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种莲集 内容: 种莲集(清)陈本仁邵媪邵媪常熟邵子寅茂才之母也。 素奉佛。 道光十八年十二月。 微疾。 忽谓子寅曰。 尔于明日。 迎妹归。 子寅从之。 而莫测其所谓。 次日妹归。 媪曰。 吾今日欲逝。 以了母女因缘耳。 女闻而哭。 媪笑曰。 死生一幻相也。 遂与言他事。 至午曰。 时至矣。 子寅问何往。 媪以手指空曰。 佛来。 遂逝。 邵媪是常熟人邵子寅的母亲,平常就念佛。 在道光十八年十二月,生小病。 有一天,她告诉儿子说:你明天去接妹妹回家一趟。 子寅说好,可是却不知为什么要接妹妹回家。 第二天,子寅把妹妹接回家里。 母亲就说:我今天要走了,我已经了了我们母女之间的因缘了。 女儿听后就哭了起来,母亲笑著说:生死只不过是虚幻的形相而已。 于是就和家人谈论其他的事。 到了中午的时候,母亲说:时间到了。 子寅就问母亲要去那里? 母亲用手指著空中说:佛来了。 于是就往生了。 张氏张氏金山县人。 自幼即信净土。 为人淡朴。 素善病。 而念佛不辍。 受三皈五戒。 不愿有家缘。 然幼已许字王生。 遂于嘉庆二十年于归。 年余归宁母氏。 适病剧。 延道俗行人同声念佛。 亡何。 喘急。 嘱扶起。 面西坐。 诵弥陀经及佛名。 目荧荧上瞩。 面含笑容。 顷之乃瞑。 金山县人张氏,从小就修净土。 个性很淡泊朴素,虽然经常生病,但一直念佛不停。 她受过三皈依及五戒,不愿意嫁人生子。 但由于从小就许配给王生,所以只得在嘉庆二十年时出嫁。 嫁了一年多之后,她回家探望母亲。 结果在娘家病得很重,家人就为她请了出家人及在家的修行人,为她助念。 不久之后,她喘得很厉害。 随后,她叫人把她扶起来面向西方坐著,在大家诵《阿弥陀经》及称佛名号声中,她眼睛发亮的向上看,而且面带笑容,后来才闭目而逝。 丁氏丁氏金山人。 其伯姑王氏。 劝之念佛。 同日秉受皈戒。 王先逝。 丁氏见其临终正念。 愈自感奋。 克时课诵。 回向西方。 居常作诸功德。 并戒杀放生。 一师王氏遗法。 有女适太原。 病疯。 教之念佛。 安然化去。 逾年。 丁氏病中满。 转侧维艰。 临终力疾起。 面西坐。 呼家人诵弥陀经及佛号。 甫百余声。 观其若有注视。 问见佛菩萨否。 首微颔之。 顷之声息俱灭。 时在道光八年五月九日。 丁氏是金山人,她的伯姑王氏,劝她念佛,于是两人一同去皈依受戒。 后来王氏先往生,丁氏看到王氏临终时能正念往生。 受此鼓励,她自己就更加精进。 每日定时念经诵佛,回向西方。 平常就做功德,并且戒杀放生,完全依循王氏的修行方法去做。 后来,她嫁到太原的女儿得了肺痨,她就教女儿念佛,结果女儿死时很安详。 过了一年,她自己得了肝硬化,末期产生腹水,连转动身躯都很艰辛。 临终时她拼命抱病起身,面向西方坐著,叫家人诵《阿弥陀经》及佛号。 佛号念了一百多声之后,家人见她似乎在注视什么东西,于是就问她说:见到佛菩萨了吗? 她微微点头。 不久,她的念佛声和呼吸都停止了。 那时是道光八年五月九日。 陆孺人陆孺人苏州人。 归太学生包心愚。 事姑孝。 尝侍疾不解带著累月。 心愚故勇于为善。 凡造桥修路施衣放生诸事。 恒戚然于心。 孺人必尽力赞成。 幼尝浮海参普陀。 中年后足不逾阈。 晨起诵经咒及佛号。 四十年中无一日闲。 道光二十七年四月初感微疾。 告子妇曰。 夜梦古衣冠三人相招。 谓我念佛至诚。 即日令我见佛矣。 初八日淩晨。 西向念佛而逝。 年八十五。 陆孺人是苏州人,嫁给太学生包心愚。 她对婆婆很孝顺,曾经一个多月衣不解带的侍候婆婆的病。 她的丈夫很能做善事,凡是造桥、修路、施衣、放生等种种善事,经常记挂心上,而她也都尽力协助完成。 小时候她曾经坐船到普陀山礼观音,中年之后则足不出户。 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她就诵经、诵咒及念佛号,四十年来没有一天间断过。 在道光二十七年的四月初,她生小病。 几天之后,她告诉儿子及媳妇说:我昨天晚上梦到三位穿著古时候衣冠的人,他们向我招手,告诉我说,由于我很诚心诚意的念佛,因此今天就要让我见到佛。 到了初八日的淩晨,陆孺人就面向西方念佛而逝,她活了八十五岁。 钱氏钱氏名兰贞。 苏州人。 幼即居止端庄。 适顾淦为妻。 后因怀孕。 遘疾甚危。 半体皆冷。 神识鍪乱。 有至戚省之。 劝其夫立誓戒杀。 诵观音圣号。 从之。 三日汗下。 其疾若失。 自是钱氏归心净业。 每夜焚香诵大士号。 虽严寒酷暑勿间也。 道光二十八年冬染咯血疾。 渐增剧。 延至二十九年十月八日。 忽曰。 苦海茫茫。 三日可出矣。 初十日清晨。 令设香案于床右曰。 今日决定往矣。 口中仍诵大士号。 顷之忽称阿弥陀佛。 至申刻声渐微。 向西吉祥而逝。 翌日天明,顶相犹温。 年二十九。 钱兰贞是苏州人,从小就举止端庄。 后来嫁给顾淦。 她怀孕时病得很严重,半个身体都冷了,神识也陷入昏乱的状态。 这时有位近亲来探病,就劝她丈夫要发誓戒杀,并且要诵观世音大士的圣号。 她丈夫就照著做,三天之后,钱氏出了一身大汗,病就好了。 从此以后,钱氏就求往生净土。 每天晚上一定焚香念大士的圣号,大冷天大热天都不间断。 在道光二十八年的冬天,她得了吐血的病,病情日渐转剧。 到了第二年的十月八日,她忽然说:这种苦海茫茫的日子,再过三天我就可以脱离了。 初十的清晨,她叫家人在床的右边摆了烧香的桌子。 她说:我今天决定会往生的。 于是口里称念大士的圣号,不久之后,她忽然改念阿弥陀佛。 她念佛念到下午三点时,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就面西而逝了。 到了第二天淩晨,她的头顶还是暖的,那年她二十九岁。 易特墨太夫人易特墨太夫人。 法名莲如。 满洲正红旗人。 勤俭仁慈。 睦族情殷。 相夫教子。 孜孜不倦。 故依太守勒通阿劄分转拉芬阿。 二公出仕。 卓著政声。 秉母训也。 太夫人中年茹素。 潜心净业。 每日定课诵佛号两万数。 无间寒暑者二十余年。 光绪元年。 寿六十二岁。 忽于冬月望后,神气不爽。 告家人曰。 我见佛像数尊。 并童男女。 手执幡幢。 均来接我。 已自定期于二十七日午时。 往生西土。 因将存储衣饰。 分散媳女诸人。 并嘱持身处世。 俱以方便为本。 余无他言。 届期趣令阖宅眷属。 环跪诵佛。 遂合掌趺坐。 朗宣佛号而逝。 易特墨的母亲,法名叫莲如,是满洲正红旗人,她很勤劳节俭,而且仁慈,对族人都很照顾。 相夫教子,孜孜不倦。 两个当官的儿子,政绩都很显著,实在是从小母亲教导有方的缘故。 太夫人中年开始吃素,专心修净土法门。 每天固定要念两万声佛号。 二十年来不曾间断。 光绪元年,她六十二岁那年的冬天,过了十五号之后,觉得精神和力气有点衰退。 她告诉家人说:我见到好几尊佛像,还有手里拿著幡幢的童男童女,都来迎接我。 我已经自己定了二十七日中午时分,往生西方。 于是她就将自己的衣服及首饰等物,分赠给媳妇及女儿等人。 并且嘱咐她们待人处世的道理,告诉她们一切都要以方便权宜作为根本。 除了这些话之外,她就不再多说其他的话。 到了二十七日中午,她叫全部的眷属,全都环绕著她跪地诵佛名。 而她自己则合掌趺坐,朗声念佛号而逝。 发布时间:2024-07-04 08:58:21 来源:素食学佛网 链接:https://www.vege365.com/xuefo/1668919820