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成就施果 内容: 善男子! 若人乐施,一切怨雠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如果有人真心乐于布施,一切怨家、仇家都会对他生起亲爱之想。 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现在知道他是大善人,很乐于布施:即使我这个怨家、仇家去找他,他也愿意布施,这个人实在太好了。 他就不自觉的赞叹你,所以怨仇悉生亲想。 以前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都不计较,照样帮助他,所以他见了你会觉得不自在,老是觉得对不起你,他这时就知道你对他根本不计较,所以他心中就放宽心了,你就使不自在的他因此得到自在,所以布施有这样的功德。 由这个缘故,就知道乐于布施的人,一定会相信布施的因果,而且也会因此而相信:持戒必定有持戒的因果,这样的人就能成就布施的善妙果报。 布施正果和余果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施正果。 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名施余果。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可以远离烦恼,也可以多财巨富,这就是布施的正果,而且还有余果。 布施惯了,远离财物执着的烦恼,都不牵挂,甚至晚上闹个小偷,你大声的说:又布施给一个人了。 那也好啊! 你还有什么烦恼呢? 如果警察找上门说:这个小偷是不是在你家偷了东西? 你说:不! 我是送给他的。 这个小偷未来世,当他不当小偷了,永远都会跟着你学法;即使继续当小偷,他也不敢再偷你的。 这不是自利、他利、自他利了吗? 所以你远离烦恼,他未来世也会跟着你远离烦恼。 当你向警察说:是我送给他的。 他心中很感激你,心中一定会接受,说:人家是送给我的。 他没罪而接受你的布施,成为你所种的福田,你未来世将得千倍之报。 所以聪明的你干脆说:是我布施给他的。 免了他的罪。 自他二利,何乐不为? 生意要会做,算般要会打。 这种生意营利,最高的利率都比不上,而且稳赚不赔,谁都抢不走;未来世缘熟了,他自动送上门来,求你要他的钱,真的有这种事。 我退休之前,不想赚钱了,可是人家还非要我赚不行,就有这种事。 所以被偷了,记得随喜功德,你就开口说:我是送给你的,你别说是向我偷的。 你未来世就多财巨富。 你如果起了瞋心说:我非要定他的罪,让他去关不可。 结果你只是被偷,他未来世就算偿还你也没有几倍,因为你不是布施。 未来世就算还给你时,也是不情不愿,你收回时也会是老大不高兴,这一世何不就大方一点? 所以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就是布施的自利正果。 可是布施还有余果:未来世得长寿,色身健康有力,而且生活安乐,并且很有辩才。 别人都无法对你颠倒是非,你说出来的法,他们无法强行扭曲,因为你广有辩才,这就是布施的余果。 假使我没有辩才,不必说写书破斥别人的邪见,别人在我出书之前早就找上门来扳倒我了。 以前也曾有一位会外的某老师,托人警告我:你们的法不对,要立刻关门,不许再弘法了。 那些退失菩提的人也常常私下否定我说的法,有同修劝他们说:你既要否认老师的法,何不先去跟老师谈一谈? 他们怎么说呢? 他们说:老师很有辩才,我们辩不过他。 其实我哪有辩才? 我只是有法财,我的法财很多,无量无边,他们要讲什么法我都可以跟他讲,是法财多,其实我的口才不好。 如果这就叫作辩才,那我就可以算是有辩才,所以别人无法把我说的法义强行扭曲。 这些辩才从哪里来? 也是从往世不断的一世一世修来的。 所以,有人明心了还会被人家笼罩退转,都因为没有辩才;而辩才的来源其实就是法财,法财则要从法施做起,所以出来当老师做法施,是使法财快速增加、使辩才迅速提高的最好方法。 辩才对佛弟子很重要,若有辩才时修集福德很快,在护持正法上修集的福德最大,这是法布施的福德,在一切布施中福德最大,若能出来当亲教师,弘扬正法、破邪显正,这一世所修集的福德会超过你过去无量世所修的福德,因为法施最上。 《金刚经》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以《金刚经》中的一句偈为人诵念或为人解说,福德无量无边,胜过布施满布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 如果可以演说很多法而使人改变邪见乃至见道,福德不是更大吗? 所以如果有能力,发愿在同修会中当亲教师,尽形寿做法布施,是最好的盘算。 当然要先称量自己的格调合不合? 份量够不够? 假使都可以,发这个愿是最好的。 但是都得要从义工开始做起,犹如想当总经理,得要从工友或职员开始,循序磨练上来。 佛说寿命、色力、安乐、辩才都是布施的余果,正果就是远离烦恼多财巨富。 如果过去世常常布施,即使没有遇到大福田而做布施,这一世至少也不会很穷,不会一穷二白,至少生活是过得去的。 有的人可以得很多钱财,但他不想去赚,因为他觉得目前拥有的已经够了,修道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四十几岁时就退休了,不想再赚钱了! 留一些福德在未来世再用;然后学佛了又开始做布施,再赚一点法财与后世的世间财,未来世的法财与世间财就这样一直累积起来,犹如滚雪球一般:每一世都享用一点点,但每一世都增加更多,到最后成佛时,福德就无量大,这样才能迅速成佛。 不要把上一世修集的福德,在这一辈子全部用掉;也不要这一世再修一分福德,下辈子又全部用掉,这样哪能成佛? 福德始终都不满足。 成佛需要很大的福德,所以菩萨一定可以多财巨富而不乐于享用,所以每一世都赚取部分钱财来修道弘法,但是大部分都累积起来供作成佛之资粮。 二乘解脱道是不必修大福德的,但菩萨必须为未来世的多财巨富福德而行布施。 如果不这样做,来世照样没有钱财可以布施,或者所能布施的钱会很少,福德资粮就不容易满足。 福德资粮不满足,正法的修证就不容易提升,所以布施是菩萨行中很重要的法,对二乘人来讲则是无关紧要的。 但是菩萨生生世世要与众生在一起,生生世世要大力的利乐众生,所以菩萨得要有很多的福德能世世获得法财与世财的福德而且要越修集越多。 因此多财巨富和远离烦恼是同时要重视的。 而且寿命、色力、安乐也都是从具足五阴的布施中获得,若不是具足身口意而布施食物给别人,让别人的五阴获得长养,就不会有来世的健康色身与力气的果报;若不是以身口意五阴布施无畏,让众生的身口意五阴得安稳,就不会有此世的特别长寿与安乐;若不是以五阴来做法施,让众生的五阴亲得法益,就不会有此世的法财具足与辩才,所以布施时除了远离烦恼及来世多财的正果以外,还会有寿命、色力、安乐、辩才等余报,但都要以施受双方都依五阴来施受,要具足身口意的布施为前提,才能获得布施的正果与余果,不是观想布施就能成就施的正果与余果。 胜果施果三种:有胜财故获得胜果、有田胜故获得胜果、施主胜故获得胜果。 向须陀洹、至后身菩萨乃至成佛,是名胜田,施如是田故得胜果;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是名财胜,以是物施故得胜果。 若有施主信心淳浓,施戒闻慧,则得胜果。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接着佛说:布施是以什么为因而成就殊胜的果报? 布施的胜果有三种因:财胜、田胜、施主胜。 第一、有人布施而得到胜果,是因为胜财:他所布施的财物殊胜。 有人布施的心态不太好:以自己吃剩的食物用来布施,以自己用剩而不想要的财物去布施,这叫作劣财。 胜财是先预留下来专供布施的,不是自己用剩而不想要的财物;并且必须是以良好的物品布施,这才是胜财。 若是以钱财在正法最需要时大力护持,就是法供养中的胜财供养,来世将会得到想象不到的大福报,这是以胜财而做及时施;由于胜财及好时节,所以得到特别重大的胜果。 第二、田胜而得胜果:有人布施时选择的福田很殊胜,所以后世得到胜果。 田胜,前面说过三种田:功德田、报恩田、贫穷田。 功德田、报恩田有大福德,种这一类的福田,就是田胜;譬如沃田与瘠田不同,种沃田的人收获就很多,反之就没什么收获。 贫穷田,譬如遇到一只癞痢狗,你每天布施食物给他,这叫贫穷田。 如果每天上门去找到宏志老和尚或宽道法师,每天送上一个盒餐,虽然不算是胜财,但是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田胜的缘故,你来世就得大福德。 这种胜田僧宝就只有我们正觉同修会中才有,或是从我们正觉告长假出去的僧宝,会外是不会有的。 因为他们是证悟的僧宝,这就是田胜。 所以同样以一百元去布施,不管他护持什么道场或法师,你若以这一百元来供养我们这二位师父,来世果报是相差很大的,因为福田的胜劣相差很大,所以未来世你所得到的果报绝不相同。 这个部分,随后佛将会再说到,这就是田胜而得到胜果。 第三、施主胜而获得胜果:譬如凡夫布施饮食,与初果人布施饮食,二人后世得到的果报大不相同;若是证悟的菩萨去施食与众生,那又不一样;诸地菩萨布施饮食而得到的果报又大不相同,这都是因为施主胜的缘故:施主越殊胜,后世得到的果报就越殊胜。 同样是凡夫,也有施主胜不胜的不同果报情形存在,譬如有人地位很低,必须巴结上司,否则日子不好过;所以他虽然布施了,可是施主不胜,现世果报很低劣,后世果报也低劣。 可是另一个布施给上司,上司觉得他很不错,喜欢他;又因为他很干练而没有私心,又肯为整个机关来考虑,所以上司因为他的行施,就对他有所赏赐:升官了。 他与上司的布施都是施主胜,不是互相巴结,这叫做施主胜。 但是这三人的布施,后世所得到的果报都会不一样的,这也有差别,这叫作施主胜故得到胜果。 有几种胜田很值得种植福德呢? 譬如已经四加行圆满声闻道的四加行圆满还没有真正完成观行,我见还没有断除,三缚结还没有断,这就是向须陀洹,已经算是胜田了,因为他已经有少分功德在身。 如果是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或者辟支佛乃至各个阶位的菩萨,向上一直到最后身菩萨乃至诸佛,都是功德田,都有功德在身,所以是好福田,名为田胜;在这些功德田布施都是田胜而得胜果。 另外有一种人,他是因为布施的财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这叫作财胜。 譬如同样布施一餐救济贫穷,有人布施的是色香妙味的食物,有人就只是二十块钱买二碗白饭,酱油淋一淋,弄一点酱菜就布施了! 但你施食时是很精致的食物,后世的福报与另一人就大不相同了,这是因为财胜而得胜果。 另外一种人是施主胜,譬如这位施主对布施的因果有很淳浓的信心,不夹杂异心异见而绝对相信布施的因果,而且具足了布施、持戒、闻慧,所以他布施时也能为人略说佛法,那就是施主胜,因此而在来世得到殊胜的布施果报。 所以布施的三种不同,会使人得到不同的胜果,这也是诸位应当了解的。 发布时间:2023-07-17 12:39:02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3:25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89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