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普巴扎西活佛开示】:真正的功德不在于外相,而在于内心 内容: 什么是功德文/普巴扎西仁波切往昔梁武帝在位期间,修庙宇、造佛像、布施、供僧、印经等,所行之善极其广大。 但当问及达摩祖师是否有功德时,达摩祖师曰:无功德。 可能很多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梁武帝做了那么多善行,还是无功德呢? 善行是否具备功德要观待内心。 如云:“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 ”往昔阿底峡尊者入藏之时,一天清晨,阿底峡尊者的侍者罗钦仁青荣波在送早餐时,看到尊者非常伤心。 罗钦仁青荣波问:“今日早晨并未有人打扰您,您为何如此伤心? ”阿底峡尊者说:“今早我在光明境界中,观察到一位在印度修无上瑜伽部的弟子,见解已落入小乘,故此伤心。 ”罗钦仁青荣波疑惑不解地问:“您的这位弟子依止的导师是您,所修的法是密宗最高的无上瑜伽部,为什么修法会落入小乘呢? ”阿底峡尊者说:“这一切都取决于他自己的修法。 落入小乘教法还是很幸运的事情,若要是修得不好,修无上瑜伽部堕入地狱也是有可能的。 如云:‘愚者修行大手印,多数趋向恶趣处。 ’” 因此,阿底峡尊者曰:“法不依正法而行持,法反成为堕入三恶趣之因。 所以,我们平常在修的时候,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 若不观待内心,仅仅口中念诵几句“阿弥陀佛”,未必有功德。 细致观待,我们在进入佛门之前看过很多很多书。 如果一本书从头到尾把“阿、弥、陀、佛”四个字连接起来的话,里面有多少遍阿弥陀佛我们都不知道。 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已经念诵过很多很多遍了。 难道仅凭这一点就能成办解脱吗? 不可能的。 这除了说明小时候我们上过学,认识到几个字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真正的佛教不在于你念诵什么,而在于调伏烦恼。 若未调自心,即便口中念诵不同的经文、心咒,恐怕这些行为都在修地狱而不是在修净土。 同样,真正的功德也不在于外相,而在于内心——贪嗔痴烦恼减少,慈悲心、信心增上。 普巴扎西(简称普扎)仁波切(1968年生于理塘喇嘛垭)。 现为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柯日寺主持,为闻名藏区的阿秋法王的殊胜心子,常年住锡白玉亚青寺教导十方弟子。 普扎上师在少年时(约15岁),修前行,每日磕大头五千多个。 上师自己曾说,磕头之后,自己象四条腿一样,因走路时,两手都需拄着拐杖;解手时,蹲也蹲不下去。 每当休息后,再开始磕的一百个头,简直痛苦难当,但是其后,仿佛力量又恢复了一般,一口气可以磕五六百个头。 普扎上师在闭关房中时,三年没有解过腰带(和衣而短暂睡眠)。 每日凌晨,为了使自己修法不昏沉,就将窗户打开,以至两耳被冻伤。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发布时间:2023-06-22 17:24:57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3:51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9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