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内容: 诸位道友! 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九号。 上一次是讲解《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次因为贤文居士要我再跟大家结结缘,讲一讲修行的次第。 当我在美国、温哥华或者到大陆的时候,很多的道友都问我这么一个问题:老法师啊! 我们不晓得怎么样修行? 信佛之后该如何去修行呢? 这类问题问得很多,眼前道友们恐怕也有这个问题。 不论你是学哪一教、哪一个法门,学净土也好,参禅也好,或是学五教华严,学四教法华;既使在西藏学密宗,学大灌顶,学圆满道次第,任你学那一法,都有个共同的基本要求,都要做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如果没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称为佛弟子;不称为佛弟子;你就不能够依照佛的教遵去做,你便不能领受佛的教遵。 大家受三扳依的时候。 皈依师可能都会跟大家讲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意义。 所以,你必须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才算是佛子。 皈依三宝之后,你就依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修行,这是一切的根本。 如果没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修其它的一切法门全不能成就。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佛的教遵,你连基本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都没有修行,你还能修其它的法门吗? 有的道友也这样谈着:我的密宗大德好像没有提这个问题,受过灌顶,我念咒就行了。 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在藏地连参带学住色拉寺里头,前后差不多将近十年。 我所了解的藏地密宗,如果没有念十万遍皈依颂,没磕十万个大头,如果没供过十万次曼达,没念十万遍百字明咒,上师不能给你灌顶,在藏地你是绝对不能受任何法。 密宗传到中国来,变方便了,在中国受灌顶的道友,有哪一位念十万遍皈依颂呢? 连密宗的皈依颂,怎么说怎么写的,恐怕还不知道吧,也没有听上师讲过。 我在大陆上或者是在台湾、在国外,没有听人讲过。 在藏地,上师要讲皈依颂,这是最根本的。 因此我想跟大家互相漫谈一下,这不算是讲解,供大家作为参考,首先,受了大皈依,要先懂得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要懂得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 皈依必须得这样做,之后,你再发心。 这个发心,说浅近一点,就是发一个信仰心,发心之后,你要修行。 怎么样修行呢? 就是皈依佛、皈依法、佛依僧。 你要开始学佛,佛在因地当中,就是这样修的,他所以后来能够成就佛果,就是他最初的发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转传诵;传给三千个人,这三千个人又辗转传诵,就种下这么一个善根。 能够闻到佛名号,赞欢佛的功德。 这三千人,就是过去的庄严劫千佛,现在的贤劫千佛,未来的星宿劫千佛,仅仅是闻到佛的名字的善根,后来都成佛了。 诸位道友,现在有些道友拜五十三佛,经常的拜,一定会成就这些功德。 我简单写了一个题目:学三皈依。 大家听见了,说:我学佛很久了,现在才学三皈依啊? 如果是学佛很久的道友,你闻到了,做为增上缘。 如果我现在所说的,你以前还没有听到过,那更好了,就照这个多观想一下。 我们分成几个部份,一个是皈依之后一定要发心,如果你量大一点,要发菩提心。 讲菩提心就是三种心,我这里掺杂密宗的次第。 第一是修出离心,对这个世界我们要出离、要超脱,出离就是要离开、要出去只是你自己出去、离开不行啊,你还要观想众生的苦难。 第二,若纯粹的只是自己修出离心,就是小乘。 单单出离心是不够的,必须得有大悲心。 有了大悲心。 有了大悲心不具足的话,仅仅为了度有缘的众生,或者六亲眷属,这是情爱大悲,这个大悲心不普遍,必须得平等。 我们对一切畜生,不论马、牛、羊、鸡、犬,飞行的、极小的动物,我们把牲们当成人一般的看待,平等看待,这才叫大悲心。 一切跟我们不相干,甚至是我的冤敌,就是你最不满意的那个人,他处处跟作对,这叫冤敌、冤家,你的大悲心必须先度这些人。 第三是般若心,有了悲心还必须具足智慧,发了菩提心里头必须有般若心。 你要是皈依三宝,必须发这三种心。 我们有很多的道友,初受三皈依的进候,并不理解皈依三宝时候,必须先要发出离心、大悲心、般若心。 具足这三种心了,发心了,以后就是学佛。 学佛不是佛学,佛学是把佛所教遵的当成学问去研究,这叫佛学。 学佛就是佛怎么样做的,佛最初怎么样发心的,佛是怎么成佛的,他这个道路怎么走的,我们要跟着他走,他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才是学佛。 之后,要消业障。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 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人说业不能带,带着业生不能极乐世界。 为了这个问题,在台湾的大德辩论很多,也有人到美国问我。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样,根据我的解释,如果业不能带、业不能转的话,没办法生极乐世界,我们不能带业;如果说业已经清净了,我还生到极乐世界做什么? 已经成就了嘛! 这说明了是可别而已。 莲池海会那些菩萨都还有九品莲花,九品就是等级,九品里面下下品的业还是很重的。 所以说,业是可能带的。 但是怎么样带? 现行的惑业必须消除,如果你现在还是充满贪心、嗔恨、嫉妒、障碍,烦恼昨不得了,你能到极乐世界去了? 在这个世界你都得不能自在,还到极乐世界去啊? 根本不可能。 佛教有这么两句话,业如果能转的话,便没有因果了,学还讲什么因果呢? 我前生造了很多业,今生一定要受报的。 如果我假藉佛的力量把它转了,因果就没有了。 业哪果能转的话,因果论就不存在。 但是,如果业不能转的话,没有一个人能成佛,永远是众生,业还是不能转。 这个问题非常的微妙,大家想一想,如果业能转了,业如果消了,所谓定业不可转,能转的是靠三昧加持力;你要是能达到三昧,就没有这业了。 这两个问题可以做这样解释,当你明心见性,业性本来是空的;罪性本空,是我们的心造的,罪性本空唯心造。 我们现在参悟了、学佛了,连我们自己的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罪业可依呢? 所以说:心若亡时罪亦无,心都灭了,罪也就没有了;心亡罪灭两俱空,心也空,业也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要这样的消业,这样的带业。 因此,要怎样消一切的业? 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们念皈依佛,并不是单纯念药师佛,也不单纯念阿弥陀,也不单纯念释迦牟尼化。 皈依佛,是皈依十方法法界一切诸佛。 你念扳依佛,就是十方一切诸佛;皈依法,表示十方一切诸未能;皈依僧,意指十方一切贤圣僧,除了我们所见的剃发染衣的僧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圣僧。 起码还有释迦牟尼的阿罗汉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令一万六千个大阿罗汉不准入涅磐,他们都在这个世界当大菩萨,行菩萨道。 你要是有德了,有因缘了,就会遇见他;你没因缘,当面就错过了。 文殊、普贤、诸佛菩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我们沁是去求诸佛,见不着,因为你的心跟不相应。 为什么不相应? 你的心是贪、嗔、痴、慢、疑的心,不是清净心,所以你得消业。 我在这里先讲四种,第一皈依,第二发心,第三学佛,第四消业。 皈依的时候,一定要先念三宝的功德,先念佛的功德。 我们经常说佛、法、僧三宝,什么叫佛? 佛就是觉悟的觉。 当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你没有觉悟,你就是众生。 你现在在哪一道,就是哪一道的众生。 所以你觉悟了,你就是佛。 但是觉悟,有究竟,有不究竟,佛也有分证的。 依《大乘起信论》,最初是不觉,一在我们大家都是不觉。 不觉,遇到佛、法、僧三宝,皈依佛、法、僧三宝、学佛、学法、学僧,你开始觉悟,这叫始觉。 觉悟之后,渐渐不渐渐证得,这叫相似觉;相似觉悟了,还没彻底觉悟。 要是按菩萨的位置来说,相似觉就是十信位、三贤位的菩萨。 从相似觉,渐渐的就能证昨了,一分一分的觉悟,就是分证觉,就是登了地的菩萨;证得一分法身,消灭一分无明,这叫分证觉。 到了究竟成佛,叫究竟觉。 我们能皈依佛的这是自觉,所皈的是提着究竟觉说的。 我们现在只是刚发起觉悟,达到究竟觉悟,因为我们皈依三宝、学佛,能够渐渐消除自己的业障,渐渐的觉悟,这就是佛。 法,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发心要有般智慧,没有智慧你辨别不出是非,分不清法是邪是正、是好是坏,你必须先具跑分别法之邪正的知见。 如果是刚信佛的人,没有这种分别的力量,可以依据佛的教遵、依据经论去辩别,他这人话说得跟佛全不合,如果不合是邪的,如果合是正的。 但是经论那么多,合于这部经,又不合于那部经;合于那部经,又不合于其他的经;佛说法是对机的,对于这一会说得深一点,对于那一会说得浅一点,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呢? 大概有一个规定,有一定条件的。 佛说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法都是空的、一切法都是无我的、一切法都是苦的,就是苦、空、无常、无我四法印,拿佛所说的四法印来印证别人所说的法是不是真谛,你可以依此辨别邪正。 僧宝,就是他本身脱俗了、放下了,离开了家室之累,看破红尘出家。 我们经常说遁入空门,就表示他离缘清净,住持佛法就是靠僧。 我们总说佛、法、僧三宝,自己要是觉悟了绝对不会迷,迷了就不觉。 人家说我们佛教徒迷信,其实我们不迷信,我们是正信,因为我们不迷。 说我们迷信的那个人,迷了,他就不信,就说你是迷信,其实他才迷信。 迷的人绝不会有信仰的,看他迷是深浅,如果迷得重了,搞精神分裂,他不但不信佛,什么都不信,什么也不知道。 像植物人,他信什么? 什么都不知道,他才迷了,他连四肢都不能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能使唤,这就真正迷了,他还信什么呢! 所以我们不是迷,如果听人家说我们是迷信,我们只是笑一笑而已,不必去辩白。 因为那人是个糊涂人,你跟他说不清楚的,越说越麻烦,他没有这个善根,干脆就不要说了。 内心一定要明朗,内心很明朗,惑也没有了,无明也没有了,都消失了。 又具足一切大悲跟大智慧,这都是佛的力量。 他把一切众生看成独一的儿子,他对众生是平等的。 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我们这个心,必须发愿朝这个方向去走,现在做不能,将来我们一定能成佛、我们一定能够成道。 对于一切众生平等,对他们施以教法。 教法就是把佛所说的法,都传授给他们。 我们学佛的人,不论哪一批弟子,都是善根深厚的,很少是性灵蒙昧的。 有些迷惑深的弟子,就是钝根的。 有些人很聪明,一学就会,老师很高兴,愿意教他。 有的人很钝,教十遍、百遍,过去就忘了,乃至听都听不进去要是具足佛的大悲智慧、平等心,对于难教的弟子没有厌恶心,对于好教的弟子也不要放纵,一律平等施教。 皈依法,我们刚才讲的,法是要分邪正的,什么是邪法,什么是正法。 其实法本身没有正,也没有邪,那为什么还说邪知邪见、正知正见? 我们为什么要起信这个分别呢? 因为我们的心不平等。 正知正见顺着法义、顺着性礼很快的达到平等性;逆着法性的,也是具足法性,但是它不能够合乎法性的理体,它的清净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凡是离开我轨我见的,绝对是正法;凡是具足我轨我见的,一说起来就争得脸红脖子粗,这就有点着了邪道。 但是需不需要争呢? 永嘉大师在他的《证道歌》里有这么几句话,圆顿教,无人我,圆顿教是不讲人情的;有疑不决直须诤,如果你认为这件事不对,你怀疑,你可以跟他急论;非是山僧争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我们修行人,如果把是非辨别明白,不是落于断见,就是落于常见,落断见也是邪道,落常见也是邪道,就常不可以,说断也不可以。 这个性体是平等的,必须像《金刚经》说:离我相,离人相,离众生相,离寿者相。 离开事相,这个时候无我、无人,才能够清净。 清净的法就是正法,若远背这个涵义,就不是正法。 佛所说一切法就是对我们身、口、意三业说的,目的是转变我们身、口、慧了。 贪、嗔、痴、跟戒、定慧,性体是一个的。 我们只是在法上这样明白,但是我们自己秘须要观照。 自己先明白了,你再说出来给别人,别人才能明白。 如果你自己没有观照功夫,自己还模凌两可,还搞不清楚,你说给别人听,弄得别人也糊里糊涂,始终不能清楚理解这个意思。 还有,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 不是说皈依三宝,入了佛门,还在争闲气,还在争人我、争是非、这里不可以,那里不可以:要合掌时,挑剔这么合不对,那么合不对,合得正也不对,那个都不对,没什么涵义,用不着这样。 不过,如法的,你进步快;不如法的,当你自己慧开了,自己会调整适应。 每一法最初都是摸索的,等你自己用功用得相应了,你就从中生出智慧,得了智慧你就能够调整你所修的法,知道该这么修了。 你必须能够转化三业,依着这个法就能转化你的三业。 怎么转化呢? 譬如说我过去很悭贪,学了佛法之后,还是不肯施舍。 大家不要误会,说我要求他布施钱,不是这样的涵义,这个意思太狭小了。 我所知道的道理,能够布施给别人,转施给别人;我所听到的佛法,我就马上转送给别人,让他也不能知道。 这比你供养他好多财物,功德还要大。 我经常跟道友说,供养师父不一定给红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经供养他,他也得到利益,大家不一定给红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经供养他他也得利益,你也得利益,大家共同成佛,这叫法施,以法布施。 法施的功德比财施的功德还大,就是把自己施舍了。 还有,经常经人家欢喜,不论跟自己的眷属、亲朋好友,乃至于自己冤有,他对你瞪眼睛或者向你发脾气,你就笑一笑,总不跟他对嗔。 经常布施欢喜,使你自己没有怒容,总在转你的怒,转愤怒变成无限的宽恕慈悲。 经常这样的观想,你就是修弥勒菩萨行,是弥勒佛。 学佛是学一切佛,哪一佛你都可以学。 之后,你就是能够依着佛所说的方法传述给别人,这样大家就能够把忧苦拨脱了。 许多人都是有限多的忧愁苦恼,虽然生活不馀匮之,但总感到有所欠缺。 欠缺什么呢? 他不自由,或者病,或者烦恼,自己解决不了,这都叫痛苦。 给他慈悲这是皈依佛的人、皈依法的人应当做的事情。 皈依佛、法、僧了,就转愚痴。 我们经常说:我太愚痴,一点智慧也没有! 你转化一下,你为什么不要愚痴。 你皈依佛、法、僧的目的,只是要聪明吗? 是要有智慧。 有了智慧就是醒悟不再迷惑。 学佛并不是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不了。 不的人这样说,古来祖师也这么教遵我们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念一句阿弥陀佛都包括了。 如果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何必要说法四十九年呢? 教大家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释迦牟尼佛也省事,我人后来的学者、弟子也免掉那么的辛苦,是不是啊? 《大乘起信论》说得很清楚,这是由于其根下劣,他的根性很劣,对于佛果菩提道生怯弱心,就念佛好了。 不过,念佛法门怎么念呢? 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不见得这样子。 你用哪个心念佛? 如果用嗔心念佛,用贪心念佛,用愚痴心念佛,只求自己得到好处,这样来念阿弥陀佛,你生不了极江世界。 你必须有清净心,你皈依三宝之后,具足了清净心,修哪一法都可能,修一世也可以,修多也可以。 如果你没有清净心,充满贪、嗔、痴、烦恼,自己的心跟自己过不去,烦恼得不得了,这样子学法,是没办法辨别清楚的。 一定要把法的义理辨别清楚,一切法都有事有理,有事相上修,有理相上修。 我们讲的是事相上修。 理上皈依的三宝,是你自己本身具足了佛、法、僧,现在我们讲的是事,先不讲理。 有了智慧,世间一切的现象,你能忍受得了。 譬如别人以非理辱骂你,非理骗你钱,骗你一、两百万乃至骗你倾家荡产,你能忍受吗? 你要欢欢喜喜的想:我的业障可消了,他替我消业障。 要是有这样的心,你当下就是菩萨,就是佛,你有没有这样的心? 你虽然不跟他打官司,往往也会抱怨几句:他太坏了,这个人太坏了! 这种情况是每一个人教会发生的,因此,你必须有这种智慧,能忍受。 凡是世间一切种种加家于你的,都能忍受。 第一个观念,认为这是我过去业障所感的;第二是认为这是帮助消业障,促使自己快一点成佛。 你若能这样观想,也就心安理得。 我们皈依佛、皈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既然是无常的,你才能看得破。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困难我的苦恼,一下子就过去了。 中国的儒教思想有一部份跟随佛学很接近,他们劝人的时候就这样劝说:花开花谢,时去时来,福方慰眼,祸已成胎。 眼看着又升官,又发财,一切都顺利,其实你的祸根就在这时候种下了;祸一业了,全部没有了。 我们看过去历史上,考上状元,一帆风顺,一直当到宰相,官当到顶品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下子,或者得罪遇僚,或者得罪皇帝,下头这么一攻击他,上头这么一发怒,倾家荡产,你什么都没有,当下就光,怕以,得也别高兴;失了,也不悲哀。 得何足慕,失何足哀,得没什么好羡慕的,失了也用不着悲哀。 得失在彼,敬凭天裁,这个天裁,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你所做的业,业因如何,业果一定如何,因果不爽,自然庐受的,你就受了。 你这样来分析,这样来认识,一切事物无常,像幻化一样的,没有一坚固性,你就不贪恋了。 不贪恋的话,你就没有恐怖。 平常这样观想的人,要是丢了什么,或者命没有了,心想:好了,我再转一段生死吧。 好一段生死我可以升天,我可能到极光世界去了,可能在来生,我的罪就消了很多。 以这种观念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当然会得好处的,因为你不再痴迷了。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 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 这些教不可以,要把骄慢转成谦甚卑下。 例如说,战国时候,齐国的宰相晏子,为人非常的谦虚,小心谨慎,很怕说错话,或做错一件事情。 那时候古来宰相,没有汽车可坐,他们都是赶着马车。 给他驾御马车的御夫,就因他给宰相赶车,便骄傲得不得了。 这位御夫的夫人,有一天在门缝,看见他先生给宰相赶车那种骄傲的样子,他太太叹气了。 他回到家后,他太太要求跟他离婚。 他说:为什么? 我没有一点儿错,也没什么错事,你为什么要离婚? 她说:因为你的行为。 他说:我有什么行为不好? 她说:你给谁赶车? 他说:给丞相。 这一说,他那股骄傲劲儿又来了。 她说:你看见丞相是什么态度没有? 他说:没注意。 她说:丞相坐在车里,谦恭谨慎。 你给人家赶车,坐前面,骄傲的趾高气昂,不得了了,不可一世。 像你这样的男人,我跟你过一辈子太冤枉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涵养非常的深,在家想一想,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释迦牟尼佛为天人之师,我们看他的弟子,佛所教化的玉皇大帝、梵天化,他面对一切众生施舍的时候,都谦卑屈下。 《地藏经》说得很清楚,国王、大臣、婆罗门、长者,如果他们布施的时候,谦恭卑下的给六根不全的贫穷人,亲手布施,软言慰喻,说着很柔软的话安慰他们。 这样子才积福德,要是这样的来做,你就是佛弟子。 你皈依佛门了,人家看看我们佛弟子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佛教弟子是什么样子? 我不说了,大家可以看得到的。 不说优婆塞、优婆夷,看看比丘、比丘尼又如何? 应该不应该这样学? 大家应该学谦恭卑下,当然我们认为这是正业,佛教我们要慈、悲、喜、舍,我们一定对一切众生有一个大慈悲心,慈、悲、喜、舍。 这比我们保存的最宝贵的珍宝还珍宝,比我们的生命还珍贵,你绝不能骄傲,永远生欢喜心,看见一切都生欢喜,这都这都这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什么可骄傲的呢? 如果大家真正对佛法不怀疑的话,每部经都是这样教遵的,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都是我们过的父母,这样子你还能骄傲起来吗? 这是转化你骄慢、愚痴、贪恋的心的。 还有,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 有没有怀疑? 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途当中,遇上不如意的事了,甚至于皈依三宝之后,比以前更不如意。 没有皈依三宝以前还不错,皈依三宝后突然变坏了,你产生怀疑了:三宝加持是真的吗? 要是真的,为什么不加持我呢? 我倒了楣了。 我现在听到很多弟子这样说,说他有病也好,和子不听话家庭不和也好,无论任何事儿,他教推到佛、法、僧三宝:三宝简直不加持,我还遇到这些事儿。 《地藏王菩萨感应录》里关有这么一段故事。 以前有对老夫妇,五六十了,生了九个儿子,九个全都不听话,都是忤逆。 他俩也很悲哀,认为:也许我们过去没做善事,今生也没做什么善事,才遇到这此事儿。 就请了一尊地藏菩萨、念《地藏经》开始,一年死三个独生子没到两三年,九个儿子全死了。 到了过年的晚上,两位老夫妇想不通,就跪在地上,往地藏菩萨的像前发牢骚说:地藏菩萨! 我们信仰你,但是,怎么皈依你了,九个独生子全死了。 你有没有加持我们? 祷告一番后,当天晚上的心情当然不高兴了,我们可以想像得到的,那就睡觉去了。 一睡觉就作梦了,老头子梦见地藏菩萨来了,说:明天,到河边去看看,你九个儿子都跟你见见面。 他一想,作的梦只是梦。 隔天早上,他就跟他老婆婆说:我昨天做了个梦,地藏王菩萨真是灵,来了跟我说,要我们到河边看看我们那九个儿子。 她说:我也作个梦。 跟你他们俩到河边去了。 到河边去看了,第一个先现的是大儿子的相,之后马上就变了,不是他在独生子就变成相貌凶恶的人,很嗔恨的骂他们两个说:你们俩怎么贪我的钱,怎么害我的命,我现在来报应,来找你们要钱,算帐来了。 但是菩萨给我们改了,我们得生善处,我们这笔帐算了。 九个儿子大概都是如是这一类,因为前生、今生的关系。 他们两个就此心平气和了。 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前生不知道,今生他们做出了,大概有三个儿子是他们害死的。 人们知道了,再也不敢抱怨菩萨了,回来跟菩萨磕头求忏悔。 这天晚上又作个梦:好了! 念你们两个对我祈求,我给你们送个独生子来。 两个老夫妇都同样的梦。 她老头说:你现在都快六十了。 老婆婆经期一闭了,怎么可能再受孕呢? 不可能嘛。 但是他们两上人每天还是诚诚恳恳的念《地藏经》、拜地藏菩萨,隔不了一个月,老婆婆居然怀孕了。 等到十月满了,平平安安的生犯子,一点困难都没有。 他们想:这个儿子一定孝面,因为是地藏王菩萨送来的。 不错,他们两个老头子活一百多岁,由这个儿子安慰照顾他们的晚年。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 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恶心起,百万障门都亲了。 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能转不能转? 这都是你个人的心。 我们现在心里如何? 如果你对佛教都是怀疑心,你又怎样能得到它的好处呢? 一边念《地藏经》,一边怀疑:这么多鬼啊! 非常害怕。 有些人念《地藏经》,心生害怕,或是身体发烧,一会儿身上发冷了,一会儿看着念念经,一会儿又会着。 这种现象确实有的,我念《地藏经》有时候也有这种现象。 什么原因呢? 好比拜尾,你在前头拜,感觉后头来个人参加拜了:等到你拜完,回头看,没有了,还是原来那几个人。 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或是你念《地藏经》,混身发烧,天气很冷,但是你身上突然是发烧,有时候身上发冷。 《地藏经》说得很清楚,你自己没有注意,地藏王菩萨说这是因为你过去的六亲眷属,或者你多生累劫的眷属,由于你念经,他们来求你超度。 这一次我回来的时候,有一个道友是念《地藏经》的,他念《地藏经》的时候好像有个东西进入到身体来,吓得他不敢念《地藏经》,感觉到这个东西总是缠着他、磨着他。 他问我,我说:他找你超度,你继续念,不需要多久,这种现象就会没有了。 他找你超茺,你不但不超度他,反而不念,他更烦恼了,更找你的麻烦。 你继续念,没关系。 他不是饿鬼道,鬼道是出不来的,或者他是在富裕的鬼道,他想求你让他超脱鬼道。 这种现象,《地藏经》其实都说了,你只念经文,根本不晓得经义,你可以注意一下,经里说些什么。 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是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人,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 你怎什样依《金刚经》修行? 不注意这些问题,只念文字而已,念了三年还如是,一点转变也没有。 学佛法要用到你的心上,去变化你的心,变化你的态度,一切全变,你对佛法简直不会再怀疑了。 就是转变你的心,变成一个清净的、清凉的信心,真信不疑,你再用起功来,比以前增加百倍。 一定要相信业果不失,千万别做错事儿,没心眼的事儿不做。 如果我们在世间的法律,凡是无心的,它给你减刑;佛法更是了,你不是有意,你是善心做恶事的。 善心做恶事的也很多啊,但是,没有什么过错。 一个善心的人甚至于杀人,他杀这个人为救那些人,这样子杀恶人就是善念,就是菩萨道所行的。 但是,要受果报。 你杀他,要还他命俩;但是,你度了那些人,是你行菩萨道。 善恶因果一定要分得很清楚。 还要信你自己的心是清净的。 心本来是清净的,是你后来给它增加负担,犯了很多的错误,给它增加了业,一生一生的,越迷越深,越深越造。 你可以消除这个果报,从你现在的善念开始,善念逐渐增加,善果逐渐生起,恶果逐渐消失。 还要相信一切众生都是要以度的,没有不可度的众生。 说有不可度的众生,是你的菩萨心不够。 没有不可度的众生,不过是有缘、无缘。 缘成熟了,你一说,他就信了。 你说法,他一修就成了,这就是缘成熟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公案。 生公就是道生法师,他是道安法师的弟子。 他在南京自己悟得了,认为阐提有佛性,不过,当时很多的佛经都说阐提没有佛性的。 他自己从经理里头悟得了,很多大乘经典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阐提没佛性呢? 阐提只是性不具,当他性具的时候,又可以恢复了。 他就提出这么一个论点,认为阐提有佛性。 那时候他的同学,乃至于他的师兄弟、道友,教说道生法师堕了邪见。 同时这里头也掺加着争夺朝、争夺名,道生法师那时候很有名望,大家就排斥他,逐出僧团,不承认他是佛弟子。 他就气不过,到了虎丘山,以大石头做身,小石头做脑彀,对它们发愿说:我跟你们诸位说,如果我说的是错误的,我下地狱去;如果我说的是没错,阐提真有佛性,你们点头,头脑彀。 他说:我认为一切阐提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够成佛。 他这样子说的时候,石头都点了头。 因此就留下这么一个公案,生公说,顽石点头。 后来《大般涅磐经》翻成中文,传到长安,《大般涅般经》里头佛临涅嘱咐:一切都有佛性,阐提也有佛性,过去我说的是善巧方便。 大家才知道,他有先悟之明,那些大德再来向他求忏悔。 相信众生都可度,只是我的德不够,我跟他没有因缘,我茺不了他,别人也许可以度他。 但是一定相信他也是能成佛的,道叫信心,这个信心很不容易的。 当我们的冤家,或是害我们很深的人,你看见他,气都气死了,你还相信他有佛性,应该咒下狱才好。 我在纽约有遇着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跟我天天拜忏的弟子,她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在邮政局工作。 她对面坐的是位美国小姐,那位美国小姐看不起她,一天捣她的蛋,连停车位也给占上,让她停不进车。 两人共用一个办公桌,做些小动作,使她烦恼要死。 她来问我:师父! 我拜忏,怎么样发愿让她倒楣。 我说:你错了。 她说:那怎么办? 我说:你发愿让她降伏。 啊! 她这么害我,我让她降伏,我给她拜忏? 我说:你不是想得快乐吗? 你要是把她转过来,你把她度了,你也得快乐啊! 你要听我的,你每天到了中午要吃饭,你多买个面包,多买份咖啡给她,说供养她的,你待她很多,处处的讨好喜欢。 拜忏的时候,就向佛菩萨回向,要佛菩萨度她。 她没有信心,就做这些恶事、害人的事儿,她会越做越深嘛。 我说:你听师父的话,做一个礼拜看看。 她做到第五天,那位美国小姐对她特别好,她就信了。 当然不见这得些事情都这么灵,也许你跟她冤业结得很深,不得短短几天可以化解。 她只是瞧不起华裔而已,你这么对待她,她咖啡一喝,面包一吃,什么也就忘了。 所以对待一切众生,一定相信他们是可度的。 二年前,我在这儿讲过《占察善恶业报经》,发起这部经的菩萨叫坚净信菩萨,他的信心非常坚定,我们应当学他,相信三宝的力量,不要怀疑不然只责怪自己业障重,修得不相应,诚心不够,信心不诚实,做佛事的时候不一心,三心二意的,里头夹杂着很多的污染。 我们不是以清净的信心学佛,而是夹着很多其它的杂染心来学佛,所以你得果是杂染果;佛学的果德或者有,但中间夹着很多不如意的事还必须,这是你自己种的因,你不要向外找,就找你自己好了。 同时,你信得坚定了,不管外缘如何,好缘则信心更加增长,你修行进步得快一点;如果外缘不好,受尽了挫折,你毫不动摇你的信心,你才有所成就。 大家信不信? 我就是这个例子,我是坐了三十三年监狱,我从来不隐瞒。 坐监狱的人是不是好人? 我坐了三十三年,出来之后,就在中国佛学院教书,而后,人家又请回闽南学院。 到了美国、加拿大或是在各地,我看道友都对我很好嘛,我还不是很坏的坏人。 什么意思呢? 当你受挫折,你不要随便失掉信心,不要认为三宝没加被,是你自己业障现前,或者因为某种因缘而失落,都没关系。 不能够因为遇到挫折,因而感觉我很冤枉。 世间是平等平等的,佛法从来是平等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 你看见不平等的现象,为什么他那么做,为什么? 他的业。 你要是晓得了善恶业果,你才知道一切平等。 你现在所受的苦,是你自己做的业,你怪谁啊! 你看人家有钱,同样当医生,怎么他那边看病的多,到你这边看病的少。 你过去跟这些人没缘,谁会来让你看病。 也许你看了这些病人,不但不好,反而加重。 这都有一定的因缘,你千万不要抱怨,你要相信善恶因果。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有信心。 他又抱怨了,说:我没遇着个好师父啊! 有些弟子问我说:老法师啊! 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好师父? 我说:你要什么样的好师你呢? 他说:像弘一法师那样的,像慈舟法师那样的,像以前的那几位大德。 我说:那几位大德,你在他跟前,你会气死他啊。 当时你或者就不信他,你现在没有那份福德。 我说:你的福德,也只是遇到我这样的和尚。 你能遇到我,也算不错了。 如果再待几年我走了,你也找不到像我这样的和尚。 我说:若是你有福德,有的是大德,我可以给你说十几个,几位现在在台湾。 正觉精舍的道海法师,南林精舍的了一法师,现在到美洲来的妙境法师等等。 都不错嘛。 你的心没有福德,你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啊。 有个故事大家应该知道,这个故事我经常说的。 苏东坡跟佛印禅师两人散步,苏东坡就问佛钱禅师说: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身材胖胖的、大大的,又是作官的,佛印说:简直像尊佛啊。 他很高兴,又一边走,又说:你怎么不问我啊! 我问你做什么? 我没什么可问的。 你应该问我,你像什么? 佛印禅师:好! 我向你,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狗屎。 之后,回来家里,苏东坡就跟他妹妹苏小妹说:今天,我把和尚赢了。 苏小妹说:你怎么赢人家的,我可以听听吗? 好! 我跟你说。 他说:我问佛印,你像什么,他说我像一尊佛。 后来他不问,我叫他问我,他问我说他像个什么,我说他像狗屎。 我是佛,他是狗屎。 苏小妹说:你赢了? 你输了。 我怎么输的? 她说:人家是佛心,看你一切都是佛;你是狗屎心,看人看什么都是狗屡。 虽然是则故事,我引这个故事是要说明,我们看人家,你把别人当佛看、当佛想,你乃至给合个掌、恭敬一下,你是对着佛了,你种多大的善根。 你如果看他是个众生,乃至看他地狱爬出来的,或者你骂他几句畜生、狗,你就造罪了。 这个道理懂了吗? 不因为外缘如何,而使你坚定的信心起变化,这点特别得要。 信三宝的人,要相信佛、相信法,一定要建筑这么样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一切事物不要怀疑,这都是你的因果报应。 因果,前生、多生,错综复杂得很,很难把因果说清楚。 我们讲《占察善业报经》,善恶因果,我们还是讲不清楚的,善恶因果复杂得很,善中有恶,恶中也有善。 必须得有大智慧,你才能把善恶因果讲清楚。 还有嫉妒,看别人好事,他不赞欢随喜,这应该给我,怎么给他了就嫉妒,不能随喜在普贤十大愿的第五大愿随喜功德,看到一点小事,一点点好事,你随喜,随喜你就有一份,见者有份。 你也随喜他的功德就分给你一份。 如果人家有好事,你不但不生欢喜,你还嫉妒,这一嫉妒,就下地狱。 如果看人家赞《地藏经》,礼拜地藏像,你在旁边赞欢随喜,很恭敬,你跟他的功德一样。 你要是一谤法,下地狱去;千佛出世,你还在地狱里头,这是《地藏经》说的。 不要因为人家做了好事而给人家生起种种的障碍,不但不随喜还嫉妒,嫉妒就想破坏。 不论是商业也好,乃至跟人家相处也好,礼佛拜忏也好,随便任何事情,都应当生起随喜,欢喜赞欢。 要时时注意照顾你的身、口、意三业。 为什么对每一位受三皈的弟子,我一再嘱咐他们:你睡觉前,要念十声皈依佛、皈依法、扳法僧。 早上醒来,一睁眼睛,什么都没干,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这是什么涵义呢? 就是使你念念不忘三宝。 你白天一起来,在家俗务很多,你恐怕会忘记念,如果早些时候把它念好,存到好里头,白天没念,我早上已经念了。 晚上一睡觉,这一天事还必须都过了,到晚了,夜间怕作梦啊,作梦的时候也不忘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多念一点更好,最少要念十遍,早晚相续,转变你的贪、嗔、嫉妒,这样子你会生起一种纯粹的清净心,这也叫修行。 我们好多道友,扳依佛之后会问:师父啊! 怎么修行啊? 这也行,那也行,并不是说要打坐,在那儿闭上眼睛参禅,这才叫修行。 在你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你都在修行,不善就是恶,不是天堂就是地狱,不是佛道道就是菩萨道,或是声闻道,要善用其心。 我们读《华严经》的〈净行品〉,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利菩萨说:要想成佛,要想得无上智慧,要想断一切烦恼,应该如何? 文殊师利菩萨就告诉他:佛子! 善用其心。 后来智者菩萨又问他:怎么样善用其心呢? 文殊师利菩萨说:念〈净行品〉。 发一百四十愿就可以了。 要善用其心,你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依此来做一位清净丝丘。 这里就说到僧宝。 前面讲到一引起法,净法也有,染法也有。 佛已成就了,他是纯净法的,他说这些染法,是让我们认识的,让我们分析的。 在我们身上存在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每一位道友都可以对照一下,你拿佛、法、僧三宝对照一下,这对叫修行。 另外修什么? 修神通、修观? 神者就是自然的心,通者就是你的智慧,慧是一切通达的,其它的神通都会失掉的。 不论在大陆,或在加拿大,过去有一位有神通的人,现在全没有了,神通是可以失掉的。 或者过去报得的神通,也可以全部失掉。 那种神通只会害你,对你没有帮助。 佛为什么制止比丘,不让他说? 大菩萨有神通,你能够现神通利益众生,但是不能让众生知道你在现神通;如果知道你现神通,是犯错误的。 所以为什么道济禅师又喝酒,又吃狗肉,做那些完全不持戒的样子? 他不让你知道他有神通,他用这些方便善巧来利益众生。 做为一位你所尊敬的僧人,他能够自己用他的行门、用他的修行净化他的身心,他给你的都是慈悲、喜舍、欢喜。 你找他解决问题,他能够帮助你,但是他的力量不见得够。 你得靠自己修,他能辅助你,使你自己修,告诉你佛所教遵的方未能。 你自己做,再加上他的帮助,你跟着共同去做,效果会很好。 有病苦也会产生其它的转变,但是你自己得先有个纯净心,不能掺杂杂染心、害人心。 你想发财,让别人受穷,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个财也发不了。 要是大家都发财,还差水多。 但是商业竞争,大家都发财,你的那份儿恐怕也没有了,你还是有顾虑。 所以就看你怎么样子来修行、来做。 我们有些居士也在弘法,我是赞成的。 但是,你弘哪一法,你自己要做一做,如果你完全没做,你说了,人家能信你的吗? 如果不信你的,影响佛所说的法,因为你不清净。 你必须得自己做,先有清净心,这个法才能传下去,才能弘扬。 如果你自己不称职,只讲这个法,而自己完全不做,佛种还是会断的。 你必须修,当然不必修到全证得了、全部相庆了,但是人心、佛心,心心相印。 所以《华严经》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 《华严经》里头,在夜摩天宫,觉林菩萨赞欢佛的偈子,他赞欢很多,就标举一个心,就是众生心。 就像有一位大医王的佛,医一切众生的贪、嗔、痴、无明的病;又有他所说的药,对治病的药,对治的病的药,那就是一切法;又有护持这个法,护持这个药,给你抓药的清净圣僧,虽然现在圣僧难得,只要他自己能够修持,一般的僧宝就过得去。 因为我们现在是末法,我们自己的德也没有那么高,所以不要要求太高了。 就是那些大菩萨来了,你也认不得:他也隐露,不会让你认识他是大菩萨。 佛法都是靠自修的,没有从外头加入的。 佛只能把他的方法告诉你,只能加持你,使你能够修,哪果触到魔障,可以用这方法对治,如果你常念圣号,他可以帮助你。 但是,你得念他,如果你不念他,他也帮不上你。 无着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修弥勒菩萨慈心观。 他在山里在了十年,专心烧水,烧了十年,看看水还没有热气,连温度都没有。 他退心了:唉啊! 我修了十年,功夫白费了,还是下山去参学参学。 他就往山下走,碰见一个老太婆,拿着很粗的铁柱在那里磨。 他感到不解地问:老太太! 老太太! 你这是干什么啊! 她说:磨乡花针,我女儿要出嫁了,我磨个针给她作嫁妆。 无着菩萨就笑说:你太愚痴了。 等这针磨好了,你女儿还等得及吗? 早都死了,不用说嫁了,你不磨得成吗? 她说:我不管,功成自然成。 无着菩萨一听觉悟了,他说:我这十年功夫还没有,所以没成,继续再修。 又修十年,还是没得到。 这回下定决心,不修了,再度下山。 走到山底下,山底有条不沟,水沟里面有一只狗,这只狗的肚皮长着蛆,流脓,牲就在那边叫。 无着菩萨修了二十年的慈心观,境界现前了,该慈悲吧! 他没出家之前是个医生,专治脓肿疮的。 他一想,叹口气,他说:要是人,我可给他治治;但是一只狗,太脏了。 大悲心发不起来,他就走。 走了一段时间,又想:不对啊! 我修了二十年慈心观,怎么修的? 又回来了,给它治。 看一看,确实脏得不得了,没办法做,因为治这种病得用他的嘴去吸。 他一看这条烂狗在那儿,他又走了。 走了第三次,又下决回来给它治,他闭上眼睛,当他给它吸的时候,他想一吸就吐出去。 可是一吸到口里,刚想要吐,嗯! 不对,味道怎么美妙啊? 他一睁眼睛,哪是狗,是弥勒菩萨在那边。 他心里想:弥勒菩萨! 我修了二十年,你都不现前,临时还考验我一下。 弥勒菩萨说:我天天在你跟前啊! 你也看不见我,也不肯理我,我也没办法啊。 佛菩萨天天在我们跟前,我们自己不能理解。 所以你睡觉,你的一切行动,佛菩萨是无处不现、无处不有,你的周围都有,每个人都如是。 何况你天天念《地藏经》、拜地藏菩萨,天天念观世音菩萨,念《普门品》,天天念阿弥陀佛圣号,念《弥陀经》,怎么会说佛菩萨不加持呢? 你心里不清净啦! 一面大镜子,要是灰尘厚一点,就照不进去了,完全失掉功用。 虽然它本具所有,像我们这引起众生心,跟佛无二,但是无量动来的染污太重、太深,所以不能进入。 要这样子来相信三宝,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受了三皈依,你秘须这样信。 如果你没有修别的法门,修三皈依就够了。 如果是学了佛,虔敬信佛,你再也不堕地狱;学了法,不堕畜生,学了僧,不堕饿鬼,三恶道永远不随。 你有这么一个坚固的信心,多生流转,自然就成道了。 但是,相信成佛的心一定要坚定,你一定要想我绝对要成佛,我就是佛嘛,不过迷了而已,我转化一下好了。 这可不是我说的这么简单,一句话就转化过来了,你还得经过好多的消业障的磨难。 但是坚固信心不能有折扣,坚定了就是缘念三宝的功德。 为什么我们要求受皈依? 假使我不皈依三宝,跟三宝接不上气,你便得不到三宝的功德。 所以,必须得皈依。 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要皈依? 佛教遵我们说,一切众生都在苦里逼迫。 证阿罗汉果的声闻、缘觉,像我们人间的分段先死苦,现行尘重的烦恼,他们是没有了,但是他们还有微细的、变易的生死,他没有究竟,必须等他成佛才能彻底解脱。 所以们要想脱离苦海,解脱我们一切众苦,只有诸佛才能够解脱我们的痛苦。 因为佛现在不住世了,我们皈依佛之后,就皈依佛所说的法。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华严经》告诉我们,必须得有僧宝传法,所以要皈依僧。 你必须得有智慧的观察;皈依三宝,要有智慧的心才能皈依。 所以我们大家能遇到三宝,能发起求皈依三宝的心,能遇到三宝,能受皈依,这都是多生的善根,都不是现前发愿所能得到的。 跟其他的国家、地区比起来,台湾信佛的人最多,可是,两千万人当中,真正清净皈依三宝的人,有多少?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好? 这么多人造业,皈依三宝的少,我们这些力量要把世界的共业转变过来,使地球不沉没,不遭水灾、火灾,可能吗? 现在我们这个地球随时会下沉,水分随时增长,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的常人,不需要直么智慧也可以懂得。 因为地球不会再增长,只有这么大,在空中旋转着,谁都知道。 你天天往地球掏取种的矿物、各种的原料,乃至汽油都掏空了,不地震吗? 空了,不填补吗? 唐山的煤矿,每年每年大地震,挖了几百年,挖得全空了,这不是震,而是陷下去,塌了。 你光挖洞,上头是空的,不陷下去吗? 这个道理恐怕谁都懂吧! 但是,不挖,可以不可以? 不行啊。 谁肯少挖一点汽油,让它撑住地球,谁也不肯啊! 气候转变,大家就要求环保。 以前我从来没听见过环保,也好像没什么污染,现在要求环保越厉害,污染越严重了。 哪里的环保闹得越厉害,污染就最严重。 想想这个道理,是不是这么回事。 世界文明了,道德败坏了;越文明,道德越败坏。 确实不疑,这叫不可思议啊! 所以,你要能够皈依佛、法、僧三宝,若是想永远超度一切苦难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能够解脱众生的苦,让我们身有所依、心有所归,只有三宝。 你可以比较,或者我这个和尚,你可以皈依别的啊。 譬如说天主,都可以。 你能不能得解脱? 你能不能离苦? 能不能使你心态平衡? 你自己可以考量一下。 你因为皈依三宝了,心情平静,遇什么事情都能够承受得了,心如止水,到那个时候,你所说的话,非常有力量。 如果你自己心眼不平衡,贪心很重,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比较了你才知道,因为比较了你才能懂是非,才知道好坏,鉴别。 为什么我们要《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就是占察、鉴别一下,你就知道了。 如果说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你是不知道的,因为你没有这个智慧;但是你自己做坏事。 现在连这个心都没有了,杀他妈妈,打他爸爸,根本不晓得报应。 没人这样说,他没有听到过,他从小就没听说过。 为什么呢? 太文明了,认为报应是迷信。 这个道理,你自己可以想。 在场大多数数的道友都受过三皈依,我不是劝人受皈依,得有因缘,得有福报,没有福报是不可能的。 不是因为你劝来了,要等因缘成熟了再来。 我曾遇见一个故人,彼此住了四、五十年,他以前就知道我是和尚,他始终不信,跟他讲什么都不信,那是没办法的。 现在距离很远,他反而跑来找来受三皈依。 他在我跟前,连赞欢随喜心都没有,你有什么办法。 佛在世的时候,东城老母,根本不信佛啊! 佛给他现身,他都不信,一直到涅磐,他也不信。 这是因缘,这是业,不是由人所能、所为、所知道的,很多事情非你意愿所能达得到。 不管是学习很久的,或者初学的道友,我感觉皈依三宝是根本,必须把三宝的头号题弄清楚,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 将来我们究竟能不能得到什么? 我们要修行。 有很多的道友,乃至于学佛好几二十年了,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我很奇怪,换句话说,门儿还没入门。 如果受了三皈依,做什么事,不是跟你说得很清楚了吗? 你没做那不怪。 不是三宝不灵,也不是不加持你,是你不做。 我们经常是一边喊肚子饿,但是,饭、馒头、饼干,你什么也不吃。 你肚子饿,饿死了也没办法。 就是这样的一个涵义。   发布时间:2023-10-20 11:44:24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1:18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1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