的,你不要以为这个世界是干净的,这个世界就是个厕所!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云何你做贼,尽偷东西啊? 你穿着我佛教出家人的衣服,穿起来一件袍、搭起来一件衣,到那个地方,就说:“我是个法师,我可以讲经给你们听,你们大家要相信我! ”裨贩如来:就贩卖如来的佛法,拿着佛法来做生意。 造种种业,皆言佛法:他只知道要敛财,只知道和人化缘,叫人布施给自己。 却说:“喔,这一切一切皆是佛法! 你跳舞也是佛法,你喝酒也是佛法,你奏音乐都是佛法! 这都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之一! ”他讲得是井井有条、津津有味。 喔,你抽烟也是合佛法,喝酒也合佛法,你赌钱都是佛法;他什么都可以,甚至于你一切一切都没问题! 却非出家具戒比丘:可是怎么样? 你叫他受戒,问:“你受了什么戒了? 你受了具足戒了吗? ”“什么叫具足戒啊? ”不要说具足戒,五戒他都不懂,八戒更不明白,十戒也不用问,更不要说十重四十八轻。 所以果章到那儿问“十重四十八轻”,他怎么能懂呢? 这个“却非出家”,可是他就不是一个出家受了具足戒的比丘。 为小乘道:他就为这一小点攀缘心,和人拉拢社会的关系,这叫“行小乘法”。 由是疑误:因为这个,他就有很多被人疑惑的地方,他自己也不明白,所以说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本来人家想学好的,你说遇着这么一个糊涂师父,就是前边讲那个“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这样子,都堕无间狱了! 什么叫“堕无间狱”呢? 无间狱,就是“无间地狱”,没有间断的。 一个人在这个地狱里也满,多人也满;一个人在这个地狱里头,没有空余的地方;多人在这个地狱里头,也不会挤迫,也没有空余的地方,这叫“无间地狱”。 在这无间地狱里,永远都不会出来的,所以这是痛苦的,是很危险的! P2教人断偷即佛诲(分二)Q1先出自己诲 Q2转教先佛诲今Q1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假设等到我入涅槃之后,那时候有出家的比丘,他发心想要一定修这个定力。 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他能在佛的前边,用刀把身上的肉挖开,在这个地方添上油来点灯,这叫“身然一灯”。 烧一指节:或者把这个指头,烧去一节、两节。 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或者在身上,例如我们在手臂上燃香,这就叫在身上爇一香炷。 那么燃一枝香或者两枝、三枝,这样子。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释迦牟尼佛说,我说这个人在无始劫以来,宿世所欠的债务,在这一个时候,就都会还了了。 长揖世间,永脱诸漏:就永远不会再来这个世间来受苦了! “长揖世间”,就是这一生报尽了,再不会生到这个娑婆世界,受这种的苦恼了。 他一切的漏,也都永远脱离了! 虽未即明:虽然没有即刻就明白无上觉路:没有再比这高上的这个觉路。 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这个人于佛法上已有这个决定的心,不会退堕了。 若不为此:假设你不这样做的话。 不怎么样呢? 舍身微因:你舍你身上来燃香、点灯,或者烧指。 若没有种这小小的善因的话,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你纵然成道了,你纵然开悟了,甚至于成佛,你一定再回来做人,还要还宿世的这种债务。 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就好像我吃了九十天喂马的那个麦子,是一样的。 佛怎么九十天吃喂马的麦子呢? 因为在过去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做一个在梵志山上的梵志,带着五百个童子在那儿修道。 这时候也有佛出世,这位佛出去化缘,因为家里有一个有病的比丘;有病的比丘不能出去化缘,这位佛就叫这一些比丘在斋主那儿乞多一份斋饭,回来给这有病的比丘吃。 那么比丘拿着斋饭,经过梵志山,这个梵志闻见饭的香气,他就生了一种妒忌心,说是:“哎,这一些个秃头的和尚,怎么可以吃这么好的东西呢? ”就说这一些个没有头发的和尚,只可以吃喂马的麦子,不应该吃这么好的东西。 他这五百个弟子,也随声附和,就说:“对的,他们应吃那个喂马的麦子! ”那么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带着五百个徒弟到这一个国家去结夏安居,这个国王早先很欢迎,把他接到国家来了之后,怎么样啊? 哈,这国王又不供养这一些个和尚了! 在这时候,一个喂马的马师看见释迦牟尼佛和五百个弟子都没有饭吃,于是就天天用喂马的麦子,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和他五百个弟子。 释迦牟尼佛就是当初在梵志山,带着五百个童子在那儿修道的梵志,今生成佛了,这五百个童子就变成五百个罗汉。 虽然都证果了,但是他在因地的时候毁谤人家,说这个比丘应该给他吃喂马的麦子,因此今生他虽然成佛了,还要受九十天吃喂马麦子的宿债,所以说“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如果他不燃灯或者燃指,或者燃香在身上的话,也就像我要受九十天吃喂马的麦子那个果报一样的。 Q2转教先佛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阿难哪! 你应该教一切世人,他想修定力的;虽然想要修行,但是应该断这个偷盗的心。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这个就是释迦牟尼如来和以前的佛说的第三种决定不能改变的清净明诲。 O3确定三昧得否(分二)P1喻其不断难得 P2劝其深断方得 今P1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是故阿难:因为这个,所以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假设不断偷盗心,而想修习禅定的话,譬如有人:譬如有这么一个人,怎么样子呢? 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用水灌这个漏的瓶子,或者漏的酒杯、茶杯。 “卮”,就是一个瓶子、茶杯。 因为它是漏的瓶子,想要用水把这个瓶子灌满了,纵经尘劫,终无平复:纵然经过微尘数那么多的劫,这个瓶子始终不会满的。 P2劝其深断方得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蓄,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 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假设所有的比丘,除了三衣、钵、具之外;在比丘,应该预备三衣,这个衣,不是都大衣,是一件五衣、一件七衣、一件祖衣;还有卧具,还有钵;这叫“三衣钵具”。 除了这三衣钵具之外的东西,分寸不蓄: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储藏,什么也不收起来的。 乞食余分,施饿众生:天天乞食回来所剩的,给一切没有食物吃的众生吃。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在任何大会的里边,合掌向众为礼。 有人捶詈,同于称赞:若是有人骂你的话,你要看成和称赞你一样的,不要认为他是骂你。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必使身、心这两种都舍了,也没有身了,也没有心了;心里也没有贡高心,身也没有骄傲的这种姿态;身也不骄傲,心也不骄傲。 真正修忍辱的比丘,谁若骂你,你当他唱歌儿给你听呢! 或者你不会骂人,他骂你,你就应该不懂他说什么的,你就当他说日语,或者讲英文。 中国人没学过英文的,遇着你讲英文,他不懂;西方人没学过中文的,你讲中文,他也不懂。 那么他骂你,你不骂人,不讲这个骂人的话:“喔,他大约是讲日语呢! ”或者:“他是说我最好了! ”明明他是骂你,你认为他是赞叹你,是讲你好话;要反过来看。 他若打你呢? 你当撞着门框上,或者撞到墙上了。 譬如你自己走路不小心碰到墙上,把头碰痛了,你回头打这个墙一拳:“为什么你碰我? ”是不是要这样子呢? 不是要这样子。 你若撞到墙上,然后你再打墙一拳,你再痛多一点。 那么有人打你,你也就当撞到墙上一样嘛! 你不认为这是人打你,也就没有事了嘛! 所以打你,你当撞到门框上;骂你,你当他唱歌呢! 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单说这个,真正比丘、菩萨发心,就有人想要你身上的肉,或者骨头,或者喝你的血,你都应该舍的,和众生共同的。 要行菩萨道的人,你就要舍头、目、脑、髓。 头先我没对你们讲,释迦牟尼佛在吃饭那个时候,看见有只老虎饿得要死,没有东西吃了,他就把身体喂那只老虎去。 你看,这老虎是世界上最恶的一种恶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都一样把自己的身体做布施,给这只老虎吃。 我问果前能不能有这样牺牲,他笑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 呵呵!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他不会将佛所说的不了义这个小乘法,做为他自己的说法。 就是拿佛所说的法,说这不是佛说的,是他自己说的法,来耽误这个初机;他不这样子,不误初学。 佛印是人得真三昧:佛印证这个人得着真正的定力了。 N2判决邪正之说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像我这样说,这就是佛所说的法。 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不像我这样说的法,这就是魔王所说的法。 @@@@@@M4断妄(分二)N1曲示戒劝之意 N2判决邪正之说 N1分四O1首陈妄语大损 O2表己禁敕无妄 O3转教先佛明诲 O4确定菩提成否 O1分三P1蹑标妄语成魔 P2指述妄语之意 P3记其损善堕恶 今P1阿难! 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阿难! 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好像这个世界的六道众生,虽然身也没有杀、盗、淫,心也没有杀、盗、淫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三种的行已经圆满了。 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若是专门讲大妄语,就是对这个定力不清净,成什么呢? 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成一种爱魔或者见魔,失去如来的种子。 为什么失去如来种子呢? 就因为他专门打大妄语。 P2指述妄语之意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 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 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怎么样打大妄语法呢? 普通的打妄语,那还不算。 所谓:就是所说的未得谓得:没有得道,根本他对于修行上一点都不懂,也不知道怎样念佛,也不知道怎样修道,也不知道怎样坐禅,也不知道怎样持戒,就道听途说的,似是而非;说得好像对,但是实际不对的。 听着人家讲这个道理,他说:“我也明白了,我早就明白了! ”或者:“嘿,我已经得道了! 我开悟了! 我成佛了! ”这叫“未得谓得”。 未证言证:没有证果,他也不知道什么是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他什么都不知道,就说:“你知道我是谁啊? 我就是罗汉哪! 我就是佛啊! 我就是菩萨! ”也就像前边讲的那个差不多。 或求世间尊胜第一:或者想办法宣称自己是世间最高、最第一的。 好像白文天说的,某某人问我们是哪一帮哪一派的。 这种人说:“我们是曹溪的! 我们这一班人都应该站到一起! 我是第一,我是最最高的了,最高的领袖! 我是美国佛教的开辟者,我是一个美国的佛教始祖,第一代的祖师! ”就这么样讲。 谓前人言:对他前边的人说,就是好像我现在骗你们:“你知道我是谁啊? 我就是佛啊! ”这个对他前边的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我现在证得初果阿罗汉了,我就是须陀洹哪! ”又想一想,须陀洹还不够高,等一等,他说:“啊,我现在证了二果了! ”过了五分钟:“嘿,我真快,又证了三果了! ”再过了一秒钟,他说证了四果了。 证四果,一想,这还是阿罗汉,还不够是最高的,于是你说他怎么样子哪? 辟支佛乘:四果阿罗汉他还不知足,喔,他是辟支佛,还比阿罗汉又高一层了! 他见着人,又说我是辟支佛了。 十地:他又是十地菩萨,或者地前诸位菩萨:地前的菩萨。 求彼礼忏,贪其供养:他为什么又说自己是佛、又说他是阿罗汉、又说他是菩萨? 他这个意思,就是在骗人;打大妄语,就是欺骗人。 欺骗人,为的什么呢? 就是叫人信仰他。 你不信仰,他就没有钱收;你一信了,喔,这供养就来了! 就因为贪供养,所以他也就不怕打妄语,堕落到拔舌地狱。 人打妄语,等堕地狱的时候,那地狱有一个铁钩子,这铁钩子把你舌头这么一勾,拿一把剪子就给剪下来,这叫“拔舌地狱”。 入拔舌地狱,你还讲大话? 你还打不打大妄语? 还说不说假话? 现在不用说什么,就在世界上的哑巴,为什么他是哑巴? 就因为打妄语打得太多了! 所以再做人,也不会说话了。 根本就不会讲话了,你想再骗人,看你骗谁? 骗得自己不会说话了,就哑巴了! 为什么他哑巴? 就因为舌头被人割去了──那个舌头,你看他是有舌头,但是没有性了,所以他不会讲话的。 那个瞎子为什么他瞎了? 就因为过去生他看不起人,他觉着他比谁都高,比谁都聪明,一切人都不如他;所以这回让你看不见人,看你还如人不如人了? 聋子也是,你知道他怎么样子做聋子的? 就过去生专门欢喜偷听人家讲话的。 人家讲话,他就到墙那儿,耳朵趴到墙上来偷着听:“喔,这人说什么呢? 那人说什么呢? ”好像现在这一些个做特务偷听的,将来恐怕都要做聋子的。 不过你要知道错了,若改,以后再也不听了,就不会聋;再也不说大话了,就不会哑巴;你再也不看不起人,就不会瞎了。 所以盲、聋、喑、哑,这都是毁谤三宝而得的果报。 P3记其损善堕恶是一颠迦,消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 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是一颠迦:这一种尽打大妄语的人,他自己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自己不懂的事情,他就说懂了,这是一等的阐提。 “一颠迦”,也就是“一阐提”,翻译到中文就叫“断善根”,就把善根断了。 你善根断了,恶根当然就是增长了。 消灭佛种:这种打大妄语欺骗世人的人,这是他把自己的佛种都消灭了。 如人以刀断多罗木:印度有种多罗木,长得很高的,如果用刀一砍的话,它再怎么样就永远都不生了。 把佛种断了,也就像用刀砍多罗木一样,以后再也不会生长了。 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殒”,就是断了。 佛给这种人授记,是永远都殒落,他把善根都断了,也没有所知,也没有所见,也没有智慧了。 沈三苦海,不成三昧:堕落到三途里边去,永远都不会出升了,他不能得定力。 三苦海,就是刀途、血途、火途这三途。 刀途,有这刀山地狱;有血途地狱,周身总流血;有火烧地狱。 O2表己禁敕显伪(分二)P1佛敕圣化必密 P2唯除命终遗付今P1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 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 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我灭度以后,就命令这一切的菩萨和阿罗汉。 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他们用这个应化身,去生到这种苦恼众生的世界。 在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他或者去做人身,或者去做畜生身,或者变种种的形相,而恒顺众生,去普度一切的众生。 菩萨都一样去做畜生的,你不要以为这是骂人说“畜生”;菩萨做畜生,是行菩萨道,要去教化那些个畜生。 你看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做鹿王,度这个鹿群。 这些菩萨和阿罗汉,他们变化的化身,或作沙门:或者就做出家的比丘、沙弥,或者白衣居士:或者做居士。 居士叫“白衣”,就是不出家而护持三宝的人。 怎么叫“居士”呢? 居士就要护持三宝的。 出家人自己不种田,“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要在家居士来供养的;所以或者变化为在家的居士。 人王、宰官:或者做人间的国王,或者做大官。 或者童男、童女。 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像这样子,乃至妓女,或者守寡,没有丈夫的女人。 奸偷屠贩:或者做奸;“奸”,就是很不正当、很不守规矩的;所以男人对女人有非礼的行为,这叫强奸。 “偷”,就是偷东西,也是不守规矩。 “屠”,就是杀生,做屠户。 “贩”,就是贩卖,或者贩卖人口、贩卖鸦片,都不一定的。 与其同事:菩萨和阿罗汉为什么做这一些个人呢? 他就因为想度这一类的人;想度这一类的人,一定要用“四摄法”。 怎么叫“四摄法”? (一)布施(布施摄)。 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 有钱拿出来帮助人是做财施;懂得佛法,给人讲说佛法,这是做法施;或者有人有惊慌恐怖了,你能保护着他,安慰他,令他不恐怖,这是一种无畏施。 但是你做这种种的施,不要自己有一种贪心,有一种获报的心,不要想:“啊,我现在做这个布施,我将来得到多少多少好处? ”不要有这种心。 做就做了,就忘了它,就没有了它。 要三轮体空,也没有一个施者,也没有受者,中间也没有一个所施物;能施、所施,能受、所受,都没有的。 做完了,我做这个布施就是我应该做的,不要想:“啊,我这回做了功德了! 我这个功德将来发芽结果,那我得的果报可就大了! ”不要存这个心,要无心布施。 说法也是这样子,你给人说法,不要想:“喔,我给人说法,这回我可有了功德了,我这功德可大啰! 你们谁都应该供养我了! ”不要存这个心。 凡是你做布施,不应该为自己的利益来做着想,不要说:“喔,将来对我有什么利益,我才布施! 对我没有利益,我就不干了。 ”不是这样子! 这是布施。 (二)爱语。 好像佛赞叹阿难说:“善哉! 善哉! ”菩萨赞叹人说:“喔,你真是 good boy ! (你真是个好孩子)。 你这么样聪明,你真是有善根哪! ”这赞叹人,叫“爱语”。 (三)利行。 就是他做什么,你要对他有利益。 这是对别人有利益,不是对自己有利益。 (四)同事。 就是他做什么,你也做什么。 譬如菩萨要度这个淫女;这个妓女她很有善根,她现在根机成熟了,应该度她。 好像本经这摩登伽女,过去就是个淫女,但是她根基成熟了,所以阿难尊者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她也就追去了;追去了,佛一给她讲法,她就证了三果阿罗汉,以后又证了四果。 那么菩萨也去变个淫女去度淫女,因为和她们是同类、朋友,她讲话,大家相信的。 好像在大学里做一般同学,你说:“我欢喜信佛,这佛法是最妙的了! 现在我研究什么什么经典。 ”这个同学一听说:“那我也去了,我也想研究研究! ”这样大家都一齐来研究《楞严经》了。 一样的嘛! 这就是你不知道其中哪一位是菩萨? 哪一个是罗汉? 但是你自己可不要告诉人,你自己不要说:“我是菩萨,你们大家要听我的话! ”为什么? 这佛不许可的。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叫“四摄法”。 用四摄法和他做同一类的人,在一起做事。 称赞佛乘:可是一同做事是一同做事,但是在这做事里头,遇机会就讲佛法给他听,说:“佛法真是太好了! 这佛法太没有比的了! ”令其身心入三摩地:令他这一听,就好像要吃糖那么样子,有瘾了。 就好像这个 Lisa见着我,就:“Give me one more candy (再给我一块糖) ! ”这么样子,这个佛法就比方是糖一样的,令你同事想左吃一块,右吃一块,再吃一块:“那你再给我讲一点! 你再给我讲一点! ”就这样子。 讲到这儿,我再给你们讲一个公案。 在以前,中国有个和尚,他的名字叫杜顺;他有的时候讲经说法,有的时候教人打坐参禅,有的时候又教人念佛,用种种的方法来教化众生。 杜顺和尚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着他学佛法学了十几年了,天天都对师父的行为很注意,看看这个师父到底是个什么? 是不是菩萨? 是阿罗汉? 或者是佛啊? 就注意观察这个师父。 跟着师父学佛法学十多年,觉得这个师父杜顺和尚平平无奇的,人家吃饭他也吃饭,人家穿衣服他也穿衣服,人家睡觉他也睡觉,和一般人没有分别。 那这大约不是佛,也不是菩萨,也不是罗汉了,与人没有分别嘛! 于是就和他师父告假,说要走了。 做什么去呢? 就要到五台山去拜文殊菩萨去,求文殊菩萨给他开智慧,想要开悟。 他向师父告假,就是辞行,说:“师父! 我在这儿学了这么多年,我觉得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什么也不明白;我现在要去拜拜文殊菩萨了! 我自己很愚痴的,想要开一点智慧。 ”他师父说:“好,你要去朝山,这是应该的! 你去啦! 但是我有两封信,你给我带着,交给两个人。 这两封信,一封信就交给猪老母,一封信就交给青娘子。 ”这公案我以前讲过,不过有人没有听着的,再多讲一次。 那么这头一封信,就顺路投给青娘子。 到那儿一打听,这个青娘子是个干什么的呢? 就是个妓女。 这个青娘子是个妓女,当然会说话啦! 这个徒弟想:“唉,我这师父怎么和妓女还有来往? 是不是他的情人呢? 就这么远叫我给捎信来! ”就给这个信,说:“我师父杜顺和尚有一封信交给你! ”青娘子说:“杜顺和尚有一封信给我? 那好! 我看一看! ”拿过信一看,看完,说:“好了! 他走了,我也走了! ”坐在那个地方就死了,就是入涅槃了。 这青娘子走了,这徒弟说:“奇怪了! 怎么她看完这信就死了呢? 我看一看究竟! ”原来这个青娘子是谁? 就是观世音菩萨。 那信上就说:“观音! 我现在事情办完了,我要走了,你也跟着我走了! ”喔,这青娘子所以也就入涅槃了! 他说:“啊,我若知道这是观世音菩萨,我就跪到她面前不起身,不等她入涅槃! 你说,我求她教我开智慧,教我开悟,这多好呢! 可惜错过机会了! ”这叫“当面错过,交臂失之”,所谓“对面不识观世音”,当面错过了! 他继续拿着第二封信去给猪老母送去,到那个地方,地址一打开,问“猪老母”,没人知道。 走到一户人家的猪圈,有一只母猪在这儿讲话了,说:“你找猪老母做什么? ”他一看,喔,这是个什么怪物啊? 说:“我找猪老母! 我师父叫我把一封信交给猪老母。 ”这只猪就说:“喔,我就是猪老母! 你就交给我好了! ”这信交给这个猪老母,猪老母好像识字,也好像不识字,就这么念,一看完了信,说:“喔,他的事情办完了,我也回去了! ”也就坐在这个地方就圆寂了。 他拿那封信一看,才知道这个猪老母原来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 他说:“普贤菩萨来做猪? 这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还怀疑呢! 他也不知道,他师父“事情办完了”是怎么样? 于是就去朝五台山。 见着一个年纪很老的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来干什么? ”“我来拜文殊菩萨! 我想求文殊菩萨帮我开智慧,令我开悟! 文殊菩萨有大智慧,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我现在想求他开我智慧! ”“喔,你拜文殊菩萨? 你拜你师父,就是拜文殊菩萨啊! ”“为什么? ”“你师父杜顺和尚就是文殊菩萨转世,他到这儿游戏人间,来教化众生。 你拜他做师父,跟他十多年,你怎么还一点都不知道呢? ”“我师父是文殊菩萨? 我看他不像呢! ”说完了,一回头,这个老和尚没有了。 这老和尚到什么地方去了? 就写几个字,说:“文殊师利菩萨现在指示你,赶快回去拜你师父杜顺和尚,他就是文殊菩萨化身。 ”这个徒弟,你说怎么样啊? 这一回相信了,当面遇着文殊师利菩萨来指示他回去拜他师父。 于是乎,又慌慌张张就往回跑,跑到寺里一看,喔,这个杜顺和尚已经坐在那个地方入涅槃很多天了! 这也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 你说,拜了文殊菩萨做师父,然后跟了十多年,也没有觉得这是文殊菩萨,所以就又去舍近求远,跑五台山那儿去拜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明白指示他这条道路,回去见文殊菩萨也跑了! 你说这见谁? 终不自言:无论是菩萨、是罗汉、是佛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算是佛亲身来到这个世界上,如释迦牟尼佛,或者是阿弥陀佛,或者是消灾延寿药师佛,或者是宝生佛,或者是成就佛;无论是哪一尊佛、哪一位菩萨、哪一个罗汉,他始终不会自己说。 说什么呢? 说,我真菩萨:“我真是菩萨! 你应该相信我的,我真是菩萨! ”不能这样子讲的。 真阿罗汉:“你认识我吗? 你知道我吗? 我就是真阿罗汉哪! 你知道吗? ”不会这样讲的。 他一这样讲,就知道这是魔王的眷属了。 就有人赞叹你,说你是菩萨或者是罗汉,你自己也不应该承认说:“喔,我是菩萨! 我是罗汉! ”不应该承认的。 泄佛密因:为什么? 你不应该泄漏佛这种秘密的因。 轻言末学:“轻言”,就是很随便地说;你很随便地就泄漏了你的来历了。 那要怎么样才可以说呢? 等到死的时候可以;不死的时候,不可以的。 “泄则不住,住则不泄”,你的来历是哪一位菩萨化身,你若泄漏了,那就赶快走,就赶快死去! 若没泄漏,还在这儿可以逗留几天。 为什么? 你若是泄漏了不走,那麻烦事情就多了! P2唯除命终遗付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唯除命终:唯独到命终的时候,阴有遗付:在命终的时候可以的,可以告诉人说你是某一个菩萨。 但是还不能告诉所有的人,只告诉自己亲信入室的弟子,一个或者两个,不能告诉多人。 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子迷惑众生,成大妄语? 自己打大妄语,没有得道就说得了,没有证果就说证了,这是个大妄语。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中国近代的高僧──印光老法师。 这印光老法师是陕西人,出家了之后,就朝普陀山,就是观世音菩萨那个道场。 到了普陀山,他就闭关。 闭关,就是把自己锁到一间房里边,始终也不出去。 在关里头做什么呢? 他在关里就阅藏,就看《大藏经》。 这《大藏经》,看一遍就要三年的时间;天天看,一天到晚都看经,要看三年。 那么他看过三年再三年,看过三年再三年,他那么看藏经,看了十八年,看了六、七次藏经。 在这十八年的期间,他没有下过山。 过了十八年,上海居士林就请他到居士林去讲经,讲《阿弥陀经》。 讲《阿弥陀经》,也没有很多人听;印光法师是陕西人,讲话大约一般人也不太懂,所以没有多少人听。 当时就有一个女学生,是在上海读中学,她晚间就做一个梦。 做什么梦呢? 做梦就叫她去听经,说:“你应该到居士林去听经,大势至菩萨在那个地方讲《阿弥陀经》,你应该去听一听。 ”那么这个学生晚上做这个梦,第二天早起一看报纸,果然居士林有位印光法师在那儿讲《阿弥陀经》。 她说:“是印光法师,怎么说是大势至菩萨呢? ”于是她就去听经。 听完了经,人家都走了,她就请问这法师,说:“老法师! 我做了一个梦,说是大势至菩萨在这儿讲《阿弥陀经》。 那么我看报纸,说是印光老法师在这儿讲《阿弥陀经》;大约老法师您就是大势至菩萨吧? ”这样一讲,印光老法师就很不满意地,说:“不准你这么胡说八道! 不准你乱讲! ”她也不敢讲了! 以后就皈依老法师。 过了三年,这老法师就圆寂了。 她在这三年的期间,也不敢讲她这个梦,等老法师圆寂了,她才对大家讲。 大家都:“嘿,你怎么不早说? 你早说,我们不就向老法师多请一点法嘛! ”大家都怪她不早一点对大家说。 她说:“老法师不叫我说嘛! ”由这一点,大家才知道印光老法师就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所以等荼毗的时候,烧出很多舍利来。 所以这就是等要临终了,可以有一点表示;表示,也不能就说:“喔,你知道我是谁来的啊? 我就是大势至菩萨! ”不能这样讲的。 也就是或者在梦寐之中,或者叫旁人这么给一点hint(提示),先这么给一点小小的预示。 不能自己一定说:“喔,我是哪一位菩萨来的! ”不能讲的。 你若讲出,就应该走,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了。 所以,现在的人公然就说自己是佛了,这真是和《楞严经》大相反。 不错,一切众生都是佛,但是你要修行才是佛! 你若不修行,那你或者是马、牛、羊、鸡、犬、豕,或者是畜生,或者是饿鬼,或者堕地狱,都不一定的。 不能说:“喔,我就是佛了! ”你是佛了,我是什么? 我还没是佛呢! 你就是佛了? 真是奇怪了! O3转教先佛明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阿难哪! 你听到了没有? 你现在教化世人修这个定力。 后复断除诸大妄语:后复断除一切的讲大话。 切记不要自己说:“喔,我开悟了! 我证果了! ”或者:“我是佛,我是菩萨啊! 我是罗汉哪! ”你看这个罗汉、菩萨这么样不值钱,遍地都是。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不要叫人打妄语、说假话,这叫做现在的如来和过去的佛第四种决定的清净明诲。 O4确定菩提成否(分二)P1喻不断无成 P2许能断必成今P1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 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我再给你举出一个比方来,什么比方呢? 是故阿难:因为这个,所以阿难! 你应该要知道,若不断其大妄语者:要是不戒除这个大妄语的话,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就好像用人粪刻一个栴檀的形像,你想在这人粪上找栴檀香气,没有这个道理的。 你打大妄语就变成臭了,就比方你修禅定说自己成佛了;你打大妄语,这就等于人粪一样的。 你想打大妄语来成佛,那就像你用人粪来雕刻栴檀木的佛像一样。 说:“我这个人粪就是栴檀香,就有一股香气。 ”这根本没有这个道理的嘛! 人粪是臭的,怎么会香? 你刻出来这佛像,它也是臭的,不会有香气的,所以“无有是处”。 我教比丘:“比丘”,就在家居士也都包括在内了,不是单单说比丘。 说:“我们在家人没有份,这单说的是比丘,我们是在家居士,佛没教我们这样子! ”不是的。 现在单单提出比丘,因为比丘是佛教的代表,那么这一切在家居士就都包括在内了。 直心道场:我教一切的比丘要直心,说话也要直的,不要转弯;不要向东转转、向西转转,不要拐弯抹角的。 你直心,就是道场;你若不直心,就像用人粪想要刻栴檀像一样的。 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行、住、坐、卧各有二百五十个威仪,合起来是一千。 在这行、住、坐、卧“四威仪”,一切行中,都要往真了做,都要实实在在去修行。 云何自称得上人法:你怎么可以自己称说:“喔,我证了菩萨位! 我得阿罗汉果了! ”怎么可以讲的? 不可以讲的。 所以,我们没听经,随随便便乱讲乱说,自己欢喜说“我就是佛、我就是菩萨、我就是什么”,以为这还可以的;听经之后,你知道这个都是不可以的。 为什么? 你这样讲,就是打大妄语。 打大妄语,我不讲过嘛,就要堕拔舌地狱的,那个舌头将来要被铁钩子勾住,就连舌头根子都拔出来;拔出以后,看你还打不打妄语? 来生就哑巴了! 哑巴,再也不会说话了。 看你打大妄语骗人!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假设一个最穷的人,你说他怎么? 他说:“我就是皇帝啊! 我就是皇帝! ”他妄自尊大,妄自说,他就是这个国家的皇帝。 你说怎么样啊? 嘿! 自取诛灭:他这样一讲,被这皇帝知道了,赶快把他抓来,就祸灭九族;谁和他是亲戚也杀,谁和他是朋友也杀,家里大人小孩子一起杀,都给灭了。 你说,这皇帝做到什么地方去了? 你没有得道、没有证果,你若是自己就说证果了,这就好像一个穷人,自己封自己做皇帝一样的,将来一定是灭亡的。 这人间的皇帝,你尚且不可以随随便便自己封自己做皇帝。 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况且是佛呢! 佛的果位,你怎么可以妄自来窃取呢?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你在因地修道的时候,就不往真了做;你将来到结果的时候,也是转弯抹角,很多曲折的,不会即刻就证果了。 意思就是:你再这样子修,修多少个大劫也不会成就的。 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你以这种专门打妄语、说大话的行为,想求佛菩提,就好像自己想咬自己肚脐子这样的人。 这你怎么可以成就呢? 怎么样子也咬不到的,你口构不着肚脐子的。 P2许能断必成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 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假设一切的比丘和居士,心就像弓箭的弦那么样直,不要像弓背。 一切真实:无论任何事情都要真实,不要打妄语。 打妄语,差之丝毫,就谬之千里;你这儿打一句妄语,成佛就要晚了几万万个大劫。 你看看,那是谁吃亏? 入三摩地,永无魔事:能得到这个正定,他永远也不会有魔障发生的。 我印是人:我印证这一个人;哪一个人呢? 就是一切真实,他心就像弓弦那么直的这个人。 成就菩萨无上知觉:他可以成就菩萨这种没有再高尚的智慧、这种的觉悟。 N2判决邪正之说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像我这样讲的道理,这就是佛所说的道理。 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不依照我所讲的这个道理,和我所讲的道理相背了,不相合,这就是魔王所说的。 “波旬”,就是魔王。 ─原卷六终 L3总结远魔阿难! 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 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阿难! 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阿难哪! 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你问我摄心的法门,我现在先给你说入定的这个修行的妙法门。 这个妙的法门是什么法门呢? 就是这个“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的耳根圆通法门。 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你想修行成菩萨道,首先要修行这四种的律仪,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 这个不邪淫,不单身不淫,心也不要淫,所以才能出尘劳;你若是淫心不除的话,尘不可出。 杀生是这样子,偷盗是这样子,妄语也是这样子。 这四种的律仪是最要紧的,要皎如冰霜:就要皎洁,好像冰清玉洁,像霜那么洁白,没有一点的瑕疵,没有一点的黑点。 自不能生一切枝叶:你要是能这个样子,自然就不会生出一切的枝叶,自然就得到根本了。 心三口四,生必无因:你那个心里的贪、瞋、痴,这三种也不会生。 口有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这都不会生的,它没有因缘可以生得出来。 因为你持戒,修这四种清净明诲修得真了,这心三恶、口四恶,它没有因,没有种子。 阿难! 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像前边所讲杀、盗、淫、妄这四种的清净明诲,你若不把它遗失丢了。 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你心里尚且都不攀缘这色、香、味、触一切尘的境界了,你既然没有攀缘心了,你一切魔事自然也就没有了;没有,怎么又会发生魔事呢? @@@@@@K2助以咒力(分二)L1正以劝持赞胜 L2况显除习无难今L1若有宿习,不能灭除。 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无上神咒。 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神咒。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宿世”,就是前生。 假设这个众生他有宿世的习气,前生这种习惯、这种性情不去。 就是在前生,或者他有不好的习惯,那么他这种习气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你要教这个人,教他“一心”,这个重要就在这个“一心”,你不要有两个心。 你不要一个心念这个咒,一个心又说:“哎,这个咒有什么用呢? 我也不懂嘛! 这个咒都不知南无南无,南无个什么东西呢? ”这自己一边念咒,一边“南无”,一边不想“南无”;一边不想“南无”,一边又“南无”。 这就是一边信,一边又不信,一个人里边弄出来两个心,一个心就说:“喔,这或者是有点功效! ”一个心就说:“唉,我不懂这个,念它干什么? ”就怕这样子! 这要一心诵,就是没有两个心。 要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无上神咒:“摩诃”就是大,“萨怛哆般怛啰”就是白伞盖;这个大白伞盖。 你一念这个“萨怛哆般怛啰”,在这个地方虚空里头,就有一个大白伞盖。 这个伞盖,看你的功夫──你的功夫若大、若高,你一念这个伞盖,甚至于几千里地以内的人,都无灾无难了;你这功夫若小,那么在你自己的头上,也保护着你自己。 你若是有道德,是一个大德高僧,你这一念,甚至于这整个国家都得到好处了,都没有什么灾难了;就有灾难,也大的灾难就化小了,小的灾难就化没有了。 我们这儿讲楞严法会,还有这么多人修习佛的密法,我相信整个美国都得到好处,不过他们不知道而已。 我们现在对于他们是救他们的生命,他们还不知道怎么活了、怎么没有死,都不知道的。 这无形中把他们生命都给救活了,他们还不知道是谁救了自己的,我们也不想叫他们知道是谁救的。 你看,所以这个就是也没有一个施者,也没有个受者,三轮体空! 我们救人,也不需要叫人来Thank you very much(向你道谢),不需要这么样子。 这就是这个妙处! 斯是如来无见顶相:这个〈楞严咒〉,是如来的无见顶相,一般凡夫肉眼所看不见的。 这是无为心佛:世尊头上有个肉髻,在释迦牟尼佛顶有化如来,放十道百宝光明所说的。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 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 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我念得很熟吧? 不会忘记的。 那么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神咒:从那头顶发出一种光辉,坐宝莲华上,所说的神咒。 现在你们能遇着这个神咒,这都是在前生有大善根,才能遇着;不然,遇着你也学不会的,遇着你也背不出来的。 所以我这回以这个〈楞严咒〉做一个正的题目来考试,这个上次考试有两个考上,本来前天应该再考,我看看:“唉,这些个人懒得不得了! 也没有读,没有能背得出! ”索性取消前天的考试。 不过要等到十六号一起考的,谁考上就及格,考不上就不及格。 这我不是讲笑话,是真的,不能改变的,你们都要特别注意的! L2况显除习无难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 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 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 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 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佛说,阿难! 你在前生和这个摩登伽女,你们两个人这个因缘是很久的了──做夫妇已经做过五百世。 所以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两个人恩爱相处的这种习气很深的,不是一生一世的,也不是一劫的事情,就是很长远的。 虽然很长远,但是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我一说这个〈楞严咒〉,摩登伽女和这个爱心就脱离开,她一开悟,就证到三果阿罗汉;那么以后宣说圆通的时候,接着就得到四果阿罗汉,所以她这是很快地就证了四果。 你阿难哪! 现在还在一果上,还没有进步! 彼尚淫女,无心修行:这个摩登伽女尚且是个卖淫的妓女,她本来没有心修行的。 可是虽然没有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这种神咒的力量──“冥”,就是默默中,谁也不知道呢! 就是很秘密的;“资”,就是帮助她、资助她。 这个神咒在秘密中帮助她,她很快地就得到这四果阿罗汉。 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何况你们这一班在这个法会里头的声闻,你们想求这个最上的佛乘,决定成佛的。 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这有一种比方,比方什么呢? 顺风把这个尘一扬,这个尘一定就会跟着风刮走了。 这又有什么艰难呢? 又有什么危险呢? 没有的! @@@@@@J2略示场中定慧(分二)K1因戒生定 K2因定发慧今K1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 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 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 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 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在末法的时候,想要建立寺庙,或者建立什么塔,建立种种的道场。 先持比丘清净禁戒:你先要受持比丘这种清净的禁戒。 你想要出家,一定要先受戒的,受了戒之后,这才是比丘。 那么你要受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你得要选择一个戒律清净的人。 什么叫“戒律清净”呢? 就是他严持戒律,一点都不犯戒律的。 那么这样的一个“第一沙门”,在每一个国家,他是第一位沙门、第一位高僧,以他做你自己的师父。 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如果你不遇真正清净持戒的僧人,你在戒律这种的仪式里边就不能成就了。 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你受戒之后,穿上从来没穿过的新衣服,在佛前燃上香,自己在那儿不要做其他的事情。 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诵”,就是念诵;念诵这个心佛所说神咒。 怎么叫“心佛”呢? 因为这是无见顶相─这无为心化佛所说的,所以叫“心佛”。 那么心佛所说的神咒,也就是“心咒”,诵它一百零八遍。 然后结界,建立道场:然后再结上界,建造一个坛,就是一个道场。 “结界”,就是东边到什么地方,西边到什么地方,南边到什么地方,北边到什么地方,就结上界。 在这个界线之内,天魔外道都不准进来的,所以这个坛场,就不会有魔事发生了。 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请求十方现在住劫的国土中,这所有无上的佛放大慈悲光来灌顶加被自己。 K2因定发慧阿难! 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 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阿难! 如是末世:这个末法的时候,清净比丘、若比丘尼:这很清净的出家比丘,或者比丘尼,或者白衣檀越:居士。 “檀越”,“檀”是梵语,就是布施;“越”,就是“超越生死”;檀越就是护法三宝的人。 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他们的心里没有贪心,也没有淫欲心,守持佛的净戒。 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在这个道场里边就发菩萨愿。 什么叫“菩萨愿”呢? 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叫“四弘誓愿”,也就是菩萨愿。 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六时”,就是在印度所分的昼三时、夜三时,这昼夜六时。 在道场里边发了菩萨愿,然后就诵这个神咒,即诵〈楞严咒〉。 如果出去,再回来的时候,就要再沐浴清净。 在这三个礼拜,昼三时、夜三时都是不睡觉的,这样子六时行道;就是坐四个钟头,走四个钟头,坐四个钟头,走四个钟头。 如是不寐,经三七日:像这样子不睡觉,经三七二十一天。 我自现身,至其人前:释迦牟尼佛说他自己,就现身到这个人的面前。 摩顶安慰,令其开悟:我亲手给他摩顶,安慰这个人,令他开悟得成圣果。 @@@@@@G2重请详示(分二)H1重请说道场 H2重请说神咒 H1分二I1阿难重请 I2世尊重说今I1阿难白佛言:世尊! 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 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阿难听佛说完之后,他想知道怎么样结界、怎么样建立道场,所以就请问佛了! 阿难白佛言:世尊! 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我承蒙如来无上大慈悲的教诲,我的心已经开悟了。 自知修证:我自知修证无学道成:这个“无学”,就是四果阿罗汉以后的事情。 我将来可以成就这个道业,我虽然可以成就了;可是末法修行,建立道场:在将来末法的时候,若人修行,他想建立一个道场。 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这个结界的方法,要怎么样结呢? 才能合乎佛世尊这种清净的规矩呢? 怎么能相合呢? I2世尊重说(分三)J1道场建设 J2修证节次 J3结答酬请 J1分五K1所建坛式 K2所设庄严 K3所献供养 K4所奉尊像 K5所取照映今K1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 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沈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 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佛告阿难:释迦牟尼佛听见阿难请问结界的方法,怎么样才能合乎佛的轨则,那么佛就告诉阿难。 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假如末法时候,这个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先取雪山的大力白牛,它吃雪山这个肥腻的香草。 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这种牛只喝雪山的清水,它的粪很微细的。 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那么取这个大力白牛食过香草后屙的粪,再和栴檀香粉和到一起,来把这个地给涂抹上,就披荡这个地。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假设不是雪山的牛,这个牛就臭秽不干净,它的粪也不堪涂这个地。 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应该另外选择一块平原,把这个地皮挖去五尺深,用五尺以下那个黄土。 和上栴檀、沈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用这个黄土,和上栴檀、沈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和鸡舌香。 以上十种都是香名。 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把这十种香用箩筛成粉,合着土成这个泥,就披荡了这个坛场的地。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这个方圆要多大呢? 要一丈六尺,做一个八角坛的样子。 K2所设庄严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 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 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鑪间华铺设,庄严香鑪,纯烧沈水,无令见火。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在这个坛的中心,放置一个或者是金子、或者是银子、或者铜、或者木头所造的莲华,在这华的中间又安上一个钵。 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在这个钵的里边要预备好了八月中所接的露水,在这个水里边安放上所有的华叶。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预备八个圆的镜子,就安到八角坛的八方,在华钵的外边围绕着。 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鑪间华铺设:在镜子外边又造十六朵的莲华,放上十六个香鑪和这华互相间杂来摆。 摆好了它,庄严香鑪,纯烧沈水,无令见火:又把这个香鑪也都庄严得很好看的,就单单烧这一种沈水香,这种香要在鑪里边烧,不要令镜和华见着火。 K3所献供养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 于莲华外,各各十六,绕围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 坛前别安一小火鑪,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鑪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再要用白牛所生的牛奶,放在十六个容器里边,用这个牛奶煎成面饼。 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还有预备一些砂糖;“油饼”,用油烙的油饼;“乳糜”,用牛奶煲的粥;苏合香;或者还有“蜜姜”,用蜜澄的糖姜;又用纯酥、纯蜜。 于莲华外,各各十六,绕围华外:在莲华的外面,每一朵莲华都有一份;所以每一朵都有一个,这统统也是十六个,在华的外边围绕着。 以奉诸佛及大菩萨:这就表示来供佛和这一切的大菩萨。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每逢白天在吃饭的时候要有,若在晚间半夜的时候也要有。 取蜜半升,用酥三合:拿这个蜜糖半升,用酥油三合。 “三合”,就是也是一个份量。 坛前别安一小火鑪,以兜罗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在这个坛的前边,另外再安放一个火鑪子,用这个兜罗婆香把它用水煎成香水。 然后用这个香水把所用的炭先洗一洗,洗干净了它,令这个火烧得很旺的。 投是酥蜜于炎鑪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把这个蜜和酥油丢在这个热的鑪子内,燃烧至连烟也没有了。 以这种的东西,来供养佛和菩萨。 这种的东西,在密宗里头多得很;密宗里头,专门用这种蜜和牛油来烧了供佛,这叫“护摩”。 不单烧这个,什么值钱的东西,金银财宝,都放到里头烧,就拿这个来供佛。 K4所奉尊像令其四外遍悬幡华。 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 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使令这个坛的四周外边,都悬上幡,悬上华。 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在坛室里边,四面墙上就挂上十方如来的佛像,和各菩萨所有的形像。 应于当阳:“当阳”,就是正位,就是面南背北这个当阳的地方。 张卢舍那:“张”,就是“挂着”。 “卢舍那”,是位佛的名字,此云遍一切处。 挂着这位遍一切处的卢舍那佛像,还有释迦、弥勒:释迦牟尼佛的像与弥勒菩萨的像;弥勒菩萨就是很肥胖的那位和尚。 阿閦:阿閦佛是东方的,又叫药师佛。 “阿閦”,翻译到中文就叫不动。 在东方,本来相是属动的,可是阿閦佛他不动;这是动中的不动,在动里边他不动。 弥陀:就是阿弥陀佛,这是梵语,翻译到中文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说他寿也无量,光也无量。 诸大变化观音形像: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相。 前边经文上不是说过观音菩萨有一个头、三个头、五个头、七个头、九个头、十一个头,乃至于一百零八个头;又有一只手、三只手、五只手、七只手、九只手,乃至于一百零八手、千手、万手、八万四千手。 有八万四千个头、八万四千个手,又有八万四千个眼睛,这就是观音菩萨诸大变化相。 兼金刚藏:和护法金刚。 好像佛堂这位,这也是护法金刚。 不过在这个咒的里边,护法金刚比这位相貌还凶,人人一看见就害怕了。 安其左右:以上都安在坛里边,安到佛像左右边。 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帝释:就是天上的天主。 梵王:就是大梵天王。 乌刍瑟摩:就是火头金刚。 并蓝地迦:“蓝地迦”,就是青面的金刚,有青色的脸,这金刚也是护法。 诸军茶利:“军茶利”,这是解怨结;也就是金刚的一个别名。 与毗俱胝、四天王等:这“毗俱胝”也是护法,和四大天王。 频那:“频那”,这也是个护法。 他这个护法虽是护法,但是很不好看的。 是什么呢? 是个猪头。 他长得一个猪头,所以人人一看见他,也就都恐惧。 频那是猪头使者,而这个夜迦:就是一个象鼻使者;他也是护法,但是他生了一个象鼻子。 频那、夜迦这两个护法都很丑怪的,人人都不愿意看的,一看见,就生恐惧心了。 他们特意变化这种的样子,令人生恐惧心。 张于门侧,左右安置:把上列的像贴到门的旁边,例如一边安上一张猪头使者的像,一边安上一张象鼻使者的像。 K5所取照映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又预备八面镜子,把它挂到虚空里头。 挂到虚空里头怎么挂呢? 就好像挂灯这么挂。 虚空怎么能挂啊? 就悬挂在那个房子里边的空间处;并不是真可以把镜子悬到虚空,不是像个太阳在虚空里。 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与坛里边所安这些个镜,镜和镜这么互相对着。 也就好像你驾驶汽车,这儿有一个镜,那儿又有一个镜;在镜子互相这么一看,前边后边都可以看得见了,也就是这个道理。 使其形影,重重相涉:使令所有的形影,这个连着那个,那个连这个,重重无尽,没有完的这个样子。 J2修证节次(分二)K1三七初成定慧 K2百日顿证圣果今K1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 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 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在这第一个七里边,要至诚向十方如来的像,和所有的一切大菩萨和阿罗汉的名号称名顶礼。 恒于六时,诵咒围坛:常常就在这个六时里边,绕坛诵持这个咒。 什么咒呢? 就是这〈楞严神咒〉。 至心行道:“至心”,就是没有旁的心,什么心都没有了;专一其心来行道。 一时常行一百八遍:那么每一个时里边,常常念咒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在这第二个七里边,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还是要专一其心发这四弘誓愿,这个心总也不停止。 不停止什么呢? 不停止诵持〈楞严咒〉,不停止发这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还是像前边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毗奈耶,先有愿教:我所说的戒律里边,以前就有教过发愿这种的行为。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在第三个七里边,于十二时中,持诵佛所说的〈悉怛多般怛啰〉这个〈楞严神咒〉。 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到第七天,这十方如来都在这个坛场一时出现于“镜交光处”,这个镜和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就得到十方佛的摩顶。 即于道场:像上边这样子安排坛场,就能得到十方如来一时出现,给这个人摩顶,来加被这个人。 就在这个道场,修三摩地:修“反闻闻自性”这种的功夫。 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可以使令像这样子修行的末世修学人,身也明净、心也明净,身心都明净。 身心明净像什么样子呢? 犹如琉璃:就像琉璃那么玲珑透体,光明照耀的样子。 K2百日顿证圣果阿难! 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 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 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阿难! 你应该要知道,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假设修持这种〈楞严咒〉法的这位比丘,和以前授他戒的那位师父,以及和他同在一个法会的这十位比丘等。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其中有一个持戒不清净的。 他持戒又犯戒:不杀生他也杀生,不偷盗他也偷盗,不邪淫他也邪淫,不妄语他又打妄语。 专门打妄语,佛教人不打妄语,他把那个“不”字去了,就剩一个“打妄语”;那么“戒打妄语”,他把那个“戒”字也去了,就剩一个“打妄语”。 所以如是道场:像这样子,这个道场多不成就:你所修的功夫,所持的咒,就不会成就的。 如果你修这个法,修得不相应,说:“我也修了三个礼拜,释迦牟尼佛和十方的佛,也没有给我摩顶,我也没有看见。 这释迦牟尼佛大约也是打妄语吧! ”不是的! 这因为你自己不清净,或者传你戒那位师父不清净,或者你在同会一起修行的这十个人不清净。 只要有一个不清净的,这种的境界就不能成就的,所以这是最要紧的! 从三七后:从二十一天以后,端坐安居:就在那儿打坐、meditation,这叫“安居”。 打坐安居多少日子啊? 不是说像某一个人坐了两个钟头,“喔,不得了了,我打坐,坐了两个钟头啊! ”你看他以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了,喔,简直这个世界就没有了! 其实这简直的! 和这个来一比较,真是小巫见大巫。 “端坐”,不是坐坐,这么往东歪一歪,往西倒一倒,这不叫“端坐”! “端坐”是端然正坐,也不向前这么弯弯腰,也不向后这么靠一靠;也不左歪,也不右躺,要这样子,这才叫“端坐”。 “安居”,安然在这儿坐着;不是坐坐,“唉呀,腿很痛了! 哎,受不了了! ”。 “安居”,就是没有一切的麻烦,没有一切的困难。 不是坐坐,又想起身,再不就要把腿伸一伸,不是这样子的。 经一百日:端坐安居,要经过一百天,也不去吃饭,也不去大小便,也不去睡觉,就是在这儿坐着,坐一百天。 有利根者:若是有这个“利根”的人;这个根性来得利,就是非常聪明、非常有善根这样的人。 不起于座,得须陀洹:他不起身,就在这儿坐着;坐了一百天,就可以证初果阿罗汉。 你说,现在你连一天都没坐过,就以为自己证了果,这真是笑话! 人家都坐一百天,才可以证得初果。 纵其身心圣果未成:纵然他这个身心没有修得真正的定力。 决定自知成佛不谬:可是他决定知道他自己将来一定成佛的,绝对没有假的! J3结答酬请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你问这个道场怎么样建立啊? 就是这样建立。 @@@@@@H2重请说神咒(分三)I1会众重请 I2如来重说 I3会众愿护今I1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 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 赖遇文殊,令我解脱。 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 惟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阿难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讲,于是就又顶礼佛足,对佛说了。 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自从我出家到现在,我就倚仗着佛对我很宠爱、很疼爱的,我就专门学习多闻。 例如:有人专门想胜过人:“你看这一部经,你背不出,我就可以背得出! 那一部经,你讲不出,我也可以记得! ”这就是专门就想要争第一,想在多闻上得到第一。 你说这一得第一怎么样啊? 不错,阿难在多闻上得到第一了,可是没证得无为的圣果,没能得到无学位,所以这也是个大损失。 遭彼梵天邪术所禁:我还遭遇到这个〈先梵天咒〉,被这一种邪魔外道的邪魔法术所禁,把我就迷住了。 “禁”,就是迷了。 心虽明了:这个身体已经迷了,可是这个心还有一点明白。 心不十分明了,但是又好像不糊涂这个样子,这就叫“心虽明了”。 虽然明了,就恍恍惚惚的样子,又像睡着,又像醒着;又像喝醉酒,又像没喝醉。 所以喝醉酒的人,等他酒醒了,你问他什么事情,他有的记得,有的就忘了,这就叫“心虽明了”。 有做梦的人,想要睡而没睡,又做了梦,又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这也叫“心虽明了”。 力不自由:就好像晚间睡觉,遇着魔鬼了。 这魔鬼用他的魔术,就把你魇魅住了;就是那个鸠槃茶鬼把你魇魅住了,你睁着眼睛,却不会动弹。 为什么你不会动弹? 就是那鬼的魔力。 现在也是这样子力不自由,虽然心里明白,可是不能得到自由,不能自己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个时候,赖遇文殊,令我解脱:我幸而仰赖佛敕文殊菩萨来救我,令我得到解脱了,才恢复我的自由。 虽蒙如来佛顶神咒:我虽然承蒙世尊您用“佛顶神咒”,在佛顶上化佛所说的这个神咒。 冥获其力:文殊菩萨到那儿一念这个咒,我默默中就冥获其力。 文殊菩萨到那儿诵这个咒,并不是说念得很大声;就这么默念,这已经把阿难救了。 所以我们在佛前这儿念这个咒,大声念,可以的;若是到外边,或者在其他任何的地方,诵这个咒,只默念就可以了。 默念就会有感应的,不要念这么大声。 你若在外边念:“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人家说:“喔,这个人crazy(疯狂)! ”是不是啊? 你就不需要着相了,不需要令人来毁谤。 他一说你crazy,他是谤法,他还有罪过了。 你不要说:“喔,那我叫他造罪造多一点! 我再念大声一点,让他说多一点,叫他罪孽多,好堕地狱! ”你若有这么一个心,叫人造罪堕地狱,那你就不要学佛法了。 学佛法的人,都要可怜人,慈悲人;我宁可自己下地狱,无论如何都不叫旁人去下地狱。 要这样子,要有这种的心! 你不要说:“喔,那他谤毁我,叫他堕地狱最好了! 我和谁如果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我就到他那儿念〈楞严咒〉;他一谤毁我,他就堕地狱了! ”你有这个心,那赶快就不要念,赶快就不要学佛法! 为什么? 学佛法的人,不要瞋恨人,不要妒忌人,不要障碍人,不可以有这一种的自私心。 不可以说:“我好了,我不管你! ”佛法是要救度一切众生的,不是令众生造罪业的,所以这一点要清楚! 那么说“冥获其力”,我在默默中──无形,就是没有什么形相──我就得到这个力量了。 尚未亲闻:我虽然得到这个好处了,但是我没听见这个〈楞严咒〉;怎么样念法,我还没听见呢! 惟愿大慈,重为宣说:我现在唯独──我专诚唯一的希望,就是愿世尊发大慈悲心,再说一遍给我听听。 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并且慈悲救度在会的这一切修行人,再利益未来末法时,在这六道轮回里边的一切众生。 承佛密音,身意解脱:承佛这个秘密的音声,令他们身和意都得到解脱,都得到自由了;就是统统都不颠倒,不迷惑了。 我们现在天天念〈楞严咒〉,也就是为着令大家不颠倒,不迷惑,不做那一些个明知故犯的事情。 明明知道这个事不对,还偏要做去,这就叫“明知故犯”。 好像我知道吸鸦片烟是不对的,又消耗钱,又消耗精神,又有毒,但还要去吸去! 明明知道这marijuana(大麻)是犯法的事情,也偏要去试一试,偏要去以身试法! 明明知道杀生是不对的,偏要去杀生! 明明知道邪淫是不对的,偏要去邪淫! 明明知道偷盗是不对的,喔,一天到晚就想偷人家去! 不是想偷人的车,再不就想偷人的录音机、收音机这些个东西,到各处去撬人家门去偷。 你说,偷东西的这个人,本来知道是犯法的,警察看见就会把他捉拿到监狱去;但是他要做,这就叫“明知故犯”。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这个时候,这会里头所有一切的大众,一齐起身,都向佛顶礼。 伫闻如来:顶礼完了之后,就站在那儿,跷足企盼,等着佛说这个秘密章句:什么叫“章”呢? 章,就是文章,就是一大段;好像这五会的神咒,每一会就是一章。 “句”,就是一句一句的,好像“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这是“一句”。 那么一会总起来,这就叫“一章”。 但是这个章句是秘密的,是人不容易明白的,彼此互不相知,所以这就叫“秘密”。 秘密章句你念出来,大家也不知道你得了什么好处,你也不知道我得了什么好处;虽然互相得利益,但是互相都不知道。 对于这个咒,也是互相不明白,所以叫做“秘密”。 I2如来重说(分二)J1正说神咒 J2说咒利益 J1分三K1光明表显 K2大众钦听 K3五会神咒今K1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 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从顶上这个肉髻的中间,涌出有百宝这么多种的光明。 光中涌出千叶宝莲:在这光里边,又涌出来千叶宝莲。 这个千叶宝莲就有化如来坐宝华中:有一个如来的化身,坐在这百宝莲华的千叶宝莲上边。 顶放十道百宝光明:这是哪个的顶呢? 是这个“化如来”。 这个化如来的顶上又放了十道百宝光明。 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这每一道光明,都普遍示现;示现到什么地方呢? 像十恒河沙那么多的国土去。 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这个时候又有“密迹金刚”这护法,手里托着山,又持着杵,整个虚空都充满了。 今天你们看见打开的那一包东西里,有这么长的一根,那就是“杵”;韦陀菩萨拿的那个,也叫“杵”。 K2大众钦听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大众仰观:在会的大菩萨、大阿罗汉、大比丘这些个大众,都仰起头这么往上看,看佛顶的化如来。 畏爱兼抱:有的人看见这个化如来,就生了一种恐怖心,畏起来了;但是又有一种爱心,很爱这个如来。 这种的爱心,并不是像男女那种爱心,这是真正的没有一种欲望的爱。 “兼抱”,就是又恐惧,又有一种爱敬之心,这两种心兼而有之。 求佛哀佑:这时候,大家都求佛哀怜而护佑着。 一心听佛:大家都是一个心,想要听佛这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佛这个肉髻又叫“无见顶相”,所以大家在等无见顶相这位在空中放光的化佛,宣说〈楞严神咒〉。 弟子:无见顶相? 上人:无见顶相,就是佛那个肉髻相,就叫“无见顶相”。 在那个无见顶相上头,又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空中又有尊化佛。 弟子:怎么无见的? 上人:他这个名字,就叫“无见顶相”,因为一般的凡夫见不着。 这所见的化佛涌百宝光,都是当时证果的一些圣人、大阿罗汉看得见这种境界,一般的凡夫都看不见,所以叫“无见顶相”。 在这无见顶相就有位化如来,这化如来说〈楞严神咒〉;所以这〈楞严神咒〉,不是释迦牟尼佛的肉身说的,是涌到虚空里头那位化如来说的。 这个咒是没有人明白的,也不能一句一句,一字一字的去讲。 不过你们如果想要明白的,我可以勉强讲给你听,但是不是这个时候。 因为我们这部《楞严经》如果讲〈楞严咒〉,单这一个〈楞严咒〉,一年也讲不完,甚至于三年、十年也讲不完;在这个期间,不能完全讲的。 现在我把这个咒的大意讲一讲。 这咒有五会;这五会,就表示五方──东、西、南、北、中。 东方是金刚部,阿閦佛为教主。 南方是宝生部,宝生佛做教主。 中央是佛部,释迦牟尼佛做教主。 西方是莲华部,就是阿弥陀佛做教主。 北方叫羯磨部,是羯磨佛(不空成就佛)做教主。 这分开五部,因为这个世界有五大魔军;东方也有魔,南方也有魔,西方也有魔,北方也有魔,中央也有魔。 因为有这五方魔,所以佛也分开五方,就镇压着这个魔。 如果没有佛,那魔就会出世了! 现在这个〈楞严咒〉,也表示五方,也代表五部。 这其中,〈楞严咒〉的法有三十几种;这是大概,若往详细了说,有一百多种。 这个法有“成就法”,就是你念这个咒,你想求什么事情,求什么愿,都可以成就的。 又有“增益法”,增就是增加,益就是利益;就是你诵这个咒,对你自己的所求也可以增益,对于旁人也可以增益。 又有“勾召法”,勾,就是这么一个勾;召,就是叫你来。 就是勾着你,把你抓来。 抓什么呢? 你一诵这个咒,那个妖魔鬼怪,无论距离几千万万里,都可以把他抓来的。 譬如他在这个地方害人,害完就跑了;用这个勾召法,不管他离开多远,也可以把他捉来的。 就像警察到那儿,就把那个犯人给捉来了。 又有“降伏法”,能破外道法。 魔也有神通,也有咒;你念咒,他也念咒,他也用神通。 但是你用〈楞严咒〉,就把他所有的咒都给破了。 我以前对你们大家讲过,〈楞严咒〉其中有几句是破魔罗网的咒,也是破魔咒术的咒。 我教过你们,现在我不妨再教你们一次;你们没有学过的,可以用笔把它写下来。 这几句是破他人的这个邪咒的,为什么〈楞严咒〉一念,那个先梵天咒就没有效验了呢? 就因为有这五大心咒。 这五大心咒是破天魔外道一切咒术的根本咒,他无论有什么咒,你一念这几句,就都把他破了,他那个咒就没有功效了。 我这个法如果要卖钱,几百万我也不卖的! 不过我看你们都有点诚心,我一个cent(一分钱)也不要,都传授给你们。 又有“息灾法”。 本来这个人有什么灾难,应该掉海里淹死,他一念〈楞严咒〉,就把它解过去了,掉到海里也淹不死的。 或者你搭船,这艘船应该会沈了,念这个咒,船也不沈了。 或者坐飞机,这架飞机在空中应该爆炸,你一念这个咒,它也不爆炸了。 说:“这个真是神乎其神! ”我从缅甸到泰国,本来那一段航线很危险的;可是我由缅甸到泰国那一趟,飞机也没有摇,也没有晃。 那个驾驶员就说:“怎么这一次飞机这么平稳呢? ”他不知道那时候,天龙八部、诸佛菩萨都在那架飞机左右前后护持着。 譬如你明明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就能把它由大化小,由小的化没有了。 所以事情多数有惊无险的;有惊,会恐怖,但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这叫息灾法,就是消灾。 又有“吉祥法”,你念这个咒,一切的事情都遂心如意,非常的吉祥。 这个〈楞严咒〉有这种种的法,如果要说它的好处,那简直的就是说几年也说不完的,这太多了! 不过我把这几种法的意思大略给你们讲一下。 @@@@@@K3五会神咒分五L1毗卢真法会 L2释尊应化会 L3观音合同会 L4刚藏折摄会 L5文殊弘传会今L1【编按:咒语部分上人另有讲解,故不列入本经浅释中】 南无萨怛他。 苏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写。 南无萨怛他。 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 勃陀勃地。 萨跢鞞弊。 南无萨多南。 三藐三菩陀。 俱知南。 娑舍啰婆迦。 僧伽喃。 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 三藐伽波啰。 底波多那喃。 南无提婆离瑟赧。 南无悉陀耶。 毗地耶。 陀啰离瑟赧。 舍波奴。 揭啰诃。 娑诃娑啰摩他喃。 南无跋啰诃摩尼。 南无因陀啰耶。 南无婆伽婆帝。 卢陀啰耶。 乌摩般帝。 娑醯夜耶。 南无婆伽婆帝。 那啰野。 拏耶。 槃遮摩诃三慕陀啰。 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摩诃迦罗耶。 地唎般剌那。 伽啰毗陀啰。 波拏迦啰耶。 阿地目帝。 尸摩舍那泥。 婆悉泥。 摩怛唎伽拏。 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多他伽跢俱啰耶。 南无般头摩俱啰耶。 南无跋阇啰俱啰耶。 南无摩尼俱啰耶。 南无伽阇俱啰耶。 南无婆伽婆帝。 帝唎茶。 输啰西那。 波啰诃啰拏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南无阿弥多婆夜。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阿刍鞞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鞞沙阇耶。 俱卢吠柱唎耶。 般啰婆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三补师毖多。 萨怜捺啰剌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舍鸡野母那曳。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剌怛那鸡都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帝瓢。 南无萨羯唎多。 翳昙婆伽婆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萨怛多般怛蓝。 南无阿婆啰视耽。 般啰帝。 扬岐啰。 萨啰婆。 部多揭啰诃。 尼羯啰诃。 揭迦啰诃尼。 跋啰毖地耶。 叱陀你。 阿迦啰。 密唎柱。 般唎怛啰耶。 儜揭唎。 萨啰婆。 槃陀那。 目叉尼。 萨啰婆。 突瑟吒。 突悉乏。 般那你。 伐啰尼。 赭都啰。 失帝南。 羯啰诃。 娑诃萨啰若阇。 毗多崩娑那羯唎。 阿瑟吒冰舍帝南。 那叉刹怛啰若阇。 波啰萨陀那羯唎。 阿瑟吒南。 摩诃羯啰诃若阇。 毗多崩萨那羯唎。 萨婆舍都嚧。 你婆啰若阇。 呼蓝突悉乏。 难遮那舍尼。 毖沙舍。 悉怛啰。 阿吉尼。 乌陀迦啰若阇。 阿般啰视多具啰。 摩诃般啰战持。 摩诃叠多。 摩诃帝阇。 摩诃税多阇婆啰。 摩诃跋啰槃陀啰。 婆悉你。 阿唎耶多啰。 毗唎俱知。 誓婆毗阇耶。 跋阇啰摩礼底。 毗舍嚧多。 勃腾罔迦。 跋阇啰制喝那阿遮。 摩啰制婆。 般啰质多。 跋阇啰擅持。 毗舍啰遮。 扇多舍。 鞞提婆。 补视多。 苏摩嚧波。 摩诃税多。 阿唎耶多啰。 摩诃婆啰阿般啰。 跋阇啰商揭啰制婆。 跋阇啰俱摩唎。 俱蓝陀唎。 跋阇啰喝萨多遮。 毗地耶。 乾遮那。 摩唎迦。 啒苏母。 婆羯啰跢那。 鞞嚧遮那。 俱唎耶。 夜啰菟。 瑟尼钐。 毗折蓝婆摩尼遮。 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 嚧阇那。 跋阇啰顿稚遮。 税多遮。 迦摩啰。 刹奢尸。 波啰婆。 翳帝夷帝。 母陀啰。 羯拏。 娑鞞啰忏。 掘梵都。 印兔那么么写。 L2释尊应化会乌(合+牛)。 唎瑟揭拏。 般剌舍悉多。 萨怛他。 伽都瑟尼钐。 虎(合+牛)都嚧雍。 瞻婆那。 虎(合+牛)都嚧雍。 悉耽婆那。 虎(合+牛)都嚧雍。 波罗瑟地耶。 三般叉。 拏羯啰。 虎(合+牛)都嚧雍。 萨婆药叉。 喝啰刹娑。 揭啰诃若阇。 毗腾崩萨那羯啰。 虎(合+牛)都嚧雍。 者都啰。 尸底南。 揭啰诃。 娑诃萨啰南。 毗腾崩萨那啰。 虎(合+牛)都嚧雍。 啰叉。 婆伽梵。 萨怛他。 伽都瑟尼钐。 波啰点。 阇吉唎。 摩诃娑诃萨啰。 勃树娑诃萨啰。 室唎沙。 俱知娑诃萨泥。 帝隶阿弊提视婆唎多。 吒吒甖迦。 摩诃跋阇嚧陀啰。 帝唎菩婆那。 曼茶啰。 乌(合+牛)。 莎悉帝。 薄婆都。 么么。 印兔那么么写。 L3观音合同会啰阇婆夜。 主啰跋夜。 阿祇尼婆夜。 乌陀迦婆夜。 毗沙婆夜。 舍萨多啰婆夜。 婆啰斫羯啰婆夜。 突瑟叉婆夜。 阿舍你婆夜。 阿迦啰。 密唎柱婆夜。 陀啰尼部弥剑。 波伽波陀婆夜。 乌啰迦婆多婆夜。 剌阇坛茶婆夜。 那伽婆夜。 毗条怛婆夜。 苏波啰拏婆夜。 药叉揭啰诃。 啰叉私揭啰诃。 毕唎多揭啰诃。 毗舍遮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 鸠槃茶揭啰诃。 补丹那揭啰诃。 迦吒补丹那揭啰诃。 悉乾度揭啰诃。 阿播悉摩啰揭啰诃。 乌檀摩陀揭啰诃。 车夜揭啰诃。 醯唎婆帝揭啰诃。 社多诃唎南。 揭婆诃唎南。 嚧地啰诃唎南。 忙娑诃唎南。 谜陀诃唎南。 摩阇诃唎南。 阇多诃唎女。 视比多诃唎南。 毗多诃唎南。 婆多诃唎南。 阿输遮诃唎女。 质多诃唎女。 帝钐萨鞞钐。 萨婆揭啰诃南。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波唎跋啰者迦。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茶演尼。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摩诃般输般怛夜。 嚧陀啰。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那啰夜拏。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怛埵伽嚧茶西。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摩诃迦啰。 摩怛唎伽拏。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迦波唎迦。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阇耶羯啰。 摩度羯啰。 萨婆啰他娑达那。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赭咄啰。 婆耆你。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毗唎羊讫唎知。 难陀鸡沙啰。 伽拏般帝。 索醯夜。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那揭那舍啰婆拏。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阿罗汉。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毗多啰伽。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跋阇啰波你。 具醯夜具醯夜。 迦地般帝。 讫唎担。 毗陀夜阇。 瞋陀夜弥。 鸡啰夜弥。 啰叉罔。 婆伽梵。 印兔那么么写。 L4刚藏折摄会婆伽梵。 萨怛多般怛啰。 南无粹都帝。 阿悉多那啰剌迦。 波啰婆。 悉普吒。 毗迦萨怛多钵帝唎。 什佛啰什佛啰。 陀啰陀啰。 频陀啰频陀啰。 瞋陀瞋陀。 虎(合+牛)虎(合+牛)。 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 娑诃。 醯醯泮。 阿牟迦耶泮。 阿波啰提诃多泮。 婆啰波啰陀泮。 阿素啰。 毗陀啰。 波迦泮。 萨婆提鞞弊泮。 萨婆那伽弊泮。 萨婆药叉弊泮。 萨婆乾闼婆弊泮。 萨婆补丹那弊泮。 迦吒补丹那弊泮。 萨婆突狼枳帝弊泮。 萨婆突涩比(口+犁)。 讫瑟帝弊泮。 萨婆什婆(口+犁)弊泮。 萨婆阿播悉摩(口+犁)弊泮。 萨婆舍啰婆拏弊泮。 萨婆地帝鸡弊泮。 萨婆怛摩陀继弊泮。 萨婆毗陀耶。 啰誓遮唎弊泮。 阇夜羯啰。 摩度羯啰。 萨婆啰他娑陀鸡弊泮。 毗地夜。 遮唎弊泮。 者都啰。 缚耆你弊泮。 跋阇啰。 俱摩唎。 毗陀夜。 啰誓弊泮。 摩诃波啰丁羊。 乂耆唎弊泮。 跋阇啰商羯啰夜。 波啰丈耆啰阇耶泮。 摩诃迦啰夜。 摩诃末怛唎迦拏。 南无娑羯唎多夜泮。 毖瑟拏婢曳泮。 勃啰诃牟尼曳泮。 阿耆尼曳泮。 摩诃羯唎曳泮。 羯啰檀持曳泮。 蔑怛唎曳泮。 唠怛唎曳泮。 遮文茶曳泮。 羯逻啰怛唎曳泮。 迦般唎曳泮。 阿地目质多。 迦尸摩舍那。 婆私你曳泮。 演吉质。 萨埵婆写。 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L5文殊弘传会突瑟吒质多。 阿末怛唎质多。 乌阇诃啰。 伽婆诃啰。 嚧地啰诃啰。 婆娑诃啰。 摩阇诃啰。 阇多诃啰。 视毖多诃啰。 跋略夜诃啰。 乾陀诃啰。 布史波诃啰。 颇啰诃啰。 婆写诃啰。 般波质多。 突瑟吒质多。 唠陀啰质多。 药叉揭啰诃。 啰刹娑揭啰诃。 闭隶多揭啰诃。 毗舍遮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 鸠槃茶揭啰诃。 悉乾陀揭啰诃。 乌怛摩陀揭啰诃。 车夜揭啰诃。 阿播萨摩啰揭啰诃。 宅祛革。 茶耆尼揭啰诃。 唎佛帝揭啰诃。 阇弥迦揭啰诃。 舍俱尼揭啰诃。 姥陀啰。 难地迦揭啰诃。 阿蓝婆揭啰诃。 乾度波尼揭啰诃。 什伐啰。 堙迦醯迦。 坠帝药迦。 怛隶帝药迦。 者突托迦。 昵提什伐啰。 毖钐摩什伐啰。 薄底迦。 鼻底迦。 室隶瑟密迦。 娑你般帝迦。 萨婆什伐啰。 室嚧吉帝。 末陀鞞达嚧制剑。 阿绮嚧钳。 目佉嚧钳。 羯唎突嚧钳。 揭啰诃。 揭蓝羯拏输蓝。 惮多输蓝。 迄唎夜输蓝。 末么输蓝。 跋唎室婆输蓝。 毖栗瑟吒输蓝。 乌陀啰输蓝。 羯知输蓝。 跋悉帝输蓝。 邬嚧输蓝。 常伽输蓝。 喝悉多输蓝。 跋陀输蓝。 娑房盎伽。 般啰丈伽输蓝。 部多毖跢茶。 茶耆尼。 什婆啰。 陀突嚧迦。 建咄嚧吉知。 婆路多毗。 萨般嚧。 诃凌伽。 输沙怛啰。 娑那羯啰。 毗沙喻迦。 阿耆尼。 乌陀迦。 末啰鞞啰。 建哆啰。 阿迦啰。 密唎咄。 怛敛部迦。 地栗剌吒。 毖唎瑟质迦。 萨婆那俱啰。 肆引伽弊。 揭啰唎药叉。 怛啰刍。 末啰视。 吠帝钐。 娑鞞钐。 悉怛多钵怛啰。 摩诃跋阇嚧。 瑟尼钐。 摩诃般赖丈耆蓝。 夜波突陀。 舍喻阇那。 辫怛隶拏。 毗陀耶。 槃昙迦嚧弥。 帝殊。 槃昙迦嚧弥。 般啰毗陀。 槃昙迦嚧弥。 跢侄他。 唵。 阿那隶。 毗舍提。 鞞啰。 跋阇啰。 陀唎。 槃陀槃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合+牛)都嚧瓮泮。 莎婆诃。 J2说咒利益(分二)K1诸佛要用 K2众生利赖 K1分三L1指示全名 L2备彰诸用 L3更明无尽今L1阿难! 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 阿难! 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阿难! 这是佛顶光所集聚的大白伞盖,秘密而重颂的最微妙章句。 “悉怛多般怛啰”,是“大白伞盖”;这个大白伞盖,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保护一切的众生,是秘密的伽陀。 “伽陀”,就是重颂,这是秘密的;因为这个咒里边,有的有几处是重复的,所以也好像那个重颂的偈一样的。 “章句”,已经讲过了,章,就是一大段,好像一会一会的;句,就是一句一句的。 L2备彰诸用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 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 这个咒,它出生十方一切诸佛:所有的诸佛,都是从这个咒里边产生出来的,所以这个咒可以说是一位佛的母亲。 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因”,就是藉着。 十方所有的如来藉着这个〈楞严咒〉,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就得成没有再比它更高尚的“正遍知”。 怎么叫“正知”呢? 知道心生万法。 怎么叫“遍知”呢? 又知道是“万法唯心”。 这个〈楞严咒〉,因为是佛肉髻顶相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在这个宝莲华上边,又有一尊佛的化身所说的。 所以这个〈楞严咒〉是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楞严咒〉是咒的一个心,也就是“心咒”;佛的心咒,也是佛的咒心。 那么十方如来执持这个咒心,就是用这个咒心来降伏一切的诸魔,制诸外道。 所以一切的天魔外道,最怕的就是这个〈楞严咒〉。 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乘”,也就是前边那个藉着的意思。 十方的如来仗着这个咒心的力量,于宝莲华而坐大道场;他这个应身能到微尘数这么多国家,都是凭着这个楞严咒心的力量。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十方的如来也就是用这个咒心,于微尘国去转法轮教化众生。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十方的如来受持这个咒心,能在十方给其他的众生摩顶授记。 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你自己要是果位没有成就的话,也就在十方得到诸佛给你摩顶授记。 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冤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 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十方的佛都是用这个咒心,能在十方拔济众生的群苦。 “群苦”略分有八种,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冤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是八苦。 又有八难,这个八难是很不好的。 八难是什么呢? 就是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北俱卢洲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佛前佛后难、长寿天难。 所谓地狱、饿鬼、畜生:所谓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这是三种,“北俱卢洲难”这是四种了。 我们这儿现在是南瞻部洲,还有个北俱卢洲。 北俱卢洲的人寿命是很长的,活一千岁,非常快乐的;可也是最苦的地方,就是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那儿看不见佛,听不见法,遇不着僧──没有僧人在那个地方,所以那也在八难之一。 盲聋喑哑:又有“盲聋喑哑难”,这是五种了。 还有“世智辩聪难”,就是世间所有的这些个知识,好像科学、化学,声、光、电、化这一类的,这所有世人发明的,都叫世智辩聪。 那么他没有道理,能讲出个道理来;没有理由,能讲出个理由来。 因为他这就有了所知障,不容易信佛,所以也是难,这叫“世智辩聪难”,这是六种了。 第七,“佛前佛后难”,在佛前生的和在佛后生的,都遇不见佛,这也是难。 第八,“长寿天难”;在长寿天那个地方,寿命是很长的,不过也是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没有三宝,所以这都叫“八难”。 冤憎会苦:还有一种苦,你对于这个人很讨厌的,殊不知你在这儿有这么一个人,你到另外的地方,又遇着这样一个人,这叫“冤憎会苦”。 又有爱别离苦:你对于这个人有一种爱心,但是环境使然,不能在一起,常常要分离,所以这叫“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你没有得的时候,你想求得到,这叫“求不得苦”。 五阴炽盛:五阴炽盛苦,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炽然而盛,有如火光一样,这也是一种苦。 以上四种苦,加上前面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就是“八苦”。 大小诸横同时解脱:大的横、小的横,这有很多种,可是同时都能解脱。 怎么叫“横”呢? 横,就是不顺着死而横死的。 譬如被车撞死,或者楼倒塌了,被楼砸死,或者种种意外;总而言之,意外死伤的,这就叫“横”。 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这个贼难也可以解脱,兵难也可以解脱;犯法受王难了,这也可以解脱;在监狱里头,也可以解脱。 所有风难、火难、水难、饥渴、贫穷等所有一切的难,你若能诵持〈楞严咒〉,这都会消失了,都会没有了。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 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 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十方如来也是随这个咒心,能在十方奉事一切的善知识。 四威仪中供养如意:于行、住、坐、卧这四威仪中,供养三宝这种的仪式都非常的如意。 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在他的法会里边,推崇你做大法王子,就是第一个佛子。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十方如来他也行这个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摄受亲因”,就是佛也有六亲眷属,那么和佛接近的这一些个眷属亲戚,佛要先摄受。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成佛,就到鹿野苑先度五比丘呢? 就因为这五比丘就是佛今生的亲戚和宿世的亲戚,所以佛先度五比丘,这叫“摄受亲因”。 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令一切即便是佛的亲戚而堕落小乘,学习小乘法的,闻着佛所说的秘密藏这个大乘法,不会生出一种惊慌恐惧。 十方如来:十方的如来怎么成佛的呢? 也就因为诵此咒心:怎么叫“诵”呢? 就是不照著书本子能念得出来,这就叫“诵”;你照着这个书本子来念,这叫“读”。 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他就成佛了,也藉着这个咒心成的佛,乃至坐菩提树下,入大涅槃。 十方如来传此咒心:十方的佛传授这个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在佛灭度后“付佛法事”,咐嘱、吩咐后人,法事怎么样去做。 要怎么样“究竟住持”这个佛法呢? 严净戒律,悉得清净:怎么样严净戒律呢? 因为藉着这个咒的力量,都得到清净圆满。 L3更明无尽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连,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假设我说这个〈楞严咒〉;“般怛啰咒”也就是这个“坚固咒”,也就是这个大白伞盖的咒。 从旦至暮,音声相连:从早晨至晚间,这个音声也相连而不断的。 字句中间,亦不重叠:在这个字句方面,也不说重复了。 经恒沙劫,终不能尽:经过的时间有恒河沙劫那么多,也说不完〈楞严咒〉这种心咒的功德和妙用。 @@@@@@K2众生利赖(分二)L1别指胜名 L2备彰威力今L1亦说此咒名如来顶。 亦说此咒名如来顶:这个咒,又有一个名字,就叫“如来顶”。 L2备彰威力(分三)M1首示行人必赖以劝持 M2详伸护生助道以出由 M3承明行人必证以结劝 M1分二N1正示诵方远魔 N2开许书带获益今N1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就是你们这一班有学的人,轮回还没了,现在还在六道轮回之中。 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你们发心很至诚的,想得到阿罗汉果。 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假设你不诵持〈楞严咒〉,你想成佛坐道场,令你的身和心没有魔事的话,无有是处:这是不会有的! 就是你一定要诵这个咒,才能没有魔事。 你若不诵这个咒,你也就不能坐道场,也就不能远离魔事。 所以你想坐道场,成阿罗汉果,一定要诵持这个咒的! N2开许书带获益阿难! 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 ,书写此咒,贮于香囊。 是人心惛,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 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这是说这个咒的用途。 阿难! 若诸世界:假设所有的世界,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 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到任何的一个国土里边去,所有国土的众生。 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 :随在任何的国家所生的桦皮、贝叶、纸素、白,也不论你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是日本、是中国、是印度、是泰国、是暹罗、是缅甸,是什么地方,哪一个国家都包括在内的。 “桦皮”,这桦树皮可以写字的。 “贝叶”,是贝多罗树的叶子,也可以写字的。 “纸素”,或者白纸。 “白 ”,印度有一种白白 花所制的这种东西。 书写此咒:或者用纸,或者用布,或者用什么东西能写字的,书写这个咒。 “书”,是恭恭敬敬的;“写”,就随随便便,很潦草的。 贮于香囊:把它放到一个香袋里头。 是人心惛,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这个人虽然他心昏,不能把咒背诵或者记忆出来。 但是他或者只是把这个咒带到身上,或者写到住的屋里边墙上。 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尽他由生到死这一生,所有一切大、小诸毒都不能害他。 M2详伸护生助道以出由(分二)N1总标二意 N2别列多功今N1阿难! 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阿难! 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我现在再为你说一遍这〈楞严咒〉,它能救护这个世间,令一切的人都得大无畏。 成就众生出世间智:众生有什么所求,就可以成就;最要紧的,就是能具足出世间的智慧。 N2别列多功(分二)O1约众生以显各益 O2约国土以显普益 O1分三P1救护灾难 P2助成道业 P3称遂愿求 P1分二Q1恶缘不能成害 Q2恶生不害加护今Q1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 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若我灭度以后,末法时候的这一切众生。 就是你、我现在都包括在内了。 有能自诵,若教他诵:有能自己背诵这个〈楞严咒〉,或者再教他人诵读〈楞严咒〉的。 当知如是诵持众生:你应该知道,像这样子这位能背诵、能读诵的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火也不能烧他,水也不能淹死他。 大毒、小毒所不能害:无论是大毒、是小毒,都害不了他。 Q2恶生不害加护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 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 频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如是乃至天龙鬼神:你若能诵〈楞严咒〉,如是乃至天上的龙,和鬼神,和这个精祇魔魅:“精祇”,“精”就成精了,成了妖精;“祇”,也是一种鬼神的名字。 “魔魅”,或者鬼魔之类的。 所有恶咒:鬼魔都有恶咒的。 昨天晚间我告诉你们的那五方、五佛、五部的五大心咒;你不要把它看得很简单了,那是五方佛的心咒。 能有什么功用呢? 就是能破魔这个咒术的。 魔王无论有什么咒术,你一诵持那几句,就把他那个咒给破了;他那个咒一点功效都没有了,就没有作用了。 皆不能着:为什么不能着呢? 就因为那五大心咒都把它给破了,它就没有功效了。 心得正受:念〈楞严咒〉这个人,心也可以得到正定、正受。 一切咒诅:所有一切天魔外道那个邪咒。 厌蛊:“厌”,就是魇魅;“蛊”,就是一种蛊。 这蛊,在中国南方很多,尤其在南洋缅甸、暹逻、高棉、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一带,都有这种蛊毒,说是“中蛊”了。 他这种蛊,也有一种咒术,有一种毒药给你吃了,你就永远要听他的招呼、要听他命令;你若不听他命令,就会没有生命了。 这是他有一种的蛊毒,就这么厉害的! 在澳洲都有那种外道,是在山里头的那种人,有那种的咒术;他一念咒,可以把人的头念得好像鸡蛋那么小,他拿这个做展览品,有这样的法术。 这个世间这么大,无奇不有,什么样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有! 你不要以为说:“我没看见,我不相信它。 ”你不相信,你就是太愚痴了! 为什么? 你所看不见的东西多得很! 你要等你都完全看见才相信,那你这一生也看不完这个世界上的事情。 我常常讲,以前没有发现新大陆,没有人发现美国的时候,人人都不知道有个美国。 你若对人讲有个美国,在那儿又有檀香山,又有什么的;人说:“哎,你说梦话呢! 这个世界哪有美国呢? 根本没有的。 ”他说没有,他不相信有美国。 那么美国这片土地倒是有没有呢? 会不会因为他说没有,这片土地就没有了呢? 不会的。 他说有也是有,说没有还是有;所以你信也是有,不信也是有。 这也是这样子,这个世界有一些个很奇怪的事情,你说你没看见,就不信;那么你以前没有看见美国,人家说有美国,你信不信? 不信,那你就是太没有智慧了,因为你不明白这世界上的事情。 所以这个世界,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有的。 那么这蛊毒,他给你种了蛊,你就永远要做他的奴隶;不做他奴隶,那你就没有生命了,这叫“蛊”。 毒药:所有一切毒药。 金毒、银毒:这个金子也可以毒死人,银子也可以毒死人。 草木虫蛇:草木也可以毒死人,虫子也有毒的,蛇也有毒的。 万物毒气:“万物”,就所有的,很多很多的。 说不完那么多的毒气,入此人口:入哪个人口啊? 入念〈楞严咒〉那个人的口。 你说:“那我试一试? ”你〈楞严咒〉还没念好呢! 你若〈楞严咒〉念灵了,你可以试的;没有念灵,那你先不要试。 那么一切万物的毒气,入到诵持〈楞严咒〉这个人的口里,成甘露味:虽然是有毒的东西,可是会变成“甘露味”。 这甘露是一种甜的东西,“甘”就是甜,“露”就是一种甜的饮料。 虽然有毒,但是它那个味道会变了。 怎么会变的呢? 就因为你受持〈楞严咒〉,诵持〈楞严咒〉的关系,所以一切的毒也都变了。 一切恶星:“恶星”,就是恶的星宿。 这恶的星宿,譬如太岁、值年太岁,或者白虎星,这都是凶星;在中国人讲,白虎星是很凶的。 又有丧门星,若有了丧门星,就会死人的。 所以这“一切恶星”,就是不吉祥的这种星。 并诸鬼神:和一切的鬼神。 有人说:“我不信鬼,不信神。 ”你没有见着鬼,你就不信;你见着,你想不信也不可以了。 碜心毒人:这个“碜”,也是个毒,就当个“毒”字讲。 这个毒,就好像一种砒霜;砒霜这种毒,人一喝了,吃多少就会死的。 这个“碜心毒人”,就是说他那个心,好像砒霜那么毒。 砒霜,在中国有好几个名称,又叫“红矾”,又叫“信石”;又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叫“人言”,这读个“信”。 但是有的时候开这个药的名,不写“信石”,就写“人言”;那么“人言”,这也知道是“信石”了。 这种东西最毒的,言其一切恶星、鬼神的心,就和这种毒的东西一样的那么毒。 可是虽然这种的毒心,于如是人不能起恶:但是对持诵〈楞严咒〉这个人,他这个毒心没有用了,毒心也变了。 频那、夜迦:“频那”,前几天说“设坛”时讲过,就是那个猪头使者──猪头的护法;“夜迦”,就是那个象鼻子的使者──象鼻子的护法。 这猪头使者和象鼻使者,相貌都是非常之恶的。 诸恶鬼王并其眷属:和其他一切的诸恶鬼王,和他所有的同类的眷属。 皆领深恩,常加守护:这一些个诸恶鬼王,和这频那、夜迦等等的,都是在过去就得到佛的这种深恩,常常来守护持〈楞严咒〉的这个人。 所以持诵〈楞严咒〉的妙处,真是不可思议的! @@@@@@P2助成道业(分六)Q1资发通明 Q2远离杂趣 Q3常生佛前 Q4众行成就 Q5诸罪消灭 Q6速证无生今Q1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 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 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阿难当知:你应该知道。 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这个咒,常常的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那么多的金刚藏王菩萨;不单他自己,而且还有菩萨的种族。 “那由他”,是印度的十四个大数目之一,有的说是千亿,有的说万亿;“俱胝”,据说是百亿。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大数目。 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每一个种族,都有很多的金刚率领着,和他的同类一起来的,白天和晚间都随侍这个〈楞严咒〉。 前边不是说“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金刚藏菩萨,就是这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不单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每一个菩萨又有八万四千这么多眷属,因为这个菩萨眷属也特别多。 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假设有这个众生,他心念非常散乱,而没有专一;不单没有专一,而且还没有得到这个三摩地──没有得到定力。 可是他心忆口持:心里这么想佛所说的这个〈楞严咒〉,那么心里记得,口里就诵持。 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这个金刚王菩萨就跟着这个散乱心持〈楞严咒〉的这一班善男子,何况你是决定发菩提心这样的人! 此诸金刚菩萨藏王:这一些个金刚藏王菩萨,怎么样啊? 精心阴速:他用他这种很精真的心,暗暗地来催速,催速什么呢? 发彼神识:令你散乱心的神识就开发。 神识开发,也就是增加你的智慧;也就是一点一点,令你这个散乱心没有了,一点一点就可以得到这个定力了。 这“阴速”,就是暗暗地来帮助你,在默默中帮助你,令你开智慧,令你心念专一了。 是人应时:这个人,就在这个时候,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因为金刚藏王菩萨在默默中开发他的神智,所以他当时就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这么长时间的事,他一切一切都明了。 得无疑惑:得到这种毫无疑惑的智慧;这就是他得到宿命通了,能知道从前的事情。 Q2远离杂趣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从第一个劫,乃至于最后的身;“后身”,是最后成佛这个时候。 生生不生:他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那么生生死死;可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很多生──就是很多世;但是他可不会生到药叉:又叫“夜叉”,中文就叫“捷疾鬼”。 捷疾鬼,他跑得很快的。 罗刹:这也是一种吃人的鬼。 他吃死人,人死了,身体烂了,他有一种咒,可以用这个咒一念,把这个人的肉又都变成新鲜的,他就吃这个东西。 及富单那:“富单那”就是个“恶臭鬼”;这鬼又恶又臭。 若撞到这个鬼,就得热病,得这种热的疾病。 迦吒富单那:“富单那”又叫“补单那”。 迦吒富单那,就是“奇臭鬼”;前面那个是恶臭鬼,他这是奇臭鬼。 他这种臭,很出奇的,你从来就没有闻过的臭味,臭得不得了,真是所谓“奇臭不可闻也”! 你若一闻到这种臭味,那把你的肚子里边所吃的东西都会吐出来,就臭得这么样子! 因为他这个臭味,把你身里边的臭味也都勾出来了;所以就全部和盘托出,就都吐出去了! 能有这种的力量。 这种病,又是一种热病,热得更厉害;热病,就是周身都发烧,甚至烧到一百、一百二十度、一百三十度,甚至于两百度,烧得把骨头都会变成灰。 你看这厉害不厉害? 所以这个就是发烧的鬼。 鸠槃茶:鸠槃茶前边也讲过了,其实这些鬼前边也都讲过。 这鸠槃茶是个什么鬼呢? 是“瓮形鬼”,他就像一个坛子那形状。 这个鬼专门魇魅人,怎么魇魅人哪? 你睡着了,他就来;来了,搞得你魇住了;魇住了,睁着眼睛,身体却不会动弹,也说不出话来。 想要讲话,也讲不出来;想要动弹,这么抚摸一下,也不可能的。 如果厉害了,就会把这个人魇魅死了。 要是这个人有阳气的,他就魇魅不了;你若属阴,有阴气,就给魇魅住了。 什么叫“属阳的”呢? 你常常生一种欢喜心,真正自性里边的欢喜,不是在表面上哈哈哈那么欢喜;自性里边非常快乐,这是属阳。 你自性里边若常常愁闷,一天到晚忧愁烦恼,苦苦恼恼的,这就属阴。 属阴,这鬼就会找来。 你若属阳,那就是神;属阴,就是鬼。 所以“重阳者神,重阴者鬼”,你阳气盛,就是神;阴气盛,就是鬼。 你修佛道,你这个纯阳体就有光;你若是纯阴体,就有一股黑气。 所以这人是好人、不是好人,一看就知道。 好的人,他就有这股白气;坏的人,就有一股黑气;这股黑气,就是魔气。 毗舍遮等:“毗舍遮”又叫“毗舍阇”。 “等”,就是还有很多种呢! 不过不能讲那么多。 这毗舍遮是个什么鬼? 是个吃精气的鬼。 他吃五谷的精气,又吃人的精气;所以这种鬼,也是一个很坏的鬼,不是好的鬼。 鬼都是很坏的;不过鬼里头也有菩萨,那是菩萨故意现一个鬼王身,来度这些鬼好发菩萨心。 “等”,他们有很多的眷属。 并诸饿鬼:很多很多饿鬼的。 这饿鬼也有很多种:有肚子大的饿鬼、有针喉──咽喉小的饿鬼。 有形、无形:有形有相的,就是有身体的;“无形”,就你看不见的。 看不见的这种东西,你不要以为就是没有了。 看不见的东西,他不过是无形,但是他都有个识的。 你凡夫肉眼看不见,要是得到五眼六通,也可以看得见的。 有想、无想:“有想”,就是有思想的;“无想”,就是没有思想的。 没有思想是什么呢? 就是土、木、金、石。 有想的,就有生命;没有想的,就没有生命的。 如是恶处:这个持诵〈楞严咒〉的人,他生生世世都不生到药叉、罗刹、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处,还有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这种种恶的地方。 Q3常生佛前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 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 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这个善男子,“若读”,他或者对着这个本子来读诵〈楞严咒〉;“若诵”,或者不需要书本,能背得出〈楞严咒〉。 若书若写:“若书”,或者他恭恭敬敬地书写〈楞严咒〉;“若写”,或者很潦草地草写〈楞严咒〉。 若带若藏:“若带”,或者把这个〈楞严咒〉带到身上;“若藏”,或者把它藏到家里头什么地方。 诸色供养:用种种的香花、灯、涂香、果,来供养〈楞严咒〉。 因为这个〈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如来所说的,所以应该供养。 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前边是那个“生生不生”,现在是劫劫都不生了。 无论哪一个劫,也不生到那个贫穷下贱不可乐之处。 所以你若能把〈楞严咒〉读会,能背得出,能就像你自己的,由你自己心里流出来的〈楞严咒〉;那么〈楞严咒〉也就是你一个心,你的心也就是〈楞严咒〉,就得到持咒三昧。 得到持咒三昧,你若能诵得犹如流水源源不断,那么流过去又过来,就像所流的水源源而来;能以这个样子,你最低限度,也可以七生七世做得好像美国的煤油大王那么有钱。 你若是能生生世世都继续地读,那七生或者七十生、七百生、七千生、七万万生,都不一定的了;只要你愿意做有钱的人,愿意做富翁,几世都可以的。 可是有的时候,你做有钱的富翁时间久了,也会讨厌了;那么会讨厌,就想做什么呢? 就想要成佛去了。 所以你没有得到这个好处,你以为做富翁是很快乐的。 等你得到做富翁的时候,其中也有一些个麻烦的事情;有了麻烦,就想要成佛去了! 成佛什么麻烦都没有了,那时候如如不动,了了常明。 所以我现在预先告诉你:你就是做富翁,也不如做佛好。 “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不可乐处,就是那些不好的地方,没有快乐;可乐处,就是有快乐的地方。 那么现在这不可乐处,你不能生到那个地方去! 你想去也不可以。 为什么? 这个〈楞严咒〉拉着你,叫你不要去! 不要去! 你想要去也不行的。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这个诵持〈楞严咒〉的众生,纵然他自己不作什么福德善业,所有十方佛的功德都会给这个人。 为什么? 就因为他念〈楞严咒〉。 他或者读、或者诵、或者写、或者书,这样子,就十方诸佛的功德都给他;他自己没有功德,但十方诸佛的功德都给他──你看看,只念念〈楞严咒〉! 你说便宜不便宜? 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这“恒河沙”,数目很多的。 梵语“阿僧祇”,此云叫“无量数”,这也是一个大数目。 因此能够在无量不可说不可说,说不出来这么多的劫中,常与诸佛同生一处:这个“同生一处”,不是说就生在一个地方;这就是和佛同时生,生在佛出世的时候。 好像现在我们生在佛后,这叫“佛前佛后难”,在八难之中。 那么和佛同时出世,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无量功德如恶叉聚:也有无量的功德“如恶叉聚”。 “恶叉聚”,就是三个果生在一个蒂上;一个蒂生了三个果,这三个果三而一、一而三,谁也离不开谁。 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所以和佛在一起熏修,和佛永远也不分散的。 @@@@@@Q4众行成就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你真是天天诵持〈楞严咒〉,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破戒本来是无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还能恢复你戒根清净。 能念,不是就能念一念,一定要得到诵咒的三昧。 就像方才我说的,这个咒就是从你心里念出来的,你这个咒又能回来到你心里。 这所谓“咒心心咒,心咒咒心”,心和咒合成一个,没有分别;所以你若要忘,也忘不了了,这叫“不念而念,念而无念”。 怎么叫“不念而念”? 你想不念,自然而然也要念咒。 现在我们到讲经的时候才诵〈楞严咒〉,这不过给你们各人引导这么一个路;不是说要单单在讲经的时候,才可以诵〈楞严咒〉,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念这个〈楞严咒〉、背诵〈楞严咒〉。 你念得把一切其他的妄想杂念都念没有了,就是一个诵持〈楞严咒〉的心,这叫“打成一片”,成一个了,没有第二念了;“凝成一团”,成一个了,团结起来了。 你这思想、念头团结起来了,就像流水源源而来,前浪推后浪,浪浪不断;这样子,念得这个咒就像流水;又像刮风,那风来,你看不见,但是它有风来。 “水流风动演摩诃”,水流的声音,和风动的声音,都是大乘法,都是〈楞严咒〉的咒心;你能念到这个样子上,那时候,你就是破戒了,也还能得到戒根清净。 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没有受戒的,就令他得到受戒。 未精进者,令其精进:不向前进步,不研究佛法的,你一念这〈楞严咒〉,念的时间久了,也自然生出一种精进的心来。 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你看,没有智慧的人,就是愚痴的人,都可令其开智慧! 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修行不得清净的,一定也破戒开斋,一切胡闹了很久,但因为不忘〈楞严咒〉,所以速得清净,很快又恢复清净了。 好像我知道我们这里边有一些个人,想学佛法,但是都是身心不清净的。 可是你不清净没有关系,只怕你不学! 你若学了,终究有一天你就会很快清净,很快你就明白了! 只怕你不学。 你若说:“我也不愿意清净,我就愿意懒惰、我就愿意什么也不知道。 ”那就没有办法了! 不持斋戒,自成斋戒:你如果念〈楞严咒〉,你念得打成一片,凝成一团,风也刮不透,雨也下不漏了。 这时候,风雨都没有办法间断你念〈楞严咒〉的这一念,你就不持斋戒,也就是斋戒了! 为什么? 你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妄想心,也没有贪欲想吃什么,吃肉吃鱼,吃好东西;没有那个心了! Q5诸罪消灭阿难! 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 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 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 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 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 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 阿难:可是这又说明白了,阿难啊! 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这个善男子他念这个咒的时候,设犯禁戒于未受时:假如他在没受戒以前犯过禁戒。 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那么由他持咒之后,所有的一切破斋犯戒这一些个罪,也不管它是轻、是重,就甚至于本来这四波罗夷罪是不通忏悔的,但是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重的,不问轻重,这些个罪一时都消灭了,就像用滚汤泼雪,雪就都化了。 “波罗夷”是梵语,此云叫“弃”,就是不通忏悔。 前边文说,犯罪无论轻重,都可以一时消灭。 这一段文,是说纵经饮酒:就纵然你这个人欢喜喝酒,食啖五辛:吃这个五辛。 “五辛”,就是五种辣的东西,又叫“地物荤”,就是葱、韭、薤、蒜,还有兴渠,这几种都是野生的东西。 葱,就是做菜用的青葱、洋葱。 韭,就是韭菜;韭菜中国很多,在美国很少的。 薤,也是一种野生的东西;蒜,就是大蒜(蒜头);还有兴渠,这种东西也是野生的,都是辣的东西。 这五辛,因为气味不好,吃了有不很好闻的一股气味。 所以在佛教里头这个也都戒了,你吃斋的,这都要戒除了它。 种种不净:吃这些个,都是不净的东西。 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你要是能常常诵持这个〈楞严咒〉,所有一切的诸佛、菩萨,一切的护法、天龙鬼神,都不责怪你。 那么说不责怪,我就可以随便用这个东西了吗? 也是不用最好了! 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你要是穿不清净的“破弊衣服”,就是穿的旧衣服,不是穿的新衣服。 因为前边那儿说,你要听经修这个法,要穿新的衣服。 那么现在,不一定要穿新的衣服。 你要是没有新的衣服,就穿旧的衣服也可以的。 一行一住:你所有一行一住,悉同清净:因为咒力的关系,你就是穿的旧衣服、破衣服,也和你穿新衣服是一样的清净。 那么前面讲到坛场里边,为什么又要穿新衣服? 这不过就是表示我们恭敬又恭敬,清净又清净;所以你就不穿新衣服,也一样的。 纵不作坛:你就不造这个坛。 不入道场:不必一定在道场里边;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 亦不行道:你也不修行。 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你能诵持这个〈楞严咒〉,你这个功德,就和入坛行道那种功德是一样的,没有分别的。 所以你看,〈楞严咒〉这种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阿难! 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 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 如是积业,犹汤消雪。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如果犯了五逆堕无间地狱的重罪。 什么叫“五逆”呢? 这五逆在佛教里头的罪是最大的,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杀父”,把父亲杀了。 “杀母”,把母亲杀了。 “杀阿罗汉”,把证阿罗汉果的人杀了。 “破和合僧”,譬如这些僧人住在一起,住得很平安的,你想办法令这些僧人不和,这叫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你故意把佛身上或者用刀剁伤了,或者把佛的什么地方给损伤了,令他出血了,这就是出佛身血。 那么说,佛入涅槃了,我没有见着佛,我这可没有机会来出佛身血了。 你就是把佛像毁坏了,这也叫出佛身血。 所以果逸要寄一张佛像给她的亲戚,我叫她用硬纸把它包好了,不可以这么随便就寄;因为你要是令这张像毁坏了,这都叫出佛身血,都是有过的。 “无间重罪”,就是无间地狱的罪。 十恶尚且没有那么重,唯独这五逆的罪是最重了;你若造五逆的罪,一定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去。 这个无间地狱,以前讲过,说一个人在这个地狱里也是满的,你再多人也是满的,它没有一点的空间的地方。 “无间”,就是这时间上非常长远的,没有一点余闲的时候。 “重罪”,这个罪最重了。 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诸比丘”,就所说的出家受了具足戒的男人;“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女人。 比丘有三个意思,就是乞士、怖魔、破恶,以前都已经讲过了。 什么叫“四弃”呢? 就是杀、盗、淫、妄这四戒,叫“根本戒”;梵语就叫“波罗夷”,中文就叫“弃”。 四弃,就是你若犯了这四种的戒,就抛弃到佛法这个大海的外边,不可以再入了。 比丘是四弃,而比丘尼就有“八弃”;这再加上什么呢? 再加上触、入、覆、随。 “触”,就是身体相触。 在戒律上说,若以淫欲心与男人身分相触者,这就犯波罗夷罪(弃罪)。 无论男人、女人,比丘、比丘尼,或者和在家人身体相触的,你若有一种淫欲心,这就是犯罪了;你若是没有淫欲心,这不犯罪的──就看有淫欲心,没有淫欲心。 怎么叫“入”呢? 入,就是出入;因为你做比丘尼了,无论在任何地方谈话,必须要在光明正大的地方,不要到屏处。 屏处,就是坐到屏风的后边,旁人看不见,或者好像厨房等隐蔽之处;总而言之,就单单两个男女,或者比丘尼、或者比丘,入到那个房里边,没有其他的人,就一男一女。 这在比丘就比较轻一点;若比丘尼就不可以单独一个人和另外一个男人那么去谈话;若谈话,这就犯了入的弃罪之一。 “覆”,覆讳过失,就是掩藏着他人重大的过失;自己所做的事情也不坦白,不告诉人,这是一种覆,这也犯弃罪。 “随”,不得随被举罪的僧人,供给他衣食。 诵此咒已:如果你念完了这个咒,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像上边所说五逆、无间重罪和四弃、八弃这种种的罪,就好像沙聚到一个沙堆上,但是猛风把这个沙都给吹跑了;这所有的罪业,就算是你以前犯过四弃、八弃和这五逆的罪业,都可以灭除了,连像一根头发那么多都没有了。 这表示:这个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 阿难哪! 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假设有这一类的众生,从无量无数、很远很远的时间,这么多劫以来,无论他造什么罪,所有一切轻、重的罪障。 从前世来,未及忏悔:从前生来,也没能有机会去忏悔。 “忏”,就是忏其前愆;“悔”,就是悔其后过。 “忏”是印度话,叫“忏摩”,也就是改过的意思;“悔”是中文。 “忏悔”两个字,是华梵并举,中文和印度文两种合起来。 若能读诵书写此咒:或者能读这个〈楞严咒〉,或者能背着本子诵,或者能写这个咒。 诵这个咒,必须要长远,不是诵一遍、两遍;能长长久久地诵这个咒,那是最好了。 或者在身上带持:带在身上,要带在心的上边,不要带在心的下边。 因为你带在心口上边,这表示恭敬。 你若带在下边,这对咒不恭敬;不恭敬,不单不能有功德,而且还有过失的。 因为你对咒本身就不恭敬了,所以这个咒就是有功效,也减少了。 若安住处,庄宅园馆:或者放到自己所住的地方,或者一个庄子上,或者住宅,或者一个园,或者一个馆。 如是积业,犹汤消雪:像前边所说的,这种生生世世所积累到一起的罪业,就好像热汤消雪那样,一点都不会存在的。 Q6速证无生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不久皆得悟无生忍:不用好久,这个人就会悟无生法忍了。 @@@@@@P3称遂愿求复次阿难! 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 求长命者,即得长命。 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 身命色力,亦复如是。 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复次:那么再讲一讲。 阿难! 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假设有个女人,她也没有生男孩子,也没有生女孩子,想要求有孕做母亲。 有孕,就是有孩子,所谓怀胎。 若能至心:假设她能够至心;怎么叫“至心”? 至心也就是一心,也就是诚心诚到极点。 忆念斯咒:她或者能记忆,或者能照本子来念这个咒。 什么咒呢? 就是〈楞严咒〉。 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或者请有道德的高僧,就是有修持的出家人,写“悉怛多般怛啰”的咒心带在身上。 这个“悉怛多般怛啰”,就是不论你带着咒这几个字,或是你念这几个字,都是在虚空中,就有个白伞盖来保护着你;那么你所求,会满愿的。 便生福德智慧男女:“便”,就是可以遂心满愿了。 她若诚心诚到极点,就可以生这有福、有德、又有智慧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 看她愿意求男孩子,就有男孩子;愿意求女孩子,就有女孩子。 求长命者,即得长命:你诵持〈楞严咒〉,你想求长命,就得长命的果报。 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你想求什么好的果报,也就很快就能圆满你的心愿了。 好像女人,你要是想求将来得一个好丈夫,这都是好的果报,你就能遂心满愿;男人也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你求什么,就有什么;所谓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命得长命,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一切的事情,都可以遂你的心,满你的愿。 身命色力,亦复如是:你的身体和生命,容貌和体力,也都和求长命是一样的道理。 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你诵持〈楞严咒〉的人,命终之后,你欢喜生到什么地方去,就生到什么地方去。 你欢喜生到十方国土,哪一个国土去都可以。 你愿意生东方就生东方,愿意生西方就生西方,你愿意生南方也可以,欢喜到北方更可以。 你愿意生到阿弥陀佛的面前也可以,愿意生到阿閦佛的面前也可以;总而言之,你欢喜亲近哪一位佛,你就可以生到他那国家去。 必定不生边地下贱:“必定”,就是一定。 一定不会生到什么地方去呢? “边地下贱”,“边地”,就是很偏僻的地方;在中国来讲,就是叫“蛮夷之地”。 蛮夷,就是说话也听不懂;好像古来中国南方边地,以前中国人都叫这些地方的人“蛮子”。 蛮子,就是讲话讲得不清楚,孟子说:“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 ”说南蛮那地方的人,他们的舌头短,讲话就像雀鸟birds叫。 中国普通讲国语的人,不懂他们的话,就叫他们“雀叫唤,雀仔叫”。 以前在中国,不是位于中间的地方,在国的一边,这叫“边地”。 这边地,人人都没有知识,一点文化也没有,没有人认识字的;那个地方,地也不出产东西,人也卑贱,这叫“边地下贱”。 那么你能念〈楞严咒〉,就不会生到边地下贱的地方去。 何况杂形:你做人都不会生到边地下贱的地方去,何况你会去做畜生吗? 更不会托生去做畜生了! O2约国土以显普益(分三)P1诸难消除 P2兆民丰乐 P3恶星不现今P1阿难! 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 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 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 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 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阿难! 若诸国土,州县聚落:无论哪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州”(省),或者一个“县”,或者一个“聚落”,就是一个乡村。 饥荒疫疠:“饥荒”,就是没有饭吃,天也不下雨,地下也不长东西;或者天上下雨下得太多了,地下的东西又都被水淹死了,这叫“饥荒”。 “疫疠”,疫就是瘟疫;疠,就是很厉害的这种疾病。 疫疠,就是一种传染病,人得这种传染病很快就死了。 或复刀兵:或者有打仗的地方。 贼难斗诤:或者有贼难,或者有斗诤的地方。 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并兼其他所有一切灾难,所有有厄难的地方。 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在前边所说的这些饥荒、疫疠,或者刀兵、贼难、斗诤,和其他所有一切灾难的地方,你若能写这个〈楞严神咒〉,放到城的四门上和城上边的缺口处,或者城墙上边那种的垛口处有炮台、有堡垒的地方,或者有房子的地方,或者在城墙上边有看更的地方,都放上它。 并诸支提,或脱阇上:或悬于支提;“支提”就是清净的佛刹。 或放在脱阇上;“脱阇”就是佛殿内的幢幡。 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使令这个国家所有众生,都迎接这个〈楞严咒〉;再恭敬叩头顶礼,一心供养〈楞严咒〉,就像供养佛那么样恭敬。 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使令这一个国家的人民,每一个人身上都佩一卷〈楞严咒〉;或者每一个人,把它放到他自己所住的宅子里边。 一切灾厄,悉皆销灭:所有的灾难或者厄难都消灭没有了。 所以〈楞严咒〉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你想也想不到,思也思不到的,它妙的地方也在这里! 我们有的人修行,以为单单打坐就可以了,就不学经,这也是错误的。 或者有的人说单单诵咒、学经,就不打坐,这也就可以修行了;这也是不可以的。 或者有的人,听见这个咒这么灵,他就单单念咒,也不修行了;这个也是一种太过的行为。 因为修道无论修哪一种法,要求中道,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你太过,过犹不及。 这个咒固然是灵,但是你这个定力也要修的;这一部经所说的咒是灵的,但是反闻闻自性,修耳根圆通这种法门,也是最要紧的。 你就诵咒的时候,也应该要反闻闻自性,要自己回光返照。 昨天晚间我没讲吗? 这个咒就是心,心也就是咒,心和咒分不开了,心、咒二而不二;这虽然是两个,但是这个心和咒变成一个了,这叫“二而不二”。 你能到这个样子上了,你求什么,就能遂心如意的,一定会有成就的。 你能心和咒都合到一起了,这也正是你得到禅定的三昧了,得到真正的定力了。 所以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要知道的! P2兆民丰乐阿难! 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 阿难! 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任何国家的众生,如果能有〈楞严咒〉在这个地方,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天上的龙也都欢喜了,也没有狂风暴雨,没有这种的灾害了;所有的五谷也都丰收,都打得很多的粮食。 “兆”,就是很多的数目。 “庶”,就是一般老百姓。 所有的老百姓都很安乐平安了。 P3恶星不现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着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 阿难! 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 有此咒地,悉皆销灭。 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这是说没有恶梦的难。 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镇”,就是镇压住。 因为有这个咒,就把一切的恶星都给镇住了。 好像有一个大将军,或在这个国家,有一位真正有智慧的人来治理国家,这国家土匪也没有了,坏人也都学好了,什么事情都很顺利的,这就叫“镇”。 因为你有这一位很有道德的人来做领袖,所以一切没有道德的人就都服从他了,都要听他指挥。 这个咒,也就比方这有道德的一位领袖,所以把一切不好的事情都给压住了。 恶星就好像那一些不好的事情一样,所以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那种恶星,随时随地都可以变奇怪的、很凶恶的事情。 灾障不起:所有的灾难和障碍,都不能起来。 人无横夭:前边不讲“大小诸横”吗? 这“横”,就是不正常,不是好死。 这横死,或者撞车死,或者飞机失事死,或者掉到海里淹死,或者被火烧死,种种的;总而言之,你不愿意死,就死了,这就是横死。 “夭”,就是小孩子没有长大,就夭折了。 夭折,就是很小的,或者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在三十岁以内死的,都叫“夭”,这叫“夭寿”。 “夭”,就是“断了”,寿命没有够数,就断了。 杻械枷锁不着其身:“枷”,就是脖上扛着枷;“杻械”,就是手上带着手捧子(手铐)和脚镣子;那个脚镣子就叫“锁”。 那么杻械枷锁都不会加到这个诵咒的人身上。 昼夜安眠,常无恶梦:白天晚间安眠的时候,没有凶恶的梦,不会有鬼来欺负你。 阿难哪! 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这娑婆世界,恶星很多很多的,数不过来那么多。 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这二十八个大恶星虽然是恶星,这里边又可以做善星讲。 在中国讲二十八宿,这二十八宿管着四方,每一方有七个星,四七二十八,这叫“二十八宿”。 在中国黄历,就是时宪书上,每一天哪一个星辰值日,都有一定的,每天一个星,二十八天轮流一周,这叫“二十八宿”。 总而言之,这个地方若是有善人,恶星也就变成善星了;要是恶人在这个地方,善星也变成恶了。 这并不是星恶,而是随人的业报,而感招这种星的善恶。 在这个地方,为什么就说它是恶星呢? 就因为表示〈楞严咒〉可以解除一切的灾难;所以在这部经上,就认为所有的恶星都是不吉祥的。 不吉祥,你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大善根,没做什么大的德行,当然它更不吉祥了。 但是你能念〈楞严咒〉,这些个不吉祥、不好的事情,都可以变好了! 那么“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也就是这有二十八个宿,它们做上首。 这二十八宿,就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这是单单说一个字,不必一定翻译它们的名字也可以了。 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又另外有八个大恶星,做这八万四千个恶星的主。 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这些恶星可以变化种种的形相,很丑怪的也有,很美丽的也有。 在中国,常常改朝换代的时候,就有一种荧惑星出世。 这荧惑星怎么样子呢? 就是变化成一个小孩子,他穿着一件红兜肚,就中国做给小孩子穿的兜肚。 他穿这红兜肚到处教小孩子唱歌;那么这些小孩子一唱歌,这国家就要灭亡了。 所以每逢国家改朝换代的时候,这种恶星就出世了。 当恶星出现于世的时候,能生众生种种灾异:能生出来一切众生的种种灾难。 “异”,就是变了,就是不寻常的事情,变得很奇怪、很不正常的境界,不是平常所可看见的。 很奇怪的,突然间就有了一个特别的情形;总而言之,就是不吉祥的事情,这叫“灾异”。 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在有〈楞严咒〉的地方,这所有一切不吉祥的事情、一切的灾难,都消灭了。 十二由旬:在十二由旬内,成结界地:怎么叫“结界地”呢? 譬如我们在这个地方念〈楞严咒〉,冲着东西南北向哪一面念,在这十二由旬内,都是结界的地方。 这“由旬”,有小由旬、中由旬、大由旬;小由旬四十里,大由旬八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 那么在十二由旬,就是九百六十里地以内的地方,向东去九百六十里,向南去九百六十里,向西去九百六十里,向北去九百六十里,这都是结界的地方。 “结界”就是结边界,这边界以内,妖魔鬼怪都不准横行,都不准不守规矩的;在九百六十里地以外,就不管了。 所以什么地方有这个〈楞严咒〉,这一般的人都得到好处。 诸恶灾祥,永不能入:这个“灾祥”,应该是“灾殃”;这个“祥”字,或者是个错字,应该是“诸恶灾殃”。 诸恶灾殃,永远都不会入到结界以内的地方。 M3承明行人必证以结劝(分四)N1保护安隐 N2远离魔冤 N3不犯四过 N4必得心通今N1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因为这个,所以释迦牟尼佛宣示这个〈楞严咒〉,于未来世:就是于现在我们这个时候。 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保护所有一切初发心的学道人,让所有的修行人得到定力。 身心泰然,得大安隐:身也泰然,心也泰然,得到特别安隐的境界,没有什么麻烦。 N2远离魔冤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 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更没有一切诸魔鬼神,和无始以来的冤横宿殃。 “宿殃”,就是前生这种的罪殃。 旧业陈债:“旧业”,也是以前的这些个不好的业障;“陈债”,陈旧的这些个债务。 或者我杀人家命,我也要还人家的命;我吃人家肉,也要还人家的肉。 这所有的这些个宿殃陈债,都要还的。 来相恼害:可是你若能诵持〈楞严咒〉,这一些宿殃陈债,都不能来恼害你,它们都拿你没有办法了。 N3不犯四过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 所受戒主,逢清净僧。 持此咒心,不生疑悔。 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你阿难和所有众中一切有学的人,和将来一切的修行人──就是我们现在这一切的人都包括在内了。 依我坛场,如法持戒:依照我所说这个方法来建立坛场,如法修行来持戒。 所受戒主,逢清净僧:所受这个戒的主,若遇着清净不犯戒这样的僧人。 持此咒心,不生疑悔:能执持这个咒心,对〈楞严咒〉一点都不生疑惑的心。 N4必得心通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如果这个好的男子,他能依照我这个方法来修行,来造坛场,又遇着清净的比丘给他受具足戒。 若能有这种的因缘的话,就在他父母所生这个身体,如果不开悟,不得到五眼六通的话,十方如来便为妄语:这十方的佛就是打妄语了。 @@@@@@I3会众愿护(分二)J1外众护持 J2内圣护持 J1分五K1金刚力士众 K2两天统尊众 K3八部统尊众 K4照临主宰众 K5地祇天神众今K1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说是语已:佛说完了这话之后,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会中很多很多的金刚,同时合起掌来,向佛顶礼,对佛就说了。 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像佛所说的这个法门,我们应该诚心保护像这样修行菩提道的善男子。 K2两天统尊众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这时,大梵天王和天上的天主、四大天王,也就在佛前站起来,同时向佛顶礼,对佛就说了。 审有如是修学善人:“审有”,就是果有;果然有像上边所说修学的善人。 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我等也就应该用这恳切至诚的心来保护这个人,令他这一生之中做什么都遂心满愿。 K3八部统尊众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药叉”,就是捷疾鬼,跑得很快的。 诸罗刹王:罗刹鬼就是可畏的鬼,见着他非常恐怖的,他也是一个很有邪术的鬼。 富单那王:富单那的鬼王。 “富单那”,叫臭鬼,这是主热病的鬼。 鸠槃茶王:鸠槃茶,前边讲过两次了,就是那个瓮形的鬼,他专能魇魅人的。 毗舍遮王:“毗舍遮”,又叫“毗遮阇”,他也是鬼王里头的一个很坏的鬼。 频那、夜迦:“频那”,就是那个猪头的使者;“夜迦”,就是象鼻的使者。 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以上这一些鬼王和所有的一切鬼帅。 亦于佛前,合掌顶礼:也在佛前,向佛合掌顶礼。 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我们也发誓愿护持这个人,令这个人的菩提心很快就会得到圆满。 K4照临主宰众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又有无量日天子、月天子,风师与下雨的雨师,兴云的云师,打雷的雷公,及闪电的电伯等。 年岁巡官:我们一般人不知道,在每一年有年值,就叫“太岁”;太岁就是这个年值的巡官。 诸星眷属:和其余的诸星各有各的眷属。 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也在这会中向佛顶礼,对佛说话了。 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我们也发愿保护这个修道的人,安立在这个道场里边,得到无所恐惧这种的力量。 K5地祇天神众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又有无量山上的神、海里的神,一切土地神和水行、陆行、空行的万物精灵,有这些个神。 并风神王、无色界天:还有风神王,和无色界天的天人。 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在佛前一齐就都向佛顶礼叩头,对佛就说了,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我也保护这个修行的人,乃至于到他得成菩提,永远也没有什么魔事。 J2内圣护持(分二)K1显本久护 K2正明护持 今K1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 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当时有八万四千,这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那么多的,也就是百亿那么多的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在大会里头就站起来,向佛顶礼,对佛就说话了。 世尊! 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就像我们这一类的人所修的功德,早已经开悟了,可是我们不入涅槃,为什么? 就因为愿意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常护持这个咒,救护末法一切修禅定的众生;真正修行的这一班人,我们都保护着他。 K2正明护持世尊! 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 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 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 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 世尊! 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世尊:这一切的金刚藏王菩萨又说,世尊! 如是修心求正定人:像这样去修行身心,想得到真正的定力,得到三摩地这个人。 若在道场,及余经行:或者他在道场里,或者在其他的地方经行。 “经行”,就是来回这么走来走去的。 因为修行人坐这儿是打坐用功,那么站起来走路,也是一样用功的。 坐那儿,修禅定的功夫;站起来,就修诵持三昧,或者诵咒,或者念佛,这么一边走路一边持咒,这样子叫“经行”。 乃至散心:乃至于你也不修定,也不入道场,也不经行,在这个散心的时候。 游戏聚落:或者你到外边其他的小城市去旅行。 在你去旅行到其他的乡村去的时候,你都可以持咒。 这八万四千金刚藏王菩萨说: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你若是诵持〈楞严咒〉有了功夫,有了受用的人,这八万四千金刚藏王菩萨和他的徒众、眷属,都随从保护着你。 到处就像那当兵的侍候官长一样,你到什么地方,往那个屋里一坐,那门口就有站岗的了,给你守护着门口,保护着你。 这八万四千金刚藏王菩萨都保护着你! 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纵然叫这个魔王和大自在天魔等,想找他一个漏洞,找他一个麻烦,都没有办法可以来给他麻烦的。 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那个魔王和大自在天王尚且如此,那一切的小鬼神、小鬼儿、小神,都要离开这个善人“十由旬外”,就是八百里地之外。 除彼发心乐修禅者:除非这个小鬼神他发心愿意听经、愿意闻法、愿意修禅定的。 这样的众生,那么他可以来到这儿参加这个道场,可以随喜这个法会,可以来听经。 如果他不愿意的,就一定要走出八百里地以外去。 世尊:金刚藏王菩萨又叫一声世尊。 如是恶魔:像这一类的恶魔。 什么样的呢? 就好像现在到每一个城市,令每一个城市人暴动,令每一个城市人放火、杀人、抢东西;这默默中,都有一个魔王操纵着这种的事情。 默默中,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你要是修佛法得到真正的定力了,有善根的人、开佛眼的人,都可以知道了,知道这种的情形是什么样子。 但是这个魔,他的法术很大的,比佛法还大。 佛法,你要修行很久,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修行,或者得到一点的好处。 他那种的魔,喔,很迅速地,他就修得很有神通! 所以现在任何一座城市起暴动,甚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一切麻烦的事情,默默中都有魔王在那儿主持的。 但是若有人会念〈楞严咒〉,这整个世界的魔王就都老实一点。 如果没有人念〈楞严咒〉,那他就得便了,随随便便就扰乱这个世界。 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金刚藏王菩萨说了,像这一类的恶魔,和这魔王的同类,他想来侵害扰乱这个修善的人。 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我用我这个宝杵,把他头给打碎了。 碎得什么样子呢? 像微尘那么碎。 恒令此人所作如愿:常常使令这个修善的人都遂心满愿。 啊,你看这个! 这护法金刚藏王菩萨厉害不厉害? 把这个头给打碎得像微尘那么碎,你说这要用多大的力量? 其实我告诉你,并不需要金刚藏王菩萨的宝杵打到头上,他这个头就会碎成这个样子! 只需要金刚藏王菩萨心里一动念,说:“我要你那个头碎如微尘! ”他已经就碎了,不需要用那个宝杵打的。 因为金刚藏王菩萨这种三昧的定力可以摧碎一切的,不一定要拿着宝杵去打才碎的。 你们大家说,这个金刚藏王菩萨,他现在用宝杵把人的头给打碎了,这犯的是哪一条戒? 知道不知道? 我现在先问这个问题,把恶魔的头给打碎得就像微尘那么碎,这是犯的哪一条戒? 这个魔王想来使令这个人不修道,他虽然是魔,可是金刚藏王菩萨已经是菩萨了,他把这个魔的头给打碎了。 你们有的说犯杀戒的,有的说没有犯戒的,还有说是怎么样? 再找一找! 问问还有什么意见的? 到底是犯的对? 是不犯的对? 问一问! 你们大家来评论! ——第七册终 @@@@@@附录《楞严经》就是一部照妖镜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九日宣化上人开示于台湾高雄元亨寺南无萨怛他 苏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写 南无萨怛他 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 勃陀勃地 萨多鞞弊 南无萨多南 三藐三菩陀俱胝南 娑舍啰婆迦 僧伽喃 南无卢鸡阿罗汉多喃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南无卢鸡三藐伽多喃 三藐伽波啰 底波多那喃 南无提婆离瑟赧 南无悉陀耶 毗地耶 陀啰离瑟赧 舍波奴 揭啰诃 娑诃娑啰摩他喃 南无跋啰诃摩尼 南无因陀啰耶方才读的是〈楞严咒〉前边的二十八句,这二十八句是教我们“皈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声闻缘觉、一切诸天。 ”最后一句“南无因陀啰耶”,这一句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玉皇大帝。 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说玉皇大帝那是道教的,我们不要拜他。 他不知道这玉皇大帝就是帝释,我们做佛的弟子,也要恭敬他,也要摄受他。 〈楞严咒〉这前一段是护持三宝的一段,所以念这一段咒的时候,一切的妖魔鬼怪都要退避三舍。 不止退避三舍,要退到他所不能退的地方去。 所以在佛教里头,如果有一个人能在世界上念〈楞严咒〉,妖魔鬼怪就都不敢公然出现于世。 如果没有一个人会背〈楞严咒〉,这时候妖魔鬼怪就都出现于世,他们在世界上为非作歹,一般人也都不认识他们了。 现在因为有人会念〈楞严咒〉,所以妖魔鬼怪不敢公然出现于世。 这一段咒文,有四句话可以表达它的意思。 千朵红莲护住身 坐驹骑着墨麒麟万魔一见往远躲 济公法师有妙音“千朵红莲护住身”,有千朵的红莲来护持你的身。 “坐驹骑着墨麒麟”,你一念这〈楞严咒〉,这持咒的人是坐在一个麒麟的身上。 “万魔一见往远躲”,魔一见都跑了,他不敢面对这种大威德的相。 我们人人都知道佛教里有一位济公,当初济公就是专用这一段咒文的,所以说“济公法师有妙音”。 这是说这一段咒文大概的意思,至于若详细说,这〈楞严咒〉是妙不可言的,所以又说:奥妙无穷实难猜 金刚密语本性来楞严咒里有灵妙 五眼六通道凡开“奥妙无穷实难猜”,这个〈楞严咒〉非常奥妙,它的变化也不可思议,很不容易测度的。 “金刚密语本性来”,金刚密语,〈楞严咒〉是密中之密,这是金刚来护持这个咒。 本性来,它是从自己那个佛性中生出来的。 “楞严咒里有灵妙”,〈楞严咒〉也叫做灵文,因为它特别灵,特别有力量,所以说〈楞严咒〉里有灵妙。 “五眼六通道凡开”,你若能常持〈楞严咒〉,专心一致,心不旁鹜,你可以得到五眼六通,可以有不可思议的那种境界来变化莫测,所以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能知道的。 因为这个,所以希望大家都能读诵《楞严经》,背诵〈楞严咒〉。 一般的学者,说《楞严经》是假的,不是佛说的,又有什么考证,又有什么记载。 这都是他怕《楞严经》,没有办法来应付《楞严经》的道理。 《楞严经》中令他们最怕的就是〈四种清净明诲〉,这〈四种清净明诲〉就是照妖镜,所有妖魔鬼怪都给照得现原形了。 还有〈五十阴魔〉,这把天魔外道的骨头都给看穿了,把妖怪的这种相貌都给认识了。 哪一位能把《楞严经》背得出来,那是真正佛的弟子。 《楞严经》在佛法末法的时候,是最先断灭的。 为什么它断灭? 就因为这一些学者啊,又是什么教授啊,甚至于出家人,都说它是假的。 这种的言论,久而久之,被人以讹传讹,就认为他们所说的是对的,所以认为《楞严经》是假的了,佛教徒也认为它是假的了。 久而久之,这个经就没有了。 所谓经典断灭,也就是这样子,因为大家不学习,它就没有了,就这样断灭了。 《楞严经》里〈四种清净明诲〉,说得非常地正确,非常地肯定,就说这个杀、盗、淫、妄。 所以一般学者、教授就怕这〈四种清净明诲〉,他们就想得到那个不明白的诲,这“明诲”他们就很怕很怕的。 因为如果说《楞严经》是真的,他们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他那种又抽烟、又喝酒、又玩女人,就立不住了,被人家都认识他了。 所以《楞严经》里所讲的道理,是非常正确的,非常有逻辑学的,再没有比它说得更清楚了。 所以整部《楞严经》就是一部照妖镜,照妖镜一悬起来,妖魔鬼怪都胆颤心惊。 我方才所说的话,所解释的《楞严经》和〈楞严咒〉的道理,如果不合乎佛的心,不合乎经的义──如果《楞严经》是假的,我愿意永远永远在地狱里,再不到世上来见所有的人。 我虽然是一个很愚痴的人,可是也不会笨得愿意到地狱去,不再出来。 各位由这一点,应该深信这个《楞严经》和〈楞严咒〉。 我方才所说的,我的愿力是这样的,如果不合乎佛心,我愿意下地狱。 我现在所说的话,也请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无尽无尽常住佛法僧三宝,在默默中证明,令一切众生早成佛道。 我再请十方菩萨摩诃萨,十方声闻缘觉诸圣人、贤圣僧,再请一切护法诸天,光明会上所有护法,放光加被,令所有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我再请求各位善知识,如果我说的有不合乎佛法的地方,希望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我是一个很愚痴的人,所见的也不圆满,所以我讲的有不圆满的地方,希望无论出家人、在家人不吝指导,明以教我,我当叩头顶礼,尽形寿而感谢。 所以有人读诵《楞严经》,要我尽形寿供养这样的修道人,我也愿意的。 因为“正法兴,《楞严》兴;正法灭,是《楞严》灭。 ”由这个各位应该知道,《楞严经》在佛教里头是多么重要。 “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教化众生的是《华严》。 ”因为这个,我在美国,头一次由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来了三十几位大学的学生,我开讲《楞严经》。 一个暑假九十六天,我给这些大学生讲《楞严经》,中间只有礼拜六放半天香,其余的时间都是讲经说法。 他们也都写笔记,一开始一天讲一次,由他们去研究,时间过了半个月,我算一算《楞严经》的篇幅和日期,恐怕讲不完,所以就增加到一天讲两次。 又过一个时期,算算还是讲不完,又增加到一天讲三次。 最后的半个多月,一天讲四次。 在这个“暑假楞严讲修班”的期间,我一个人,给他们讲经也是我,做饭也是我,做菜也是我,烧茶也是我,连买菜,一切一切都是我。 那时候四十八单执事,我一个人兼而行之,就这样子。 这些个学生,我本来可以叫他们轮流来做事情,但是我怕耽误他们的功课,耽误他们研究经典的时间,所以谁我也不用。 那时候不敢说行菩萨道,但是因为有人要学《楞严经》,我愿意尽形寿来供养这样的人。 所以在九十六天中,把《楞严经》讲完了,讲完之后,这是在美国一般人认识佛教的一个开始。 讲完《楞严经》,又有五个人就出家了,所以在那年正月初一的时候,我曾经对一切的信众说过,今年美国的佛教会开五朵莲华,这五朵莲华将来就是把佛教传到西方去,这是那时候说的话。 在“暑假楞严讲修班”毕业之后,就有五个美国人要出家,我就派他们到台湾去受戒。 遇着台湾的善知识,就告诉这五个人,说:“现在末法时代了,没有人在修行了,你们还吃一餐,被你师父给骗了! ”我这些个美国徒弟,一听这个话,“哦,原来我们被师父骗了,那我们怎么办呢? ”这个善知识就说:“吃饭嘛! 喝酒嘛! 吃肉嘛! ”这五个人对佛教就生了怀疑了,“怎么我师父教我们吃一餐,他们叫我们早晚都应该要吃饭? 怎么搞的? 这里头一定有问题。 ”心就活活动动地,就要吃饭。 于是他们自己就开会,说:“我们回去问清楚再吃饭。 ”他们五个人又告诉台湾的善知识说:“我们是坐单的。 ”唉,台湾有一些人就告诉他们说:“坐单! 那是佛住世的时候,有人坐单,现在佛都不在世了,你们坐什么单哪? 唉,真是美国人被中国人骗了! ”这么一来就怎么样呢? 回去就调皮了。 说:“台湾人都吃三餐,我们不应该吃一餐。 ”就和我捣蛋。 又说……唉,总而言之,我也不记得这么多了! 结果搞了三个月之后,这才没有怀疑。 当时台湾就有人说:“宣化法师在美国收了一些个嬉皮,他因为到金门公园去,那里很多嬉皮。 宣化法师就到那儿去打坐,一打坐,这些嬉皮看着很奇怪的,就和他谈话。 那么宣化法师就叫他们到庙上去看看。 到庙上一看,和他们嬉皮过的生活差不多,于是乎就都出家了。 ”台湾又有一个谣言,说:“你知道吗? 宣化法师在美国和一班嬉皮在一起吸毒啊! 那个嬉皮吃 LSD(迷幻药),吸大麻。 这LSD吃一粒,人就惚惚悠悠,好像到了极乐国似的。 这位宣化法师,他吃十几粒,都不动弹,也不会这么惚惚悠悠到极乐世界去。 所以这些嬉皮都佩服了,于是乎就跟他出家。 你们不要相信他! ”那么说来说去,嬉皮也好,不嬉皮也好,大家谁用功修行,谁就好;谁不用功修行,谁就不好。 不是嬉皮,你若不修行也不好;若是嬉皮,你能修行也一样好。 所以佛教里头不是口头禅说的,要有真实的功夫,要有真实的受用! 你不要在口头上说:“我得了定了,我有三昧,我有四昧。 ”那个人又创出个五昧来。 现在我想起几句话来和大家说一说,我说:口头说三昧 我对你不对日久现原形 搞得满身罪这是说的尽用口头禅,把佛教当儿戏,来随便乱讲乱说,也不负因果的责任。 谁下拔舌地狱呢? 就是这一类的人。 将来下拔舌地狱时,把舌头给拔出来,他不会说话了。 说不出来话,他心里想:“唉呀,我真糟糕! 我若知道会这么样子,就不应该开那种玩笑。 ”总是口头三昧,总说我对,你什么都不对。 你对,我也说你不对;你不对,我也说你不对。 这你们说有公理没有? 什么事都是“我对你不对。 ”“日久现原形”,时间一久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久原形毕露了。 “搞得满身罪”,满身都是罪业,入了拔舌地狱还不知道。 说:“法师! 你不要骂人了,讲法骂什么人! ”唉,我这不是骂人,我天天都向蚊虫、蚂蚁叩头,我怎么敢骂人! 不过我不能不说真理,真理是如此。 我再告诉你们各位:我有今天,就是这些说我不对的人,来教我的,来帮助我的。 所以这些个说我不对的人,毁谤我的人,都是我的善知识,他们都是我的师父。 我的师父都是口头禅的,我现在所以会说口头禅,也就因为学我师父的。 我有这么几句话:众人是我师 我是众人师时常师自己 自己是常师众人都是我的师父,不论哪一个,你只要是有血有气的,我都要向你们学习。 你们有好的,我就学好的;有坏的,我就学坏的。 我要学得全身都是武艺,十八般兵刃件件精通,所以比起武来,绝招很多。 “我是众人师”,我也是大家的师父。 “时常师自己”,时常我还要以自己做为师父。 自己也时常给人家做师父,大家互相提携,互相向菩提道路上勇猛精进。 不要在娑婆世界这么样打算盘,来争你强我胜。 我们看谁先走到极乐世界去。 有人说:“法师! 你尽强词夺理,骂人还不承认。 ”你承认吗? 你骂人,你若承认,你就不会骂人了。 对吗? 可是骂人的人是“仰天自唾,还坌己身”。 我们要喜欢被人骂,被骂是给自已加肥料,你的土地不肥沃,要上一点肥料。 上一点肥料,令你的五谷就长得茂盛了,你那果实也坚固了。 你说:“法师! 你方才说的,众人是你的师父,那有好人、有坏人,若都是你师父,你也学好,也学坏? ”你这是误会了,所谓“众人是我师”,善者是我的法师,我就效法他;恶者是我的戒师,我自己不要学他那样子,所以众人都是我的师父。 “时常师自己”,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不要做错了,不要用无明去做事,要用智慧。 要用光明智慧来处理一切的问题,不要用愚痴无明处理事情。 人要把境界转过来,境界不要转人。 我们再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说善小就不做,恶事很小我要做,做了也不要紧。 譬如吃斋,说吃个鸡蛋没有关系,将来你去做鸡的时候,就知道是从吃鸡蛋来的。 就这一点点小的问题,你弄不清楚,那叫“善恶夹杂,果报不爽”,不是很好玩的。 今天我又发狂了,也不知道讲什么,我讲的若有得罪各位的,请你来打我一顿、骂我一顿,我都很欢喜的。 发布时间:2023-04-25 14:04:43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0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