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内容: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叫做凡夫的六度。 因为我们修六度很痛苦的,我们有内在的烦恼业力来抗拒。 就好像佛陀在《华严经》上说,凡夫修学,就像船要离开陆地,刚开始很辛苦,你要用力地划,因为地心引力会把你吸回来;等到你离开三界以后,你修行就没那么辛苦了,你拜佛也很轻松,修六度也是很自在。 就是这个船已经怎么样? 离开地心引力的范围。 你只要做一件事:把风帆拉起来。 这个船自然前进。 所以,界外的菩萨修学六度那叫一帆风顺,他要修布施也很自在,修持戒也很自在。 所以《华严经》什么意思啊? 这个华就是大乘的因地,以六度的妙花成就庄严无上的佛果;这个严就是果地的功德。 所以古人说,不读《华严》不知佛之富贵。 讲到十地菩萨的修学,他修布施那叫一个一即一切,他修布施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功德。 它的十地菩萨,初地什么功德,二地什么功德所以说读《华严经》是大开眼界。 但是,跟我们一点都没有关系,我们只能够随喜赞叹。 你读《华严经》,从头到尾只有四个字,那叫随喜赞叹,因为你都做不到。 但是,佛陀他也知道,他老人家来到人世间,时间很匆促,也只有四十九年,要做的事很多。 所以,就像一个农夫,他有那么多田地,他肯定是把肥沃的田先种下去,因为这个肥沃的田他用力少、效果多。 要是你是佛陀,你也一定是。 这么多弟子,先把上根人给度了,肯定是这样子。 佛陀度化众生,第一件事情,把那些已经初地以上的菩萨先摄受了,教他们怎么样增上,怎么从初地到二地、从二地到十地等等。 那我们凡夫就在旁边随喜赞叹。 好,那跟我们凡夫有关的,就从后面的第二个开始了,就是渐教,就是渐初、渐中、渐后,也就是阿含、方等、般若。 严格来说,阿含、方等、般若跟成就功德没有太大关系,只是破除障碍,这三个法门是破障。 你要想成就功德,要么就修《华严》,要么就修《法华》。 你要是圣人,就从《华严》进去直接修功德;而《法华经》,它必须要带有权法的修学,它要先破障,它把破障跟成就功德一起修。 发布时间:2024-01-03 10:52:49 更新时间:2024-02-04 21:51:10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1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