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八罗汉 内容: 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 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付,不入涅槃。 公元二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 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 十六罗汉具体名称如下: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发布时间:2023-04-27 10:46:48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4:06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8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